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十八章 军事同盟

大明舰队 第三十八章 军事同盟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1:44 来源:笔趣阁

由张煌言出面,把入缅的南明军和四川的夔东义军都召集起来,召开一个统一的军师会议是王新宇的主意。△頂點小說,当年南明之所以没办法像南宋那样同清划江而治,就是因为南明派系林立,彼此之间谁都不服谁,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还在兄弟阋墙,自相残杀,而且好几次,都是在大好形势之下内讧,导致功亏一篑,这才让清军抓住机会。

别的人不说,就说郝摇旗,也干过这种事情。

何腾蛟为了一己私仇,利用郝永忠去进攻反正的陈友龙。

陈友龙反正以后,先后占领靖州、黎平、武冈、新化、宝庆,同收复常德地区的堵胤锡、马进忠部互相呼应,大有一举拿下长沙之势。

谁知郝永忠突然从陈友龙背后发起攻击。

陈友龙毫无防备,全军溃败,带着残兵败卒逃入广西向永历朝廷诉冤。陈友龙军既在何腾蛟挑起的内战中被打垮,不仅趁胜进攻长沙的计划破灭,宝庆府也被清总兵张国柱、参将魏守职重新占领。何腾蛟导演的南明军队自相火并,使湖南清军得以**。打了很久以后,何腾蛟指挥的军队才攻下永州,然后再次占领宝庆,延误了收复全湘、东救江西金声桓、王得仁的时间,后果十分严重。

这里说一下,何腾蛟虽然和史可法一样是忠臣,但他们误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使得南明败在他们手中。

还有各种派系之争,也就是因为派系之争,李定国发兵广东,攻打新会,朱成功根本不放在心上,拖拖拉拉,最后导致李定国兵败新会。就连张煌言都避免不了卷入派系之争,他一直想让延平王交出监国之位。恢复鲁王监国。在鲁王的问题上,张煌言和朱成功都有矛盾。

到了孙可望和李定国内讧,孙可望降清,彻底断绝了南明最后的希望。

回想起之前的事情来,郝摇旗十分后悔。他时常感叹,若不是当年听了何腾蛟的话,向陈友龙发起攻击,局势也不会败坏到今天的地步。

本来因为姜镶反正,清军数万精锐被拖在山西,江南形势一片大好。却因为明军连续的内讧,朝令夕改,整整浪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何腾蛟私仇耽误国事自然是罪魁祸首,但他后来被清军所杀,王夫之等人就一起指责闯营乃是祸害,其中尤以郝摇旗为甚,认为郝摇旗火并陈友龙是东南大局败坏的起因。

遭到文人的指责,郝摇旗心灰意冷,绝望到极点。他决定宁可战死也不会降清:你们文人骂我是罪魁祸首。可是你们都投降了,我最后却战死了!此时他就只想以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之心。

郑成功南京之战的惨败,令郝摇旗认为,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接下来的局势更是令人担忧:咒水之难。缅甸扣押了永历。

谁知道在这紧要关头,不远万里来到缅甸的琼州军却把缅军打得头破血流,还配合李定国击败了吴三桂的入缅大军,李定国斩杀了清军大将穆占。琼州军击毙了清军大将爱星阿和卓罗贝子。击败了吴三桂之后,无后顾之忧的明军包围了阿瓦城,最终救出永历。在此期间。又横扫安南,救出首辅郭之奇。

之后,朱成功联合浙军再次入江,琼州军随后赶来,先是夺取杭州大败江南清军,又连续夺取江南多座城池,最后闽、浙和琼州三路联军击败了长途增援江南的鳌拜清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这一系列胜利,并没有让郝摇旗感到欣慰,因为巴东局势岌岌可危,李国英以渝城为中心,不断的调兵遣将,以守为攻,步步为营,压缩夔东义军的生存空间。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朱成功病故,闽军再次出现大规模内讧。

琼州军不得不去平定内讧,清军又趁机进攻琼州军的大本营琼州岛。

这一系列变故,让郝摇旗完全绝望:为什么大明每一次在大好局势之下都会出现内讧?难道这次还是逃不过这样的怪圈吗?不过这个时候,远道而来的西征军,让夔东义军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只不过郝摇旗对西征军并没有报太大的指望,毕竟西征军人数实在太少了,而且是一支没有粮草没有补给的孤军,在他眼里,西征军就是琼州军的一枚弃子吧。

谁知道一支孤零零的西征军居然迅速壮大,在没有粮草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连续扩充地盘,击败了川西土司,收编了大批吐蕃土兵,还获得了自己的补给地。之后西征军又奇袭成都,智取剑阁,偷袭广元,完全逆转了局势!

偷袭广元这一步棋,是对李国英最大的打击,十多万清军粮草被毁,李国英的以守为攻步步为营,逐渐合围夔东义军的计划就全部破灭,断绝粮食的清军不得不放弃他们擅长的防守,强行突围逃窜。

结果李国英落入夔东义军的伏击圈内,清军损失惨重,四川清军几乎全军覆没。

巴东大捷,不仅歼灭了大量清军,而且使得夔东义军得到了**的机会,使得明军士气空前高涨,四川再次回到明军手中。

清军想要再入四川,就陷入两难地步:清廷要调遣吴三桂入川的话,吴三桂肯定是拒绝,他的封地是云南,而且朝廷都已经裁过吴三桂两次军了,还想吴三桂再给朝廷卖命?想都不要想了!已经到了云南的吴三桂只想安安稳稳的当一个云南王。

琼州军和吴三桂做生意,不仅让吴三桂赚得钵满盆满,还让吴三桂更加首鼠两端,反正两边都能投靠,看谁能给自己更多的利益就投靠谁。

接着,郝摇旗又得到了好消息:琼州军居然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就平定了闽军的内讧,还击败了入侵琼州的清军,甚至还击杀了洪承畴!

这一系列的胜利令明军士气高涨,清廷损兵折将,就连鳌拜都丧失了进攻的信心。

四川获得了安全,原本已经准备以身殉国的郝摇旗看到了希望,他知道自己又能好好的活下去。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大恩人自然是琼州军的王羽。不为别的,就看在王羽救了夔东义军几万人的面子上,他郝摇旗都得亲自来一趟。

其实王新宇这次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下一步的进攻计划还只是次要的,要向哪个方向进攻,只要他自己的琼州军加上最铁杆的盟友郑聪联手就已经足够发动进攻了,其他人只要不给他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助了。这次来召开军事会议,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解决内部问题,形成一个统一稳固的联盟。

在这个时代和后来不一样,后来的同盟。完全是为了对付最强大的敌人,因为在后世有前人的教训,撇开政治斗争水平和智商,就说单纯的战略眼光,后来的人还是要比古人要高明上一些。战术方面,后世的战术自然也更厉害。

而在这个时代,同盟的形成仅限于彼此之间力均势敌,谁也没有办法吞并谁,而大家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这种条件下才能形成同盟。

一旦出现了力量对比的变化,譬如说当年何腾蛟收编了闯营之后,一度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支力量,他想的并非是同盟友配合。而是背后捅刀子。再譬如说孙可望的势力日益膨胀,这个时候他就产生了想要吃掉他人的想法,其结果是导致三王内讧。

现在的琼州军,加上自己扶植起来的郑聪闽军。拥有两王兵力,又收编了郑袭和郑经兵力,事实上已经拥有四王兵力的王新宇。自然是最强大的力量,这支力量就连永历都会忌惮!现在同盟之间的均势正被打破,其他人会对琼州军产生恐惧。

张煌言,虽然是自己最可靠的盟友,但他也很害怕被人挖墙脚,多少对自己有戒心。延平王就干过挖墙脚的事情,挖了张煌言不少人走。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张煌言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目前琼州军实力强大,浙军的武器弹药和城防工事,都依靠琼州军帮助,这时候张煌言倒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反正离开了琼州军,他浙军连地盘都没有了。

但是夔东义军和李定国那边又不一样了,李定国和白文选虽然已经同王新宇走得很近,甚至李定国可以从王新宇这里获得大量利益,还能帮王新宇出兵婆罗洲,剿灭当地土人,双方可以说是比较可靠的同盟。可是李定国也在担心,自己今后何去何从?虽然自己忠心耿耿拥护永历,但假如琼州军真的北伐成功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真的不好说。或许有一天,自己又会变成西贼被人剿灭。

至于李来亨就更不用说了,尽管这次琼州军派遣了西征军帮助了李来亨他们,可是在李来亨他们心中却认为,琼州军是想要吞并自己。

闯营之所以能被南明朝廷招安,还不是因为手头有兵?如果没有了兵,那么李来亨他们就是一群流寇罢了。特别是在那些读书人心目中,闯营的人本来就是祸国殃民,就是他们起兵造反,才导致大明落到今天的地步。

对李定国和李来亨等人,首先要消除他们的担心。

为了说服张煌言能够改变对李定国和李来亨等人的看法,王新宇同张煌言长谈了几日。所幸的是,这时候的张煌言也已经改变了看法,他知道大家如果不联手,仍然是一盘散沙,甚至自相残杀,那么大明马上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说服了张煌言之后,接下来就是让李定国和李来亨他们知道,今后北伐成功,他们肯定都有自己的封地,朝廷不会鸟尽弓藏。

军事会议如期在杭州西湖上召开,众人们包了一条画舫,就坐在船上,一边喝茶欣赏西湖美景一边商议这次军事会议。

张煌言首先说话,不过大多都是一些客套话。他文绉绉的念了几句诗文后,就让王新宇上来说话。

“各位,你们说一下,我们的五个指头,是捏成一个拳头打出去力量大呢,还是把五个指头散开来,一根根的往外面戳力量大?”王新宇发话道。

“当然是一个拳头力量大!”李定国和郝摇旗异口同声道。而张煌言却没说话,这个问题他也是想了好多遍了,肯定是团结力量大,只是要怎么把大家团结起来呢?这个才是最头疼的问题。

“对!”王新宇点了点头道,“我们现在的大明,经不起再一次的内讧了!我们大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打败窃取我大好河山的鞑子!想想以前,我们都是败在我们自己手里啊!因为大家彼此猜忌,谁也不愿意服谁,都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结果就出现了内讧,给了鞑子可趁之机!有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内部都不统一,如何去对付外敌?所以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先解决内部问题,再来对付外敌。”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不错,当年太祖(朱元璋)皇帝北伐中原,驱逐鞑虏,也是先平定义军内部问题,解决了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方才北伐中原。”

“那时候是元末,鞑子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可是现在是清初,鞑子如日中天!若是我们再来一次内乱,能承受得起吗?要达成内部的一致,难道非要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王新宇轻轻敲着地图道。

李定国笑道:“我知道你的办法,你是用银两和钱财合作的办法,把我们拉到一块的。你让本王入股你的公司,赚到的钱有你的一份也有我的一份。现在我们老西营的发了财,还不因为王公子帮了我们大忙啊?在共同发财上我们可以合作。但是在军事上,难免会出现不同意见,那你说,到时候到底是谁听谁的?”

王新宇还没回答,那边郝摇旗却插话了:“我们能不能也入股你们南洋公司?”

“这个完全没问题!大家都是兄弟,有财大家一起发!只有赚到钱,我们才能买更多的武器和粮食来对付鞑子!”王新宇笑着回答道。

“现在还是说说,军事行动上,倘若出现意见相左,我们该怎么办呢?”李定国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