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432章神级召唤上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432章神级召唤上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41 来源:笔趣阁

盘算着自己的身家,李翔也越发地满意了。这么多召唤卡与召唤点,已经足够李翔势力再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了。

别的不说,光是那6张神级人才召唤卡便足够天下诸侯喝上一壶了。6张神级人才召唤卡,便是6名神级人才,这天下之中,除了他李翔之外,又有几人可以拿得出来。

“系统,使用一张神级人才召唤卡,进行一次神级政治人才召唤!”想要战后雍凉二州的乱摊子,李翔不由得有些头疯地道。

没办法,这一次大战,对于雍凉二州的创伤可不小,即便是未来有并、河、司三州输血,想要恢复也必定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

而且,雍凉二州灾民遍地,为了救济这些灾民,恐怕李翔得安份上一段时间了。据王猛这些谋士估计,接下来三年之内恐怕也无力再次扩张了。

而为了雍凉二州的消化与休养生息尽快走上正轨,这便需要一挑高质量的政治人才了。好在,这场大战有关这方面的收获也不算小。

杨坚势力之中,不算全能型人才高颎,其余的诸如杨荣、杨溥、杨士奇、张既等都有大才。只不过,这些人才还需要李翔花时间收服才行。

而长安城内世家之中,也有杜畿这样的人才。

除此之外,便需要李翔进行召唤了。而此次李翔便准备召唤一名神级政治人才来为雍凉二州的恢复添砖加瓦。

“叮,神级政治人才召唤中,

第一人,萧何,统帅62,武力55,智力94,政治103。”

之所以刘邦得取天下,跟三人有莫大的关系,他们就是萧何、张良、韩信!张良运筹帷幄,为刘邦出谋划策,韩信攻城略地,就好比一把尖刀,而萧何不显山不露水,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而至此,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人虽然都没有出世,但三人的属性数据却都已经先后显现过了。无疑,这三个一个个地皆是达到了神级地步的人才。而且,他们都还不仅仅是初入神级那么简单。

史料记载“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在大封功臣之际,刘邦将萧何排在功臣第一位,诸位功臣表示不服。争夺天下,自然是武将最吃香,而且武将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厮杀,理应受到最高封赏。但即便是众将不服,刘邦却仍让萧何做了第一功臣。

那么为何萧何能排在功劳榜第一位呢?

一方面,萧何举家跟随刘邦,是为心腹重臣。刘邦曾将那些冲锋在前的将领比作猎狗,而将萧何比作了猎人。这大致就好比策划者和执行者的区别,领导之所以是领导,那自然要比旁人高,作为刘邦的左膀右臂,汉军的核心,萧何那必定是高于一般将领的。

另一方面,萧何将后勤保障工作,运营得滴水不漏。刘邦在前线指挥作战,由于局势复杂,常常会出现逃兵,与此同时,刘邦还打了不少败仗,不仅是士兵找不着主帅,连刘邦本人都曾被追得屁滚尿流。

战败必定会损失大量兵力,要想东山再起,那就必须再次募集兵力。然而,在关中的萧何却可以做到雪中送炭,一旦刘邦需要兵源,那么萧何就会源源不断地给前线运送士兵。最最重要的是,刘邦并没有命令萧何招募士兵,这一切都是萧何主动做的。

如果换在游戏中,萧何就好比给队友加血的牧师,不仅负担着部分进攻责任,还要不停地给前线人员加血加防。一个团队中,主攻手确实重要无比,但也绝对不能缺少医疗人员,在楚汉争霸中,萧何就担任了重要的后勤角色,对战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此之外,刘邦也往往被困在某地,敌军围城,粮草往往就成为一个大难题,刘邦在荥阳被困住很长时间,几乎都是依靠着萧何给军队运送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个道理刘邦是清楚的,一旦没了粮食,手下有多少士兵,就会出现多少麻烦。

如果没有萧何源源不断给前线供给粮草,就算有十个韩信,也可能无济于事。如果将汉军比作一辆汽车,前线的将军士兵,就好比是轮胎和发动机,而萧何就好比是油路系统和汽油,没有了汽油,就算是法拉利,它也是跑不动的。

“第二人,李善长,统帅58,武力54,智力95,政治101。”

如果说徐达、刘伯温二人乃是朱元璋的韩信、张良,那么李善长便是朱元璋的萧何。

李善长在明初勋臣中同样位列第一,其虽然最后结局是惨了点,但他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儿娶公主,亲戚拜官,他作为人臣,名份已经到了极点。

朱元璋曾经评价李善长,“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第三人,李斯,统帅65,武力70,智力97,政治103。”

李斯,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着重体现在他入秦后由辅秦竞并天下,直至立国后所做出的诸多大事上。每一件都足以改变秦王朝的前途和命运,稍有一念之失,都可以使历史重写。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为指导的。

只可惜,他的一生为了帝王之术,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断四处游走,终于投靠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并且做了秦国的丞相,文采飞扬又兼具政治家的、纵横家的能力,结果却败在了一个奸臣手里,不得不说他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第四人,李悝,统帅70,武力61,智力94,政治101。”

李悝的出现,让李翔不得不感叹,他们老李家的人才还真是够多,这都已经是第三位李姓神级政治人才了。

李悝是战国初期变法者的先驱,同时也打破了变法者得流血的惯例,因为与商鞅被车裂、吴起被射死不同,他变法之后并没有惨死,而是得到了善终。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战国初期魏国为何能迅速强大?答案一定是李悝变法,李悝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别小看这句话,因为魏国称霸战国初期百余年和后来的秦国能所向披靡,就是这句话在显威。

李悝还收集了各国的法律条文,最汇编成为了《法经》,后来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以及《秦律》、《汉律》皆是以这部著作为范本的,此外,他还著有《李子》三十二篇,只不过这两本影响历史的著作都已经失传了。

“叮,第五人,张居正,统帅58,武力49,智谋96,政治103。”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面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也应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政体为之肃然。

张居正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个敏于决断的实干家,他不恤人言,自负甚高,内外大事,都是他说了算,张居正处理与皇帝、百官关系不太好,所以一死就有树倒猢狲散的结果。

这是一个有能力的忠臣,但是太直,锋芒毕露,连皇帝都避讳三分,这点他和霍光有点像。只可惜他虽声势显赫,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生前身后毁誉悬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