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洞庭湖水战之一

大明舰队 第三百一十四章 洞庭湖水战之一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汪士荣面带难色:“平西王爷也想起兵反清,只是世子在朝廷手中。”

王新宇笑道:“平西王爷不起兵也无妨!只要不给本藩添乱就好了!不过他若是不起兵反清,恐怕今后不能在云贵了,本藩可以容下他,朝廷却不能容他。”

汪士荣道:“若是王爷有办法帮我们平西王府救出世子,王爷自然愿意出兵反清。”

王新宇沉思片刻道:“要救出世子,恐怕难度极大!倘若平西王爷一直不起兵,等到本藩收复了京城,到了那时候,若是朝廷要和王爷翻脸,本藩该如何是好?毕竟平西王府的第一美人都在本藩这里了。或许,本藩可以给你们指一条明路。”

“不知道到时候王爷要如何对待平西王府?”汪士荣满是疑惑的问道。

王新宇转身喊道:“来人,拿地图上来!”

一名亲兵呈上了地图,王新宇打开地图之后,指着地图上云贵地区说道:“其实云贵实在太穷了,都是贫瘠的山地,粮食收成都无法自给自足,平西王爷在云贵的税收根本就不够养活那么多人。如今湖广已经开战,贸易中断,鞑子朝廷又限制了八旗特供品流入,平西王爷恐怕没多少收入了吧?”

汪士荣点了点头道:“王爷所言极是,自从湖广开战之后,收入便降低很多。鞑子朝廷又开始禁八旗特供品了,还断绝了我们的饷银,现在平西王府早已入不敷出。”

王新宇略微思索了片刻道:“若是平西王爷肯出兵反清,本藩可以给王爷支付饷银。”

“学生也曾劝过王爷,可是王爷实在放心不下世子。”汪士荣回道。

王新宇指着地图上的印度东部地区道:“倘若王爷担心世子,不肯向清廷出兵也无法,只是云贵不是长久之计。你看这里,这里距离云贵不远,而且土地肥沃,在吐蕃南部,气候也不会太热,和昆明相当,你们也可以选择占领这里。”

汪士荣看着印度东部地区的地图,疑惑的问道:“这里的地盘也不小,难道这里没有军队吗?我们去了,能占领否?”

“只要平西王爷愿意出兵,自然没问题!”王新宇道,“这地图,你也拿回去给平西王爷吧,何去何从,让平西王爷自己决定。”

目前只要吴三桂不捣乱,琼州军解决湖广根本就不成问题,吴三桂愿不愿意起兵反清,都没有多大影响。不过为了让吴三桂见识到琼州军的厉害之处,王新宇还是让汪士荣去参观即将到来的洞庭湖之战。

“还请汪先生先参观洞庭湖之战后再回去吧!”王新宇提出了邀请。

汪士荣跟着王新宇,上了一艘车船。

车船上层的轻甲板不是很大,上面除了有舵楼,桅杆和长管加农炮外,就非常狭窄,没有多少站人的地方。

“走,到舵楼上去!”王新宇招呼道。

两人走进位于船尾的舵楼上,这艘船的舵楼是密封式的,有厚实的橡木船板保护,可以避免船内的人员遭到对方武器攻击。舵楼上面有点像后世船只的驾驶台,船舵也不是直接用杠杆操纵的,而是圆盘式的舵**作。

负责掌舵的水手只要转动舵轮,通过齿轮连杆,可以带动船尾的舵转向,舵轮采取了省力的传动比,水手转动舵轮的时候十分轻松。之所以采取舵**作,是因为密封式舵楼的需要。若是传统的舵,掌舵的人必须站在船尾。采用了舵轮结构,舵手可以靠得前面一些,能从驾驶台的窗口瞭望前方。

舵楼是在甲板上最高的地方,前面是驾驶台,后面是船长的房间。

“走,我们去下面看看!”王新宇道。

两人步入炮甲板内,映入眼帘中的是两排整齐粗大的火炮,炮手们整整齐齐站在火炮跟前,向王新宇行礼。

“这船很大啊!”汪士荣站在火炮甲板内,看着一排排大炮,赞口不绝道,“这还不是海船,居然能造那么大,真是不容易啊!可是桅杆怎么如此低矮?船帆似乎也不够大,这船在江河中航行,若是遇上逆水,那么大的船很慢吧?”

王新宇笑道:“这船平时用帆,可是打仗的时候却不靠帆,而是用人脚来踩动,可以在水面上疾走如飞!”

正在说话的时候,车船离开的了码头。

随着船上的水手们踩动踏板,车船的轮子飞快的转动起来,车船船尾出现两条白色的浪花痕迹,车船拖着长长的尾痕,在水面上高速航行起来。

“这船跑得真快!”汪士荣感叹道。

“水战中,速度是关键,当然了,这艘船除了船速快之外,火力也不弱,碰上一般鞑子的船只,击沉他们完全没有问题。”王新宇道。

湘江通往洞庭湖的航道已经全部打通,明军于农历五月二十六日进入洞庭湖。

真实历史上吴三桂同清军就是在洞庭湖到长江之间展开了一场决战,结果因为清军水师将领林兴珠的水战水平远超过吴三桂,导致吴军水战失利。当然了,吴三桂失败的原因不仅在于水战失败,吴应熊被杀,吴三桂年老病逝,都是失败的原因。若是吴三桂可以多活个几年,结局也许就不一样了。

施琅也把决战地点放在洞庭湖,因为施琅的探子也发现了明军有一种速度极快的船,按照施琅认为,那种船若是进入水流条件复杂的长江,只能对明军更有利,毕竟刘国轩也不是一个草包,也懂得利用长江水文条件。同样都在利用水文条件,那么拥有一种可以逆水快速航行的船,那就占了极大的优势。

而且施琅也知道,其实车船在洞庭湖内作战,未必比在江里面更有利,因为在湖水中,水藻、芦苇、水葫芦、荷花之类的杂物也多,车船是用旋转的桨叶来带动的,极有可能会出现桨叶缠上水草杂物,而导致船速下降。

刘国轩当然也知道车船的弱点,因此车船是放在中间,外围有内河炮舰,快船之类的其他战船保护。至于攻击清军大船的主要武器,则是由倭人驾驶的杆雷艇来完成的。

明军水师一共有一百二十艘杆雷艇,由一千多名倭国人来操纵。

其实杆雷艇如果使用好了的话,生存率不会太低。

明军船队刚刚进入洞庭湖,前方就出现了黑压压的清军船队。

密密麻麻的清军船队排列着菱形的阵型,向明军船队杀来。清军中军是四百到五百料的大型福船,上面装备有红夷大炮和千斤佛郎机,是船队的中坚力量;福船外面,是一批海沧船和苍山船;两侧和前方,都是双篷船、快哨船、快蟹、小舢板和火攻船之类的。按照施琅的战术,是小船在前面冲锋,掩护火攻船,对明军的大船发起攻击。

刘国轩的战术也和施琅的基本上差不多,车船在正中间,是中坚力量,外围是内河炮舰,再外面是小型快船,攻击清军大船依靠杆雷艇,也相当于清军的火攻船,但是威力要比清军的火攻船明显大得多了。

双方的小船率先向对方发起攻击,一条条明军和清军的小船全速向对手划了过去。

其实明军和清军的小船基本上还是差不多的,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小船上面装备的武器却有很大的区别:明军的小船上配备了藤制的挡板,外面蒙着湿毛毡,在接近对方小船,进入对手射程之内,小船的挡板可以立起来,用来遮挡对手远程武器的攻击。此外,明军水师官兵身上穿的都是藤甲,防护力明显超过了清军水师的木甲。

水战的时候,小船上的士卒是不能穿铁甲,也不能穿棉甲和皮甲的,因为穿上铁甲,一旦落水就沉到底了;棉甲和皮甲尽管比较轻,可是会吸水,吸了水之后也是十分沉重,人落进水力就很难浮出水面。

“这都是我们的贵州藤啊!”汪士荣看着身披藤甲的明军水师官兵说道。

王新宇笑了下:“这个是要感谢平西王爷,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坚固,又轻巧的贵州藤,我们才能装备那么多藤甲。”

明军的小船快速向清军小船冲去,双方的船只高速接近。

“轰轰轰”后面的大船上腾起了团团白烟,大船上的火炮开火了,炮弹呼啸着掠过湖面,落进水中,腾起了一道道冲天水柱。明军和清军的水手们冒着密集的炮火,拼命划着船,向对方的小船冲杀过去。

双方的大船都在拼命的向对方的小船开炮轰击,这个年代的滑膛炮精度确实不高,小船的目标又小,速度快,很难被击中。

不过明军无论是内河炮舰还是车船,上面的长管加农炮的精度却要比清军战船上的火炮精度要高得多了,原因是,明军的炮膛内壁是用镗床加工过的,炮膛十分光滑,而且长管加农炮的身管长,炮弹初速高,精度明显比清军的火炮要高得多。

“啪”一艘清军的小船被从一里外射来的一发八磅炮炮弹击中,炮弹砸在小船上,这艘小船立即被击穿一个破洞,炮弹在船舱内腾起了弥漫的血雾,被击穿的船板好像弹片一样四射飞溅,船上清军惨叫着倒下一批,小船也开始进水下沉。

不一会儿功夫,又是一艘清军的小船中弹下沉。

明军车船和炮舰的长管加农炮不断开火,连续击沉了六艘清军小船。而清军的大船射出的炮弹,只击沉一艘明军小船。

双方的小船已经接近目标,双方即将纠缠在一起。双方大船上的火炮不再对即将接触的对方小船开火,而是抬高一点炮口,向对方比较后面的大船开炮轰击。

明军小船上士卒竖起藤板,弓箭手张弓搭箭,向清军小船射出一排排乱箭。与此同时,清军小船也射来了飞蝗般的箭支。

第一轮对射,效果明显不一样,清军小船上射出的羽箭大部分都被藤制挡板挡住了,有少部分的羽箭射在明军士兵身上,也都未能射穿藤甲,只有少数明军士卒没有藤甲防护的胳膊和腿部中箭。

再看清军那边,明军一阵箭雨落了下来,防护力很差的木甲上面扎上箭支,虽说不能保证每一支箭都射穿木甲,可是木甲那不可靠的防护能力,让不少羽箭从木片的缝隙钻过,扎入清军体内。还有的箭支力度极大,把木甲的木片都扎开一个洞,箭头带着破碎的木片扎入清兵身躯中,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声。

明军的快蟹船也赶来了,快蟹船尽管也是一种小船,但是船上装备了子母炮,射程超过清军小船的弓箭。

“嘭嘭”快蟹船纷纷吐出火舌,弥漫的白烟从湖面上腾起,炮弹接连击中了清军小船。子母炮虽然是一种小口径的火炮,攻击大船的话力不从心,可是打小船,一般有两发到三发炮弹击中,就能把一艘小船送入水底。

明军以快蟹船和小舢板相互配合,在清军的小船队中来回冲杀,不时把一艘艘清军的小船击沉到湖水中。

双方有的小船撞在一起,接舷跳帮战开始了。

明军士卒手里挥舞着钢刀和斧头,跳上了清军的小船。一阵刀光闪烁,清军小船上的水兵接连被砍翻在船舱中,或者是被砍落下水。

还有几艘快蟹船直接撞击清军小船,快蟹船怎么说都比小船大多了,被快蟹船撞上,小船立即就翻了,船上的清兵纷纷落水。

“注意了,小船注意拦住鞑子的火攻船!”刘国轩下了命令。

大船上的亲兵摇动小旗,向前方的小船发出信号,让他们注意拦截清军的火攻船。

前方出现几艘火攻船,马上就有明军的小船划了上去。小船上的弓箭手打开火种罐,点燃了火把,再点燃火箭。

“放箭!”一名小船上的什长喊了声。

明军弓箭手张弓搭箭,一排火箭向清军火攻船射了过去。浸泡了松油的火箭扎入清军火攻船的柴薪上,立即燃起大火,距离目标还远的火攻船纷纷起火。

清军后面的小船也杀了上来,极力阻止明军小船攻击他们的火攻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