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又是联姻

大明舰队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又是联姻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方光琛被安排在漳州城内原总督府改成的会馆住下。这次方光琛来福建,除了询问明军情况,以便于吴三桂安排下一步计划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来联姻的。

琼州军特别能打,是精锐中的精锐,一路过去,清军灰飞烟灭,不管是绿营还是八旗,都纷纷败北。按照这个形势观察下去,吴三桂知道湖广迟早要失守。

尽管京城送到云贵的邸报上吹得天花乱坠的,又是杭州之战歼灭伪明三十万人,最终敌众我寡被迫撤退,又是金华之战歼灭伪明五十万大军,最终敌众我寡被迫撤军,然后又是福州死守半年,歼敌二十余万,最后是漳州之战,歼灭伪明八十余万。这加起来明军损失都一百八十多万了……

对那些胡吹乱编的邸报,吴三桂肯定不会相信,他也不会相信清军所谓的一次次大捷,他知道清军肯定是惨败,损失惨重,接连被攻克城池。

只要湖广被明军攻破,那么在云贵的吴三桂大军就称为一支孤军。云贵土地贫瘠,生产的粮食根本无法自给,必须从号称天下粮仓的湖广运入。若是湖广落入明军手中,吴三桂就剩下投降一条路子了。

这种情况下,在明军攻克湖广之前,吴三桂就面临两个选择:第一是出云贵,出兵湖广,协助湖广清军防御,情况不对的时候可以退往襄阳,利用襄阳坚城固守。第二个选择,就是明军攻占湖广之前吴三桂宣布反正。

吴三桂麾下的谋士各有说法,不过大部分谋士都是劝告吴三桂反正归明。

放弃云贵,出兵湖广,最后退守襄阳,这是一个办法,可是这个办法却是最下策。因为吴三桂一旦出了云贵,就意味着他的封地丢失了。失去了封地的藩王,还是藩王吗?若是在湖广损兵折将,最后连襄阳都没守住,吴三桂兵力损失过大,朝廷不仅要撤了他的藩,说不定一道圣旨召去京城,然后送去菜市口挨刀子去了,运气好点的,赏一杯毒酒,还能留下一具全尸,运气不好的,借口反叛凌迟处死,家中男丁全部处死,女眷发配去宁古塔。这样的事情鳌拜不是做不出来。

所以说,只要明军答应,保证吴三桂的平西王地位,吴三桂完全可以反正。

反正投靠明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吴应熊。这时候吴应熊在北京城,只要吴三桂反了,吴应熊肯定被杀。因此吴三桂犹豫不决。

于是他派遣了方光琛,在过年前就从云南出发了,不远万里来到福建。来到这里,还要看一下明军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如果真的是无可阻挡的强悍,那吴三桂就要反正了,不仅要反正,还要把如花似玉的孙女献出来。

号称八面观音的吴菟,是云南第一美女。尽管不算吴三桂的亲孙女,是吴三桂义子吴国贵的女儿,但也可以算是孙女了。倘若可以联姻,吴三桂会让吴菟真的变成自己的孙女,再嫁到福建去。

“强军!确实是天下第一强军!”见到大街上过去的一队队士卒,方光琛感叹万分。

这里的兵军容整洁衣甲鲜明都是小事情,最重要的是走路过去,从身边经过时,就能明显感觉到他们身上露出的一种肃杀之气。再看他们的队伍,一队人行军如一人,能够从城东一直走到城西,队形都不会乱。这一点,当年没有一支军队可以做得到,就算是曾经强悍的戚家军,最多也就走三十步就要停下重整队形。

再看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是精良的铠甲,锋利的兵器。

明军之中有不少精良的重铁甲兵,身上的甲都是整片的铠甲,看起来就异常坚固,而且还有假面,可以防止弓箭射中面部。那种铠甲肯定十分昂贵,估计一副铠甲就要四五百两银子才能打造出来,加上兵器和训练,一个兵估计就要耗费千两白银。

其实板甲并没有那么贵,琼州军生产的板甲已经采取了水力锻压设备来打造,一副板甲也就和清军一副锁子甲差不多的价格,大概两三百两银子。加上铁甲兵所用的钢刀,弩机,全部加起来五百两银子。

方光琛还去观察了明军的骑兵,发现那些骑兵都是骑着高头大马,那些战马每一匹都是千金难寻的好马啊!简直每一匹都是赤兔汗血,如此高头大马,马背上的骑士可以身披坚固的铠甲,连战马都有马甲保护,可以说是刀枪不入。正因为是好马,才能配备了坚固的铠甲而不至于损耗过多的马力。

“铁甲兵就已经够昂贵了,这重甲骑兵,一个骑兵不知道要多少银子!恐怕一名骑兵就要五六千两银子吧?”方光琛倒抽了一口冷气。

其实一名重装骑兵也就是一千两百两银子的价格,一匹顿河马成本大约三百两银子,一名骑兵拥有两匹顿河马,骑兵铠甲两百两银子,马甲三百两银子,马刀、盾牌和手铳加起来一百多两银子,骑矛就是一根一次性使用的木头,几乎不要成本的。

不过马槊骑兵价格就贵了,单单是一根马槊的价格就超过两千两白银!

马槊,可不是简单的一根长杆木头兵器,而是一种价格十分昂贵的兵器。因为马槊不是骑矛骑枪那种一次性兵器,而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长杆冲击武器。

普通的骑枪骑矛,在撞上目标的时候,骑兵就要松手丢弃兵器,而骑矛也会折断。如果骑兵不放弃兵器,强大的冲击力会让自己的手都折断!但马槊就不一样了,马槊在撞击到目标之后,就弯成了一个圆圈,缓解了冲击力。之后马槊还能弹直,如果运气好,弹直的马槊又能击中下一个目标。

正是因为马槊韧性极好,所以制造马槊的成本特别高,造马槊所用的是制造弓箭的柘木所制成,需要一次次的晾晒,木杆同钢刀相撞会发出金属之声,又十分柔韧,重量还轻,这样一根马槊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打造出来,所以成本极其昂贵。

价格贵还不是问题,制造困难才局限了王新宇手中的马槊骑兵极少,只有五十人。其中二十根马槊是王[辅]臣投降的时候带来的,那二十人被王新宇编入重骑兵之中。另外三十根马槊是通过天地会的渠道四处高价购买的。使用马槊的五十名骑兵,都是身强力壮,精通骑战的精锐骑兵,每一名骑兵就相当于一名武将。

马槊骑兵是放在重骑兵前面,专门用来破长枪兵阵型所用。长度超过长枪的马槊,可以轻松破开结阵的长枪兵。不过马槊骑兵人数太少,在重骑兵冲阵的时候,需要龙骑兵配合,用弓箭和火枪扰乱对手的长枪兵,重骑兵才能发起冲击。经过骚扰,对手还能结阵的长枪兵不会太多,用马槊骑兵一冲就垮了。

马槊骑兵在城外的表演,让方光琛打开了眼界。由王[辅]臣带队的马槊骑兵冲锋,一下就把手持木头长枪的稻草人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马鹞子?”方光琛见到王[辅]臣下马向自己走来,惊得瞪大眼睛,“你怎么也在这里?什么时候过来的?”

之前王[辅]臣在云南的时候,吴三桂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拉拢,在他身上投资了不少银子和女人。后来此人准备调任去陕西上任,结果因为江南战事,被清廷调去金华参加金华会战,结果战败投降。

王[辅]臣大笑道:“是廷献啊!我们也是老朋友了!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你啊!来,一起喝几杯去!”

两人来到位于九龙江边的一座酒楼,这里有著名的江东鲈鱼。这种鱼据说是宋朝的时候,一位名叫高东溪的孝子为了让母亲能吃到松江鲈鱼,从松江带回了活鲈鱼投入九龙江中,从此漳州就有了著名的江东鲈鱼。

落座之后,王[辅]臣点了清蒸江东鲈鱼,又点了五香牛肉,粤式烤鹅等菜肴,叫了黄酒,两人开始对饮。

几杯酒下肚,方光琛的话就开始多了起来:“没想到啊!王将军居然也到了这里!平西王爷对你恩重如山,故意让人输了很多银子给你,却还是留不住你。王将军号称小吕布,果然不愧吕布美称!”

王[辅]臣知道吕布是什么意思,三姓家奴嘛。现在已经不止三姓家奴了,最早李自成,后来投姜镶,再后来投洪承畴,现在又投了琼州军,已经是四姓家奴了。被方光琛一挖苦,王[辅]臣红着脸说:“方先生,吾乃汉人,如今投明,是为恢复我汉家衣钵啊!”

方光琛感叹一声:“也罢,人各有志!来,今日不说这些不愉快的,喝!”

“这琼州军,乃天下第一强军啊!大明有如此强军,迟早能恢复大明江山!”王[辅]臣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道。

方光琛压低了声音:“王将军,恐怕最终得天下的不是大明,而是琼州军!这一笔写不出两个王,今后王将军可是开国功臣啊!”

“慎言,慎言!”王[辅]臣道。

方光琛感叹道:“看来某回去云南之后,还得劝告王爷早做决断!”

王[辅]臣轻声道:“王爷也该早做决断了!若是迟了,湖广落入琼州军之手,恐怕王爷要反正,大帅也不同意了。”

……

次日,方光琛又在城内外到处走动。

王新宇并没有限制方光琛的自由,而是允许他四处走动,其实也是为了向吴三桂展示自己的军威。

“砰砰砰”方光琛听到一排火枪射击的声音。

听到这枪声就不一样,方光琛决定去靶场看个究竟。

方光琛顺着枪声传来的方向来到靶场,门口一名士卒拦下他。方光琛出示了文书,门口那名士卒看来一遍,连忙拱手行礼:“原来是方先生!请进去吧!我们大帅说了,方先生可以随便走动。”

走进靶场内,方光琛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只见五百余火枪手站在距离靶子两百步外,正在紧张的装填子弹。

“距离那么远,能打中吗?”方光琛暗暗吃惊。

“第一排,向前三步!”似乎是因为看到方光琛到来吧,火枪队把总下了命令。

第一排一百余名火枪手整整齐齐迈进三步,动作整齐得犹如同一个人一般,直看得方光琛目瞪口呆:这也太整齐了些了吧?

“第二排,向前三步,第一排,放!”把总一声大吼。

一百余名火枪手端起火枪,对准两百步外的靶子扣动扳机。只见枪口火光喷溅,浓密的白烟袅绕腾起,滚雷般的枪声响彻云霄。

方光琛看到两百步外的枪靶子居然颤动了!这说明打出去的子弹至少是击中靶子!那么远的距离能够击中靶子,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要知道一个靶子在两百步外,看起来就是一个小黑点。更何况那个年代的滑膛枪,七十步外子弹就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第二排,第三排,一共五队火枪手轮番上阵,枪声轰鸣不止,子弹连连击中目标。

等到枪声停息下来,方光琛提出要求:“某能否看一眼靶子?”

“无妨!”把总倒是很好说话。

方光琛走到前面的靶子附近,仔细观察枪靶子,只见居然有不少弹孔是在中心!他感叹了一声:“火器有如此威力,鞑子的骑射还有什么用啊!恐怕鞑子的神箭手还没靠近,就全给打死在阵前!”

看来回去之后,要尽快说服王爷!联姻一事,一会儿就提出!方光琛心中暗暗道。

其实方光琛并不知道王新宇手中的线膛枪只有不到一千支,扣除了分散在各地的外,目前在福建主力大军中的线膛枪已经全部集中在这里了,就为了让方光琛看一下,这样他回去之后肯定会和吴三桂说起此事。

方光琛再一次走进了被当成中军大营的原靖南王府。

“大帅!”方光琛见到王新宇,拱手道,“不知道大帅是否听过云南的八面观音?”

“八面观音?是何人也?是王爷的宠妾吗?”王新宇摇了摇头。电视剧和一些清史专家说的八面观音是吴三桂的小妾。

方光琛脸色一变:“什么宠妾!是王爷的孙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