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雪橇兵

大明舰队 第二百六十五章 雪橇兵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雪橇,打造简单,比马车都简单多了,不需要车轮和车轴,行走装置就是两块木板,为了减少压强,郑袭采取了宽板雪橇行走装置,行走板有一尺宽。但为了减少摩擦力,一尺宽的木板底部是弧形的,并在最底部订上一条铁板,可以减少摩擦力,铁板同雪摩擦,导致地面积雪融化变滑,马拉着雪橇能在雪地中疾走如飞。

为了安全起见,雪橇上面还安装了制动装置,一旦碰到紧急情况,负责赶马的士兵只要一压制动杆,两根外部包了厚棉布的铁条就会扎入雪地中,增大阻力,同时勒马,雪橇就能短时间内停下。

雪橇护板双层一寸厚的木板,可以抵达弓箭和火铳射击,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可以随时竖起的护盾,护盾是一寸半厚的木板,外面蒙上牛皮,上面开有射击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竖起来,立在雪橇后面,能挡住羽箭和火铳射击,射击孔又能让雪橇兵可以射杀敌人。

作战雪橇,火枪手的雪橇加上护甲、武器、弹药、干粮和三名士卒,全重八百斤;子母炮雪橇,尽管上面有一门九十斤炮,但是炮手的盔甲比较薄,雪橇护板也薄一点,因此重量反而比火枪手雪橇轻,全重只有六百斤。

所有战斗雪橇都是由两匹顿河马牵引,耐力好,速度快。

不过考虑到战马的食物,火枪手战斗雪橇在从外兴安岭一带出发的时候,全重是超过一千斤的,雪橇上面载着两百多斤干草、黑豆等马饲料,用来提供给战马食用。另外,跟着战斗雪橇一起行动的,还有三百匹备用的顿河马,这些马也是披着厚厚的棉甲,用来御寒,背上还驮着几十斤草料。火炮雪橇,出发的时候全重也超过一千斤,携带了四百多斤的干草、黑豆等咱妈饲料。

另外有补给雪橇,雪橇自重两百斤,可以装载一千斤的补给物品,由两匹较好的蒙古马牵引,能够适合长途奔袭的需求,给战兵提供粮食、马料、弹药等补给品。

原本雪橇是在十八世纪末期才发明的,现在提前出现,成为了雪原中的利器。

除了携带的武器之外,罗盘和六分仪也是雪橇兵的利器。有这两种东西,雪橇兵在千里冰原上不会迷路。

对于御寒的措施,郑袭也做得非常好。

本来草原上的绵羊长出的羊毛没有多大作用,可是现在南方有了羊毛纺织厂,绵羊身上剪下来的毛经过加工之后,做成了保暖特别好的毛衣,那种衣服穿在棉甲里面,在冰天雪地里面一点都不觉得冷。

棉甲外面还披着一件皮甲,不仅可以增强防护力,而且增强了御寒能力。每一名兵的头上戴着一顶镶铁皮头盔,外面还有狗皮帽子,帽子有帽耳,能够放下来,把脑袋包住。每个人脸上还带着内层是厚皮,外面是铁的假面,只露出两个眼睛,既可以防止被神箭手射中面门,又能御寒。

脖子上还有羊毛围巾,手上戴着皮手套,都是御寒工具。

雪橇处于行军状态的时候,雪橇上面可以拉起帆布篷,可遮挡寒风,给车内保温。倘若天气更冷的话,雪橇里面还能点燃一个小炭炉,给车厢内提供温度,又能保证火枪不会被冻住而导致届时无法发射。

有着完善的保暖设施,雪橇兵可以在冬天行动自如。

为何采取冬季雪橇攻击,而不是在其他季节采用战车攻击呢?因为雪橇的负重远大于战车,防护力也比战车强多了,速度又快,对地形的适应,雪橇也比战车强得多。

战车一旦碰到坑坑洼洼的路面,速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战车颠簸厉害,也会影响火枪手的精度。

但是雪橇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就要好多了,不管是平时多么坑洼的地面,积雪之后,都是平坦的一片;雪橇的板状行走装置,又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履带式车辆,基本上战马可以跳得过去的壕沟,雪橇也能跨过。

若是战车,碰到沟,碰到坑,就陷进去了。

黑龙江入口处的庙街已经天降大雪,四周白雪皑皑,冰封千里,但科尔沁蒙古这时候尽管也已经很冷了,但是第一场雪还未到来。

科尔沁部以东的扎赉特部,这里是嫩江支流绰尔河流域,也就是后来的呼lun贝er草原。后来著名的海拉尔、满洲里都在这里。

原本在呼lun贝er草原上,生活着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等部落,后金崛起之后,这些部落被赶到黑龙江一带,并建立了索伦八旗,用来监督这些部落。而扎赉特部,是跟在科尔沁部之后归降后金,所以得到了富饶的呼lun贝er草原。

可是这几年来,似乎很不太平,北方来的罗刹人崛起,屡屡骚扰草原。

原本罗刹人是沿着黑龙江顺流而下,抵达庙街一带,找到出海口的,并一直向远东扩张,直到他们的马蹄来到白令海峡边上。可是现在因为历史发生了变化,罗刹人东扩的脚步似乎在某个地方被人挡住了。

是郑袭挡住了罗刹人东扩的脚步,被堵住了前进道路的罗刹远东探险队,一方面开始同郑袭贸易,另外一方面改变了劫掠目标,开始不时闯入黑龙江流域,骚扰,劫掠这里的蒙古人部落,现在就连扎赉特部都经常碰到罗刹人。

除此之外,在科尔沁等部落中还流传着一种谣言:漠北蒙古同罗刹人勾结上了!他们从罗刹人那边得到火枪大炮,有谋反的企图!

扎赉特部勇士,巴尔特对这些传闻嗤之以鼻:“漠北蒙古还敢造反不成?罗刹人来了又能怎么样?他们还能打得过我们大清铁骑不成?”

谣言把罗刹人传得神乎其神,据说罗刹人长着红头发绿眼睛,以人的心肝为食,尤其喜欢吃小孩子的心肝,只要碰到罗刹人,就没有人能够活着回去。

现在罗刹人只骚扰到扎赉特部,还没有深入草原,如果罗刹人胆敢进入科尔沁部的话,相信太皇太后一定会发兵,调遣八旗精兵剿灭可恶的罗刹人。至于漠北蒙古?他们向来就不服王化,屡次给大清制造麻烦,那就顺便连他们一起灭了。

此时巴尔特带着自己部落的五名勇士,正在草原上放马。天气已经转冷,草原变成了枯黄色,草也干死了,不过还能提供给马匹食用。趁着下雪之前,蒙古人还要收割一批草料,用来给马匹和牛羊过冬。

“今年的冬天好冷!看样子,又得杀一批牛羊了。”巴尔特说了句。

倘若是可怕的暴风雪降临,草原上出现白灾,牛羊将会大批冻死。为了来年能够繁殖,需要保住一批种,得到特别保护的牛羊会被赶入帐篷内,以免它们冻死在冰天雪地里,而其他的牛羊,就只能杀掉了。

只是刚刚农历九月份,就已经寒风凛冽,看来今年的冬天不好过了。

就在巴尔特和他的五名勇士在草原上放马的时候,突然一名勇士大喊了一声:“看那边,有人来了!”

顺着那名勇士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方草原上出现了十二名骑兵,正向自己这边过来。等到距离近了一些,巴尔特发现,来的人骑的马匹明显比自己的高大,马背上的骑士身穿墨绿色竖领衣服,头戴黑色平顶皮帽,身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装饰品,背上背着火枪!明显这些人的打扮,还有他们骑的马,一看就知道不是蒙古人!

“罗刹人!”巴尔特明白过来,大喊一声。

巴尔特和他的五名勇士,都是扎赉特部能征善战的勇士,岂会惧怕罗刹人!六人同时取出了弓箭,不过他们并没有贸然向对面的敌人冲去,毕竟敌众我寡,而且对手身材高大,骑的马又高大,贴近了根本捞不到一点便宜。

“缓步后撤,用曼古歹战术干掉罗刹人!”巴尔特大喊道。

此时双方距离还有一百多步,却见对面的罗刹人下了马,摘下背上火枪,瞄准准备。

看到罗刹人端起枪瞄准,巴尔特心中纳闷:“距离那么远,火铳能打得中我们吗?当年大明的鸟铳射程不到五十步,火铳怎么是我们骑射的对手?如果火铳打得过骑射的话,大明也不会输给大清。”

还没等巴尔特想明白,就听到草原上响起了清脆的枪声,对面的半蹲在地上的罗刹人手中的火枪喷出火光白烟,几声枪响,巴尔特身边三名勇士身中数弹,身上喷出血雾,惨叫一声,翻身落马。

巴尔特的反应很快,感觉到有些不妙,他就施展出镫里藏身的绝技,子弹从他的身边呼啸而过。而另外两名勇士也躲过了罗刹人火枪的射击。

“好厉害的火铳!打得那么远!”巴尔特大吃一惊。

只见那边,八名刚刚开枪的罗刹人正在手忙脚乱的装填子弹,巴尔特知道火枪装填速度很慢,如果这个时候再不赶快冲上去,等到对手装填完毕,恐怕很难逃走!而且对手骑的是高头大马,速度很快,要是单纯的逃跑,根本就跑不过罗刹人。

“冲上去!近身骑射,再用弯刀砍下他们的头颅!”巴尔特大喊了一声。

另外两名勇士也换上了骑弓,三人一起挥舞着马鞭抽打战马,战马开始加速,向这些可恶的罗刹人冲去。巴尔特和两名勇士手中的骑弓已经搭上箭,只等冲到二十步内,就能向对手射出复仇的利箭。

骑弓射程近,若是步弓,巴尔特有把握在七十步外射箭,可是对手的火铳射程太变态了,如果不冲锋,就算是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也不是罗刹火枪的对手啊!

只是巴尔特并不知道,那不是罗刹火枪,而是大明线膛枪!

还没等到巴尔特冲到骑弓射程内,却见罗刹火枪手后面六名“罗刹”骑兵拿出弓箭,就骑在马背上张弓搭箭,一支接一支狼牙利箭呼啸而来,巴尔特身边两名勇士连连中箭,被射成刺猬一般,含恨跌落下马。

“是蒙古人!叛徒!蒙古的叛徒!”看到那六名“罗刹”兵的箭术,巴尔特明白过来,前面六个火枪手是罗刹人,可是后面的六名“罗刹”骑兵居然是蒙古人!

巴尔特施展镫里藏身的绝技,躲过了射来的乱箭,策马疾驰,只要他再前进十多步,就能用手中的骑弓射出复仇的箭支!在二十步之内,他的骑射连珠箭可以说是天下无敌,能在短时间内连射出三箭,至少可以杀死三个敌人。

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巴尔特即将进入射程之内,准备从马腹下跃起射箭的时候,却听到了连绵不绝的火铳射击声,六名罗刹兵和六名蒙古兵都拔出短铳,对准冲过来的战马连连开枪射击,子弹打在马身上,喷出刺眼的血花。

战马终于倒了下去,把巴尔特掀翻在草地上,骑弓和弯刀也滚落到一边。

一名罗刹兵小跑步上来,手中的短铳对准巴尔特的头颅,“砰”一声枪响,极不甘心的巴尔特瞪大失去了光泽的眼睛,看着天空。在丧失意识之前,他心中不甘,自己是扎赉特部最勇敢的勇士,却这样窝窝囊囊的死了。

哈尔巴拉走到巴尔特的尸体跟前,踢了一脚:“呸!蒙古的叛徒!投靠女真建奴!”

俄罗斯人瓦连京走上来:“长官,这里距离科尔沁部落还有多远?”

“已经不远了,只要我们过了这条河,那边就是科尔沁部。不过这个扎赉特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他们跟着科尔沁部投靠女真人,才让我们蒙古变成今天这样!”哈尔巴拉指了指远处一条泛着银光的河流说道。

六名蒙古人和六名俄罗斯人骑着马,渡过了绰尔河,进入了科尔沁部的领地。

“这里是科尔沁人的地盘了,我们是来侦察的,若是碰到大批敌人,千万不可恋战!”哈尔巴拉交代了一句。

十二名骑兵在科尔沁东部草原上疾驰,后面还跟着备用的十五匹顿河马。这次他们出击侦察,都是一人双马到三马,身上带着足够的干粮,可以长途奔袭。

在大雪降临之前,他们将会完成对科尔沁部的侦察,回到庙街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