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七十二章 炮击望京门

大明舰队 第七十二章 炮击望京门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经过六天紧张的施工,宁波城南和城西个方向上,出现了长达十二里的防线,把宁波城内清军往南和往西的退路全部堵死。

明军的防线构筑十分合理,由一条宽一丈,深八尺的壕沟形成了最外围的防线。壕沟后面二十步外是一条深五尺,宽四尺的战壕,同壕沟形成了相互结合的防线。倘若城内的清军要突围出城,必然要先填壕沟,这时候战壕内的火力就能把清军都射杀在壕沟跟前。挖掘壕沟和战壕挖出来的泥土,被填成一座四尺高的土台,土台就在战壕后面。土台上面,还有一条深五尺,宽三尺的壕沟。倘若清军占领了第一条战壕,就会遭到第二条战壕的火力攻击。

土台宽四丈,土台上有土城、炮台以及用沙袋和木栅栏构成的堡垒。土城在土台上,土城高度八尺,土城上面的火力可以覆盖壕沟、第一道战壕和第二道战壕。

如此严密的防御工事,简直是让人倒抽冷气,不要说城内的清军突围出去,外面的援军赶到也休想打进来。而明军依托甬江,可以来去自如,甬江保证了后勤运输线安全,而且还能把炮舰驶入江中,对宁波城进行炮击。

修建工事的这六天之内,城内清军派遣小股骑兵骚扰明军辅兵的作业。

清军不敢再对明军的大营发起正面攻击,但对那些距离中军大营较远的辅兵作业工地发起骚扰还是敢的,他们有骑兵,明军有防备就跑;明军没防备,就上去砍杀辅兵。

但王新宇针锋相对,以俄罗斯火枪手组成的龙骑兵应对,使用射程可以达到七十步的燧发枪射击。清军骑兵靠近,龙骑兵就后退。若是清军追过来,就会进入火炮射程之内。若是不追,龙骑兵又回过身去开枪射杀清兵。

龙骑兵内,夹杂了十名线膛枪手,能远距离射杀清兵。

若是清军步兵出城骚扰作业的明军辅兵,王新宇的五百亲兵就会策马上去,用骑兵扫荡清军步兵。

吃了几次亏,城内清军再也不敢派人出来骚扰明军辅兵,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把城外围成了铁桶一般。

六日之内,后续的明军部队陆陆续续抵达,在宁波城外的明军战兵达到了两万多人,辅兵一万多人,民壮一万多人。更多的大炮和火厢车被运到城外。

王新宇打仗是不喜欢冒险,总是喜欢稳打稳扎,用绝对的实力来碾压对手。在攻城兵力远超过对手之前他不会贸然发动进攻。

围城的防御工事全部完工,王新宇就下了命令,让辅兵和民壮开始修建攻城炮台。

以围城工事的中军大营为依托,从北面土城正面大营预留的出入口开始动工,两条并行的壕沟往城墙方向推进,挖出来的泥土被堆起一座土台。土台和壕沟齐头并进,往城墙方向延伸。

“大帅,攻城臼炮和十二磅攻城大炮已经运抵!”一名亲兵来禀报。

“先卸下来,把臼炮和大炮推进大营内,等炮台完工!”王新宇下令道。

攻城武器为四门六十四磅臼炮和八门十二磅加农炮,再加上其他大小三百多门大炮,足以形成了对城头清军绝对的压制火力。

为了防止可能会下雨,王新宇下令,在炮台上搭建雨棚,这样就算是下雨,炮兵仍然可以对攻城部队实施火力支援,而且火药也不会被雨水打湿。

大部分的辅兵和民壮在修建炮台的同时,另外一部分辅兵和民壮去附近砍伐木头,打造云梯、壕桥、盾车等攻城工具,并填充一批准备用来填护城河的沙袋。

这六日来,城内清军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范承谟从城内百姓中大量招募民壮;准备滚木礌石、火油、金汁、石灰瓶、万人敌等大量守城工具,准备条石、沙袋等随时用来加固城墙的材料。同时范承谟还给清军鼓动士气,威胁欺骗清兵,说一旦明军破城,就算是投降了也会被送去当苦力,最后活活累死在异国他乡。

宁波城内,衙役和捕快们到处张贴,宣扬明军破城之后,将会屠城,杀害百姓夺取财产,要求所有百姓同仇敌忾,协助清军一起守城。

不过范承谟对明军抹黑的宣传效果似乎不是很好,明军攻克杭州、松江等地的时候,也没有屠杀江南百姓,杀的都是一些死心塌地为清廷服务的铁杆汉jian,或者是一些罪恶满盈的汉jian家人。

江南三大案,让江南的士绅阶层对清廷是既仇恨又害怕。虽说很多硬骨头的都被杀了,留下的是软骨头的。软骨头的人怕死,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愿意为清廷做事。不要说死心塌地了,就连心甘情愿度不可能。

被人用屠刀架在脖子上强迫做事的滋味不好受,这时候有人来解救他们,士绅阶层怎么可能配合清廷对明军进行抹黑宣传。

当年的士绅阶层掌握了民间的说话权,他们识字有文化,老百姓要了解什么东西,大部分都是从士绅阶层那里得到的。士绅阶层不仅不配合范承谟抹黑明军,反而暗中反宣传。再加上一些老百姓家里有亲戚在杭州、松江等地,自然也知道琼州军对百姓如何。

范承谟眼见响应的百姓不多,就下令让清兵和衙役用刀威迫百姓协助自己守城,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出男丁加入民壮协助守城。他采取了家中只要有男丁的,都要出人;若是家中男丁多的,有三抽二,有四抽三,若有不从者,斩。

清军一共征集了两万多民壮协助守城,加上城内剩下的一万两千多清军和六千多辅兵,守城兵力达到了四万人左右。

到了农历二月二日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完毕的明军开始攻城。

“开炮!”随着王新宇一声令下,一门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攻城大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率先发威的是八门十二磅大炮,首轮攻击就把目标对准望京门城楼。呼啸的炮弹砸向密布射箭口的城楼,犹如一记又一记重锤砸在砖木结构的城楼上,砖石瓦片顿时飞溅起来,房顶被砸穿了,墙壁被砸碎了,射箭口被直接砸透。实心炮弹带着强大的动能,把箭楼砸得千疮百孔,躲在箭楼内的清兵惨呼连连血肉横飞。没死的清兵这才知道,箭楼是最不安全的地方,纷纷哭喊着逃离箭楼。

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炮弹呼啸而来,高大的箭楼终于支撑不住,在一片翻滚的烟尘中轰然倒塌。

“快反击!打掉蛮子的炮台!”清军守将谭雄大吼大叫着。

躲在女墙后面的清军炮手把火炮推出来,从垛口处伸出炮口,准备反击明军。

清军的大炮刚刚露面,城下所有的六磅炮和四磅炮就瞄准了清军火炮。一百多门大炮同时开火,喷出一团团火球,炮弹排山倒海,下雨一般砸上了城头,城砖一块块崩裂,女墙垛口就像是积木一样倒塌下来,躲在后面的清兵被飞溅的城砖石头砸得头破血流。

清军只有区区二十多门大炮,无论是射程还是火力密度,都远不如明军的火炮。

王新宇布置的炮台是精心计算过的,炮台位置在清军大炮射程之外,却在自己的大炮射程之内。事先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天地会的情报人员早就摸清了宁波城清军的火炮数量和性能。

宁波城内的清军只有四门仿制的红衣大炮,这种后期铸造的大炮,因为造炮质量不过关,炮的重量很重,口径却不大。三千多斤的大炮,却只能发射七八斤重的炮弹,最大射程大约两里,有效射程不足一里。清军其余的大炮,都是一些佛郎机、将军炮、虎蹲炮之类的小炮,射程就更近了。

明军的新式十二磅攻城大炮,有效射程有三里多;六磅炮和四磅炮的射程也都超过两里,远在清军火炮射程之上。

清军的大炮开火反击,炮弹却在明军炮台前面就纷纷落进泥土中。

铺天盖地的炮弹很快又砸了过来,砸到城头上。有不少炮弹直接击中了清军的炮位,一门门大炮在城上弹跳起来,又砸翻了大炮后面的清军炮手。还有些大炮被炮弹击中,跟随着轰然倒塌的女墙垛口的砖块一起从城头滚了下去,掉进护城河中,腾起了水花。

不到半个时辰时间,明军一百多门大炮就已经射出了一万多发炮弹,城头暴露了目标的清军火炮全部被摧毁,城墙被打得坑坑洼洼的,城头上的女墙垛口倒塌了一大片,露出光秃秃的城头,使得守军失去了遮挡物。只是范承谟留有后手,还有一部分清军的火炮却没有暴露,只等明军步兵开始攻城的时候,这些炮才会对明军轰击。

“盾车冲!开始填护城河!”王新宇下令道。

两千多名辅兵和民壮推着一百多辆满载着沙袋的盾车,向宁波城的方向推近。

看到盾车靠近,留了一手的范承谟下令,把留着当后手的虎蹲炮和小型佛郎机炮都搬上了城头,对准了越来越近的盾车开炮。

“轰轰”城头吐出了火舌,十多门火炮同时开火,争先恐后窜出炮口的炮弹向正在推上来的明军盾车砸去。

不过滑膛的前装炮本来精度就不高,更何况是这些质量很不可靠的小炮。

十多发炮弹砸了过来,因为盾车的阵形本来就很疏散,十多发炮弹大部分都落了空,只有一辆盾车被炮弹击中。

中弹的盾车前面的护盾顿时四分五裂,破碎的木板碎片就像是弹片一样四射,盾车后面推车的辅兵发出一片惨叫声,数人当场阵亡,十多人受伤。

清军的小炮刚刚开火,就遭来了明军最猛烈的火力反击。一百多门大炮同时开火,就算是精度再差,都能击中十多门清军的火炮。

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在城头上,清军残余的大炮接二连三被击中,有的大炮被射来的炮弹砸扁,有的大炮满地乱滚,有的大炮跌落到城下。清军炮手血肉横飞,死伤惨重。

盾车推到护城河边,辅兵们从车上搬下沙袋,丢进护城河中。

城头上,清军的火箭和鸟铳弹丸下暴雨一般泼洒而下。火箭射在前面抹了湿泥土,外面又披上湿毛毡的盾车上,火焰转眼熄灭。不过有不少正在把沙袋丢进护城河的辅兵来不及退回到盾车后面,就被城头射下的乱箭和弹丸击中。有的人倒在护城河边,有的人惨叫一声直接就跌落到护城河中。

“轰轰”明军的大炮再度发威,轮番射击的炮弹接二连三飞上城头,砸得垛口四分五裂,正在放枪放箭的清兵接连倒下。

明军弓箭手和火枪手也往前推进,琼州军的弓箭手已经全部换上带有滑轮的复合弓,这种弓十分省力,因为节省了拉弓的力气,可以专心瞄准。只要一名普通的成年男子,就能拉开原本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开的强弓,射出威力强大的利箭。而且使用这种弓,弓箭手的训练时间可以缩短。

弓箭手还是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弓箭的射速比火枪快得多,能形成压制火力。

当然,弓箭手的缺点是复合弓价格太贵,羽箭的成本也比枪弹高得到。不过对于不缺钱的王新宇来说,这些缺点都不算什么缺点。

一千两百多名弓箭手中,有五百多名郑袭从库页岛送过来的鄂伦春人、达斡尔人、赫哲人和鄂温克人等各部落的青壮年,虽然他们刚刚加入明军不久,可是这些人都是天生的射箭手,拥有了复合弓之后,他们的攻击力变得更强。

还有三百多名弓箭手是投降的蒙八旗和满八旗兵,当这些人把利箭射向清军的时候,他们一点都没有手下留情,下手比那些北方来的原始部落野人更狠辣。

一千两百多名弓箭手,使用威力强大的复合弓,不断的把羽箭射上城头。顷刻之间城头就像是笼罩上了一层苇絮。

城上惨叫声连连,大批清兵被射成了刺猬,倒在城头上。

火枪手射速虽然慢,但是人多,密集的弹丸夹杂着羽箭飞上城头,使得城上的清兵再也没有人敢露头射箭放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