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十七章 李定国到来

大明舰队 第三十七章 李定国到来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台湾海峡,一艘悬挂着红蓝大明水师旗,白色风帆白色船体的双体快帆船在侧风作用下劈开海浪,风驰电掣的疾驰,在海面上留下两道白色的航迹。

“这简直就是贴着海面飞行啊!”船上的李定国感叹了一声。

因为接到了江南的信使不远万里送来的急信,要晋王李定国去江南参加统一军事会议,李定国这才有幸踏上双体快帆船。同李定国一起上船的,还有绕道缅甸的郝永忠。

本来兵部是让李来亨去江南参加联合军事会议的,但李来亨要处理巴东内务,所以让郝摇旗替他出面。郝摇旗,就是郝永忠。

“这船确实是快!从来没见过那么快的船!”郝永忠对船速赞口不绝。

李定国笑道:“这船简直就是用银子堆起来的奢侈品,又载不了几个人,能不快吗?”

是啊,自从李定国一上船,就发现这艘船的用料有多么奢侈!用昂贵的白蜡杆木头做出的桅杆,弹性好又不容易折断;用丝绸制作的船帆,那成本有多高昂!船体是橡木的,船头还包上铜皮;两个船体之间连接的架子是铁力木的架子,上面铺着一种叫轻木的材料做成的木板,同样用轻木搭建的船舱。

李定国不知道轻木是什么东西,只是听琼州军的人说这种木头叫轻木。这种木头十分轻,而且也足够坚固,能够用来制造家具和船舱。只不过这种木头据说成本十分高昂,每一根木头都是从太平洋对岸不远万里运来的。

这种造价高昂,奢华,又载不了几个人的船只,到底有什么大用?只能当通讯船吧。不过在这个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有那么快的通讯工具,比陆上的八百里加急还管用。

等船离开大金沙江江口,进入大海之后,李定国就感觉到自己的后背好像有人在推一样,船加速非常快。不一会儿就把黄色的海岸线远远抛在身后,高速航行在湛蓝色的海面上,身后留下两道白色航迹。

“这是第一次来到江南啊!”李定国感叹道。

郝摇旗道:“没想到,要去江南。还要绕行缅甸,这绕一大圈实在是远。不过还好有这快船,要不然半年也到不了。”

张煌言主持召开江南军事会议,王新宇自然是早早就已经赶到江南。他接到通知之后,便带上亲兵。乘坐飞剪船离开东番岛,来到杭州等待。

钱谦益府邸也搬往杭州,王新宇既然到了杭州,总少不了上这未来的丈人府邸登门拜访。见到钱谦益后,王新宇心情十分复杂。此人可也是上了《贰臣传》的人物,虽说此人后来在柳如是影响之下,暗中支助张煌言和朱成功,但钱谦益贪生怕死,这又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再看钱谦益,似乎又老了一些。

“钱大人心怀大明。这些年来支助明军,延平王能入江,也是钱大人的功劳啊!”王新宇向钱谦益行礼道。

不过钱谦益没说几句话,就打起瞌睡。不过也是,一个已经八十一岁的老人了,这个年龄不要说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在后世,这个年龄当王新宇的爷爷都够了。

“老爷年龄大了,精力不如从前,下午得歇息一会。公子请到后花园稍候。府中已经备好晚宴,还望公子赏脸。”柳如是站起来行礼道。

柳如是虽然已是徐娘半老,但是美貌不减当年。四十五岁的柳如是,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人一样。正因为柳如是的美貌。才有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儿。

王新宇跟随着下人穿过中庭,来到后院,转过一条小径,到了假山跟前的小亭中。

“公子就在这里稍候,小得们给公子端上茶水点心。”一名下人行礼道。

不一会儿,就有一名下人带着四名小丫鬟。端着茶水点心水果上来。小丫鬟们把盘子放在石桌上,便退了下去。那名下人道:“公子请慢用!有紫馨伺候公子用茶。”说完也退下。

一名身穿粉红色衣衫,长得十分美貌的女子在两名丫鬟陪伴下,走了上来,向王新宇道了个万福:“小女紫馨见过公子!”

亭子外面摆上琴,紫馨坐在琴跟前弹奏,亭子内点上熏香,两名丫鬟泡茶伺候。

王新宇抓起盘子内一块桂花糕,放在口中品尝了一口,赞口不绝:“确实做的不错,这桂花糕入口即化,口齿留香,甜而不腻。”

一曲终,王新宇却嗅到一股清香味假山后传来,令人舒心清爽的香味扑面而来。

王新宇抬起头,只见一名身穿紫衣的少女在两名丫鬟伴随下,步入小亭跟前。这少女正怯生生的看着自己,两名丫鬟紧张的东张西望。这少女,不是钱知玉又是谁?

“钱小姐!”王新宇上前施礼。

钱小姐连忙道了个万福:“小女子见过王公子。”说完,她又走到那弹琴女子和那两名泡茶丫鬟跟前:“紫馨姐姐,玉儿要同公子说几句话。”

紫馨和那两名泡茶的丫鬟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三人连忙退了下去,快速隐到一旁,也不知道闪去了哪里,转眼便不见了人影。

王新宇却十分猥琐的偷偷看了看钱知玉不慎露出裙外的鞋子,心中暗道:这脚似乎也不是太小啊!还好,不是那么可怕的三寸小脚,只不过比后世的女孩略小一些,还可以接受。再看钱知玉,只见她妆容淡雅,眉目如画,举止婀娜娉婷,不施粉黛就有倾国倾城之色,真不愧是继承了柳如是的良好基因。

周围只剩下自己的两位贴身丫鬟,钱知玉不知所措的揉着自己的裙角,再一低头,见自己的鞋子不知何时悄悄的露出裙外。再看那王新宇的眼光扫到自己脚上,钱知玉脸一红,低下头去不安的捏着裙子。

王新宇也不懂得该说什么,若不是延平王病逝,这钱小姐已经是入了洞房了。不过这是王新宇第一次单独同她见面,也不知道说什么。

最后还是钱知玉打破了尴尬,她红着脸鼓起勇气问:“公子,府中这些小点可还满意?”

“不错。这江南小点,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王新宇回道。

“江南富饶,可是尚有半个江南在鞑虏手中。母亲时常教育玉儿,鞑子朝廷乃异族。占我华夏大好江山。只可惜母亲和小女子都是女儿身,只能眼睁睁看着山河破碎却无能为力。”钱知玉轻声道。

“令堂虽是女子,却不输须眉!这点令本公子十分钦佩!”王新宇回道。说起柳如是,王新宇心中还是十分钦佩,她比钱谦益可是有骨气得多了。柳如是说要投水自尽。就真跳下去了,是被钱谦益硬给拉了上来。虽然钱谦益后来投敌当了贰臣,但柳如是却一直在暗中支助浙军,甚至不惜散尽自己的嫁妆。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感化下,辞去官职,回到江南,暗中支助张煌言等人。

但王新宇这番话听在钱小姐耳中,似乎感觉有几分讽刺她父亲的意思。她红着脸低下头:“公子,父亲虽贪生怕死,但他还是心怀故国。父亲大人年龄也老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可以活。每次看到父亲满头白发,玉儿心中好疼……”

王新宇这才想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钱谦益最多还有一年可以活。钱谦益一死,钱小姐的婚事又要再拖三年。现在她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年代算是晚婚的。再过四年,就已经是二十一岁了!

再听这女子所说的一番话,王新宇觉得这钱小姐还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大小姐,她继承了母亲的坚毅和忠诚,懂得民族大义。也算上一位难得的好女子,比起后世那些哈韩哈日无节操的小女生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有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爱国的好女子。同自己也算是有几分共同语言吧。

“公子,鞑子占据江南这些年来,不知道杀害了多少硬骨头的读书人。前些年延平王和张大人北伐失败,江南百姓望穿秋水,却盼到了王师失利的消息,我江南的人心都快寒尽了!所幸有公子力挽狂澜。延平王再入江南,大败鞑子!公子每次大胜归来,玉儿心中都十分高兴……”钱知玉轻声道。或许是想起前几年的事情,还有那朱国治的公子给自己家里的压力,钱知玉眼中滚下两行热泪。

“那朱国治的公子狗仗人势,想要强娶小女。父亲情急之下,给小女安排了一门婚事。可还是没能逃过朱国治毒手!父亲找的那亲家,被朱国治立了罪名,一家都被发配去了宁古塔。朱国治公子的媒人每天上门,赶都赶不走!所幸延平王率军入江,小女子这才逃过一劫。”说到此处,钱知玉已经是泣不成声。

“请钱小姐放心,今后肯定不会再让朱国治那种宵小之辈欺负小姐!”王新宇轻叹一声,柔声安慰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小女子之前有婚约,只因为意外,再许配给公子,小女子已经不是清白之人,还望公子不要嫌弃。”钱知玉轻声道。在那个年代,有了婚约,但因为各种意外而解除了婚约,这样对女人来说都已经不算清白了。特别是清廷统治下,缠足被清廷发扬光大,女子的贞洁也被清廷变本加厉的放大,明明还是处nv,都能变成失节,这也是在是太骇人听闻了!明朝的时候,还没到那么过分的地步。

不过王新宇不在乎这些,这钱小姐还没有过门,还是娇滴滴的黄花大闺女呢,哪里又有什么失节之说。如果是在后世,若能取到一位美貌处nv,那简直就是中大奖了。

“小姐放心!只要小姐过了门,就是我王羽的女人,我王羽自然要保护小姐!夫人也是通情达理的女子,不会为难小姐的。”王新宇回道。

……

两日之后,一艘双体快帆船从杭州湾外驶来。

悬挂着南洋海军旗帜的战舰迎了上去,虽然这种双体快帆船很明显是琼州军的船只,不要说清廷了,就连西方国家都无法山寨出这样的船只来,但忠于职守的南洋海军船只还是靠上去登船检查。

“原来是晋王和南安侯!”水师士卒拱手行礼道,“请王爷和侯爷稍候,一会儿便能开船。”

过了片刻,海军战舰发了通行证下来,双体快帆船便驶入杭州湾内。在即将进入钱塘江的时候,又有小型战舰前来,检查了证件,便带着双体快帆船,驶向杭州港,同时还派遣一艘小船先去报信。双体快帆船的速度虽然快,但进入内港之后速度也就慢了,去报信的小船速度快,能赶在快船抵达码头之前把晋王到来的消息通知到。

双体快帆船降下帆,跟着小船,缓缓驶入钱塘江。船在码头上停靠下来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张煌言、郑聪等人亲自到码头迎接。

“晋王到来,我们这次终于可以坐在一起,共同商议大事了!这都得益于南海郡王的这艘快船啊!”张煌言感慨万分。之前虽然几路明军之间也有合作,但因为彼此路途遥远,而且没有统一指挥,加上又是各为其主,结果就是无法相互配合。

如今达成共识,但各路明军仍然是散落在各地,倘若没有这艘双体快帆船,那么能共同商议大事也只能是天方夜谭了。

李定国这才回味过来,这艘双体快帆船的绝妙好处:“是啊!都是得益于这艘快船!若不是它,本王从缅甸赶来,也不知道要走多长时间!这船确实是太快了,不到十天,就航行万里,来到江南。”

“王爷,侯爷,请!”张煌言打了个手势。通过李定国忠心救主这件事,张煌言也改变了对西营的看法。本来在他眼里,李定国等人不过是招安的贼寇。但现在,如果没有李定国在缅甸支撑住,威慑缅人,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缅人还会再次发难。

这次李定国来到江南,是为了商议今后明军重大军事行动和战略计划的。这时候各方面的意见还是不统一,有的人力主先夺取江宁然后北伐,有的人主张夺取江宁之后先稳住江南,还有人主张暂时不打江宁,而是先收复整个浙江……

正因为意见各不相同,要统一意见还是得坐下来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