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五十二章 润滑油

大明舰队 第五十二章 润滑油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抹香鲸,重量可达四十到五十吨,海中的巨无霸,在大自然没有天敌。可是碰到捕鲸船,抹香鲸除了逃命之外,别无选择。但即便是逃跑,抹香鲸也逃不过捕鲸船。帆桨并用的捕鲸船速度可达十六七节,而抹香鲸的速度比较慢,最大速度只有十多公里的时速,又如何跑得过已经开动全部动力的捕鲸船!

捕鲸船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等到距离抹香鲸只剩下大约三十多米的时候,站在船舵楼上的王秀奇一声大喊:“放!”

负责操作床弩的士卒转动床弩,对准前方逃窜的抹香鲸,拉动悬刀,只听到弓弦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捕鲸叉带着绳索,向三十多米外海中的抹香鲸射去。可是因为拖着绳索的缘故吧,影响了弹道,捕鲸叉未能击中目标。

“上弦,再放!”王秀奇大喊道。

几名士卒拉动绞车,巨大的弓弦被拉开。之后又是一杆新的捕鲸叉被装填到床弩上。而在船舷还有几名士卒拉动绞车,把刚刚未能击中目标的捕鲸叉回收到船上。

等到抹香鲸再度浮出水面换气的时候,操作床弩的士卒果断的压下悬刀。

“嘭”又是一声巨大的弓弦声,庞大的捕鲸叉呼啸而出,准确扎入抹香鲸的身上。只见海面上喷起一道刺眼的血箭,捕鲸叉击穿了抹香鲸的身躯。

射程可达一里多地的三弓床弩拥有极大的动能,锋利的捕鲸叉轻而易举的撕开抹香鲸那厚厚的背部,刺穿了脂肪层和肌肉,牢牢扎入体内。因为捕鲸叉上的倒钩,中了叉子的抹香鲸根本就无法摆脱这根庞大的叉子。

抹香鲸发出一声高达两百分贝的痛苦叫声,从呼吸孔喷出的水柱带着一抹刺眼的鲜红,大片的海水被染红。抹香鲸再次潜入水中,想要挣脱掉背上的叉子。

船上的士卒们缓缓拉动绞车,任凭抹香鲸带着船往前航行。抹香鲸往海洋深处潜入的时候,船上的士卒松动一下绞车,以免强大的力量造成船失去平衡。等到抹香鲸再次浮出水面,准备换气的时候,床弩射出了第二根捕鲸叉。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追杀,前后中了三根捕鲸叉的抹香鲸终于流尽鲜血,耗尽体力,无可奈何的浮在水面上,被捕鲸船缓缓拉到船边。

“杀死了!终于杀死了!”船上的士卒们发出兴奋的叫喊声。

抹香鲸被拉到船边,几名水手上了小船,划到抹香鲸的尸体边上,用绳索牢牢绑住抹香鲸,拔掉了捕鲸叉。缆绳连接在船上,捕鲸船拖着抹香鲸往回航行。

“杀死蛟龙了!捕蛟船回来了!”海边码头上有人大喊大叫。

上海城内的百姓们纷纷从家中出来,来到黄浦江边,观看这条被捕获的庞然大物。

“好大!有四五丈长啊!估计有七八万斤吧!”有人惊叫。

那名昨天还在挖苦王新宇的中年妇女惊道:“南海郡王真的把东海龙王太子都给杀了!”

另外那名中年妇女道:“我就说了,人家南海郡王是哪吒下凡,东海龙王太子又算什么!就算老龙王亲自来了,还不是被哪吒三太子拨皮抽筋!”

而陈蟒等一批远郑家军旧部虽然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却没有太多的诧异。因为在郑家军旧部的心目中,王羽是海神的徒弟。试想一下,若不是得到海神真传,他怎么可能知道在遥远的东南方向还有一大块陆地?若不是得到海神指点,他怎么可能未卜先知,会及时赶去缅甸救出天子?若不是有海神指点,怎么可能会一路往北,找到库页岛?

至于为何以前不敢捕杀鲸鱼?那毕竟是龙王的太子啊!就算海神的学生也得给龙王面子吧?但现在王羽越来越强大,像哪吒那样把龙太子拨皮抽筋了也没什么。

如此庞大的抹香鲸被拉到岸上,王新宇指挥人手,对抹香鲸进行拨皮抽筋。首先用刀割开鲸鱼的皮,割开鲸皮之后,下面那层淡粉色的物质就是鲸脂层。一头鲸鱼体重的三分之一多都是脂肪。通过加热这些鲸脂,就可以得到最初级的鲸油,再进行过滤和高温熬制,鲸油就会变成一种蜂蜜一样的粘稠物体,它是非常高级的工业润滑油,在几百度的高温之下既不会变得稀释也不会凝固。

脂肪层下面是鲸肉,鲸肉的品质其实和牛肉差不多,除了纤维粗点,口感甚至比牛肉还好,是非常上等的肉食品。

鲸的皮,是非常好的皮制品原料,可以用来生产皮靴、皮甲,用鲸皮做的皮靴耐磨损,做成的皮甲防御效果比棉甲还好,只要在皮甲里面加上一层丝绸里衬,可以用来当火枪手的甲,抵御弓箭的效果很好。就算是被鸟铳击穿,只要把丝绸里衬一拉,就能把弹丸拉出来,功能相当于棉甲,防御效果超过棉甲。而同样用牛皮制成的皮甲,防御能力就比不上鲸皮。

另外鲸鱼骨头也非常有用,骨头可以熬胶,是最上等的船用粘合剂,用鲸骨胶粘和的船板不仅防水,还可以防止虫蛀。最重要的是鲸骨的出胶率非常高,几根大骨头就能熬出几公斤胶来,对于大型造船业很有实用价值。

鲸皮非常厚,切割开鲸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百人在江滩上忙碌着,经过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才把鲸皮剥下来,把鲸脂和鲸肉切割成一块块木箱般大小的肉块。

幸亏此时是寒冬季节,若是夏天的话,经过一天一夜的海上拖行,到了岸上之后又要一整天的时间对鲸进行切割分解,鲸肉和鲸脂早就变质了。

鲸肉被切割下来之后,首先是拿给军队和军属试吃。原本王新宇打算把鲸肉卖给肉贩子的,但是因为都没有人吃过这种东西,肉贩子也不敢收鲸肉,城里的百姓也不敢尝,只能是先给军队吃了,只要吃过以后,大家都说好吃,那么以后鲸肉就能上市场出售。

一辆辆大车拉着鲸肉,运往附近的各大军营中。

晚餐开始的时候,餐桌上端上一盆盆类似于红烧牛肉那样的肉。但士卒们听说的鲸肉,一开始根本就不敢下筷子,还是军官带头吃鲸肉,演示给士卒们看。

一名军官带头夹起一块鲸肉,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说道:“味道很不错的!你们吃看看!吃起来和牛肉没什么区别!”

但是士卒们还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军官,没有一个人敢下筷子夹鲸肉,他们都以为军官肯定是在骗他们,因为军官不带头吃的话,而且不说好吃的话,士卒们哪里敢动手。

“今天晚上必须把桌上的鲸肉吃完!如果吃不完,所有人明天一整天都不许吃饭了!”军官发怒了,下了命令。

在强令之下,总算是有比较大胆的士卒夹起鲸肉来。

“咦?味道还不错!真的和牛肉没什么区别!”一名比较大胆的士卒尝了一口之后道。

另外一名士卒也尝了一口:“确实不错!和吃牛肉差不多!挺好吃的!”

有人带了头,其他的士卒们纷纷伸出筷子。鲸肉吃到嘴里,感觉和牛肉十分相似,就是纤维粗了点,不过油脂较多,口感不错,美中不足的就是鲸和其他的野生动物的肉一样,都有一些野生动物的腥味。

不一会儿功夫,桌子上一大盆一大盆的红烧鲸肉就被士卒们一扫而光。

鲸肉除了能用来红烧之外,还能切成薄片烤了吃,也能炒菜。但一条鲸鱼的肉实在太多了,上海附近的军队吃不完,火头兵们就把吃不完的鲸肉腌制起来,做成了肉干。

这时候南洋公司的罐头厂还没有开到上海来,否则王新宇肯定会把鲸肉做成罐头。

再说士卒们在吃晚餐的时候,王新宇却带着一群工匠,对鲸脂进行加工。

工匠们把鲸脂切割成西瓜般大小的一块块,再切成薄片。工匠们在江边的沙滩上架起了一口口大锅,下面点着火,用文火慢慢熬制。

不多时,白色的脂肪块就逐渐被熬化,变成了白色透明的鲸油。获得的鲸油,就不容易**变质,可以装入陶罐内,送到东番岛的润滑油加工厂再进行加工。

学化工出身的王新宇自然知道如何对鲸油进行加工:先对鲸油进行过滤,再用密封的罐子加热到几百度的高温,就能变成润滑油。

五日之后,第一批用鲸油加工出来的润滑油被投入使用中。

东番岛润滑油加工厂中,生产出了一罐罐的鲸脂润滑油,这些润滑油被人运送到轴承仓库。大批的工匠开始对一些刚刚从琼州轴承厂运过来的轴承灌注润滑油。只见一名工人拿起一个专门用来装润滑油的薄铁皮尖嘴壶,把润滑油装入壶内,再把壶的上部旋转上去。之后就拿起刚刚运输过来,还未加注润滑油的轴承,用尖嘴对准轴承,把润滑油挤进去。

戴梓拿起一个轴承,在手中转动几下,只见轴承转得飞快,摩擦力很小。这样的轴承用来放在炮车上,或者放在大车上,可以减少很多摩擦力,能让车跑起来更轻松。

戴苍看着儿子的动作,站起身来,抚摸着胡须心满意得的说道:“这种润滑油确实不错!有了它,我们可以生产更多的车辆了!”

“马上就要对鞑子打一场大战了!我们需要加班加点,造出更多的武器!”宋应星道。

“宋老爷子,您年龄大,还是多休息吧,这里的事情有我们就好了。”戴苍道。

宋应星的儿子也上来相劝:“父亲,您去休息吧,这里有孩儿在,孩儿虽然比不上父亲,但父亲所教的,孩儿已经都学会了。”

“各位前辈,戴梓哥哥,这些造车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徐正明道。

徐正明,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才,他是自己来东番要求加入兵工厂的。虽然他的年龄比戴梓还小,但他已经表现出天才的能力了。徐正明从小就喜欢摸索各种机械,在真实历史上,徐正明造出了飞车!只可惜满清统治者根本就不重视,而徐正明因为造飞车,耗尽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年纪轻轻就在贫穷潦倒中死去。他死后,他的妻子因为飞车耗尽家产,一怒之下,把徐正明耗尽一生心血造出来的飞车一把火烧了。

而在这个时空,徐正明再也不用为生活窘迫而犯愁了,因为他来到东番之后,他的才能得到科学院院长宋应星的肯定,年仅十三岁的徐正明,已经成为一名高级技术人员。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少年英才,武的来讲,项羽、冉闵,都是十多岁就已经是武功盖世,可以率兵上战场。儒将有陈庆之,十八岁就开始召集将士,练出一支强军;文的来讲,尹枢九岁考中状元,曹冲六岁称象,司马光十二岁就已经成名!

所以不要小看少年,有戴梓、徐正明这样的少年英才,加上宋应星这样的泰斗,东番在科技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

徐正明主要是负责造车的,对机械方面他最熟悉不过了;而戴苍父子负责改良和制造各种新式武器;宋应星父子,则主要是制造火药、**和各种弹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一门门崭新的火炮,一辆辆崭新的火厢车被送出工厂,装上船运往江南。

王新宇更加注重炮兵,战场上有几百门大炮齐射,不管对手多少精兵都要化为齑粉!

冬季的江南各地,家家户户都在晾晒腊肉,制腊肠,做腊鸭,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而驻扎江南的琼州军、郑家军和浙军也没有闲着,各路大军正紧锣密鼓的准备出征。

苏州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城堡,城墙上凸出一座座棱堡,所有的棱堡都是用铁芯加上水泥建造的,城墙也得到了加固。

江南各地,修建起密如牛毛的堡垒群,战斗力相对较差的浙军可以入驻到各种堡垒中,在堡垒的防护下抵抗鳌拜的反攻。

有这些城堡群提供了防线,王新宇就没有后顾之忧,能够率领大军攻击浙南、福建,直到拿下广东和广西,彻底消灭尚可喜和孔四贞。只要广东和广西拿下,明军就能进攻湖南湖北,最终北伐中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