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八十五章 轰动京城

大明舰队 第八十五章 轰动京城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初春的北京,寒风凛冽,还十分寒冷。宣武门外便宜坊金陵片皮烤鸭店内,却人山人海,围满了人。

这金陵片皮烤鸭,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鸭的前身。因为金陵片皮烤鸭是原明朝皇宫御膳房传出的厨艺,所以旗人们也特别喜欢来到这里。久而久之,这里到了饭点的时间是饭馆,平日里也是一家茶楼。

旗人诺敏手里提着鸟笼,从吴应熊开的烟馆走出。昨天晚上他又是没有回家,就在烟馆睡了一晚上。

试想一下,喝完酒,走进烟馆,美滋滋的吸上一袋上等八旗特供品,浑身从骨头到神经都酥了,再享受美人的捏拿,很快就进入梦乡,那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一觉睡醒,浑身都充满了精力,先拉过为他捏拿的小红,尽情的发泄完,然后提起鸟笼在京城到处逛逛,这样的生活别提有多美好了。

虽然图海因为渝城(重qing)之战惨败的事情受到了朝廷的惩罚,但图海的大公子诺敏日子还是很好过,每天衣食无忧,银子多得花不完。毕竟布木布泰是要利用图海去对付顾命大臣的,图海将来是康熙的左右臂啊!

“主子爷,我们现在去哪里?去找阿康他们把我们输掉的赢回来?”身边的包衣奴才赵二问了一句。

诺敏一记爆栗子打在赵二后脑勺上:“还想翻本?那几个狗东西明摆着是合伙起来赚我们银子的!你这狗奴才昨晚玩[女]人玩傻了,还要给他们送银子去?”

“主子爷,要不然我们现在去便宜坊,那里的说书先生杨起隆说书可是一绝啊!在那里边喝茶边听书,到了中午,就在那吃片皮烤鸭。吃完烤鸭,我们下午再去烟馆提提神,晚上再去喝酒。”赵二提议道。

“这个主意不错!”诺敏点了点头,“你这奴才还是很有头脑的!这样,晚上再把小红的丫鬟赏给你!”

“多谢主子爷!”想起那小红的贴身丫鬟,赵二就流口水。昨晚虽然主子爷说把小红的丫鬟赏给自己,可是那丫鬟心比天高,怎么都不肯让自己碰。怎么,嫌自己是奴才,还看不上爷了?今晚爷一定要摆平你!

主仆两人刚刚走到便宜坊门口,却见便宜坊内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主仆二人想要挤进去都困难。远远就听到里面的杨起隆正在说书,因为距离远,听不清他说的什么,却只见茶楼内的旗人们一个个都义愤填膺。

诺敏见状,焦急的喊了声:“你们快给爷让开!爷是正黄旗都统图海家大公子!”

“图海家大公子?”一名镶黄旗的旗人冷笑一声,“图海吃了个大败仗,现在赋闲在家,都已经是丧家犬了!图海家公子就很了不起吗?”

“哎呦!原来是诺敏公子啊!久仰久仰!”一人阴阳怪气的叫了声。

诺敏认得那人,那人是鳌拜家的公子,名叫达福。好几次诺敏和人赌钱,达福都来捣乱,让诺敏输了不少银子。见鳌拜的公子对自己没好脸色,诺敏心中恨恨暗道:让你这狗东西嚣张一段时间!等阿玛把你家死老头拿下的那天,看爷怎么收拾你!

一名十**岁,衣着华丽的少年公子上前来,向诺敏拱手道:“诺敏公子,请随我来吧,到里面去听书。”

那少年公子名叫耿精忠,是靖南王耿继茂世子。因为先帝顺治已经把豪格之女彩蝶长公主赐婚给耿精忠,因此耿精忠必须留在京城,等到同公主完婚,被封为和硕额驸,还需要在京城一段时间,只有等耿继茂年老,耿精忠准备继承藩王之位时才能回福建。事实上说白了,像吴应熊、耿精忠这些世子留在京城就是当人质的。

见到是耿精忠带人走进来,外面听书的旗人都纷纷让开一条道。毕竟靖南王世子,加上和硕额驸的头衔,一般的旗人得罪不起。

走到茶楼里面,在雅座坐下,却听那杨起隆“啪”的猛一拍桌子:“话说那伊尔德将军壮烈殉国,宁波城无人能挡贼寇。诸位,可是贼寇也没想要屠城啊!于是差人找范公子,只求范公子不要以百姓为质。谁知却被范公子一口拒绝……”

诺敏听得一头雾水,问道:“今天这杨起隆说的什么书?”

耿精忠道:“南方出大事了,难道诺敏公子你一点都不知道?”

“出了什么大事了?”诺敏问道。

“海寇攻破宁波,屠尽满城!”耿精忠道。说完他拿出一份报纸递给诺敏。

“什么?竟然有这种事?海寇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屠尽满城!难道他们就不怕我们大清铁骑报复吗?”诺敏打开报纸,只看了一眼便愤怒的吼道。

“因为事出有因,都是那范公子不听劝,执意要以百姓为质,这才害了满城旗人啊!”耿精忠感叹一声道。

在真实历史上,范承谟被耿精忠所杀。在这个时空,耿精忠是没机会杀范承谟了,但他对范承谟的做法感到十分不屑:你打不过别人,自己去殉国了就好了,又何必拿妇孺老弱来当挡箭牌呢?结果害了满城旗人给你去陪葬!

诺敏指着手中的报纸问道:“这邸报是哪里来的?”

耿精忠伸出食指,点了一下报纸上的报名道:“那还用问?你没看到上面写着长江周报?这下面还有出版地是杭州,肯定是蛮子海寇发的。”

“既然是海寇的东西,难道他们说的都是真的?”诺敏十分疑惑的问。

耿精忠哼了一声:“海寇在南方攻克城池也不少了吧?可曾何时屠过满城?连旗人的俘虏都很少杀,这要不是范承谟干的这种事,会遭到海寇报复吗?”

茶馆内的八旗子弟也是议论纷纷,各持不同意见,有的人说罪责都在范承谟身上,也有人说如果明狗不来攻城也就没那些事了。一些蒙八旗的人对范承谟的行径也是极为不屑,以为既然要打,就光明正大的打,何必用这种小人手段。其实这些蒙古人忘记了,在他们祖上,成吉思汗年代的时候,蒙古人还没有攻城武器之前,都是驱赶对方百姓攻城,用尸体堆上城头的。

台上的杨起隆猛一拍桌子:“话说那范承谟范公子为何要拉上满城旗人陪葬?因为他知道贼人对他是下了必杀令,就算他投降,也是死路一条。只因为这一点,他宁可让满城的旗人给自己陪葬,也不愿意听对手的劝告。”

台下的旗人们议论纷纷:

“原来如此啊!”

“没错,我也看过告天下贰臣书,范家是海寇必杀名单上的第一人。”

“那他自己殉国就好了啊!何必拉上旗人陪葬?”

南方发生的事情,通过报纸的传播,加上杨起隆之类的说书先生一说,旗人之间又彼此相告,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旗人,尤其是满洲旗人人数本来就不多,在宁波被杀了几千人,京城旗人中,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远亲近亲,好友,或者是熟人被杀。

“进宫找皇上去!这件事必须有人要负责!”一些至亲被杀的旗人集结起来,吵吵嚷嚷的要进宫去见太皇太后和皇帝,要求严惩范家。

可是即便是旗人,想要进宫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一定的官阶、品级,还是一定的地位,皇宫怎么可能允许随便进出?这些想要进宫的旗人们被皇宫卫士堵在外面,连门都进不去。他们只能通过各种关系,让自己熟悉的官员、太监或者宫女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太皇太后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皇玛嬷,外面那么多旗人要进来,我们该怎么办?”康熙小麻子问布木布泰道。

布木布泰摸了摸康熙的脑袋:“乖孙儿,他们在外面闹就让他们在外面等吧!我们当成什么都不知道就好了。”

康熙又问道:“皇玛嬷,就为了范宪斗一个汉人,得罪了大部分的旗人,我们这样做值得吗?”

布木布泰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让她非常难答。如果把范文程这条忠犬给宰了,那么以后汉臣都会有想法。可是不对那些旗人表态,又如何平息旗人的愤怒?

苏麻喇姑道:“老佛爷,皇上,其实这件事不用担心,奴婢觉得,范宪斗范大人他对朝廷如此忠心,他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这件事,不让我们为难,又能平息旗人的怒火。”

范府,原本想要进宫面见太皇太后的范文程,被大群的旗人堵在范府中,连门都无法出去。范府的下人进出府门,也遭到了愤怒的旗人撕扯甚至是围攻。还有一些旗人,把自己的包衣奴才都组织起来,轮流在范府门口看守,甚至有人还在范府门口搭起了棚子,让一些忠心耿耿的包衣奴才住在里面,专门盯住范府。

黄府书房中,黄机打开之间的孙女从南方托人辗转带来的家书,看着信中两个孙女说的,自己在江南过得很好,让爷爷不要担心。自然了,大孙女在信里面又提了,希望爷爷和叔爷能弃暗投明,不要再给清廷当官了。

“这孩子!哎!爷爷是大清的忠臣啊,怎么能说走就走呢?”黄机看完了信,感叹了一句,把信放在蜡烛上点燃。看着家书逐渐化为灰烬,黄机心中感慨万分:连看自己孙女的信都要遮遮掩掩的,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可是要让自己背叛朝廷,去南方给贼寇做事,黄机是万万不会做的。

“哥!”外面传来黄锡衮的声音,“京城乱了!旗人都在议论纷纷!南方出大事了!”

“出了什么大事?还不是宁波被贼人攻破了?死了很多人?这件事范公子是做得欠妥,他自己要死就一个人去死,何必拉上无辜的人呢?”作为一名朝廷大员,黄机自然知道南方发生的战事。

“事情还没那么简单!朝廷一直帮着范家隐瞒,可是现在已经瞒不过去了!京城的旗人都知道这件事起因了!”黄锡衮走进来,把一份报纸丢在黄机的书桌上。

“这是什么?”黄机拿起报纸,在手中翻看几下,“不像是我们朝廷发的邸报,倒像是南方贼人的邸报。”

“不是邸报,哥你看上面,是叫什么长江周报。”黄锡衮指着报纸的标题道。

黄机翻了一下报纸,苦笑一声:“贼人这一招确实是厉害!想要借助旗人的手来出掉范家啊!他们把这件事给公开了,旗人肯定会不满,到时候朝廷不知道要怎么处置范家了。若是不处置,难以平息旗人的怒火;若是处置了,汉臣都会有了想法。而且贼人这一手,还能让今后守城的官都不敢再用百姓当人质了。”

黄锡衮感叹一声:“其实范公子也是效仿新会之战击败西贼李逆的办法啊!可惜他对王逆的心狠手辣估计不足!王逆不仅向自己的百姓开炮,还把满城都给屠了!今后王逆再攻别的城池,还有谁敢用这一招的?”

“这说起来也是范公子不对,城内百姓,也是我大清的子民,怎能拿他们来当人质?不过弟弟你说的今后没人敢用这一招,为兄的决定未必。若是王逆去打新会,不知道新会守军会如何?”黄机道。

“新会乃百姓自愿助官兵守城,和宁波完全不一样!倘若王逆攻打新会,可能城内百姓都会被大炮轰干净了!”黄锡衮摇了摇头道。

当天晚上,原本打算连夜进宫的范文程根本没机会出自己的府门,外面都是旗人的包衣奴才在看着,任何人离开范府,都会被他们拦下来检查,确定不是范文程出门,或者是检查车辆轿子是否有夹层,只怕范文程藏在里面。其实不要说范文程了,就连范文程其他几个儿子,范承荫、范承勋和范承斌一个都别想出府。

包衣奴才们忠于职守,盯死范府,只允许府中的下人出去买东西,范文程和他的几个儿子就一个都别想离开了。

次日上午,早朝前,除了范文程之外,文武百官都到齐了。午门击鼓,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太和门两侧。

注:杨起隆也是牛人,不浪费字数解释,可以自行百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