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百五十三章 枪炮厂新品

大明舰队 第三百五十三章 枪炮厂新品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其实不要说当年的佛郎机了,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左轮手枪,使用多年的枪老化,在开枪的时候,如果把手指放在转轮缝隙之间,喷出的火药气体可以切断手指!

所以说当年的佛郎机炮在发射的时候,炮手都会站在不会被火药气体喷到的位置。这门密封性还不够好的后装线膛跑也一样,发射的时候,炮手要避开漏出气体的缝隙处,以免被火药气体所伤害。

走进枪炮厂内,只见从拦河坝引下来的水流带动各种机械,发出剧烈的撞击声,厂房内的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高炉熊熊燃烧,铁水倒入模具中,冷却之后铸造完毕的炮管和枪管被送到水力车床上进行深加工。

现在生产的火枪枪管,也是采取了一次性铸造的办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铸造出来的枪管再趁热经过水力机械捶打,内壁打磨抛光处理,保证枪管内壁光滑。

至于线膛枪,还是采取人工车床拉膛线的方式生产,因为水力机械的力度和速度不容易掌握,要加工膛线这种精密的枪管,还是只能依靠人的手工来打造。

还有部分燧发枪改线膛枪的,精心挑选出来的一批质量最上乘的枪管,放在手工车床上,工人摇动手柄,给枪拉出膛线。

以目前的生产速度,每个月可以造出一百支线膛枪枪管,不过因为米尼弹的技术还没有成熟,线膛枪装填速度更慢,所以无法大规模普及。再看迅雷短铳,虽然短的枪管加工简单多了,但是迅雷短铳枪机结构太复杂,在没有机械化批量生产之前,也无法大量生产,只能当成武将和少数精锐士兵的装备。

除此之外,因为奇袭科尔沁部落,双管长铳在骑兵中受到了好评,这种武器威力大,可以发射两次,又因为枪管不是特别长,可以在马背上骑射,所以很受骑兵欢迎。

但是大部分的双管长铳还是滑膛枪,只有少数线膛枪,毕竟线膛枪装填太慢。目前枪炮厂的技术人员正在着手,研制新式的后装双管线膛枪,双管枪的枪管比较短,单根枪管加工技术低于长管线膛枪,生产数量可以增加。困难的地方在于,后装式的枪机复杂,用来解决漏气问题的杜仲胶不耐用,使用寿命太短,另外后装枪子弹价格过于高昂。

以目前的技术还根本无法生产金属弹壳子弹,其实金属弹壳子弹也是一门高科技,在后世某个能够造出原子弹的大国,竟然无法生产子弹!

呃,那个大国可以造出原子弹,还能造出号称世界上最好的飞机和坦克,当然研究周期特别长,一架飞机用了三十年还不能上天,一辆坦克研究了三十年他们的军队还不敢用,说明他们国家是多么的有耐心,做事多么用心,当然不屑于生产子弹了。

以目前的技术暂时无法生产金属弹壳子弹,所以后装枪的子弹也都是纸质弹壳子弹,即便如此,后装纸质弹壳子弹价格也是十分昂贵,而且因为密封性的问题,暂时还无法制造长枪管的后装线膛枪,这些问题要解决,只有橡胶和蒸汽机。

双管长铳,因为枪管较短,就可以采取后装技术。

王新宇拿过一支样品枪,在手中翻看几下。

边上的工人说道:“王爷,这杆火铳的枪托可以压弯,压弯枪托之后,就露出枪膛了,子弹就能从后面塞进去,再拉直枪托。”

王新宇按照那名工人的指导,一手抓住枪管,一手压住枪托,用力一压,枪托和枪管形成了一个九十度的夹角,露出了枪管后面的后膛。他拿起两颗纸质弹壳子弹,塞进枪管内,再一压枪托,双管长铳恢复到发射状态。

“砰砰”火枪发出轰鸣声,两颗子弹射向八十步外的枪靶。

“二十环!”报靶员汇报了射击结果。

“这种火铳可以百步穿杨,只是这种火铳造价太高,而且能够百步穿杨的骑马火铳手也难以训练。”戴仓向王新宇介绍说。

王新宇笑道:“弓箭手也能百步穿杨,可是能百步穿杨的弓箭手能有几个?训练一名百步穿杨的弓箭手,恐怕比我们造出一杆火铳,再训练一名神射手的难度都要大好几倍吧?所以说就算是和神箭手一比一的交换,我们还是大占便宜!只要那几个神箭手一死,剩下的还不是随便射杀?”

火枪和弓箭对比,主要是人的训练成本不成比例,训练一名神枪手比训练一名神箭手要容易得多了,更何况还有长管线膛枪,可以精确狙杀对方的神箭手。

要大量普及后装枪,主要还是受制于子弹技术。

其实如果是子弹技术提升上来,能够造出米尼弹的话,前装线膛枪射速都能极大的提高,装填速度甚至快过滑膛枪,到时候就能把大量的滑膛枪拉出膛线来替代老的滑膛枪。

走进枪炮厂后面的实验场内,映入王新宇眼帘中的,是一台新式的小型蒸汽轨道车。这辆蒸汽小车不大,试验场内铺设着一条直径两百步的环形窄轨轨道,是非常窄的窄轨,也可以叫寸轨铁路,轨距大约两尺,也就是大约六百五十毫米左右。

寸轨铁路的轨距不到标准轨的二分之一,车的宽度也很窄,只有五尺宽。停在轨道上的一辆小型蒸汽机车后面挂着一节车厢,这种车十分简陋,看起来好像后来的嘉阳小火车一样,车身十分矮小,比目前琼州运行的标准轨轨道马车要小多了。

看到王新宇进来,薛凤祚、宋士慧、宋士意、徐正明、梅文鼎、戴梓、刘丰等人连忙迎接了出来。

“宋院长呢?”没有见到宋应星,王新宇关心的问了句。

宋士慧回答道:“家父年迈卧病在床,已经两日了。”

听到宋士慧的回答,王新宇心中觉得有几分难受的感觉,也许宋应星阳寿快尽了吧,毕竟是八十岁的老人了!过了半晌,王新宇才缓缓开口道:“一会儿本藩去看看令尊,他老人家年龄大了,就不要那么拼了!多注意休息。”

宋士慧拱手道:“王爷,家父毕生的愿望便是能把泰西先进技术和东方技术结合起来,让我大明更加强大!如今这个愿望也快实现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