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973章元蒙遣使访吐蕃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973章元蒙遣使访吐蕃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41 来源:笔趣阁

“我王,大论来报,元蒙遣使求见!”重臣并谋士禄东赞大步而来禀报道。

禄东赞,全名噶尔·东赞,这在高原的历史中,绝对是一位了不得的人才,吐蕃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难得的一位能文能武的人物。

汉文典籍认为,吐蕃能够成为强国,得赖噶尔·东赞之力。

《旧唐书》称:“噶尔·东赞虽不识文记,而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

《新唐书》称:“噶尔·东赞不知书,性明毅,用兵有节制。吐蕃倚之,遂为强国“。

此世之中,禄东赞依旧成为了松赞干布手底下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松赞干布的左膀右臂之一。

松赞干布在势力扩充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已经正式立国,并且他也不是自称为赞普,而是像大汉那样自称为王,甚至,松赞干布还想着日后如果他统一了整个高原之后正式登皇位。

而元蒙遣使这件事情太大,由不得吐蕃上下不重视,就算是作为吐蕃重臣的禄东赞,这个时候也无法平静下来。

高原之上,毕竟信息通道比较闭塞,这个时候的高原之上还没有完全收到李翔已经登基称帝的消息。

但就算是如此,在他们的印象之中,大汉之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是晋军,而草原之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则是元蒙。

元蒙之前,根本就不是吐蕃可以抗衡的,几十万铁蹄纵横的场景,这些吐蕃人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当然,吐蕃人重视归重视,但也不至于怕了元蒙。

元蒙就算是再强,但和他们吐蕃有什么关系,能威胁到他们吐蕃吗?

一来,草原和高原之间可还隔着一个凉州呢,你元蒙再厉害,但中间还有一个更厉害的晋军挡着呢!元蒙就算是再强,但也绝对威胁不到晋军。

二来,就算是元蒙可以直接威胁到吐蕃,但那有什么用?

开什么玩笑,等到元蒙铁骑爬上高原之后,十个人里面还能剩下几个有战斗力的?甚至,悲观一点来说,十个人里面有几个能够活着走完这一趟?

高原的地利,就是对于吐蕃最大的防护!

要是真的能够无视高原的话,苏定方当时征羌的时候也就不会点到而止了,而是真的干脆杀到高原了!

现代人在各种装备设施齐全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第一次上了高原之后,尚且会因为各种高原反应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更别说是古代环境下的大军团征战了!

因此,吐蕃重视元蒙,但却绝不畏惧对方。

“这些元蒙人因何而来,莫非是西域!”松赞干布将刚刚还搂着的妇人随手给抛到一旁。

那妇人不过是他打胜仗之后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只要他能够一直剩下去,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对于他来说,不过只是一件玩具,或许这个时候爱不释手,但下一刻就有可能被他随时抛弃。

“我王,据大论从元蒙使者之中得到消息,如今,大汉已灭,晋王李翔登基称帝,建立大晋!晋军战事已经基本结束,都只剩下西州,想来圆梦,若是一家独自面对晋军,恐怕也相当吃力,这才来与我吐番结盟!”禄东赞有些唏嘘道。

一个强盛了几百年的强大王朝就这样灭亡,由不得他不唏嘘。

所谓大论,就是相当于中原皇朝的宰相,目前,由松赞干布七贤臣之中排在首位的那一位担任。

“竟有此事,速速派人前去打探!”松赞干布无比吃惊道。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外人怎么说,松赞干布就怎么信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种事情,除非是自己了解的负责,松赞干布绝对不会轻信,至少不会完全相信。

高原之上的消息实在是闭塞,爬上四千米海拔的高原来传达消息,这又岂是一件易事?

“我王!此事应当作不了假,元蒙不至于拿此事来欺瞒我等!”禄东赞目光凝重道。

这么大的事情,不说完全没有作假的可能。但至少九成以上原本不会拿这种事来作假。高原之上的消息居然在闭塞,但如果他们有幸探查的话,这种消息绝对可以探查到!

因此,拿这种消息来欺骗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必要。

再则,高原来去毕竟麻烦,这往返一趟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等到松赞干布派出的人手探查完消息之后再返回来也得一段时间了。

因此,他们至少也得做出一套预案才行。如果这件事是真的的话,那么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此事!不好办了!”尚结赞面容之上也同样见识凝重。

这一位可是松赞干布手底下排名前列的名将之一,在整个高原历史之中,都是声名赫赫,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人物。

作为将领,尚结赞参与了许多重要军事行动,比如763年攻陷长安之战。后来尚结赞出任吐蕃次相,到782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任命其为大相,执掌吐蕃国政。

尚结赞执政之初,与唐朝的关系趋于缓和,在782年至786年间,吐蕃与唐朝没有发生军事冲突。在尚结赞的谋划下,吐蕃与唐朝先后进行两次会盟,即清水会盟、奉天会盟,双方总结历史,重新划分疆界,表明了今后要和睦相处的愿望。

783年,唐朝爆发了朱泚之乱,唐德宗仓皇逃出长安,唐朝统治岌岌可危。唐德宗向吐蕃求助,尚结赞也主动“请出兵助唐收复京师”。在后来的武亭川之战,两万吐蕃精兵助战,叛军被杀死万余人。此后尚结赞多次要求与唐军约定日期,收复长安,但因天气炎热,吐蕃军队被迫撤退。

起初,唐德宗为尽快平定叛乱,曾经许诺如果吐蕃参战,将把西北大片领土交给吐蕃。武亭川之战后,吐蕃求地,结果唐朝毁约,引起了吐蕃的强烈不满,两个政权的关系再度紧张,剑拔弩张。786年,“吐蕃尚结赞大举寇泾、陇、邠、宁,掠人畜,芟禾稼,西鄙骚然”。

不过此时唐朝名将如云,吐蕃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尚结赞意识到,“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当以计去之。”于是,尚结赞精心设计了一套反间计额,用一石三鸟的方式,除掉了当时唐朝最厉害的三位名将。首先,尚结赞假意求和,分化唐朝内部。

当时,功高震主的李晟坚决反对与吐蕃议和,结果遭到唐德宗的猜忌,被削去兵权。接着,尚结赞策划“平凉劫盟”,欺骗唐朝说要会盟,结果出尔反尔,抓住不少唐朝将领,其中包括马燧的侄子。事后,吐蕃故意放走马燧的侄子,这引起了唐德宗的警惕,因为马燧是力主会盟的。

此后,马燧也被唐德宗弃用,失去兵权。而在“平凉劫盟”中死里逃生的浑瑊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不再得到重用。至此,唐朝三位名将都被吐蕃用反间计的形式除掉,虽然没有被杀,但已经无法得到皇帝的重用。

可见,尚结赞确实是一个老谋深算之人。他已经敏锐的察觉到,接下来,他们吐蕃恐怕是要落入两大军事集团的夹缝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