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朝鲜假钞案之二

大明舰队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朝鲜假钞案之二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金根宝和同村的五名伙伴各自推着一辆满载着稻谷的小推车,来到平壤城内。尽管是一个丰收年,可是金根宝的心情却和稻田里成熟的稻穗一样沉重,因为他知道,辛苦了一年收成的粮食,只能卖到城里的八旗商行,换回来的既不是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是沉甸甸的铜板,而是一文不值的薄纸片。

虽然白花花的大米不能换来白花花的银子,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纳税要钞票,缴纳地租要钞票,购买油盐酱醋要钞票,购买香烟要钞票,购买布匹也要钞票!

顺便说一下,因为大量廉价的南洋布匹进入朝鲜,因此原本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朝鲜小农经济已经完全崩溃,朝鲜的女人已经不再自己织布了,而是购买南洋产的布。因为自己织布,要买棉花,而且织出来的布质量还远不如南洋产的布匹。

原本朝鲜对南洋公司和日本的贸易是出超的,因为清廷的海禁,南洋公司要出口到南洋和欧洲的货物,只能从朝鲜和日本购买,朝鲜卖出丝绸、茶叶、陶瓷等商品,南洋公司赚来的白花花的银子,都流入到朝鲜人手中。可是明军攻占江南,又夺取了福建广东等地后,质量上乘的中国陶瓷、丝绸和茶叶重新大量出口,南洋公司从朝鲜人那里购买的商品就少了。不仅仅如此,南洋公司还向朝鲜出口八旗特供品。

随着八旗特供品的流入,朝鲜人手中白花花的银子都流向了南洋公司。

南洋公司以八旗特供品打破了入超,之后又是大批香烟登陆朝鲜,成为朝鲜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到了今天,朝鲜人自己的土布已经没人要了,用的都是南洋公司生产的布匹。冬季到了,南洋公司生产的棉衣,羊毛衫,羽绒服,都是十分保暖的好东西。家里点灯用的油,也是南洋公司产的油,有钱人用的是鲸油,一般的穷人用的是火油。

所谓的火油,最初是用桐油松油之类的植物油,后来是用地下流出来的石油加入一些松油之类的,做成的火油,主要是军事用途,用来制造守城的火油罐。

没有经过提炼的石油燃烧产生的烟很大,自然不能用来点灯。松油也一样不适合点灯,松油粘度大,燃烧起来烟大。在南洋公司生产的火油进入朝鲜之前,朝鲜的有钱人是用香油来点灯,穷人用的是蜡烛或者是菜籽油之类的,也有用桐油。

可是南洋公司的油进来之后,鲸油灯味道比香油灯要香得多了,深受富人欢迎;经过提炼的火油,价格又比植物油便宜多了,而且烟很小,又深得穷人喜欢。

南洋公司的石油提炼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只能通过蒸馏技术炼出轻油和重油,还无法进一步从轻油中提炼出煤油、汽油和轻柴油,更无法从重油中提炼出重柴油、润滑油和沥青。所以轻油其实就是猛火油,可以用来制造武器,也能用来点灯。

随着南洋公司产的提炼火油进入朝鲜,朝鲜人不再用植物油点灯了,都换成了火油。

之前购买南洋公司的产品,是朝鲜商人直接同南洋公司贸易,进口的商品再卖给百姓。朝鲜的农民用铜板购买南洋公司的产品。可是清廷在朝鲜推行龙钞之后,所有的金银铜等硬通货都被朝鲜八旗控制在手中,民间禁止流通,只能使用龙钞。朝鲜的老百姓要从商人手中购买南洋公司的产品,只能用钞票去买。

如今的朝鲜农民是生活在五座大山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五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朝鲜的地主,第二座大山是朝鲜官府,第三座大山是满清政府,第四座大山是万恶的大明帝国主义,第五座大山是依靠了朝鲜八旗的奸商。受到五座大山重重压迫的朝鲜农民,在贫穷和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

“糙米一石一两,谷子一石五百文。”八旗粮店的伙计报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价格。

“什么?”金根宝大吃一惊,“怎么能卖那么便宜呢?不是两个月前,还卖一石糙米三两银子的?”

伙计冷笑一声:“粮食大丰收了!还有南洋运来的大量粮食!你不卖拉倒!”

粮食的价格是所有朝鲜八旗控制下的商人共同商议的,每当收成的季节,粮商就压低价格从农民手中购买粮食;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粮商就抬高价格。朝鲜当地产的粮食是要首先满足进贡去京城,其次要满足当地的朝鲜八旗和朝鲜官员,农民基本上不会剩下粮食。为了满足朝鲜的粮食需要,朝鲜八旗粮商从南洋公司进口越南、暹罗产的大米,进口南洋公司产的玉米、番薯等粮食,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抬高价格出售。

如今是收成的季节,奸商们压低了粮价。可是没办法,粮贱伤农,金根宝他们也不能不卖掉粮食,不卖出粮食,他们就没办法纳税,就没办法获得生活必需品。

最终,金根宝咬咬牙:“卖了!”

进城的朝鲜农民们卖出了白花花的大米,换来了一张张薄薄的大清龙钞。

“在城里买点生活必需品回去吧,天气快冷了,听说南洋产的羽绒服非常保暖,还要买点灯油,买点布回去做衣服过新年。”金根宝拿着几张钞票,自言自语道。

走进一家商行,金根宝指着铁桶装的南洋产灯油问道:“一桶油多少钱?”

“八百文。”伙计回答道。

“怎么那么贵了?一个月前不是才六百文?”金根宝愣住了。

伙计冷笑道:“朝廷银子流失严重,只能多发龙钞了!这龙钞一多,自然物价就上涨了!你要买就买,不买拉到!”

“朝廷?哪个朝廷?是女真后金的朝廷?”金根宝愤怒的说道。

“大胆!”伙计冷哼连连,“你竟敢如此说我大清帝国!醒醒吧!现在已经没有朝鲜朝廷了!只有大清帝国!看看你头上的辫子,你就应该知道你是哪国人!”

“太贵了!买不起,这点钱还要交税,回去还要交租子。”金根宝摇了摇头,很失望的离开了店铺。

回到村子里面,金根宝发现,大部分的农民都是空手而归的,只带了一点钞票回来。而每个人进城的时候,都是推着一车车粮食去的,回来只带回了薄薄的几张钞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