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吴三桂北伐

大明舰队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吴三桂北伐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吴三桂的人马在云贵一带待习惯了,因此冬季暂时休整。

一转眼便是康熙八年春了,春季降临,气候转暖,休整了一个冬天的吴三桂大军,开始向洛阳等地发起进攻。

沙河,成群结队的吴军在河面上放下木筏竹排,奋力向对岸划去。驻守在对岸的清军人数极少,被吴军一通炮火轰击,各种实心炮弹、开花炮弹和榴霰弹落下,几轮炮击就把清军的阵型打崩了。

吴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拦,顺利渡过河,开始合围北岸的鲁山县城。

攻城战术运用上,吴三桂十分保守,在己方兵力远超清军,而且已经接连重创鲁山守军士气斗志的前提下,仍然选择了一个无比保守的攻城战术,先以猛烈的火炮轰击低矮的鲁山县城城墙,更进一步打击守军士气斗志。

吴军辅兵推着盾车,顶进上来,抵达城下。后面的弓箭手和火枪手掩护辅兵,以火力压制城头清军。

欺负城内清军没有火炮,吴军的炮兵也抵近城下,在百步之内架起火炮,对准了城头直瞄射击,精确轰击城头的女墙垛口,把城头女墙垛口轰得轰然崩塌,接着又是放出了一排排飞出百步之后才爆裂开的榴霰弹,成批的杀伤城头清军。

很快,水不深沟不宽的鲁山护城河就被填埋出多条通道。

“杀清狗!”隆隆鼓声中,数以千计的吴军将士排着整齐的队列,推着抬着各式各样的攻城武器,呐喊着对着高耸的鲁山城墙发起冲击,进攻的队列犹如大海波浪一样汹涌不息,连绵不绝,震天的呐喊与脚步声音,震得坚硬的地面都在微微颤动。

鲁山城内打出了一面白旗,知县自尽,县丞带着残存的绿营清军、衙役、白役和民壮打开城门投降。

“不堪一击!没想到啊,鞑子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吴三桂抚摸着胡须哈哈大笑。

刘玄初微笑着道:“大帅,如今鞑子精锐主力半数已经覆灭,残存的主力,还在黄河边上等着同我军决战!眼前几座小县城,根本就不足为惧!”

汪士荣也上前行礼道:“大帅,周围的县城,还有前面的汝州,我军可在一个月之内一扫而光!学生担心的是,鞑子在黄河边布置的精锐!那是鞑子从关外调入的精锐八旗!加上他们新训练的绿营军。洛阳之战,将有得打!”

吴三桂哈哈大笑:“老夫还怕鞑子舍不得把主力投入野战呢!若是鞑子凭借骑兵优势,在平原上到处乱窜,老夫还真抓不住他们!鞑子骑兵一人双马三马的,我们的骑兵追不上,若是不能一口气歼灭一股鞑子,今后还是麻烦的问题!如今鞑子想要和我们决战?哼!老夫刚好试一下一窝蜂的威力!”

……

黄河以北的怀庆,清军主力在此集中。

清军主将是从关外调入的宁古塔将军巴海,副将是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麾下将领有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达尔罕亲王和塔等清军将领。清军共有半火器化的八旗新军八千人马,绿营新军三万,甘陕绿营军三万,直隶绿营三万,辅兵民壮十一万。

这支八旗新军可不是武昌之战中的八旗新军,而是一支从关外调遣入关的精锐八旗军改编成的八旗新军,装备了大量火器,尤其注重火炮。不过八旗新军中,仍然注重弓箭,精锐的关外八旗,特别是两黄旗的弓箭手,开弓射箭的射程可达一百五十步,在百步之内能精确射中目标。

八旗新军的火炮数量多得惊人,原来老式的,不适合野战的红夷大炮已经淘汰,使用各种口径的新铸铜炮,有六磅炮,四磅炮和三磅炮,也是采取了大轮子的炮架,适合牵引,机动性很强。

至于绿营新军,也是新编的绿营军,是模仿琼州军编制建立的一支新军,拥有铁甲兵,火枪手,炮兵,长枪兵等兵种,所选的人员都是来自陕西和山西等地,士兵训练严格,是一支精锐的绿营军。

清军甘陕绿营若是碰到王新宇的琼州军当然是不堪一击,可是甘陕绿营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是维护了清朝两百余年统治的绝对主力,在真实历史上,甘陕绿营平定了三藩乱,又远征噶尔丹。到了清朝中期,其他绿营都已经**堕落,甘陕绿营还能平定白莲教起义,苗人起义等农民起义。甚至是到了晚清时期,湘军淮军崛起的时候,甘陕绿营还平定了陕西回乱,以及协助左宗棠平定了新疆。

甘陕绿营的主将,是多次同琼州军交手战败的赵良栋、王进宝和张勇这三员猛将。他们逃回陕西之后,因为这三人武功高强,作战勇猛,而且自己的亲兵都没有折损,因此他们很快又拉成了一支军队。

其实绿营将领和以前明军将领的管理方式也差不多,主将养了一批亲兵,那些亲兵就是一支军队的核心力量。不管其他兵折损多惨重,只要亲兵还在,主将很快就能再拉起一支军队。所以说其他兵都是炮灰,只有亲兵才是主力。不过有一点和明军不一样的是,当年的绿营军战斗力比崇祯年间的明军战斗力还是要强了许多。

赵良栋毕竟是一员猛将,甘陕一带出精兵,他们三人重新拉起的这支军队,仍然是一支劲旅,可以说遇上吴三桂都能力均势敌。

“报!吴逆已经攻破鲁山!正向汝州攻来!”南面送来了紧急军情。

巴海点了点头,让信使先行退下。等到信使退出中军大营,巴海才转头对账中的部将们说道:“预计吴逆在一个月之内,即可攻克汝州和周围的县城!汝州以北都是山区地形,不利于我骑兵发挥。我们的决战地点,应该是渡过黄河,在洛阳附近平原同吴逆决战!”

萨布素提议道:“吴逆来势汹汹,为何我们不在黄河北岸扎营,等吴逆渡河,我们再半渡而击之?”

“若是我们驻扎在黄河北岸,吴逆敢渡河吗?吴三桂的性格保守稳重,此人不会轻易冒险!若是我军在黄河北岸驻扎,吴三桂会和我们隔河对峙,等待东线王逆出兵!我们只有速战速决,在南岸击败吴逆!”巴海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