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漳州城

大明舰队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漳州城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王新宇正在接收投降的清军,有哨骑回来汇报情况:“禀报大帅,尚之信和广东来的假鞑子往广东方向跑了!”

之前明军的骑兵都在追杀企图逃入漳州城的清兵,居然没人往广东方向追赶,结果放跑了不少清兵。听到这个消息,王子豪上前请战:“大哥,小弟愿意带轻骑追赶鞑子!”

王余佑道:“不必追了,时间过了那么久了,鞑子肯定早有防备。能跑的,早就跑到哪里去了,留下来的利用地形断后,轻骑现在追过去只能是吃亏,还不如分出一部分步兵到处去搜一遍,或许还能抓一些漏网之鱼回来。”

明军分出一部分步兵,沿着通往广东方向的官道去搜一圈,又分出一部分兵在漳州周围搜索了一遍,果然抓到了不少来不及跑掉的清兵。

有些清兵脱掉号衣,躲进附近村民们家中,也被搜出,老老实实当了俘虏。

明军一面收战俘,一面布置大营。根据沿途盯梢的哨骑回来禀报,清军逃走的将领除了尚之信兄弟外,还有许尔显、刘进忠、李天植、刘汉祚、王国柱、马雄、刘彦明、徐洪镇、祖泽溥和徐上远等人。这也就意味着,退入漳州城内的有李率泰、耿继茂、吴六奇、黄梧、杨国泰、宜永贵等清军高级将领和大官。

别的不说,单说耿继茂一家就是一大网的大鱼,尽管耿精忠被留在北京当质子,可是耿家的耿昭忠、耿聚忠都在,还有曾养性、刘秉政、马思文等靖南王府的家将、师爷等人物,那些人每个都是大人物。

另外,漳州城内满蒙旗人可不少,尽管漳州没有专门设的满城,但因为郑成功之前一直在厦门,清廷调集旗人来对付郑家军,漳州是李率泰的总督府所在地,自然就有不少旗人家眷住在漳州。后来耿继茂南撤到漳州,也带来了不少旗人。

中军大帐中,刘国轩来禀报:“共计抓了六千余俘虏,其中两千带伤的,四千人完好无损。另外有一千多重伤的都处理了。抓来的俘虏已经关押在俘虏营了。”

对重伤的清兵一律都是采取人道方式处理,就是一刀解决痛苦。轻伤的就给治好,以后还能用得上的。

“所有的俘虏先甄别一下,罪大恶极的挑出来杀了。剩下的俘虏,带伤的暂时关押,给他们治好,等打广州的时候他们可以上了。完好无损的编入民壮营,再挑一些编入辅兵营,准备一下,打造攻城武器,早点把漳州拿下来。”王新宇道。

“诺!”刘国轩退出。

王新宇又转头询问陈永华:“我们有多少人混入鞑子败兵中进入城内了?”

陈永华回道:“大约有一千多探子和夜不收混入城内。城内鞑子兵员十分混乱,除了福建绿营和汉八旗,还有广东的,广西的兵,另外有临时招募的民壮,辅兵。我们的人有事先混入鞑子军中当上了把总的,可以保护我们的探子。”

“有人从里面配合,七日之内可以破城。”王新宇点了点头。

陈永华又道:“另有五百余人混入尚之信的军中了,我们在广州城内还有一千内应。等拿下漳州,就直攻广州。沿路过去,云霄、诏安、潮汕、惠州都没有多少鞑子驻守,我军可以势如破竹直抵广州。”

漳州城周长一千九百七十一丈,拥有四个城门,东曰文昌、西曰太平、南曰时阜、北曰太初,城墙原本高一丈七尺,后来因为郑成功多次进攻漳州,周亮工加高了漳州城墙,增加到两丈八尺。漳州城墙不高,但城内火炮众多,守城的火力较为凶猛。

之前郑成功多次攻打漳州失败,主要是明军没有能压制住漳州城头大炮的火力。

郑家军也并非没有大炮,也有射程远的红夷大炮,但搬运不便,红夷大炮在推进到发射阵地之前就会遭到城头清军炮火先发制人的打击。而且漳州城池虽然不高,却十分坚固。经过多次反复修建的城墙外面是石头,以糯米泥浆加固,城墙里面是多次修建时留下的城砖和夯土,坚固异常,仅仅用重炮很难摧毁。

可是现在时过境迁,琼州军对漳州守军拥有一边倒的火力优势。

漳州城头的红夷大炮沉重,运输不便,是一种守城利器,但是明军的机动式十二磅攻城大炮却是这个年代相当先进的一种火炮,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可以压制城头守军的红夷大炮。明军的臼炮和其他小炮,能覆盖城头清军火力。

做攻城准备工作之前,王新宇让人去城头喊话,让李率泰和耿继茂投降,宣称说只要他们主动出来投降,可以既往不咎,李率泰仍然是福建总督,而耿继茂可以保持王爷爵位。

但李率泰和耿继茂都拒绝投降,表示要死战到底。

由俘虏编成的辅兵和民壮,在原先的辅兵和民壮带领下开始挖掘工事,砍伐树木。随军工匠和民壮辅兵一起打造各种攻城武器。

漳州城不算高,不需要打造过于庞大的攻城武器,最重要的是在炮火上可以压制对手。针对这一特点,明军在堆起的土堆后面修建砖土结构的炮台。辅兵和民壮们挖掘壕沟,挖出来的泥土在壕沟前面堆成土堆,后面用泥土压实,搭成一个个高于城头的炮台,外面再用砖块束缚住泥土。

有了水泥这种新式建筑材料,用来固定砖块十分好用,在土堆炮台外面铺设砖块,砖块缝隙之间用水泥固定。等到水泥干了之后,简易炮台就十分坚固了,重炮发射的后坐力不至于让砖块脱落,导致炮台被震塌。

明军辅兵和民壮进行土木施工的时候,清军开炮轰击。但是射来的炮弹都被泥土和沙袋吸收了能量,除了少数极其倒霉的倒霉鬼刚好被炮弹击中之外,辅兵和民壮损失不大。

李率泰站在城头,看着明军施工,他从中得到启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从城内取土,做成沙袋,把沙袋放在城头,可以减少明狗炮火的威力!”

经过七天七夜的施工,漳州城外出现大量土堆,后面是一座座三丈高的炮台。

漳州城池高度才两丈八尺,三丈高的炮台已经高于城墙高度,架设在炮台上的大炮可以居高临下轰击清军。而这些简易炮台在清军的大炮射程外,清军只能干瞪眼。

明军打造了两架可以推动的绞车,把十二磅攻城大炮一门接一门吊到简易炮台上。之后就把火炮轮子拆卸下来,把炮固定在炮台上,增加发射的稳定性能。

巢车架了起来,李锐登上巢车,观察城内清军动静。

“鞑子也在城头堆起了大量沙袋,看样子好像是用来对付我们炮击的。”李锐放下望远镜心里盘算着。

清军的情况被汇报给王新宇,得知清军堆沙袋,王新宇决定,先用加农炮轰击,摧毁清军的火炮,再用臼炮发射开花炮弹,即可把沙袋炸飞。

“开炮!”神机镇提督龚小大一声令下。

城外简易炮台上的十二磅加农炮喷出一团团火光,炮弹呼啸着砸向了城头的清军火炮。因为是居高临下射击,城头清军炮位一目了然,炮手们直接瞄准就能发射。加上新的弹道计算方法,风向风速计算,所有的数据都经过精确计算,重炮的命中率相当高,平均十发炮弹发射出去,有一到两发可以命中目标。

王新宇不计成本的使用上造价昂贵的木托开花炮弹,这种炮弹虽然对城墙的破坏力很小,但是炮弹落在城头,爆炸之后的覆盖面积大,是用来摧毁清军火炮的最好武器。

明军二十门十二磅重炮经过一个时辰的射击,打出了四百多发炮弹,把北门城头清军的六门红夷大炮全部轰成废铜烂铁。

摧毁了清军的远程火炮之后,明军推着各种六磅炮和四磅炮上前,集中了数百门火炮的火力,把大量的实心炮弹发射到城头,摧毁清军布置在城头的小炮。

现在的明军火药充足,根本就不用考虑弹药问题。炮击从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除了中间冷却炮管短暂停顿外,攻城的炮声就没有停息下来。

傍晚,辅兵和民壮推着盾车,往城外缓缓推去。盾车抵达城下,辅兵们冒着城头射来的弹丸箭矢,把盾车上的沙袋丢下去,填平城下的鹿砦和木桩等障碍物。经过一个晚上的施工,辅兵和民壮付出了五百多人的代价,硬生生的铺平了通往护城河的道路。

随着盾车推进到护城河下,城头的火力变得更加密集,填河的辅兵和民壮丢下沙袋后,大部分人都来不及退回盾车后面,就被城头射下的乱箭和弹丸击中,跌落到护城河中。

盾车后面,明军的弓箭手和火枪手对城头进行反击,天空中羽箭枪弹来往如蝗,城头和城下都倒下不计其数的尸体。

明军的臼炮也开始发威了,开花炮弹拉出一道道弧线,不断落在城头爆炸。这种自天而降的炮弹不存在任何死角,经过精心计算的炮弹准确落在城头爆炸。尽管也有不少炮弹落在护城河中,甚至落在辅兵人群中,但那些辅兵本来就是俘虏,王新宇丝毫不会去计较辅兵的损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