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白莲教

大明舰队 第二百一十九章 白莲教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亲兵们拦下老妇人和孙女,王羽喝住亲兵,打量一番眼前的老妇人和孙女,只见这老妇人衣衫褴褛,头发花白,佝偻着腰,手里拄着一根拐杖,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但这老妇人的眼睛却不是寻常老人那般灰白,而是清澈黑亮。再看身边那小女孩,大约八岁到十岁之间的模样,同样衣衫褴褛,脸色蜡黄,一双眼睛却很大很亮。

老妇人弯了一下腰:“老朽斗胆敢问王爷,老朽的儿子和孙儿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他们若是还活着,什么时候能回来?”

问明了情况,王羽这才知道,这老妇人的儿子和孙子都是运河上的船工,后来清军扩编水师,儿子和孙子被抓去当兵了。因为家中少粮,儿媳不久便死了,只剩下这对祖孙俩相依为命。后来她们听到消息,说清军水师大部分人都活着,只是当了俘虏,因此来询问,希望能见到亲人回家。

“王爷,请放民女的丈夫回家吧!”

“王爷,请让民女的父亲回家吧!”

“王爷,老身好久没见到儿子了,还望王爷开恩!”

“王爷,民妇家中就剩婆婆和孤儿了,还望王爷开恩啊!”

“王爷,小女子的哥哥被抓去当兵,就剩下民女照顾父母,还望王爷开恩!”

所有的百姓都纷纷跪下,向王羽磕头请求让他们的丈夫、父亲、儿子、兄弟能够回家,让他们家人能够团聚。

这些老百姓都是运河船工和码头工人的家人,虽然其中也有些是漕兵或是帮会小泼皮的家人,可是大部分都是无辜百姓。目前他们的亲人被关押在战俘营内,家中没有成年男子,可以想象得到,就凭借这些妇孺老弱,又要如何生存下去。

王羽拉开嗓门大喊道:“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不要着急!我们正在安排,你们很快就能见到你们的亲人!你们的家人因为给鞑子伪朝当兵,如今鞑子战败了,他们在我们手里。可是俘虏当中还有不少真鞑子和假鞑子,我们还需要经过甄别。那些真鞑子和假鞑子,我们都会送去海外蛮荒之地服苦役,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而你们的家人,我们在经过甄别之后,我们将会把他们编入铁道兵,或者是恢复码头工人和船工的身份,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能见到你们的家人了!”

难民人数太多了,王羽一个人喊话的声音不可能让几万人都听到,于是亲兵和一些军官分头传话下去。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问道:“可是王爷,如今我们要如何活下去啊?”

“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放心好了!在难民营内,我们每天会保证你们足够的食物!你们就安安心心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吧!等到你们的家人安排妥当之后,我们也会给你们安排生计安排出路的!”王羽说道。

至于给这些妇孺老弱安排出路,王羽心中早已有了打算,譬如说在安排他们去上海的纺织厂和成衣厂,或者在运河两岸,以及未来的津浦铁路沿线开办罐头厂食品厂,开办医院,安排一些女人也能担任的工作岗位。

陆陆续续抵达的船上卸下了一袋袋粮食,粮食被人搬入难民营内。

难民营内架起了大锅,里面熬煮着热气腾腾的杂粮米粥,蒸笼里蒸着馒头。闻到粥和馒头的香味,原本情绪不稳定的难民们暂时安定下来。

最初上来向王羽问话的那对祖孙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这对祖孙俩来到运河边一栋遗弃的破屋子内,那老妇人卸掉了脸上的伪装,露出一张冷艳绝美的脸庞,这明显就是一名年龄大约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女子。那小姑娘也卸掉脸上伪装,是一个十分娇俏可爱的小美人胚子。

“圣母娘娘,我们还帮助大明反清复明吗?”小姑娘问道。

原来这对祖孙俩是白莲教教主和白莲教圣女化装的,此前的白莲教还同天地会合作,共商反清复明大业。可是现在清廷已经即将灭亡,白莲教又改不了造反专业户的传统,准备同天地会分道扬镳了。

教主冷笑一声:“当年我教和明教联手,推翻元朝,若是没有我们,朱重八他能坐上皇位?只可恨朱重八这老贼翻脸不认人!之前是鞑子入关,欺压百姓,我们迫不得已才同明狗合作。如今鞑子快灭了,你说我们和明狗还有合作的必要?”

……

数百里外,济宁城。

当年的微山湖比现在的要大了许多,济宁城就在湖边。

湖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济宁方向缓缓驶来。为首四艘冒着黑烟的内河蒸汽炮舰劈开浪花,船艏对着济宁方向,船尾留下了白色的尾迹。内河蒸汽炮舰后面,跟着庞大的风帆和人力的内河水师舰队,浩浩荡荡杀向济宁。

济宁城北面,出现了一支明军骑兵,王[辅]臣率领骑兵,切断了守城清军的退路。

明军主力乘坐大小船只,从运河进入微山湖,在济宁城下登陆。明军上岸之后,立即布置好攻击阵地。此时济宁城内的清军人数不多,由于清军主力在两淮被歼灭,山东境内的清军已经是苟延残喘,明军一路过来,几乎所有的城池都主动开门投降。

可是济宁城的清廷官员汤斌,却是一个死心塌地给清廷做事的铁杆汉奸,这个后来被邹容骂为驯静奴隶的理学家,是属于犬儒之类的朝廷恶犬。

真实历史上的汤斌,获得了文正的,这个谥号大家非常熟悉,清末的曾国藩也是获得文正的谥号,纵观整个清朝,一共只有八名文官获得这个谥号,汤斌就是其中一个。

同样是理学家的吕留良,却是一个誓死捍卫本民族利益的汉人文人。

虽然汤斌有誓死坚守济宁的决心,可是城内只有一千多绿营清军,汤斌又招募了五千多当地民壮,一共只有六千人可以用来守城的。而他们面对的是七万多武装到牙齿的琼州军,其中五万陆师,两万水师,这还不包括辅兵和民壮。

“当年郝昭守陈仓,不过区区三千人,便挡住诸葛亮数万大军!如今我有六千人,必能让明狗在城下血流成河!”汤斌信誓旦旦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