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二十八章 汉奸难当

大明舰队 第二十八章 汉奸难当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云南木邦,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自乾隆年间清缅战争之后,划归缅甸,当时还是属于云南的地盘。

清军先头部队沿着崎岖的山路,通过木邦境内,企图从锡波江的北面迂回到李定国的背后发起攻击。这支清军的先头将领是马宝、祁三升、马惟兴等三员原南明将领,后来向吴三桂投降,被编入吴军的绿营军中。

吴军绿营军和朝廷绿营军又不一样,也是属于平西王的军队,只不过平西王军是按照八旗编制的汉人军,基层单位是佐领,而吴军绿营军是按照绿营编制的汉人军,基层单位是把总。

一万多原南明降军当成先锋在前面开路,其实就是炮灰。对“大清”忠心耿耿的刘良栋自然不放心这些南明降将,因此在他们当中安插了不少自己的眼线。

马上就要向自己原来的战友发起攻击了,马宝、祁三升、马惟兴等人心中十分不安。

“镇台大人,我们是否派人给李逆送一封劝降信?”祁三升提议道。

赵良栋冷哼一声:“劝降信?现在送过去不是提醒李逆,我们要从木邦迂回袭击他的后路?等我们到了,击溃了李逆再送劝降信!到时候就看他识不识时务了!”

“扎!”祁三升单膝跪地行了个礼。

“慢!”赵良栋喊住了正要退下的祁三升,“让你的人加快行军速度!这样日行四十里,要何时才能赶到李逆的背后?必须加快速度,日行六十里!必须在五日之内到李逆背后!”

祁三升大吃一惊,连忙跪地拱手道:“镇台大人,日行六十里,弟兄们都疲惫不堪,恐怕见了李逆之后无力再战啊!”

当年的步兵正常行军速度也就是日行三十到四十里,日行六十里算是急行军了。骑兵行军速度可以达到日行百里。在陆地上还是水师行军速度是最快的,可以日行一百五十里。当然还在海中行军速度更快,舰队可以一昼夜航行三四百里。在陆地上所谓的八百里加急。一昼夜可以行走八百里,完全是连续换人换马的条件下才能达到的。

日行六十里的急行军对于步兵来说是非常劳累的事情,更何况这里是云南山区。一万多南明降军中虽有不少骑兵,但大部分还是步兵。但在真实历史上。赵良栋就是下令五日之内急行军三百里,迂回到白文选的背后发起突然袭击,一举击败白文选。后来马宝、祁三升、马惟兴等人又追赶八百里,迫使白文选投降。

现在历史发生了变化,赵良栋的对手是李定国。而不是白文选。

清军从昆明出发已经一个月左右了,途经大理进入置盏达副宣抚司,也就是现在的盈江境内,之后就不再从较为平坦的河谷中穿行,而是通过一条人迹罕见的小路,进入木邦,向北迂回。这条小路山高坡陡,乱石林立,两边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倒伏的树干竹子横在小路上。有的路段一边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个不小心跌下去,神仙来了都没得救。

川南到滇西的横断山脉地形十分险恶,海拔高度从三千米到八百米不等,相对高度极大,从山脚到山顶相差一千多米的高山到处都是,有的地方相对高度甚至可以达到两千米!在进入木邦之后,地形略微平缓了一点,但还是十分险恶。

山林中,钻出两条身上穿着绿色衣服,披着网兜。网上都是树叶草叶,头上同样戴着草环树叶的人影,正盯着前方的山路。这两人的伪装和大自然浑成一体,哪怕是有人走到五六步内都看不清楚这里藏着两个人。这两人正是王新宇的夜不收队员。其中一人名叫陈进才,另外一人名叫刘金彪。

“好像前面有鞑子来了!”把耳朵贴在地上聆听声音的陈进才轻声道。

刘金彪轻声道:“你应该没听错吧?”

“不会!”陈进才很肯定的说,“明显有大队人马即将到来!我们躲到高处去看!”

两人从原始森林内穿行,爬上一处山坡,找到一棵参天大树之后,刘金彪“噌噌”几下就爬上了树顶。观察山脚下的山路。

“果然是鞑子来了!晋王真是神机妙算啊!”刘金彪发现山路中出现了一支清军。经过仔细观察,刘金彪发现清军打出的前锋旗是马和祁。清军的队伍很长,走了很久方才看到中军。只见中军前队的主将旗是赵,副将旗是王。根据对吴军和驻滇清军了解到的情报,刘金彪判断,清军前锋应该是两马一祁,中军主将是赵良栋和王辅臣。

大致估算了一下清军的人数,刘金彪判断清军先锋有一万余人,后面还有大约三万多绿营兵和一万多汉八旗兵。

“我们得赶快回报!告诉白将军鞑子要来了,让他们做好准备!”陈进才道。

两人回到山林后面栓马的地方,解开战马,上马往回赶,急速奔跑了五十余里路,向驻守在附近的南明大将白绘禀报了清军来袭的事情。

白绘手中只有五百人马,清军有五万,兵力是一比一百,白绘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退敌。

“将军,晋王已经在木邦一带构筑了防御,我们不可打草惊蛇!”一名把总说道。

白绘略思索了片刻,最终拍板:“我们还是据险拦截,鞑子知道我们兵少,肯定不会以为晋王已经有准备!你们两位斥候赶快回去禀报晋王,让他做好准备!”

“我们回去一人即可,另外一人留下来配合你们吧,我们懂得制造机关陷阱,可以助贵军一臂之力。”刘金彪回道。

“好!那就你们两人决定留下一人吧!”白绘点了点头道。

陈进才回去报信,刘金彪留下来配合白绘部,依托多处险地节节阻敌,拖延清军的行军速度,给晋王争取到充分的准备时间。

马宝率领三千绿营清军先锋,疾走四十余里路。临近傍晚,马宝寻找到一块地势比较开阔的河谷地带,准备安营扎寨。同时他还派出斥候去前面探路,以免次日一早清军出发的时候遭到明军埋伏。

清军刚刚准备扎寨,后面赵良栋的亲兵就策马疾驰而来。

“马将军,今日只行走了不到五十里路啊!”那名亲兵劈头盖脑就质问。

马宝连忙拱手道:“这位小兄弟,我等今日还没做好准备,一个上午只行了不到二十里。中午得到镇台大人命令之后,就急行了三十余里,弟兄们都疲惫不堪,还望这位兄弟去镇台大人面前美言几句。”

那亲兵冷笑一声道:“马大人!汝乃流寇出身,有是伪明降将!别看平西王爷平日里对你们信任有加,要是你们胆敢对朝廷有异心,只要赵大人一句话,小心你们人头落地!到时候连平西王爷都保不住你们!”

“末将不敢!末将既然已经归顺朝廷,必然是对朝廷忠心耿耿。”马宝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声下气的对那名亲兵拱手道。

等到赵良栋的亲兵离去,马宝的一名亲兵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上前道:“将军,那姓赵的也欺人太甚了!我们是向平西王爷归顺的,又不是向他姓赵的小子归顺!他是镇台,您也是镇台,凭什么他对我们指手画脚!”

马宝吓得做了个嘘的手势:“小声点!姓赵的在我们当中掺了不少沙子!要是让他的人听到了,我们都没命了!”

那名亲兵还是很不服气,低声道:“大人为何如此惧怕那小子?我们是平西王的兵,又不是他姓赵的兵。”

马宝长叹一声,压低了声音在亲兵耳边轻声道:“这姓赵的乃洪承畴的亲信啊!他们是朝廷的兵,这平西王还不是得听朝廷的?这姓赵的是狐假虎威,可是我们也无能为力啊。更何况还有满蒙八旗大人在平西王身边,我们又能怎么样。”

真实历史上,马宝向吴三桂投降之后,就对吴三桂忠心耿耿。后来又随吴三桂反清,在进攻郴州的时候,马宝斩杀多员满蒙八旗大将。后来吴三桂死后,吴军一路败退,马宝不敌清将赵良栋,在激战中阵亡。

赵良栋注定是马宝的克星,在云南的时候,洪承畴就安排赵良栋当马宝他们真正的上司,马宝等人在赵良栋手下闷声吞气。吴三桂反清之后,马宝又被赵良栋所杀。

山林中,刘金彪看着山谷下扎营的清兵。

躲在山林中的白绘看着马宝部的清军安营扎寨,只见此人深得兵法,把营寨布置得有条有理,周围三面挖上壕沟,用木栅栏围起来,营寨另外一面靠着河流,不仅可以获得水源,还能利用河流这道天险来防止敌人袭击。

“白大人,我们是否趁鞑子没防备,夜间去偷营?”一名亲兵问道。

白绘看了一下清兵的阵型,拒绝了这个极其冒险的建议:“那马宝也是一员猛将,骁勇善战,而且排兵布阵有条有理,我们夜间偷营,恐怕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们从小路绕过去,直接袭击赵良栋的大营如何?”另外一名亲兵提议道。

“那更不妥!赵良栋乃洪承畴的亲信,此人深得洪承畴指点,他在夜间扎营可以说是滴水不漏,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机会。”白绘回道。

“大人,难道我们在这里什么都不做吗?”一名把总问道。

“等到天亮我们再行事!”白绘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