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百零六章 华夷之辨

大明舰队 第三百零六章 华夷之辨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任那孙在丰嘴巴上信誓旦旦效忠大清,这时候也脸红了,看着江南士子身上的汉服方巾,再看自己身上的蜈蚣服和金钱鼠尾,对比一下,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谁才是儒家正统。只是他们现在不能服输,儒家最讲的就算君臣大义。

小于成龙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是旗人,是汉八旗。虽然小于成龙祖祖辈辈都是汉人,可是他祖籍就是关外,老奴当年以七大恨起兵,关外汉人不是被杀就是变成了包衣奴才,给建州女真种地当奴隶。

老奴当年对包衣可是很不客气,种地粮食少的都被他当成没用的奴才给杀了,造成辽东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粮食减产,只能依赖晋商的粮食贸易来维持。

正因为人口减少带来害处,皇太极上来之后就善待包衣奴才,关外包衣的地位上升。后来皇太极又入关劫掠,掳得人口去关外当新的包衣,很多老包衣便因此被抬旗。

最初抬旗的一批人直接进入满八旗,那些人虽然在血统上还是汉人,可是他们事实上已经完全变成满人了。后来抬旗的,就编入汉八旗,地位比满蒙八旗低。即便如此,汉八旗在一般汉人面前还是高高在上,在满人面前却是奴才。

正因为小于成龙本来就是关外的包衣,汉八旗,他早就习惯了金钱鼠尾蜈蚣服,反而看不习惯汉服方巾。

“哼!新发式新服冠乃新朝新相,尔等汉人岂能理会!”小于成龙哼了一声。

“新朝新相?”王新宇冷笑道,“汝何人也?难道是包衣奴才?”

小于成龙见到一位身穿大红色蟒袍,头戴金线缘边长翅乌纱帽的青年男子开口问话,心中便知这个人肯定是伪明伪王爷,于是仰着头道:“吾乃辽东于成龙是也!汉八旗出身!国子监学子!”

听说于成龙,王新宇明白了,这个人肯定是小于成龙。按照历史上上说的,小于成龙是一个清官,和前一段时间被自己流放海外的大于成龙是齐名的清官。不过现在看来,这个小于成龙只不过是死忠于清廷的汉奸罢了,估计他连把自己当成汉人都没有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满清统治。

想到这里,王新宇起了几分杀机。不过这个念头转而即逝,毕竟这个小于成龙还没成大气候,他不过是一个国子监的学生,杀了他的话反而留下不好的印象。毕竟来这里辩论,讲的就是文斗而不是动刀动枪,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来辩论的都算来使。

就算小于成龙马上出仕,最多只是一名县令。等到他成了气候,清廷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再找他算账也不迟。

站在前面的大儒范骧转过头来,对着孔子雕像一拜:“如今孔圣蒙尘,我大明是来涤清夷狄之气的!”

接下来范骧又转过身来,指着那群江北来的士子:“瞧瞧孔圣之相,尔等鼠辈有何资格供奉孔圣于此?尔等鼠辈有何资格以孔圣传人自诩?”

那一帮士子被激怒了,孙在丰道:“君臣大义,乃国之根本!学得文武功,卖与帝王家!尔等不过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反贼罢了!有何资格妄论孔圣!”

另外一名辫子胡须花白的士子也大喊道:“自先帝思宗蒙难以来,大明已亡,不过一帮反贼与藩王争斗罢了!为夺天下,藩王不惜与害死先帝的反贼为伍!实在是忘记祖宗!如今朝廷,为先帝报仇,继承大明正统,当今圣上方乃真龙天子!”

江北的士子把话题转移到天下正统的问题上,剃发易服是清廷的软肋,可是崇祯皇帝在煤山殉国之后,大明就没有一个有权威的皇帝,是一帮藩王各不相让,国难当头,藩王彼此之间还在相互争斗,这又是大明的软肋所在。

“为先帝报仇?哼!此乃贰臣洪承畴所言吧?先帝待洪承畴不薄,可是此贼却背叛了先帝,当了贰臣,此贼所言岂可当真!”方以智愤怒的说道。

祁班孙也愤怒的说道:“洪承畴?此贼屠杀我江南士子无数!此贼甘心剃发易服!这洪承畴所言乃是给自己辩护!”

“洪承畴自己降清,连他的母亲都看不下去了!此贼不忠不孝,他所做一切,都是要把天下人都变成鞑子伪朝的奴才,那样就没有人骂他了!”朱舜水也发话了。

小于成龙道:“入主中原,坐镇京城,便是正统!”

“对!坐镇京城便是正统!”一群江北士子也在应声附和。

方以智冷笑:“当年蒙元坐镇京城,谁又认蒙元为正统了?就连蒙古人的其他大汗,都把忽必烈视为伪汗!那蒙元鞑子,百年不到便败了!”

黄宗羲道:“鞑子伪清,比蒙元更为过之!剃发易服,帝王独权,满清之正道如何立?当年我大明,善待士子,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而如今呢?士子在朝廷还有说话权?满清伪朝,帝王为大,八旗乃治国根本!尔等犬儒,不过走狗尔!”

剃发易服是清廷的一个软肋,八旗乃治国之本,又是清廷第二个软肋。只不过八旗乃治国之本这一点,清廷就做得比较隐蔽了,清廷推出一个满汉一家来迷惑读书人,但是另一方面又挥动屠刀,杀了一批不听话的读书人,制造文字狱,修改明史。

“江南三大案,难道屠杀的就不是读书人了?我大明当年哪有这样对待读书人的?鞑子伪朝正是来路不正,欲盖弥彰,方才对我江南士子挥动屠刀!”吴伟业也发话了。

“剃发易服,杀得人头滚滚,变我华夏为蛮夷!只有我们才有资格供奉孔圣于此!”方以智一挥手,士子们转身,衣发和孔子俨然一体。这一对比,那边留着金钱鼠尾辫子加直筒长褂的江北士子,顿时显得鄙陋不堪。

范骧道:“我等江南士子敬天法祖,执华夏道统,君臣大义之上,还有华夷之辨。尔等只知君臣大义,就如那只知主奴之分的夷狄一般,安敢占我华夏道统!”

“洪承畴贼子,连他母亲都羞于有此子,宁可住在船上,也不肯踏上岸!此等贼人,岂可代表天下士子?”王夫之义正辞严的说道。

“满清鞑虏正是知道天下士子不服,所以挥动屠刀杀人!”顾炎武道。

朱舜水转身向孔子雕像长挹及地,悲戚的说道:“孔圣人在上!如今这些投靠鞑子,剃发易服的不肖子孙,也敢妄称您的传入,简直是对您的羞辱啊!”

一些比较不出名的江南士子也纷纷大喊:“若是孔圣人看到一群剃发易服的士子,一定不会认你们的!”

这边的范骧、方以智、黄宗羲、张煌言、朱舜水、王夫之、顾炎武、冒辟疆、吴伟业、柳敬亭、祁班孙等天下大儒纷纷发言,令那边的江北士子无可辩驳。毕竟这边除了吴伟业、张煌言和柳进亭几个比较“不入流”之外,其余的都是名士,曾经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直压得那些江北士子喘不过气来。

就一个剃发易服,让清廷的犬儒分数就降低了许多,可以说当年多尔衮的剃发易服是一个败招。但是在真实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剃发易服,把华夏变成了蛮夷,这才让清廷有了两百多年的统治,那是因为反抗的力量不团结,力量也太弱小。

现在反抗的力量强大了,剃发易服就变成了致清廷于死地的要害所在。

其实关键还是要看谁的刀子更锋利,后来的俾斯麦说得很好,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场辩论,王新宇手中不仅有江南大儒,更重要的是手头有实力。否则清廷挥动屠刀过来,黑的也就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

“让他们都滚去北方吧!”王新宇道。

一群江北士子和在湖南被抓的士子狼狈逃出岳麓书院,辩论以惨败为告终。所有人跑的时候都是掩面而泣,只有小于成龙昂首挺胸,还自以为是朝廷的大忠臣。

“滚吧!回去给你们伪朝当奴才去!”看着狼狈逃出书院的士子,后面一帮江南士子夹道欢送。

“这群剃发易服的奴才,还敢自称供奉孔圣人?简直就是对圣人的侮辱啊!”一些士卒和军官在后面大喊着。

孙在丰连滚带爬的从台阶上逃下来,逃向江边码头,路上还摔了一跤,摔得鼻青眼肿,狼狈不堪。

小于成龙连忙上来,扶住孙在丰,正气凛然道:“贼子人多,这场辩论在这里本来就不公平!若是在京城,看他们怎么赢!贼人本来就是仗势欺人!”

李锐在后面看着小于成龙的离去的背影,转头对王新宇拱了一下手道:“大帅,这个家伙是鞑子的走狗,为何大帅不拿下他?他还是旗人!”

“算了,暂时放他一马!等我们攻入京城,看这些犬儒会不会誓死效忠鞑子伪朝了!若是那时候他们还要效忠,那就成全了他们!”王新宇说着压低了声音,“不妨学一下秦始皇的办法!到了那时候,这些人就没必要留了!”

不过看到小于成龙,王新宇却想起大于成龙,也不知道这个家伙现在怎么样了。

大于成龙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婆罗洲,婆罗洲岛上正在进行一场杀戮。(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