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十章 偷开海禁

大明舰队 第三十章 偷开海禁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姚启圣入旗,是因为他闯祸太多,这才跟着家族的人加入旗籍,以此避祸。

这时候的姚启圣坐在县衙中,挑灯翻看前任留下来的公文,越看越是皱起眉头:前任胡戴仁不仅仅是因为受贿而入狱的,更重要的原因是香山县根本交不出赋税!前面的七任县令,均因为拖欠朝廷赋税,而被清廷投入大牢。那些可怜的县令,虽有受贿,可是他们把自己受贿的银子全部拿出来了,还是无法补贴上欠下的赋税。

香山县衙里的衙役、公差、捕快们其实也很穷,因为县里实在太轻了,他们的俸禄都快发不起了,完全依靠一点外快收入。可是在这穷地方,****都不愿意来,来打官司的大部分也是穷人,哪里有几个银子。

姚启圣感叹道:“香山县靠近海边,百姓收入是靠海吃海啊!可是这海禁,害得多少百姓倾家荡产!”

“老爷!慎言!”一名衙役吓了一大跳,“小的们也是实在太穷了!前两年的张捕头,就是为了贪图一点银子,私放渔民出了海。结果那一家人出海之后就没有再回来了,据说去了海外岛上当了海盗,结果触犯了逃人法,加上违反了海禁,张捕头被斩首问罪,一家大小也全部下了大狱啊!”

“可是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县老爷都收不上赋税,为何不想办法偷偷放人出海?只要衙门中大家齐心协力,上面怎么可能知道?”姚启圣问道。

衙役毕恭毕敬的回道:“老爷,您有所不知,对面的张总兵大人可不是那么好隐瞒的!他的鼻子比狗还灵了!老百姓实在是没钱,我们衙门里的人也穷得快吃不上饭了,实在是看不下去,可是只要我们偷偷放人出海,张总兵马上就会知道!他的水师,看得可紧了!”

“张国勋上次不是被海寇打得满地找牙?”姚启圣问道。

“是的,他的绿营惨败。水师折损大半,我们都在暗中拍手称快。可是这家伙没多久又组建了一支水师!附近几个县,江里的渔船都被他抢走了!他在抢来的渔船上安上小炮,就变成了水师战船。渔民们也被他抓去当了兵。”衙役回道。

姚启圣摇了摇头。他对张国勋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他知道此人死忠于尚可喜。而尚可喜,又是在广州屠城的罪魁祸首。姚启圣并不喜欢尚可喜。

每次当姚启圣的儿子问他:“父亲,既然你不喜欢鞑子,把自己看成真正的汉人。可是为何你还要入旗,还要当鞑子的官?”

姚启圣的回答是:“那么多汉人都投了鞑子,抵抗力量都被他们消灭了,我们又何必白白去牺牲?为父的给鞑子当官,是为了多救一些汉人!既然抵抗不成功,我们汉人只有先忍辱负重活下去,以后还有翻盘机会!”

次日一早,衙门外就有人击鼓喊冤。听到鼓声,姚启圣立即升堂,把击鼓喊冤的那人请到县衙中询问。

经过一番询问。姚启圣得知,这位击鼓喊冤的人名叫刘二根,本来是海边打渔为生的渔民。自从清廷海禁之后,他就只能驾驶他的渔船在江中捕鱼。可是后来因为香山水师“扩建”的需要,张国勋强征了他的渔船。失去了渔船的刘二根只好“响应朝廷号召”去开垦无主荒地。当年的香山经过多年战乱,人口并不多,其实无主荒地不少。可是刘二根刚刚开出一片荒地,就有人找上门来,硬说那片土地是他的,刘二根要耕种这块地。必须交租子。

这本来是当年民间常见的强占土地案,多半敢出来强占他人土地的人都有一定的势力。这次当然也不例外,此人是广州将军哈哈木包衣奴才金旺的小舅子,名叫张福荣。

别看此人只是包衣奴才的小舅子。这广州将军哈哈木又是何许人,那可是满洲正一品的都统大人!他的一个普通包衣外放出去至少都是县令。

刘二根要告状,自己又不懂得写状子。县里乡里的秀才们一听要转告张福荣,又有谁敢接这个状子的!不过还是有正义人士在,一位名叫苏良佐的老秀才接了过来,帮刘二根写了状子。但这个官司结果如何,苏良佐也知道希望十分渺茫。

像金旺这样的大包衣,若不是在广州城,在别的地方,怎么说都可以当一个知州了。他的小舅子出来抢夺土地,刘二根这官司能打赢吗?

谁知道姚启圣却像愣头青一样,根本就不顾被告身份,直接对衙役说:“立即传被告张福荣!”

张福荣来到公堂,不惊不怕,也不下跪,却是大模大样的站在公堂中间,仰着脑袋,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啪”姚启圣惊堂木一拍:“大胆张福荣!你没有功名在身,见官竟敢不跪!”

“我是被人诬告的!更何况我的姐夫是广州将军府上的金旺!姐夫说准备要给我抬旗了!我还用得着给你们这些汉人下跪?”张福荣仍然是仰着脑袋。

“哼!”姚启圣冷笑一声:“一个包衣奴才的小舅子也敢嚣张放肆?本官也是旗人!今天倒要看你到底是跪还是不跪!”

一名年轻衙役模样的人走到张福荣后面,一下按住他的肩膀,又是一脚踢在他膝盖后面的腿弯处。张福荣只觉得一股巨力传来,一下控制不住自己,当场跪在地上。这年轻衙役,其实正是姚启圣的儿子。姚启圣学过武,他的儿子也是一身好身手。

姚启圣转头问刘二根:“原告刘二根,你有何冤可诉,如实说来!”

见姚启圣根本就没被哈哈木将军的包衣这张虎皮吓到,刘二根似乎看到了希望,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相应朝廷号召”辛苦开垦荒地,一开始因为不熟悉农活,收成不好。刚刚学会了种田的技术,看到了好收成的苗头,却冒出了一个张福荣来强占土地的事情,全部都在公堂上倾吐出来。

张福荣急得大喊起来:“大人!冤枉啊!那片土地明明就是小人的!小人这里还有地契!大人您可以去问刘二根,他手中可有地契否?”

刘二根大呼冤枉:“大人。草民开垦的乃无主荒地,前任县令老爷犯事下狱,官府也来不及丈量土地给草民开出地契。大人,草民所说句句属实啊!”

姚启圣转头看着张福荣:“张福荣。你说你有地契,可否拿出来让本官过目?”

“大人,草民这就让奴仆回去拿地契去!”张福荣喊来他的奴仆张二贵,还暗中给他使了个眼色。

过了不多久,张二贵就取来了地契。呈了上去。

姚启圣接过地契一看,气得笑了:“好你个大胆刁民,胆量不小啊!竟敢伪造地契!要伪造也不伪造得像点,拿个墨迹未干的假地契来蒙骗本官?当本官是傻子?”

“我姐夫是哈哈木将军府上的!”张福荣焦急的大喊道,似乎只要喊出这个名字,这个不知好歹的县令就会昧着良心帮他。

“强占他人土地,伪造地契,本官管他姐夫是谁!两项罪名相加,该打五十大板,收监关押一年!来人。打五十大板!”姚启圣惊堂木一拍。

“青天大老爷啊!真的是青天大老爷啊!”看到这包衣奴才的小舅子吃瘪,围观的老百姓们纷纷叫好。

人群中,一条彪形大汉感叹一声,远远的向大堂上抱拳道:“姚老爷,真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啊!竟然能不畏强暴,秉公办案,实在是难得!”

谁知姚启圣也注意到这条彪形大汉,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心中暗叹:好一条练武的好汉!此人看来身手非凡,肯定不是等闲之辈!就是不知道此人来我香山有何目的?香山对面就是澳门。不少郑家的人想要走香山这条路出口货物,说不定此人就和郑家有关!

姚启圣和郑家的关系十分微妙,真实历史上,他担任福建巡抚的时候。曾经暗中支助过郑家。可是最后,他又帮施琅去消灭了盘踞台湾的郑家。可以说此人的想法十分复杂,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这条彪形大汉,正是李开式。其实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天地会给姚启圣设下的一个套:那哈哈木的包衣奴才金旺嗜赌如命,天地会的人就在自己开的赌场里面给他下了一个套。让他输得精光,无法离开赌场,被人按住要砍下双手。这时候天地会的李开式出面,借给金旺银子,让他避免了被砍断手的命运。

之后,李开式又让金旺给新任的香山县令姚启圣下一个套。因为这张福荣不过是自己小妾的弟弟,金旺也就咬咬牙答应下来,当然事后还是会想办法把这个小舅子保出来,要不然小妾闹腾起来,也真的受不了。

李开式转身准备离开,却被一名衙役叫住:“这位壮士请留步!我们老爷说了,我们县衙缺少捕快公差,看壮士身强力壮,是否有意入县衙为造福香山百姓出力?”

“这……”李开式本来是只想在姚启圣面前混个脸熟,没想到一下就被姚启圣盯上了,还让人来邀请他进县衙当衙役,这一下李开式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壮士看起来也是一身好功夫的模样!为何不肯为朝廷出力呢?”那衙役继续道。这名衙役,就是刚刚把张福荣强按跪下的衙役。

就这样,李开式留了下来,成为了香山县的一名捕快。一开始几日,姚启圣没来找他。突然有一天,姚启圣把李开式叫到自己的书房中问话。

姚启圣先是问了一番别的问题,譬如说李开式的家人之类的,等到李开式一一回答后,姚启圣突然把话题一转,笑眯眯的看着李开式问道:“李壮士,你可要给本官老实交代,你是不是郑家那边的人?”

李开式嘴巴张大得可要塞进自己的拳头,看着姚启圣身边站着的那名年轻衙役,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姚启圣哈哈大笑:“李壮士放心好了!这位不是外人,正是犬子姚仪!”

姚仪上前一步拱手道:“小生姚仪见过李壮士!”

姚启圣笑道:“李壮士,老夫看得出来,你是一位习武之人。如今乱世,习武之人不是朝廷的人,就是西南晋王的,抑或是对岸郑家的,当然也可能是琼州王家的。老夫察言观色,便知你不是朝廷的人!你就老实说吧,你到底是哪一家的?李壮士你就放心好了,老夫不会把你送去广州府的。若老夫是那样的人,早就让广州府来拿人了。”

被姚启圣识破了身份,李开式只好老老实实的交代:“大人,草民确实是郑家的,也是琼州王家的。不过现在郑家和琼州王家乃一家。虽然我们各为其主,但对大人爱民如子,秉公办事,草民实在是敬佩不已!只是朝廷中,若是你们这样的清官越多,我们反清复明的希望就越小啊!”

既然都已经暴露身份了,李开式也不在乎说“反清复明”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姚启圣笑道:“若是你们真能成功,本官也愿意助你们一臂之力!你是郑家的人,应当也知道当年本官怎么被罢免了福建巡抚一职的!”

“原来姚大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

“算不上!老夫只是不愿意看到太多汉人遭到屠戮!若是这满清坐了天下,老夫当这满清的官也是为了给汉人百姓做事!”

“姚大人确实是为民办事!只是这香山百姓实在是太穷了,前几任县令都不能完成赋税而下了大狱。我想,姚大人应该不会想在香山因为此事而下狱吧!”李开式问道。

“你们这次来香山,是为了开海禁之事吧?”姚启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大人果然好眼力!”李开式十分敬佩。

姚启圣轻轻抚摸着胡子笑道:“既然如此,老夫就不会因为交不出赋税而下狱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香山县靠着大海,边上又是一座无异于金山的香山澳(澳门),却收不上赋税,这岂不是令人贻笑大方!”

“大人,私开海禁,可是重罪啊!”李开式道。

“开了海禁,能交上赋税,还有银子把前几任大人从狱中保出,又能造福香山百姓,而且对你们也有好处,此乃一举多得之举!就算因此而下狱,老夫也甘愿了!”姚启圣郑重道。

“草民先替香山百姓,替延平王爷和南海王爷,替东番百姓和琼州百姓谢过大人了!只是大人要私开海禁,又如何瞒过张国勋的耳目?此人乃是尚可喜的一条狗!鼻子比猎犬还灵!若是被他发现了,恐怕大人会大难临头!”李开式提醒道。

姚启圣笑道:“你们天地会神通广大,难道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吗?只要你们肯合作,老夫就替香山百姓,替前几任入狱的县令感谢你们了!”

之后姚启圣就和真实历史上一样,偷偷开了香山县的海禁。大批天地会想方设法从江西购得的官窑瓷器,从湖广购得的生丝等物从香山运出,南洋产的玻璃杯、香烟,来自东南亚的香料,象牙,阿拉伯和非洲的宝石,源源不断进入内陆。而张国勋的绿营清兵之中,也被天地会暗中渗透,收买了不少人。结果张国勋长期蒙在鼓里。等后来张国勋发现姚启圣偷开了海禁的时候,为时已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