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的马来亚来说,艾伦威尔逊作为行政长官关注一下潜在的竞争对手,是十分正常的,除了日本还有一个近在眼前的菲律宾。
菲律宾独立后,美国人并没有扔下菲律宾不管,毕竟菲律宾和美国有着特殊的关系。
美国不仅为菲律宾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而且在菲律宾进行了巨额的投资。美国人在菲律宾投资开办了大量的工厂。
其实对付菲律宾,艾伦威尔逊还是有一定的把握。而且他还记得一件事,那就是日本其实想尽办法避免二战的赔偿,但是菲律宾的赔偿没有赖掉。
这就是菲律宾和美国特殊关系的好处了,在对日赔偿问题上,艾伦威尔逊甚至可以做菲律宾人民的好朋友,反正他之前已经是印度人民的老朋友了,也不差一个菲律宾。
虽然并非一个特别了解工业的行政长官,艾伦威尔逊还是知道反咬一口一口吃,如果时间并不紧迫的话,他不会这么急切。
但知道英属马来亚和日本在人口上根本没法比,才制定了十分大胆的发展计划。尽可能把英国还残留在亚洲的影响力变现。
在正式会议结束之后,艾伦威尔逊在私下场合邀请了印度和缅甸、锡兰的代表。表示在国有化的问题上,英国碍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态度,不能在正式会议上表达支持。
但是英国其实对缅甸、印度国内开始以国有化为主导的工业化,并不排斥。而且希望印度和缅甸能够适当的帮助一下英属马来亚的发展。
至于锡兰,英国表示锡兰的独立地位不会被外来势力所打扰,并且乐于见到锡兰和缅甸发展关系,这就是完全的场面话了,锡兰有英国的海军基地。
美国的节节胜利,并没有对东南亚造成什么影响,至少对艾伦威尔逊没有。只是他不知道,战争的扩大在未来半年,还会对美国造成另外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他临走之前,卖给美国的迈索尔铁矿。
但是现在,他处在对马来亚发展的兴奋状态中,闲来无事就收集一下菲律宾的情报。然后就发现了两个地方的共同点,原来用战俘威胁日本赔偿,还并不只是艾伦威尔逊这么想。
菲律宾已经公开喊话几次了,如果日本不赔偿菲律宾在战争时期的损失,就把菲律宾的十几万战俘都杀了。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艾伦威尔逊拿起来电话道,“能够通过一些不引人注意的渠道,和埃尔皮迪奥·基里诺先生表明,在英属马来亚在赔偿问题上,和菲律宾是站在一起的。我相信一定有这种渠道。”
艾伦威尔逊放下电话,觉得关于军妓的问题,可以进行一番舆论操作了。甚至可以拉上澳大利亚和荷兰一起,毕竟这两个国家可都是受害国。
虽然在女性问题上伤口撒盐有些不道德,而且完全不符合几年前他在巴黎街头的风范。但事已至此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身为一个大英帝国的绅士,应该具备灵活的道德底线。
绝对不能让日本轻装上阵,他甚至之前都想要把日本战俘弄成残疾人再送回去了。而且培植反日环境,本就是发展英属马来亚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得上是公私兼顾。
明确了未来,艾伦威尔逊就干劲十足,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战结束之后的新德里,思如泉涌,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只不过对象从英属印度换成了日本。
而且难度也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英属印度的人口更多,但英国是一个直接的殖民政府。而在日本有这个地位的是美国,不是英国。
仇恨这种东西,只要有人一直提,永远都忘不了,但一旦没人提了,忘记也是很快的。
舆论操作尤其是对澳大利亚而言,艾伦威尔逊需要帕梅拉蒙巴顿的帮助,真正母亲帮助下进行新一轮融资的帕梅拉蒙巴顿也马上答应下来,同样答应下来的是,派出一直勘探队抵达英属马来亚,在文莱附近寻找油气资源。
针对美国在亚洲地区的两个主要帮手,艾伦威尔逊不觉得自己竞争不过菲律宾,但是日本确实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那么既然菲律宾因为赔偿的问题,咬住日本不放,那么此时的菲律宾肯定十分需要一个匡扶正义的人出来帮助。
虽然没法明着帮助,但艾伦威尔逊也不想出现在明面上,传统上做好事都是不留名的。
这都是为了对美国进行防备,原本历史上的美国针对科伦坡计划起到了采取两个办法,一是主导了该组织的形成,该组织的形式、功能和性质等与美国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二是促成了它按美国的愿望演变,使它从最初由英国主导的英联邦组织变为美国主导的非英联邦组织。
最终导致英国对科伦坡计划失去了控制,而美国对科伦坡计划的渗透,主要就是通过日本和菲律宾来完成的。
当前菲律宾咬着日本不放的前提下,艾伦威尔逊必须主动出击,任何事情都要赶在日本的前面。
在美国开始向转移纺织产业的开始,日本其实没有多么腾飞,毕竟纺织产业的利润实在拿不手,日本真正开始腾飞是五年之后,大概一九五六年的时候,经过纺织产业的积累,开始进入高度发展阶段。
所以英属马来亚的方案就是抢先在澳大利亚的支持下,发展钢铁产业,同时也要抓住纺织业,因为前者容易创造就业。同时咬住日本的赔偿问题,延缓日本进入东南亚的时间。
这个问题可以支持菲律宾的主张,如果赔偿问题仍然不能阻止日本,就拿日本的关税壁垒说事,日本和韩国一样,再发展的早期都是依靠关税壁垒只出口不进口来发展的。
如果英属马来亚能够抢在日本前面,就要咬住关税壁垒,一旦日本开放关税壁垒,就针对性的用马来亚到时候已经具备的产业,对日本进行倾销。
连同吉隆坡会议以英联邦名义拨款的一千六百万英镑,艾伦威尔逊用大头对英国的钢铁和纺织产业下达了订单,至于帕梅拉蒙巴顿之前说在美国采购的炼钢设备,这个时候都已经过了巴拿马运河。
剩下的钱则用来作为英属马来亚的储备金,作为亚洲英镑的锚。
战后日本政府的发展是重点扶持,限定企业可以以低价购买煤炭和钢铁,产生的差价由政府补助。这个差额补助非常大,甚至占到财政预算的四分之一。
这样的政策带动煤炭和钢铁产业发展,加上日本的工厂和社会基础设施在战争中被破坏殆尽,使得工厂能够最快引进当时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日本的重化工业得以发展。
艾伦威尔逊干的事情差不多,只不过直接通过当前澳大利亚的亲英首相,以及帕梅拉蒙巴顿已经控制的优良铁矿石来支撑。这就不用通过马来亚的财政补助,避免了因此产生的财政压力。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角色,英属印度的纺织业中心是在以加尔各答工业区为核心的孟加拉地区,自从印巴分治之后,已经分别属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其中东巴基斯坦也就是后来的孟加拉国,是纺织业的生产基地,而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个关系?
艾伦威尔逊开通了马来亚专员广播电台,开始复制在纽芬兰的广播,阐述英国以及英联邦对英属马来亚的扶持。提及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帮助,非常有技巧性的表示,大英帝国仍然是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不倒的大帝国。
从资金支持到产业扶持,以及英属马来亚本身具备的资源和气候。正式确定了纺织产业和钢铁产业的发展政策,至于本身优势产业采取自由竞争的态势,但是不能锡矿和橡胶,不能高于伦敦政府的采购价。
“很难说,马来亚公民具备已经接受这些产业的基础,大英帝国已经准备好了对马来亚进行帮助,但是马来亚能不能接住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事情。马来亚一千万大英帝国的臣民,从现在开始必须接受政府的指导,把琐事都放下,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
抵达马来亚的农牧业种子同时,艾伦威尔逊的第一个大项目开始动工,一座大型化肥厂。
以高级专员抵达场地表明要破土动工的同时,踌躇满志的麦克阿瑟乘坐盟军最高司令号飞机,停靠在太平洋和总统会晤的小岛上,在这里他和总统杜鲁门、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共同探讨了朝鲜战争的战况。保证一切顺利之后信心满满以演讲的方式说道:“目前发生的战争实际上已经取得了胜利,整个半岛正式抵抗都会在感恩节前结束。”
第二天拿着关于麦克阿瑟宣言报纸的艾伦威尔逊,飞到了东马在沙捞越的港口主持钢铁厂厂房破土动工仪式。一个星期之后,槟城港口,他又带着槟城专员埃弗雷德,接收在海上飘荡几个月的纺织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