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682章冷眼旁观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682章冷眼旁观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09:24:05 来源:笔趣阁

排兵布阵的秘诀,就在于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晋军虽然不占地利,可架不住人多势众呀,既然有三条道路可以进兵,那就全部派上用场!

而且栈道狭窄,大军团难以通过的,把人马分成三路推进,可以加快行军速度,免的都拥挤成一团,让人家轻易的包了饺子!

……………………………

晋军大举向巴蜀用兵,实乃向天下诸侯的心中扔了一记重锤。

朱元璋不动声色地将兵力北移,宋缺、陆压、王彦章等一应强将自交州回返荆南,刚刚自东瀛归来的傅友德、朱天蓬、敖摩昂等将领也聚兵于长江,不过,表面上却仍然一副风平浪静的样子。

只是,暴风雨之前,越是平静,或许接下来的波涛越重。

朱元璋的兵力北移,交州徐世勣也终于有胆子放心大胆地动兵了。之前,有朱元璋在与没有朱云璋在,调兵返蜀需要考虑的事情可不是一个等级的。

此前,纵然是收到飞鸽传书,但徐世勣暂时也只敢让杨戬、九崇等强将回返,兵马还需要从长计议。

但现如今,既然朱元璋敢摆出这么一副架势,徐世勣虽然不可能对朱元璋失了警惕之心,但是,也终于可以胆子稍微大上一些了。

至于中原那三位,这个时候心情却是不错。特别是赵匡胤,征倭大军回返的时候,他不是完全没有过动手的想法。但好在,那个时候终于将其克制住了。

如今看来,那个时候的选择何其正确。真要是由他招惹了晋军,将晋军这七十多万虎狼之师招来。

虽然这个时候,晋军这么快插手中原之地并非是一件好事,可不管晋军之后如何,他赵匡胤肯定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在那之前,晋军这七十多万虎狼之师已经可以将他生吞活剥了。

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这可从来不是他赵匡胤的风格。

只是,这个时候,中原这三位诸侯的情况却有些尴尬,之前仗打得高兴了,可现在却有些后继乏力了。

赵匡胤还好一些,咬咬牙还能勉强可以咬出点,蚩尤是中原三大诸侯中仗打得最少的一个,状况也能支撑。但曹操可就尴尬了,这个时候如果只凭他自己的话,真的也只能在那里乖乖地看着了。

虽说分割袁术这一块蛋糕给他补了一点血,可是,无论如何,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多少也得经过一点时间消化的,不可能直接就化成他们的养分。

北方诸侯的情况倒要好一些,虽然袁绍和秦政不对劲了一段时间,可是,秦政在吞并刘邦之后,北方这几位诸侯顶多也就只是些局部战争,大规模战役却是没有发生。

因此,在此时此刻,北方诸侯们的活力远在中原诸侯和南方诸侯之上。论及威胁了,反而这个威胁要更大一些。

前几次,晋军在攻略雍凉以及攻略荆北的过程中,都有数位诸侯联合起来出手,想要扼制住晋军扩张的步伐。

但是,这一次,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诸侯暂时却都选择了冷眼旁观。当然,冷眼旁观的同时,这些诸侯们早已相互串联了起来,相互之间默默地进行着“交流”。

朱元璋之所以急,是因为刘彻作为巴蜀之地的主人,不希望巴蜀之地丢失,而他,同样不希望巴蜀之地丢失。巴蜀之地没了,江东之地迟早也是一个凉凉。

扬州有长江之险,这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非常难得的天险。

晋军要攻打扬州,就必须先打掉朱元璋在长江北岸的驻军,然后再乘战船渡江,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可是,长江不只有扬州拥有,巴蜀同样拥有,但更为有利的是巴蜀占长江中上游。古人乘舟知道顺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难。

如果攻占了巴蜀,花三年时间休养生息,修整水军。三年后一支军队从巴蜀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一支军队从中原渡过长江,水陆并进,扬州就可以很轻松地灭亡了。

虽然说夺襄阳,控荆州,后顺长江而下占江东,这一条道路比之夺巴蜀要好很多。

可是,晋军手中毕竟只有一个荆北,而非整个荆州,荆南这个时候依旧还有朱元璋手中。

因此,朱元璋急,是因为他的眼光足够长远。刘彻一完蛋,那么,他朱元璋距离完蛋也已经不远了。

到时候,扬州面对晋军最有力的长江之险,一下子作用大丧。

而其他诸侯不急,是因为他们还在等。

巴蜀之地一直都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战略之地,在古代更是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晋军再强,这种险地,也不是说拿下就可以拿下的。

为了拿下巴蜀之地,李翔都已经做好了流血的准备。其他诸侯更是可以看出,晋军这一次必然是要流血的。因此,他们这个时候还存在冷眼旁观的时间。

同时,如果真的必要,这些诸侯们自然不可能一直冷眼旁观,该到的出手的时候,还是有他们出手的必要的。

巴蜀地区的农业价值非常高,其实,整个中国古代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虽然农业群体在整个政治群体当中的地位不高,但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却是封建时代最高的,也是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在前期举孝廉或者九品中正的时代,还是到了后来创造了科举制的时代,国家所有的政府官员,都需要农业民族通过赋税和徭役进行供养。

在古代历史上,发展农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方面,整体的国家经济运作都需要通过农业经济进行支撑,因此,对于对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地方,都是重点发展的对象,而巴蜀之地就是其中之一。

在农业资源方面,巴蜀地区拥有独天独厚的优势,土壤肥沃,畜牧业发达,对于支撑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虽然暂时冷眼旁观,但是,只要天下诸侯脑子还稍微有那么一点清醒,就绝对不会给晋军再多一个巴蜀粮仓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