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四十四章 黑户和人贩

大明舰队 第四十四章 黑户和人贩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贩卖人口已经成为了绿营兵的外快收入,山东绿营兵收入并不高,上面的军官吃空饷,克扣士卒的伙食和军饷,每天领到的馒头越来越小,里面掺杂的麦麸米糠却越来越多;每个月拿到手中的银子越来越少,得到上级军官空口无凭的欠钱说法却越来越多。

随着香烟和八旗特供品这两种奢侈品流入山东,绿营兵们的银子是越来越不够花。

香烟,那可是好东西啊!疲劳的时候来一根,整个人的精神都舒畅了;喝酒的时候来一根,酒喝起来也更加刺激;喝茶的时候来一根,茶也变得更香;饭后一根,更是神仙般的享受。

可是这香烟价格不菲,据说这些香烟原产于南洋海外,大部分的香烟都是平西王府通过远途运输来的,走陆路运输成本高昂,到了山东地界上,一包最便宜的烟都得三钱银子,一般的绿营兵根本就抽不起。

假如走海路运输,成本可以低很多,可是清廷的海禁,使得香烟价格居高不下。于是有人冒险从海路走私香烟进来,那抓住可是砍头的!走私烟的价格也不便宜。

香烟这东西,已经是令人感觉到神仙般的享受了,而八旗特供品,更是一种极品!

有些觉得抽烟不过瘾的绿营兵在拿到军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烟馆中,花上半两银子,舒舒服服的躺在炕上,来上一小包八旗特供品,点燃了,美滋滋的抽上一口,整个人感觉自己都成仙了。

本来八旗特供品顾名思义,就是特供给八旗子弟用的。但很多绿营兵实在好奇,就偷偷的跑去烟馆吸上一次。结果吸过之后,就再也离不开那种令人美妙的感觉。

可是这八旗特供品,也是从吴三桂的平西王府陆路长途运输来的,价格十分昂贵,更重要的一点是,八旗特供品连走海路的走私货都没有!只有平西王府一条供货渠道!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价格有多贵了!

为何八旗特供品只有平西王府一条供货渠道,连海上走私品都没有呢?因为王新宇知道这种东西不是什么好东西,除了在缅甸种植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种植,所以只有平西王府一条供货途径。

后来随着八旗特供品向朝鲜出口,海上也出现了少量运输八旗特供品的船只,只是数量太少了。

由于香烟和八旗特供品这两种奢侈品的出现,绿营兵的开销越来越大,每个月到手的银子根本就不够用。

当他们看到人贩子可以抽到好烟,甚至手头还有八旗特供品的时候,绿营兵的眼睛都红了。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贩卖出去的人口,都被折算成香烟和八旗特供品。人贩子卖出人口,能廉价获得走私香烟,甚至能从去朝鲜贸易的八旗特供品运输船上获得少量八旗特供品。这些货物再被他们拉到内陆高价出售。

发现了这个赚钱的通道,绿营兵也开始自己动手贩卖人口,利用自己可以进出海边警戒线的优势,把抓来的人送到海边,同前来购买人口的走私船交换货物。

这个年代的山东,因为和平了多年,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而在这个年代番薯等高产作物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山东粮食产量无法应付快速增长的人口,加上当年八旗圈地,以及黑户现象,不少农民流离失所,百姓生活贫苦,到处都是吃不上饭的人,社会治安很差。正是这个原因,康熙初年山东还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

八旗圈地,是有很多八旗功臣大量圈地,霸占汉人土地,造成汉人的农民和地主失去土地,相当多被圈地的百姓变成了包衣奴才,以给八旗功臣种地为生。

但是在圈地事件中,因为存在大量黑户问题,那些黑户是没有资格成为包衣奴才的,也没有资格去租种汉人地主的土地。他们的地被八旗圈走之后,这些黑户们流离失所,只能以乞讨为生。

黑户问题,是明朝遗留下来的。因为明朝有功名的人不纳税。结果很多自耕农甚至是小地主为了贪小便宜,把自己的土地挂靠到那些有功名的人名下,以避免向朝廷征税。但正因为这个愿意,就出现了大量黑户。

满清入关之后,对户籍重新进行普查,但黑户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战乱,有不少有前朝功名的人死于战乱之中,这样挂靠在他们名下的那些黑户就变成了真正的黑户,衙门户籍册里面没有他们的名字。八旗一圈地,这些黑户都被从他们的土地上赶走,变成了乞丐。

但因为郑袭和郑经大量购买人口,很多乞丐和小偷小摸都被送出海外,造成山东人口减少,人均田地增加,农民也能吃上饱饭,社会治安变好,这反而成为了当地官员的政绩。

而黑户问题,也在贩卖人口中得到解决,因为首先要卖到外面去的都是那些黑户。黑户没有统计到户籍之中,所以山东大批人口被人贩卖出去,但是官府户籍上,山东的人口反而是在增长!这令清廷统治者对当地官员的“政绩”十分满意。

当然也有少数“清官”和“有正义感”的绿营军官,为了制止贩卖人口,严令破案,打击走私。可是大清这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官场上下污浊,贪官污吏横行,清官根本没有市场。那几个不自量力的家伙因为断了别人的财路,下场自然很惨。

时间追溯到三个月之前。

吴小雷比较倒霉,他并非黑户,是普通的农户。因为他的母亲生病,他进城去给母亲拿药。谁知道一名抽八旗特供品花光了所有银子的绿营兵早就暗中跟踪他。等到了没人的地方,一记闷棍打上去,把他装进麻袋带走了。

“放我回去!我母亲卧病在床!”吴小雷大喊大叫着。

那名满脸横肉的绿营兵一鞭子抽了下来:“臭穷汉,泥腿子!你给我放老实点!告诉你,你是老子香烟,是八旗特供品!老子岂能放你回去!”

吴小雷家里还有卧病在床的母亲,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年幼的妹妹,全家生活来源都依靠他一个人支撑。想到家人,吴小雷试图逃走,却被绿营兵抓了回来,自然是免不了一顿毒打。

“叫你跑!叫你再跑!要送你去南方享福你不去!敬酒不吃吃罚酒!”一名绿营兵挥动皮鞭狠狠抽打。

“好了!”那名满脸横肉的绿营什长道,“别把人给打死了!那么健壮的汉子,可是两包上等南洋红双喜!或者是一小包上品八旗特供品!”

遍体鳞伤的吴小雷躺在草堆上,想起了家里人,他流下眼泪:他们会送我去哪里?听说被抓的人,都送去南洋当奴隶。不是在闷热的矿井中干活做到累死,就是在烈日暴晒种田,每天吃着最差的食物,最后死在南洋。我死了没事,可是我娘怎么办?弟弟妹妹怎么办?看来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见到他们了!娘!孩儿不孝啊!

这两天,绿营清兵前后就只给被抓的民壮送一顿饭,吃的是用米糠麦麸熬成的粥,里面放几片野菜叶子。

“你们抓了我们,也得给我们吃饱啊!”有人提出了抗议。

绿营兵又是一鞭子抽上去:“等到了船上,自然会有人给你们吃饱!饿两天又不会死人!叫什么叫!”

吴小雷没有说话,喝完一碗粥,就静静躺在草堆上。

“这位大哥,你是被抓来的?”身边一名十六七岁的小乞丐问道。

吴小雷轻轻点了点头。

“你是被抓来的,我和你不一样,我是自己去找他们那些当兵的,要他们把我卖了。听说去了那边可以吃饱肚子。”小乞丐轻声道。

“小兄弟,去了那边,要当奴隶受苦的!”边上一名中年汉子道。

小乞丐回道:“那也比饿肚子强啊!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要不然也不会去找他们。”

两天之后,吴小雷和被抓的一批民壮们被送到海边。绿营兵们从水师士卒手中接过了香烟和八旗特供品,把民壮们卖给了水师官兵。随后,他们被带上一条小船,山东绿营水师的清兵划着船把他们送出海去。

海面上,停着一艘泰西人的大船,船上水手有泰西人打扮,也有汉人打扮,这艘船没有悬挂任何旗帜,但是船上的大炮却说明了这艘船的实力。

吴小雷等人被清军水师交给了这艘走私船,水师士卒们从大船上搬下一箱箱香烟,随后就划着小船离去。

到了大船上,被贩卖的民壮们终于吃到了一顿饱饭。

伙食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量还是比较足的,一人一个番薯,一碗玉米粥,还有咸菜。饥肠辘辘的民壮们很快就把发到手中的东西吃完了,有人拿起空碗,想要再加餐。但船上的水手告诉他们,饿了好几天的人不能吃太饱,否则会撑死的。

虽然说船上这些船员们看起来要比凶神恶煞般的绿营兵好说话多了,但没有人敢开口去问他们,自己将会被送到哪里。既然都已经被人卖了,那就听天由命吧,但愿能有一天自己能够活着回家。

大船扬起风帆,驶入大海深处,在海面上颠簸。六月份的大海,还是风平浪静的,这让这些民壮们没有吃到什么苦头。头两天,每天三餐都是玉米粥或者是番薯大米粥。到了第三天,船员们给民壮改善了伙食,每个人都发到了一个香喷喷的白面馍馍,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小菜除了有咸菜之外,还增加了五香豆干。

“每天能管饱,这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张狗仔说道。张狗仔就是那名小乞丐。

“过得好不好得到了那边才知道!到时候别累死你!”中年男子道。这位中年男子,名叫高士文。明朝时期,他把自己的土地挂靠在一位举人名下。后来举人一家死于战乱,他就成为一名没有户籍的黑户。

船抵达长江口,进入黄浦江,在上海港停下。下了船之后,就有人来向大家说明,说这里规定不许留辫子了,可以把辫子打散了披在脑后,也可以选择剪掉辫子。

有的人选择披散辫子,也有的人剪掉辫子。

吴小雷和这一批民壮们被安顿下来,但他们并没有被送去南洋,而是留在上海,每天修建码头,造炮台,修城堡,盖房子。民壮们的劳动强度不算太强,每天工作五个时辰,做的事情是用车子运送建筑材料,用绞车把建筑材料吊起来,还有挖掘地基,搬运木头等活。因为有车辆和绞车等工具,干活还不算太累,比较难熬的只是夏天的太阳。

民壮们的伙食都还不错,每天杂粮管饱,菜是新鲜蔬菜,豆制品,用菜籽油或者猪油炒,还有一点小鱼小虾可以用来下饭。每七天改善一次伙食,吃的是大米白面,菜肴有土豆炖肉,烧羊肉,红烧鱼等。有时候主食是猪肉饺子或者大肉包子,加上一些凉菜。

能过上这样的生活,相当不错了,不要说从来没有吃饱过肚子的张狗仔和高士文,就连以前还算是可以吃饱饭的吴小雷,也觉得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家里要好得多。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居然还有工钱可以拿!

每一名民壮每个月有五钱银子的工钱,只不过钱没发现去,都暂时由公司保管,做满五年期限之后允许回家探亲,那个时候可以把银子提出来。

“只是不知道娘,弟弟,妹妹他们现在怎么样了!真的好想他们!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做满五年,存够了钱带回家,给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给两个弟弟都找媳妇。”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吴小雷都在心中暗暗对自己说。

但是在上海就住了短短的一个月,接着他们就被送上船。

“难道我们要被送去炎热的南洋去干苦力?”人人都感到十分不安。

他们没有被送去南洋当苦力,而是跟着船队一路向北。船队过了朝鲜半岛之后,船上的明军士卒们就给每个人发下了棉衣。

登上虾夷岛,有人对民壮们喊道:“你们就在这里干活!趁早盖好房子也好住进去!你们可以在这里种地,也可以选择当牧民,每个人还会进行军事训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