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换轨工程

大明舰队 第二百八十七章 换轨工程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1:44 来源:笔趣阁

黄锡衮回答道:“船的运力有限,我们船是不少,可是船工不足,都已经动用水师运送妇孺老弱南下了,大批青壮和半大的孩子只能自己徒步南下。王爷您也知道,他们毕竟不是军队,一日可行三十里已经很快了。”

北直隶和山东境内共有两百多万青壮南下,这些人都是宝贵的劳力,王羽自然不会让这些人全部去江南,目前正在兴建的津浦铁路就需要大量劳动力。

吴三桂问道:“如此之多的灾民,就是几百万张吃饭的嘴巴啊!不知道南王要如何安置这些灾民?”

黄锡衮笑着回答道:“其实很好安排,王爷打算修建从浦口到天津的铁路,目前铁路已经到了凤阳,就是淮河天险拦住了铁路的去路,需要修建一座大桥。在淮河上兴建一座铁路大桥,需要十多万劳力。另外,我们所有的铁路正在更换铁轨。原本是木头轨道上覆盖铁皮,现在要全部更换成全铁的铁轨。”

“全铁的铁轨?这要多少铁啊?要那么多铁,这又要耗费多少银子?”高得捷愣了一下,毕竟他是见过铁路的,知道仅仅是木头轨道上面覆盖铁皮,已经是不小的开支了,没想到南洋公司那么快就要把铁路变成真正的铁路。

“南方工业发展迅速,几座大型钢铁厂都已经开工,生产的钢铁根本用不完。而铁路线上奔跑的火车,速度越来越快,车也越来越重,木头轨道已经不适应要求了。现在最快的蒸汽机车,一个时辰可以跑到两百里。”黄锡衮回答道。

一个时辰两百里,也就是时速五十公里,这样的速度在当年是不得了的高速了。而且蒸汽机车也越造越大,苏州机车制造厂正在研制自重一百多吨的蒸汽机车,这种新式蒸汽机车的最大时速可以超过六十公里。车厢的重量也越来越重,客车车厢自重快超过三十吨了,货车车厢总重量将会达到六十多吨。

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木头上面覆盖铁皮的轨道,自然无法适应新式车辆,试想一下,一台一百多吨的蒸汽机车以六十公里的时速碾压过木头轨道会是什么样的效果?保证把木头轨道都给压裂了。

……

江南铁路工地上,刚刚通车两年多的京沪铁路(沪宁)正在进行紧张的换轨工程。一部分货运列车被停运了,在客运列车运行的间隙之中,铁路工人来到铁路线上,拔掉道钉,拆掉了原来的木头铁皮轨道。随后就有工人抬着沉重的铁轨来到铁路线上,把铁轨放置在枕木上,再钉入道钉,便完成了一段铁路线的换轨工程。

更换了铁轨之后,有些地方还要补充道砟,对道砟进行压实。

数万由原来的难民改编来的铁路工人正在铁路线边上紧张的施工,他们都是从北方逃难来的难民,来到这里之后,一些身强力壮的难民都被编入铁路衙门,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在这里,他们只要付出劳动,每天都能放开肚皮吃饱,而且每个月还有两块银元的收入,尽管是纸钞,可是这种纸钞就和银子一样好用。

刘全和他的工友们抬着一根铁轨走来,走到枕木边上,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他们把铁轨稳稳当当的放在枕木上,随后就有别的工人过来,把道钉钉入枕木,把铁轨同枕木固定起来,这一段铁轨就换好了。

换下来的木头轨道,拆除掉上面覆盖的铁皮,木头可以拿起用作他用。

刘全正准备再去抬另外一根铁轨的时候,前面有人摇动小旗:“火车要来了,弟兄们靠边让一下!”

“大伙们歇口气,抽根烟!”组长招呼大家到铁路线两边的防护林中休息。

刘全走进树林,从兜里摸出一包五块铜板一包的南洋牌香烟,却发现里面没烟了。组长走了上来,从兜里掏出一包一百铜板一包的高档南洋牌香烟,抽出一根,递给刘全。

“多谢大人。”刘全接过烟,连连道谢。那种一百铜板一包的高档香烟,可是刘全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他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只能买二十包这样的香烟,他的烟瘾大,每天要抽一包烟,若是抽那么好的烟,就别想存下一分钱了!

刘全点燃香烟,美滋滋的吸上一口。他心里想着:自己的老婆进了上海食品厂上班,每个月有一块银元的收入,而且是包吃住。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公立书院上学了,学费是不要钱的,至于吃饭穿衣的费用,老婆一个人的收入就够养活三个孩子了。虽然上海的房子非常贵,可是工厂宿舍条件不错,老婆带着三个孩子住在宿舍里面,每个月只需要交五十铜板的房租费。

一块钱银元,折合一千块钱铜板,五十铜板的房租费在上海是很便宜的。

自己在铁路工地上,每个月两块钱银元的收入,扣除抽烟,还有偶然喝点酒的费用,大约去掉三百铜板,一个月可以存下一块七角钱的银元,老婆那一个月还能存三毛钱吧,这样一家人一个月就能存下两块银元。只要做上两年,就能回家去买地了。

“老刘,将来你有什么打算?”边上一位名叫苏振鹏的工友问道。这个苏振鹏,是属于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

刘全笑了下回道:“存上两年钱,带上老婆孩子回家买块地。”

苏振鹏哈哈大笑道:“老刘啊老刘,你的思想落后了!你存了两年,四十八块钱,可以买多少地?”

“在上海是买不了多少地,回家去至少可以买二十亩地了。”刘全回道。

“二十亩地,一年能收入多少?”苏振鹏哈哈大笑,“我存了钱,还是在杭州买地。不是杭州也快要通火车了?就在城外火车站边上买上几亩地就够了,等到地价涨了,立即卖出去,这不就赚了一大笔钱了?”

“杭州的地太贵了!”刘全摇了摇头,“四十八块钱,可能都不够买两亩地的。”

“哈哈哈!”苏振鹏大笑道,“老刘啊,到时候你就看好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啊!我买一亩多点的地,说不定以后翻十几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