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328章戚与狄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328章戚与狄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0:36:31 来源:笔趣阁

“叮,第二人,孙承宗,统帅97,武力52,智力88,政治92。”

“又是一个民族英雄式的人物!”李翔暗暗自语道。

孙承宗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但却因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运筹帷幄将清军击退。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又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辞官回乡。

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进攻,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俱都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

“叮,第三人,戚继光,统帅99,武力98,智力82,政治66。”

“抗倭名将戚继光也到了!”李翔再次眼前一亮。

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固然令人称道,但其在兵器与军事工程上的创造性却更令人折服。

他一生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富有创造性地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叮,第四人,王龁,统帅99,武力94,智力85,政治71。”

王龁,战国末期秦国大将,初为白起的锋芒所掩盖,白起死后也未有大功绩,但是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与蒙骜王陵交替征战。

而在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长平之战中,初期和后期的秦军统帅是秦军宿将王龁。

“叮,第五人,杜预,统帅97。武力52,智力95,政治94。”

“人才呀!”李翔有些感叹道。

杜武库,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除了武力之外,其他三维皆在90以上。

至于武力上,杜预本人,确实几乎没有什么武艺。《晋书》本传讲,他连骑马都不会,射箭的技术也很糟糕。但每有军事活动,朝廷都要召他参谋规划。他知彼知己,善于同敌人斗智。

“系统,去掉孙承宗与王龁二人,在剩下的李定国、戚继光与杜预三人之中进行召唤。”

李定国不用多说,若是召唤出来,必然是他们李家族人,而杜预,则是胜在能力全面。因此,李翔这才忍痛放弃了统帅值更加强大的王龁。

虽说王龁的统帅能力确实在他们二人之上,可如今李翔连神级统帅都已经拥有着超过一手之数了。因此,99与97之间对于李翔来说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

“叮,恭喜宿主获得戚继光,统帅99,武力98,智力82,政治66。

植入身份为宿主不久前发现的水军人才。因宿主有感水军实力缺乏,故派遣其到韩世忠麾下为将,目前,戚继光与焦莫分别为韩世忠左右副将。

携带10人,分别为妻子王氏、戚昌国、丁邦彦、陈大成、王如龙、吴惟忠、陈子銮、童子明、李成梁、谭纶。”

之前李翔一直忧心于水军将领不足,而也正是因为这方面人才的缺乏。因此,李翔这才没有进一步扩大水军的规模。

如今,晋军水军先后有了戚继光与焦莫这一统一武两大将的加盟,这也让李翔想着是否扩大一番规模了。

不过,这件事情暂时还急不得,怎么也得等到此战差不多结束再说。

只是,现在戚继光既然已经被植入了水军,再加上李翔也想要进一步发展水军了,那接下来,李翔也不好将戚继光从水军中调出来前往青州了。

“系统,使用100召唤点再进行一次统帅召唤。”李翔向着识海中的系统又一次吩咐道。

“叮,第一人,狄青,统帅97,武力102,智力84,政治65。”

“叮,第二人,孙承宗,统帅97,武力52,智力88,政治92。”

“叮,第三人,蒙骜,统帅97,武力95,智力76,政治62。”

“叮,第四人,公孙衍,统帅99,武力64,智力95,政治95。”

“叮,第五人,林仁肇,统帅97,武力99,智力70,政治62。”

“系统,去掉孙承宗与林仁肇二人,在蒙骜、公孙衍与狄青二人之中进行召唤!”

虽然林仁肇相比蒙骜在数据上仍要亮眼一些,但李翔仍然保留了蒙骜,而不是林仁肇,毕竟,在忠诚度上,已经先后效忠了李家父子十数年的蒙家绝对更有保障。

“叮,恭喜宿主获得狄青,统帅97,武力102,智力84,政治65。

植入身份为狄雷族兄,加入宿主军中,欲要凭手中一把战刀建功立业,当前仅为一百人将。

携带金纂定唐刀。”

狄青这身份植入倒是不错,这种低层的身份必然不为人所知,将他派到窦建德那里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此次召唤的收入倒也不错,虽然因为组合召唤卡的缘故被平衡出了四名神将,可李翔本人却得到了五员神将以及两员绝世巅峰的武将。

之后的两次召唤之中,李翔再得得到了两员绝世级别的统帅。其中戚继光的加入更是缓和了李翔在水军将领上稀缺的问题。

特别是,戚继光携带而出的戚家军将领以及其他的明朝将领大多数人也随着戚继光加入到了李翔的麾下。

王氏、戚昌国、丁邦彦、陈大成、王如龙、吴惟忠、陈子銮、童子明、李成梁、谭纶这十人,仅有童子明与谭纶二人跑去江东追随朱元璋去了。

当然,剩下的的八人之中,也就只有六人可以上得战场。剩下的两人之中,王氏虽是将门虎女,但现在的晋军还没有到了要女人上将场的时候。

李翔虽然组建了凰卫,但也仅仅只是将他们当做护卫,负责在一些男兵不适合守护的地方进行守护,而没有将她们像虎卫这样直接给拉到战场上来。

而戚继光之子戚昌国,如今不过五六岁罢了,距离他有能力发光发热恐怕还得十多年的时间了。

因此,戚继光携带的这些人中,目前也就丁邦彦、陈大成、王如龙、吴惟忠、陈子銮、李成梁六人可用。虽然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的,但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