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章 入朝面圣

大明舰队 第三章 入朝面圣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王新宇在新加坡只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带上郑经和郑袭两人乘坐双体快帆船前往位于大金沙江口的兴都。

两千多公里的航程,双体快帆船仅仅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就到了。快船抵达大金沙江口,在引水船的带路下,驶入江口,向兴都城方向驶去。来到这里的江面上,郑经和郑袭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国内!江面上,来来往往航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中式船舶,偶然可以见到几艘外国船,也是缅人船只,那也是东方式船舶的式样。

“这里怎么没有泰西人的船来贸易?”郑经问道。

王新宇回道:“可能是陛下不喜欢泰西人吧,那么好的港口,没有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实在是太浪费了!”

确实是永历不喜欢那些装备了很多大炮的西式软帆船进入自己的都城,所以兴都港口禁止外国船进入,兴都对外贸易,都依靠大明自己的船舶运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沙廉,同东印度公司进行贸易,不但多花费了运输费用,还白白让银子给外国人赚走了。说起来明朝的传统就是很有骨气,绝对不会向外国人低头。正因为如此,永历也不喜欢整天看到外国船只在自己面前晃荡,所以就干脆禁止外国船进入大金沙江口。

而王新宇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同葡萄牙人,甚至是荷兰人都有交易,允许外国人进入大金沙江上游开采矿产。这样这些外国人只能先到沙廉,再乘坐南洋明军或者是晋王明军的船,从大金沙江逆流而上,去开采缅甸矿产。

距离兴都城越来越近,郑经和郑袭看着兴都城的建设丝毫不比新加坡差,郑经又生感叹:“想不到这里比新加坡建设还晚,居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造好这样一座大城啊!”

郑袭问道:“这里也是用鞑子俘虏来修建的吗?”

“这座城还真不是鞑子俘虏来修建的,是用缅人俘虏和安南人俘虏来修建的。不过这里汉人也多,晋王从八莫那边带来好几万汉人,加上晋王和巩昌王的兵。这里的人口已经有十多万了,很快就造好一座大城。”王新宇解释道。

具有南海郡王特色,悬挂着琼州军帅旗的双体快帆船刚刚驶入大金沙江口,早就有人向李定国禀报。

双体快帆船在大金沙江上缓慢航行。抵达兴都码头上停靠下来。

码头上,早站满了打着晋王旗号的官兵们,看到船靠岸,码头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晋王明军举行了场面浩大的欢迎仪式。不过晋王本人没有来亲自迎接,毕竟他的王位要高一级,又是长辈,不可能亲自去码头迎接。

亲自来码头迎接的是沐国公沐忠显,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见到三王同时来都城,沐忠显还是被三王齐到的气势吓了一大跳。

见到王新宇等人下了船,沐忠显上前行礼道:“小国公恭迎三位王爷!”

“免礼了!”王新宇道,“我们现在先去晋王府上拜访?”

“是!”沐忠显拱了一下手道,“晋王爷知道你们三位王爷要来。已经在府上备好了酒宴。”

兴都和新加坡完全不同,新加坡城区没有城墙,而兴都却是被城墙包裹其中。码头设置在城外,离开码头,通过一条大道,就能抵达城门。兴都城还有内城,内城外面有专门挖通的护城河包围,内城里面还有皇城,有点像小号的京城。兴都的外城,是普通居民、商人和一般的军队驻扎;内城居住的是晋王、首辅等文武百官。皇城的面积也不大。其实还不如一些藩国的王宫大。

走进城内,这座南明的都城还算是比较繁荣,外城南面的大街两边满是商铺,繁荣程度丝毫不输给新加坡。甚至和国内的苏州、杭州等大城有得相比!这里比新加坡少了外国人开的店铺,但是大街上又热闹许多,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兴都有十二万人口,新加坡目前还不到六万人。

兴都居然还有一条热闹非凡的教坊街,是模仿江宁秦淮河所建。

但是王新宇却看到兴都城内居然有教堂,也有西方人。心中十分纳闷。历史知识很差的他,并不知道永历其实信奉天主教,而且也曾经雇佣过葡萄牙雇佣兵。所以永历虽然拒绝外国船直接进入兴都,却不拒绝外国人来兴都,这也就给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开发大金沙江上游提供了便利条件,更重要的是,外国人从上游运输矿产回来,还不得不雇佣明军船只,这又给永历朝廷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一行人来到晋王府,李定国早已站在门口迎接。

“小王见过王爷!”王新宇、郑经和郑袭三人同时向李定国行礼。

郑经终于见到李定国,这可是和自己的父亲并称为南明两大支柱的民族英雄。虽说郑成功之前有对不起李定国的地方,但在后来,郑成功也曾经反省过自己。对李定国两厥名王,艰苦支撑残局,郑经也是十分敬佩。

李定国设下酒宴,宴请三位郡王。三王来都城的事情影响极大,白文选也应该来的,只是因为白文选在八莫提防吴三桂,所以未能出席。尽管明军已经同吴三桂暗中签订协议,但对吴三桂,不管是李定国还是白文选,都不放心,还需要有实力才能避免吴三桂突然翻脸。事实上吴三桂对八莫烟厂和八旗特供品工厂垂涎三尺,如果不是担心发兵攻打自己会损失惨重,恐怕吴三桂早就找借口占领八莫了。

酒过三巡,王新宇问道:“这兴都城的商业还是挺繁荣的,不知道朝廷有没有收商业税?”

李定国笑着回道:“商业税肯定要收,我们又没有种多少粮食,不收商业税,我们朝廷文武百官,军队和百姓怎么生活?”

由于这里是南明都城,不少商家都或多或少和朝廷官员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不过王新宇来之前听说了,这里比起明朝以前的做法来好得多了,至少永历可以收到商业税。

以前崇祯年间,这大明的商税并非没收,只不过都通过官府的亲眷之流。进了各位官员的私人腰包。各地都有设运输税,该收不该收的都要去设卡。所以地方上能搞商业的都是些缙绅和官员,普通的人只能做做担郎和零售,不然路上交的税收就能让他破产。所以在崇祯年间。皇帝穷得龙袍都打补丁了,官员士绅却富得流油。

之前的咒水之难,永历身边的官员几乎全部被杀,特别是以大奸佞马吉翔为首的一批人被杀,那莽白等于是帮助永历清理了一批污浊之物。

现在永历身边的官员除了晋王和巩昌王的人。就是首辅郭之奇从安南带回来的一批原南明广西朝廷官员。对这些人,晋王都能控制得住,奸商根本不敢通过官员的渠道偷税漏税。一旦奸商行贿贪官受贿被李定国发现,将会毫不犹豫的斩首抄家。

至于烟草、玻璃制造等暴利行业,更是直接控制在晋王手中。

永历朝廷并没有自己生产粮食,所有粮食都依靠南洋公司供给或者是贸易获得,但是商业活动巨额的利润,使得永历朝廷已经十分富有,根本不需要自己种植粮食。

李定国又说:“陛下在兴都也盖了一座烟厂,那可是天子自己掏出银子开的。这里烟草销路很不错不错。虽然比不上对吴三桂贸易的八莫烟厂,但仅仅在兴都和缅甸南部孟人地区销售卷烟一项收入,就足够朝廷和文武百官所有开支了。”

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兴都这里是一个朝廷,但还有另外一批重要官员在琼州,譬如说方以智、王夫之等人就在琼州。不久之后,这批官员将会移师杭州,南洋明军的重心也会逐渐从琼州转移到杭州。

次日一早要上朝见圣上,四更时分,王新宇等人就起床更衣。换上了蟒袍,前往皇宫。

所谓的皇城,只比以前朱由榔在广西时的桂王府大一点,且多了一圈城墙而已。这座皇城占地面积不过三十多亩。比起占地一千多亩的紫禁城来,简直是太袖珍了。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外面的城门进去,穿过瓮城,进入内城门后,前面一片小广场。再过去就是承天殿,也就是永历上朝的地方。

这上朝的奉天殿还真是小得可怜,比起紫禁城的皇极殿(明称皇极殿,清改成太和殿)来只有十分之一大小,真是名符其实的******。

王新宇来到大殿跟前等候之时,面前正好站着首辅郭之奇。

“王爷!”郭之奇对这位救命恩人还是十分感激的,于拱手作揖打了个招呼。

“相爷!”王新宇也回了个礼。

在大殿下等待的文武百官也纷纷上来,同王新宇打招呼。因为王新宇救永历有功,还救出被安南扣押的一批官员,这时候已经成为永历朝廷的第一大功臣。

好容易等到了上朝时分,文武百官步入大殿内,分成两排。文官那一边自然是郭之奇站在第一个,武将那边是李定国站第一个。随着太监一声喝令,两排文官武将纷纷跪下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永历道。

众人站了起来,永历又看着王新宇:“王爱卿,你忠勇可嘉,先是同延平入江南,击败建奴,又令郑经和郑袭两位爱卿化干戈为玉帛,同时还击败入侵琼州建奴,击杀洪逆承畴,真可谓是我大明之洪福啊!”

王新宇连忙回道:“这全赖陛下洪福,晋王与延平王诸个上官殷殷教导,微臣不敢言功!”

永历十分高兴:“王爱卿厥功甚伟,不知要何封赏?”

王新宇回道:“陛下,那延平郡王之位已经给了郑聪。郑经原本是世子,虽然犯了错,但他毕竟乃延平王长子,更皆此番我大明王师入江南,击败鞑子,收复杭州等地,延平王大军功劳最大。微臣又是郑经妹夫,且新延平王郑聪也为他大哥求情。还望陛下宽恕郑经,不追溯他的过错。”

永历道:“准奏!”

等到退朝之后,永历把王新宇和李定国两人召进御书房。

“王爱卿!朕听说你还有事要奏,方才人都眼杂,不方便说出来。在这里没有外人,王爱卿就尽管开口。”永历看起来心情特别好。

“微臣有地图要献陛下,只要陛下一看便知!”王新宇道。

“呈上来吧!”

王新宇连忙从背上取下纸筒,从里面取出世界地图放在书桌上平铺开来。他指着地图上的中国的位置道:“陛下,这里就是我们大明,只是落入鞑子之手!”

永历吃了一惊:“我大明万里江山,就那么一点大?这世界上的海洋也太大了吧?”

“这个世界三分之二是海洋!西面是泰西各国,北面原是蒙古各部落,现在被罗刹人蚕食了不少,罗刹人已经同鞑子接壤了!南面是南洋,这东南面,是一大块无主之地;东面这两块大陆,也是无主之地。”王新宇指着地图说。

永历更是吃惊,眼睛都瞪大了:“无主之地?这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无主之地?比我大明还要大上许多啊!”

“启禀陛下!正是如此!所以微臣想,让东都王郑袭和延平王原世子郑经去占领这些无主之地,有了这些地盘,我们就不愁没有强大的骑兵!微臣虽然水师厉害,步兵战斗力也不错,但只能在南方水网山区同鞑子一战。倘若到了北方平原,步卒根本无法同鞑子骑兵对抗!鞑子打不过可以跑,而我们又追不上;若是我们打不过,就跑不过鞑子!要北伐中原,还需要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王新宇道。说实话,在南方他有把握战胜清军。可是在北方平原,明军却会十分被动,他没有把握在北方平原击败清军。

永历问道:“不是说建奴入关之后,战斗力下降很快,八旗已经不足为惧?”

王新宇郑重的回道:“那只是如果的八旗罢了,鞑子在关外还有一支精兵,一直没有入关!现在更不可能入关了,他们要对付已经出现在北方的罗刹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