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百四十章 诱敌上钩

大明舰队 第一百四十章 诱敌上钩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约翰·马绥掘站在城堡顶上看着巴达维亚城外堆起的斜坡,脸色难看到极点。那斜坡若是完全是泥土堆起来的话也还好办了,几轮炮弹轰过去,土坡就给砸平了。可是那斜坡上面偏偏还堆了不少沙袋,外面还铺上海沙。

不断有印尼民壮从土坡后面冒出头来,抬着簸箕往斜坡上一倒,满满一簸箕的海沙就倒在斜坡上,顺着斜坡滑了下去,堆积在坡上。

城内荷兰军队开炮轰击,炮弹砸到斜坡上,实心炮弹的动能都被潮湿的海沙吸收了,炮弹落在斜坡上,就一头扎入沙子中再也无法弹出去,只能看到周围喷溅起一片泥土。自然,如果不惜成本使用大量的炮弹猛轰,迟早也能打塌斜坡。可是那得消耗多少炮弹?估计把斜坡打塌了,巴达维亚城内连守城的火药都没了。

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荷兰军队主要是对付各国海盗和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的海军,巴达维亚城内装备的也都是加农炮,并未装备臼炮,根本就没办法对付这种沙子和泥土混合构筑起来的斜坡。

当年的西方国家还没有装备上木弹托开花炮弹,也就是加农炮无法发射开花弹,只有臼炮才能发射开花炮弹。

试想一下,没有木头弹托的情况下,倘若使用加农炮发射开花炮弹,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若是炮弹导火索朝外面,先从炮口点燃导火索,再点燃火炮,那么炮弹的导火索要多长才行?若是导火索朝里面,使用灼热的火药气体点燃导火索,问题又来了:你没有木头弹托,火药气体直接就通过炮弹点火孔灌入炮弹内部,使得炮弹在炮膛内爆炸,那么开花炮弹不是炸别人,而是炸自己。

十七世纪的西方国家,只有短管炮和臼炮才有开花弹,原因就是在这里。

王新宇造出了加农炮发射的开花弹,用木弹托和软木引信,不过点火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可靠性其实也不怎么样,炮弹造价又贵,所以只有在海战中少量使用,陆战中,还是用臼炮发射开花弹是最可靠的事情。

约翰·马绥掘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修建的斜坡不断加高,同时往自己的城池推进过来,看得他心中一阵阵不安。

“总督大人,我们不必担心!敌人若想要用大炮轰击我们,他们总得在斜坡上面架炮吧?等他们架起炮来,我们就能打得到他们了!如果他们不在土台上面架炮,而是推进到我们的城池下面,等他们靠近了,我们的炮也能打到他们了。”迪尔卡将军上来说道。

但约翰·马绥掘总是觉得很不妙,因为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

对手费尽心机堆起一座斜坡,肯定不会是愚蠢到一直把斜坡推进到城下挨炮弹,应该也不会直接在斜坡上面架起大炮同城内对轰,只要明军真的在斜坡上面架起大炮同城内对轰,那么荷兰人根本就不怕。

城内的大炮射程远,威力大。明军不可能把舰炮或者更重的炮台炮搬运过来,他们要攻城的话,难道是臼炮?

想到臼炮,约翰·马绥掘突然心中激楞一下,浑身打颤:“臼炮!敌人肯定要用臼炮!我想起了了!我们在福尔摩沙的城堡,就是被明国人用臼炮轰掉的!”

迪尔卡大惊道:“看来我们不得不主动出击了!敌人若是在斜坡后面架起臼炮,那就只有他们打我们,我们根本打不到他们!”

毕竟约翰·马绥掘是一条老狐狸,他思索了片刻,方才开口:“敌人要炮击我们,他们得从船上搬运臼炮下来。我们等他们运输臼炮过来的时候,就出击打他们!别的不要求,只要毁掉他们的臼炮即可。”

迪尔卡带着人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反击部队,由五百荷兰兵和一千五百黑人兵组成,在城内随时待命。一直等了五天,城头的荷兰人看到明军从船上搬了臼炮下来,正准备往斜坡后面运输。

“孩子们,打出去,干掉明国人的臼炮!只要打掉他们的臼炮我们就赢了!”约翰·马绥掘下了命令。

明军十二门臼炮从船上卸下来后,就装在四轮车上,由一千步兵护送。

五百辅兵和三百炮手,加上一千步兵,共计一千五百明军携带臼炮,赶着牛拉着炮,浩浩荡荡从码头向斜坡后面开拔。

迪尔卡带着两千人,在城门口等候。

“开门!”城上传来了一声喝令。

闸门式城门猛然拉起,迪尔卡带着两千人马冲出巴达维亚城,向运输臼炮的明军运输队杀了过去。

“城内的红毛鬼出城袭击了!他们的目标是我们的臼炮!”有人向张玉坤禀报。

坐在中军大帐中的李定国却十分淡定,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茶杯,右手用杯盖在茶杯上面轻轻一擦,去掉茶叶上的泡沫,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王爷,红毛鬼来劫我们的炮了!快派人去保护臼炮!”那人焦急的说道。

李定国不缓不急喝完一杯茶,这才站起来,让亲兵传令下去:“本藩亲率两千步兵和五百骑兵,去消灭出城的红毛鬼!”

“诺!”亲兵退下。

李定国又转头对着张玉坤:“张玉坤,中军大营就交给你了!别让红毛鬼来袭了营!”

“诺!”张玉坤拱手道。

李定国提起长枪,走出大营,点起兵马,向大道杀去。

明军正在运输臼炮,荷兰人突然杀出城来。保护臼炮的明军只有一千人,其余的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辅兵和炮兵。看到五百多荷兰兵带着一千五百多黑人兵杀了过来,炮手和辅兵一下就乱了,丢下了大炮,转身就跑。不过一千明军步兵倒也没有混乱,而是依托着车辆和牛当掩体,结阵迎战。

荷兰人和黑人兵转眼之间就冲到跟前,火枪轰鸣,一排接一排火枪喷出火光,子弹下暴雨一样泼洒过来。

明军大部分也是火枪手,看到荷兰人冲过来,明军站在炮车后面,架起火枪同荷兰人进行对射。炒豆子般的枪声不断,弹丸漫天****,密集如雨,滚烫的子弹击穿前面的黑人兵,大批黑人兵中弹倒下。

但荷兰军队人多,明军这里也是死伤惨重,暴雨般的子弹从车辆缝隙之间钻入,打在明军士卒身上,不少明军火枪手中弹。

密集的子弹下雨一样射来,拉车的牛纷纷喷出血雾,发出悲戚的惨叫声倒下。

“挡不住了!我们撤!”一名明军守备站起来大喊道。

明军火枪手折损了一半左右,剩下的人见抵挡不住,丢下炮车转身就跑。

迪尔卡大喊道:“上去毁掉他们的炮!”

荷兰人和黑人兵兴奋的喊叫着,冲了上去。他们冲到大炮跟前,准备破坏大炮。可是这个时候几个荷兰兵却愣住了:“怎么是木头的炮?”

呈现在迪尔卡眼前的臼炮居然是木头造的,而且是粗制滥造,做工简陋,事实上就是把一些破木板用藤条箍起来,再涂上一层黑漆,远远看起来和真的炮一样。走近了,这些木头臼炮就原形毕露。

“上当了!”迪尔卡大喊了一声。

话声未落,大地就像发生了地震一样剧烈的颤抖起来,预先埋设的地雷纷纷爆炸,引发了假臼炮内装填的火药爆炸。

剧烈的爆炸声响起,火球迸裂,假臼炮瞬间变成无数碎片,木头碎片和里面装填的铁珠石块飞了出来,成片的荷兰兵和黑人兵倒在血泊中。

“快走!”迪尔卡焦急的大喊道。

荷兰人的阵型已经大乱,每个人都转身逃跑,想要尽快逃回城内。

其实那时候的荷兰兵训练还算不错了,在排队枪毙时代,荷兰兵可以承受很大的损失而保持阵型不乱。但是眼前没有敌人,只有地雷和爆炸物,只看到自己的人倒下,却无法打击敌人,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军队都会崩溃。

小树林中,李定国带来的明军已经出现,两千明军步兵清一色的火枪手。人还没靠近,火枪轰鸣,一排排子弹钻入荷兰人和黑人的人群中,血雾狂喷,不管是身上披着厚实铠甲的荷兰兵还是没有披甲的黑人火枪手,都被弹丸击穿倒下。

少数荷兰兵和黑人兵用手中的火枪反击,但是寥寥无几的反击火力,很快就被明军密集的枪声淹没,几个顽抗的人全部被打成筛子。

其余的荷兰兵和黑人兵不是丢掉没有子弹的枪逃命,就是手忙脚乱装填子弹。

“杀!”李定国手中的长枪向前一指。

五百骑兵冲出,马蹄踏着地面,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战马嘶鸣,速度提升到最高,冲入荷兰人和黑人的阵型中。

一名荷兰兵哆哆嗦嗦的装填子弹,他刚刚装入火药,弹丸还没装进去,就看到一员明将冲到跟前。这名荷兰兵只好横起火枪格挡。

“杀!”李定国一声爆喝,长枪撞上了荷兰兵。在马力的作用下,荷兰兵向后飞了出去,转眼之间就被战马踩成肉泥。

李定国丢下长枪,拔出马刀在荷兰兵的人群中劈砍。刀借马力,所过之处,荷兰兵和黑人兵不是身首异处,就是被拦腰砍成两截。

五百骑兵冲入荷兰人和黑人的阵型中,马蹄践踏,刀光闪烁。

荷兰军队的火枪已经成为烧火棍,来不及装填子弹和火药的火枪其实连烧火棍都不如,他们又没有装备刺刀,只有身上的短刀或者是斧头。但用这些近战武器去和骑兵碰撞,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骑兵速度极快,荷兰兵的短刀和斧头连骑兵的身边都无法挨上,就被战马撞飞,或者是被马刀砍成两截。

荷兰人和黑人往巴达维亚城方向逃跑,李定国带着骑兵在后面追杀。人的两条腿根本就跑不过四条腿的战马。荷兰人和黑人纷纷被追上,一个接一个被砍翻。

迪尔卡也没有跑掉,身穿鲜艳军服,头戴黑色高帽子的他被李定国一眼认出。当年的西方军队还没有演变成十八世纪那种全部鲜艳军服的式样,普通的兵穿的是布军服,外面有一件胸甲,头戴铁盔。只有高级军官才是带着黑色军帽,身穿鲜艳军服,身上还有羽毛等各种装饰物,在战场上一眼就能认出对方的高级军官。

李定国策马追赶上去,一刀就斩落了迪尔卡的头颅。

其余的荷兰人和黑人兵眼看自己跑不掉,纷纷跪在地上投降。

荷兰军队这次出城企图摧毁明军臼炮,结果两千人出城,却中了李定国的计,火炮没有摧毁一门,反而把两千人马全部折损在城外。有一千三百多人被杀,其余的七百余人全部当了明军的俘虏。

“押走!”李定国下令把俘虏押下去。

约翰·马绥掘一直站在城堡最高处观战,当他看到迪尔卡带着人,打退了保护火炮的明军,冲到大炮跟前的时候,约翰·马绥掘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可是接下来他就看到地下突然发生爆炸,那些“火炮”也一门门的爆炸,荷兰军队损失惨重,他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再接下来看到李定国带着两千多人,还有骑兵冲出来的时候,约翰·马绥掘感觉胸口发痛,嗓子一甜,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总督大人!”几名士兵连忙扶住几乎摔倒的约翰·马绥掘。

“明国人太狡猾了!竟然设了个圈套让我们上当!两千人马就这样折损了!”约翰·马绥掘痛心疾首的说道。

运输里面装满了火药和石头的假臼炮,这是李定国预先定好的计策。在诱敌歼灭的地点,明军夜间已经埋好了地雷。行军的时候,明军控制速度,等到荷兰人杀过来,车队刚好是进入地雷区。

地雷采取了拉火引爆的方式,使用燧石轮子拉火,点燃引药,引起地雷爆炸。荷兰人过来的时候,路边树林中埋伏的明军就拉响了地雷,引起地雷爆炸,再引爆假臼炮里面的火药爆炸,把荷兰人炸乱了,李定国的人再冲杀过来。

巴达维亚城内的荷兰军队元气大伤,特别是一千五百黑人兵的损失,那是无法弥补的。黑人兵的素质远高于当地的土著兵,损失一个就少一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