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百章 坚壁清野

大明舰队 第一百章 坚壁清野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明军攻占了义乌,但是缴获极少,县城仓库也被知县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粮食、布匹、丝绸和茶叶都被烧毁,库银被烧化,大火熄灭之后,凝固在地上。王新宇令人用凿子把烧化又凝固的库银撬下来,再拿去熔炼,一来一去,损失了不少银两。

尽管在义乌的缴获极少,但王新宇并不在乎,他的目光是盯住金华府城。清军在金华府城云集,准备同明军决战。府城内物资堆积如山,只要拿下金华,能获得的物资肯定多。而且在金华府城内有天地会内应,明军破城之后,可以用天地会的内应保护仓库,防止清军烧仓库,到时候的缴获肯定不会少。

明军攻占义乌之后,在城内休整两日,四月五日开拔。

义乌江边,旌旗如海,潮水般的大军长龙缓缓行进,江中明军小船载着各种辎重物资,顺流而下。

王新宇采取了稳打稳扎的办法,并没有快速突进。前面的夜不收仔细探路,防止清军在半途中设伏;行军路上,战兵辅兵相互保护,以免清军来偷袭后面的辎重运输队。王新宇还腾出一部分人手,在管道边挖掘壕沟,布置陷阱,修筑工事,要百分之百保证自己后勤运输线的安全。

不过清军并没有来骚扰,可能是八旗骑兵惨败一场,清军也怕了,不敢再用骑兵骚扰。试想一下,若是骑兵来了,对手也有骑兵,而且对手的骑兵比自己强,速度还比自己快,清军还会分批派遣骑兵来送死吗?

卓布泰的应对之策是在金华城外野战,集中全部力量,力争一次性击溃这支当今最精锐的明军,再用骑兵追击歼灭。

若能歼灭进攻金华的明军,明军就再无进攻之力。只要失去进攻能力,清廷最终可以慢慢消耗明军,把明军彻底从江南驱赶出去。

卓布泰考虑的是自己兵多将广,兵力雄厚,而且骑兵数量远在明军之上,火器也不弱。正因为有这样的资本,卓布泰才会考虑出城野战,力争一举歼灭明军主力。

康熙三年,全国丁口总数为一千九百万左右,扣除了被明军占领的半个江南,目前清廷控制的丁口总数为一千五百万左右。所谓丁口,就是纳税的成年男子。每一个丁口,还有妻子儿女,家中还有老人。所以人口总数是丁口的三到四倍,也就是目前清廷控制的人口大约为五千万到六千万,甚至有可能达到七千万人口。而明军控制的人口只有千万左右。

所以鳌拜也赞同双方展开一场决战,只要不让明军继续扩充地盘,那清军发展的速度肯定可以比明军快。

作为明军机动力量的骑兵,数量远不如清军骑兵,卓布泰有信心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集中自己的骑兵,优先消灭明军骑兵。

“禀报大帅,前面没有鞑子埋伏!”前方探路的夜不收回来禀报。

过了不一会儿,又有夜不收回来禀报:“禀报大帅,前面有鞑子烽火台。但卑职带人靠近上去,鞑子就跑了。”

之后又有夜不收来报:“鞑子放弃了沿途所有小镇和小城,全部退回金华府城。”

根据前面探子和活跃在清军后面的天地会特工不断送回的清兵,王余佑做出了判断:“看样子鞑子是在收缩兵力了!很可能他们要同我们来一次生死决战!他们出城迎战的可能性非常大!”

“难道鞑子会放弃坚固的城池,出城和我们打?”罗祥觉得很不可理解。

“鞑子自以为兵多将广,他们想要吃掉我们!”王余佑笑着道。

王新宇大喜:“鞑子要同我们野战,我们求之不得!我们可以刚好把他们集中歼灭。估计他们还不知道我们一窝蜂火箭的威力。”

明军同清军交战,一窝蜂火厢车至今为止只用过一次,而且见识到这种武器威力的清兵都死了,所以目前不管是鳌拜还是卓布泰,都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因为火箭几乎不需要装填时间,射速极快,不仅是骑兵的克星,更是对步兵的大杀器。

经过分析判断,已经猜到清军想要同明军展开野战。但接下来行军路上,王新宇还是没有掉以轻心,仍然稳打稳扎,稳步前进。

浙中平原属于江南繁荣之地,可是沿途过去,所经过的村子都是空无一人,当地百姓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明军进入村子内,不仅连一条人影都没有看到,连一粒稻谷一粒麦粒都找不到。

农田中的水稻还没成熟,至少还得两个月才能收割,当地的农民们丢掉了自己的田地,丢掉了家园跑路,这令人有些不可思议。

倒不是王新宇想要征农民的粮食,他自己的军粮都够用,怎么可能会向正处于青黄不接的老百姓讨要粮食呢?但是所占领的地方人口是关键啊!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可以征来当民壮,帮助明军运输物资,也能从当地老百姓中征兵,扩充新兵的力量。人都跑没了,占领一个地方又有何用。

“老百姓怎么都害怕我们?”罗祥表示很不理解,“我们才是大明王师,为何他们远远看到我们就跑?”

“这还用说?肯定是鞑子搞的鬼!”李锐愤怒的说道。

赵海生带着两名夜不收哨骑,在队伍前面探路。平原地区作战,哨骑十分重要,只有骑兵才能快速的把情报发送回来,而且骑兵碰到对方的斥候,打不过可以跑得掉;打得过,可以追上对方。赵海生和哨骑们在前方探路,沿途中碰到过不少清军斥候,他们多次同清兵交手,已经杀了几十名清兵斥候了,自身也有一点小损失。

“大人,前面有一座村子,我们是不是去看看?”一名哨骑指着前面的村子问道。

“走,我们去看看。”明知道进入村子碰到当地老百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赵海生还是带着哨骑进入了村子。

确认了前面没有清军埋伏之后,赵海生带着哨骑小心翼翼的走进村子内。从村口的打谷场走进村子,发现里面安静得吓人,不仅连一个人都看不到,连牲口、家禽和狗都看不到,能够看到的活物除了老鼠就是虫子。

村民们的房屋有些门是上了锁的,有的是虚掩的,也有的干脆大开。两名哨骑不甘心的走进一间间房屋,基本上结果都是一样:里面空无一人。

“****的鞑子!把老百姓都迁走了!那么多百姓背井离乡,他们要去了别的地方,要怎么活下去?”看到这个情形,赵海生又想起了以前被禁海令和迁海令祸害的百姓。现在虽然不是在海边,但清军实行了坚壁清野,这就让明军很麻烦。

“谁!出来!”在一间房屋内,一名哨骑听到有动静。

两名哨骑小心翼翼的向一堆草堆移动,掀开了草堆,后面露出一名抱着小孙子的老头,那老人家还在瑟瑟发抖。

老人和小孙子被带回明军大营,王新宇亲自向老人询问:“老人家,你们村子里面的人怎么都走了?是清军逼迫你们走的,还是当地士绅哄骗你们走的?你能告诉本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任凭王新宇如何询问,这老人就是一言不发。

“你个老头!真是不识抬举!我们大帅亲自问你话,你说话啊!”李锐有点发火了。

看到老人麻木不仁的表情,呆滞的目光,王新宇心中也有火。王师来了,你不配合也罢了,可是你们老百姓为何要跑?难道我们到了一个地方,你们就跑光?连一个人口都不给我们留下?但他还是忍住火,让人给老人端来热气腾腾的大米粥。

“老人家,喝点粥吧。”王新宇和悦的说道。

老人还是一言不发,但那小孙子却说:“爷爷,我饿了。”

王新宇伸出手:“来,给你糖吃。”

小孙子接过糖果,塞进嘴里,这可能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那个年代,糖可是奢侈品啊,一般百姓连红糖都很难得吃到一次,更不要说这种经过加工的奶糖了。

王新宇伸出手摸了摸小孩子的小脑袋,因为孩子还小,看起来还不到六岁吧,没有被强令要剃发留辫,头上还是汉人孩子的发式。一般是七岁以上就要剃发留辫了,而那么小的小孩子就不会管。

过了许久,那老人可能也扛不住饿,端起饭碗喝下米粥。也许是受到感化,老人终于开口了:“大人,前几日几名官兵来到村子里,和我们村子里的六叔公说了几句。后来六叔公就告诉我们,说你们要来了,让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迁到府城去。如果有留下来的,以后官兵回来了会视为通匪,会屠我们村的。他们说这样做,是不让你们征到民壮。而老朽以为,反正我年龄也老了,也走不动了,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所以就没走。”

听了老人的话,王新宇这才明白了:原来村民们是害怕清军的报复啊!清军采取了威吓哄骗的办法,把明军必经之路上的村子都迁移了,对明军实施坚壁清野。

“鞑子这一招确实狠毒!他们这样一方面让百姓害怕我们,让我们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能征到足够的民壮协助他们守城。”王余佑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