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七十三章 填护城河

大明舰队 第七十三章 填护城河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蒙古人策旺扎布拉开强弓,对准从垛口伸出的一个脑袋,手指轻轻一松弓弦,一支狼牙利箭带着风声呼啸而出,准确的射中八十步外城头那名清兵的面门。只听到一声惨叫声,那名清兵仰面向后栽倒。

策旺扎布又从箭壶取出一支利箭,张弓搭箭,对准了城头。等到又是一名清兵露头的时候,策旺扎布一松弓弦,利箭从那名清兵的左眼扎入,直接射穿了颅骨。

看着身边使用滑轮复合弓的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策旺扎布感觉十分不屑:我这样的强弓你们就拉不开!虽然滑轮复合弓很好用,但我还是习惯用我的强弓。滑轮复合弓虽然节省了一半力气,但是开弓时间较长,不如自己的强弓来得快。

那些鄂伦春人射出一支箭的时间,策旺扎布至少可以射出两支箭。

有不少满洲兵和其他的蒙古兵,也觉得这种滑轮复合弓好用,都用上了明军提供给他们的这种新式复合弓,放弃了原来自己的强弓。对于那些满洲兵和蒙古兵,策旺扎布更加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把原来的箭术都忘得差不多了。

策旺扎布是三年前在琼州被俘的蒙八旗兵,因为表现好,被俘之后就向明军投降,所以他没有被送去服苦役,而是在琼州当了一名南洋公司的护卫队雇佣兵。后来因为去了婆罗洲岛镇压土著人立下大功,被提升为把总。琼州军招募一部分南洋公司护卫队雇佣兵转成正规军的时候,策旺扎布主动报名,于是成为一名正式的琼州军军官。

论忠诚度,策旺扎布比那些从绿营俘虏中改编过来的明军士卒对王新宇更加忠诚,因为他是主动投降的蒙八旗兵。一旦王新宇遭到了失败,策旺扎布落到清军手中,不仅是他自己要遭难,连他的家人,甚至整个部落都要遭难!

策旺扎布没有换滑轮复合弓,用的还是老式的强弓。他的箭术非常好,每一支箭射出,都能射杀一名清兵。不过策旺扎布在连续射出了三十多支箭之后,就感觉胳膊酸胀,体能消耗太大,硬弓都快拉不开了。于是他也换上了一副滑轮复合弓。

“这种弓还不错,节省了力气,能多射好几十支箭。”策旺扎布张弓搭箭,一箭射死一名清兵,自言自语道。

明军的

城头清军的火炮被灭,没有了清军远程炮火威胁,琼州军把射程较近,但是射速较快的三磅野战炮都推了上来,对城头清军形成了压倒性的火力。

紧张恐惧之下,无论是范承谟、伊尔德、田雄、张杰等清军中高级将领,还是督战队、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上上下下全都丧失了与琼州军血战到底的决心,全都是战战兢兢的躲在城墙死角下,听着城外轰鸣的炮声瑟瑟发抖,全然鼓不起勇气在城上坚守,任由琼州军辅兵在城外大摇大摆的填塞护城河流,打开攻城通道。

不过宁波城的护城河十分宽敞,虽然这条护城河比不上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襄阳城护城河,但和南京北京这些坚城相比,宁波城的护城河并不差。

襄阳城的护城河平均宽度在六十丈左右,最宽的地方达到百丈!宁波城的护城河虽然没有那么变态,但这条护城河是依托甬江和余姚江的河网支流修建的,水量大,河面十分宽阔,宽度有十五丈到二十丈,最宽处可达三十丈,水深在一丈左右,最深处可达三丈。要填平这样的护城河,工程量极大。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明军的压制火力逐渐停息。这时候,清军才敢走上城头,观察城下的情况。

城外黑漆漆一片,清军什么都看不到。不过护城河外没有动静,范承谟可以肯定明军没有连夜填埋护城河,应该是回去休息了。

范承谟想出了一条计谋:“派人出城,关闭水闸,这样护城河的水就少了。我们再让民壮和辅兵出城,把白天明狗扔下的沙袋挖起来。挖不完没事,再打开水闸,放水一冲,来不及挖起来的沙袋也就冲走了。”

范承谟打算趁着夜色组织敢死队,用吊篮放出城外,去开护城河的水闸。为此范承谟开出了高价,用重金招募了一支两百人的敢死队,企图去打开水闸。

护城河水闸,也是攻城战中的关键一环。一般水闸都是处于城头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对手很难占领水闸去关闭闸门。就算是占领了水闸,关闭了闸门,护城河干枯变成壕沟,仍然需要辅兵来填平壕沟。而进攻方,也会用火力覆盖水闸,以免守军利用水闸做文章,采取蓄水放水的办法把攻城方投下的沙袋冲走。

水闸就处于明军射程之内,清军出城关闭水闸,还要再打开,是极其冒险的行为。

结果清军组织的敢死队还没靠近水闸,就被夜间警戒的明军发现。

“鞑子出城了!他们要去水闸!”黑暗中,有人大喊起来。

一阵投石机的发射声,被浇上火油的柴禾被明军用投石机抛射到水闸边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出城的清军敢死队暴露在光亮之中。

明军的炮火立即对准了被火光映射的人影泼洒过去,三百步外的十多门三磅炮一轮齐射,当场掀翻了几十名清兵。接着又是十多门三磅炮一轮射击。

三十多门三磅炮采取三段式射击,炮声不断,出城的清军敢死队损失大半。

残存的清兵又遭到两脚架火铳、燧发枪和线膛枪轮番射击,转眼之间就被打个精光,连一个人都没机会逃回城里。

城内清军再也没人敢出城,就算是范承谟开出更高的价格也招募不到足够的敢死队员。银子虽好,可是也得有命去花啊!出城就是全军覆没,命都没了,要银子干嘛?除了极少数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正常人根本不会去白白送死。

范承谟开出重金奖赏,只招募到二十多名敢死队员,出城给人塞牙缝都不够,只好作罢,放弃了开闸关闸的想法。

既然关不掉水闸,就没办法让民壮出城挖走沙袋。范承谟只能祈祷明军的动作慢点,不要那么快填平护城河。

“大人,末将有个办法!一定可以阻止明狗填埋护城河!”田雄献了一计。

范承谟大喜道:“田倒台有何妙计?”

“大人还记得新会吗?”田雄道。

范承谟点了点头道:“知道,新会之战,李逆十多万大军来犯,我军坚守近一年,李逆久攻不下,我王师援军抵达,大破逆贼!”

“对!”田雄道,“我们可以效仿新会之战!用城内百姓来拦逆贼!”

次日清晨,天还没完全亮,明军再次发起了攻城战,大批的辅兵和民壮推着满载沙袋的盾车,大摇大摆向护城河边上推去。明军的三磅炮昂起炮口,对准城头。火枪手和弓箭手跟在盾车后面,缓步前进。

女墙垛口都被炸得干干净净的城头上,突然冒出了不计其数的妇孺老弱,哭喊着让明军不要开火。成群的清军躲在妇孺老弱的后面,向城下的明军辅兵开枪放箭。

这一下,不管是炮手、火枪手还是弓箭手,全部都愣住了,他们根本不知道要不要向城头开火。

城头上箭矢如蝗,枪弹如雨,城下抱起沙袋准备填河的辅兵和民壮毫无防备,他们原本以为明军的火力肯定可以压制住清军,谁知道清军冷不防用了这一招。毫无防备的辅兵和民壮成片的中箭中弹,惨叫着跌进护城河中。

“快退回去!”有人焦急的大喊。

辅兵和民壮们纷纷退回到盾车后面,不敢再冒头去填护城河。

明军大营内,刚刚吃了一次亏的郑聪焦急的问道:“姐夫,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鞑子又用新会那一招来对付我们了!”

“先派人向鞑子喊话!告诉他们,若是再驱使百姓协助守城,我们会毫不留情的开炮!破城之后,屠尽满城,杀尽旗人,不管男女老幼!若是不用此法守城,我们在破城之后可以保证城内满城旗人的生命安全!”王新宇回答道。

“可是鞑子若是不听我们劝呢?我们向妇孺老弱开炮,是不是太残忍了?”郑聪有些于心不忍的问道。

王余佑的弟子万斯同献上一条计策:“两位王爷,其实我们可以不用向百姓开炮的,我们现在的情况和当年晋王的情况大不一样,晋王自己的粮食不够,兵力也不足以抵挡鞑子援军,而且他们没有防止瘟疫的办法。而我们呢,我们粮食充足,有海上后勤补给线支持,武器精良,又有防止瘟疫的办法。我们完全可以增加投入兵力,在鞑子援军赶来的半路上设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一点点吃掉浙江、福建和江西的鞑子,那样我们再打福建就好打多了。”

“是啊!”郑聪也赞同这个建议,“我们只要再调遣三万大军过来宁波,就能很好的围点打援,吃掉来增援的鞑子!这样百姓的伤亡也小得多了。”

王新宇愤怒的说道:“新会之战你也知道,鞑子最后吃老百姓了!如果鞑子继续用这一招守城,我们围困的话,鞑子最后也会吃老百姓!与其让他们吃老百姓,不如为我们一鼓作气拿下城池,那样老百姓活下来的反而更多!”

用炮火无区别的轰击,能造成多少被胁迫的百姓伤亡?王新宇估计也就几千人最多了。但如果采取围城的办法,那么清军估计真会吃掉数万老百姓!

有时候,过于仁慈反而是残忍;看似残忍却才是真正的仁慈!

王余佑在王新宇耳边轻声献上一计:“卑职有一计,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百姓伤亡……”

宁波城下,一名负责送信的明军骑兵骑着马到了城下,这名骑兵勒住战马,张弓搭箭把一封信射入城内,并开口大喊道:“这是我们大帅给范承谟和伊尔德的信!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再来攻城!”

信被清兵送到范承谟和伊尔德手中。看了心中内容,范承谟和伊尔德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

伊尔德道:“抚台大人,你还是考虑一下满城的旗人吧!这里的满城人不多,但加上包也有一万多人。难道你想一万多旗人惨遭毒手?那王羽,可是说到做到的!”

本来宁波没有满城,但杭州被攻克之后,驻扎浙江的八旗军就改成驻扎在宁波。一些八旗军官一家大小就在宁波,加上城内的包衣、蒙八旗和汉八旗,城中旗人总数有五千多人,很多旗人百姓就会跟着遭殃!从保护满城的旗人角度出发,伊尔德就决定不要采取这样的办法,以免旗人遭到王新宇的报复。

谁知道范承谟却道:“我们用这一招,明狗就不可能攻破城池!他们一来进攻,我们就用妇孺老弱去当炮灰!他们不忍心向他们的妇孺老弱攻击,就只能拿人命来填!只要贼人不用火器,我们守上一年都不是问题!”

伊尔德反驳道:“这王羽自郑家军出身,可不比宅心仁厚的李定国。若是抚台大人坚持用这一招,待到城破,我满城无辜百姓将会遭殃!”

可是范承谟不听劝告,照样让城内汉人的妇孺老弱上城头,去给清兵挡炮弹。

一个时辰后,琼州军再次攻城。

战鼓隆隆,明军辅兵推着盾车向护城河步步迫近。炮台上各种火炮昂起了炮口,辅兵后面跟着火枪手和弓箭手,向城墙方向压了过来。

“明狗又来了!让妇孺老弱上城头!”一名清军军官大喊道。

大批汉人妇孺老弱在清兵的屠刀威迫之下,被迫走上城头。看到这次明军的大炮都对准了城头,火枪手和弓箭手一步步走上来,这些老百姓们意识到大难临头。人群中,传来一阵稚嫩小儿的哭声。

“走快点!”一名清兵挥动鞭子,抽打一名抱着小孩的妇女。

妇孺老弱在清军威迫之下走上城头,挥着手,哭喊着让明军不要开火。

“开火!”各级军官传令下去。

炮兵阵地上,一门门火炮吐出火焰,弥漫的白烟腾起,炮弹呼啸着砸向城内。城下,火枪手端起火枪,扣动扳机,弥漫的白烟腾起;弓箭手张弓搭箭,箭矢飞上城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