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十三章 永新营

大明舰队 第三十三章 永新营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頂點小說,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山高路陡的永宁山区,一支军队穿行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之间。六月份的江西已经是非常热了,烈日当空,太阳十分毒辣,但永宁山区漫山遍野的竹林,给了这支军队良好的庇护。

这支军队没有任何补给和支援,因为他是孤军。

孤军,我们是真正的孤军!

江志平不止一次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相比起西征军来,进入永新山区的这支孤军比西征军更加孤独无助。西征军往东可以得到夔东义军的支援,往南还能得到和琼州军有密约的平西王府暗中相助。可是在永新山区的这支军队呢?他们什么都没有,四周全部是敌人!

永宁是吉安下面的一个县城,就是后来的井冈山。这里位于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这里已经远离江南,得不到江南明军的任何补给;这里也远离金厦,得不到郑家军的支援;这里去琼州又被广东隔断,也得不到琼州军的支援。

西北是长沙,北面是南昌和武昌,南面是赣州和潮汕,东面是抚州和建昌,四面都是控制在清廷手中的重镇,驻扎了清军重兵。

可以说,这支孤军,深陷清军的包围!

江志平一开始接到这样的命令,心中有几分不满,他觉得王新宇把自己置于险地。一支脱离了主力,没有后援的孤军,随时可能被敌人消灭。虽说王新宇教了江志平几招,譬如说化整为零,利用山区地形同敌人周旋;永新一带山匪众多,可以收编过来;当地贫穷。地主都没几个,可以想办法搞好百姓的生活。但江志平还是十分担心他孤军深入,一旦遭到清军四面围剿,就会面临全军覆没的下场。

区区五千多人的兵力,倘若被周围十多万清军包围,那真是插翅难飞。

军令如山,在江南明军大败鳌拜清军之后,这支准备深入敌后的孤军就趁着清军一片混乱的机会一路向西挺进。

因为这支军队的目的地是永新,固被取名为永新营。

永新军为了深入敌后作战的需要,全部剃发留辫。化装成清军的模样。这支军队的士卒大部分都是原来清廷统治下的百姓和一部分南方各族百姓,之前已经是剃发易服过了,为了能够击败清军,驱逐鞑虏,他们对剃发也没有那么抵触。

打着湖南绿营旗号的永新军沿着浙西皖南之间的山谷,一路通过了徽州、歙县、休宁,进入江西境内。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永宁军既没有明目张胆的攻城,也没有骗取清军的县城。经过上述县城的时候。知县和当地士绅出来迎接“王师”,江志平并没有趁机杀死县令夺取县城,而是适当的向当地士绅要了一点粮饷,便继续赶路。

当年通讯极其落后。清廷官员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军队从他们的地盘上通过,看到一支身穿清军号衣,剃发留辫的军队便以为是朝廷军队,再加上永宁军中有部分真正的清兵。都是之前被俘的清兵,他们在明军刀子威迫之下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明军交代的去做,这就更令当地官员信以为真。

当年的情况。清廷官员怎么可能想得到在自己的腹地会出现一支明军呢?谁都不会认为,明军有这个胆量深入。孤军深入,那不是送死吗?

永新军进入江西境内,路过景德镇、乐平、安仁、抚州等各城,当地的知县知州纷纷带着士绅出来迎接“王师”,江志平也没有趁机夺取县城州城,而是继续伪装清军,拿了点粮饷,继续赶路。即便是富得流油的景德镇和抚州,只要永新军撕掉伪装,在城外斩杀知州,就能趁机杀入城内。但江志平忍住了冲动,只是随便要了一点粮饷,连城都没进,就继续赶路。

看到“王师”没有进城,只是拿了一点东西便离开了,这些当地的“父母官”们也松了一口气,虽然看对方是朝廷“王师”,但当地的“父母官”都十分害怕客军。本地兵进城,是不会祸害当地百姓的,若是客军进了城,当地百姓肯定遭殃。

当年的清军军纪不怎么样,在别人的地盘上都是勒索百姓,甚至是杀人抢劫**,反正不是自己的家乡,怎么祸害都无所谓,哪怕他们已经是朝廷的顺民,也得祸害上一番。

就算是明朝的时候,大部分的明军在路过别人地盘时,军纪也是不怎么样的。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洗,就是这个道理,那时的军队大多数都是祸害百姓的。

见“王师”离开,当地“父母官”们都以为这支“王师”的主将带兵有方,军纪严明,能约束住自己的兵,于是纷纷向着“王师”的背影拱手道谢。

只是“父母官”们做梦都没想到,过去的这支军队并非是“王师”,而是明军。

从路过的城镇获得一定的补给,虽然不多,还是够这支军队一路上吃喝的。永新军抵达了抚州,征了船渡过赣江,穿过赣中平原,进入丘陵地带,直奔吉安而去。

永新军抵达吉安,考虑到五千多人的湖南绿营要回湖南,不走赣中平原,却走难走的赣南丘陵,这其中存在太多疑点,因此江志平把五千多人化整为零,只带着五百多官兵大摇大摆的直奔吉安城,其余的四千多人都分散了埋伏在周围山林中。

江志平带着五百多人,在江边打造了木筏,渡过江来到吉安城下。

等到吉安城内的清廷官员和当地绿营派人出来询问,江志平让军中原湖南绿营清军俘虏去回话,就说是湖南绿营的一部,和大部队走散了,迷了路,才来到这里。

俘虏兵身上有腰牌有番号,吉安知府和当地的绿营守备深信不疑。

吉安本是军事要地,当年金声桓和李成栋“逆行倒施”。公然“叛乱”,背叛了对他们恩重如山的大清朝廷,企图南北会师,结果因为大清名将高进库在吉安的奋力阻拦,两支“叛军”始终未能会师。高进库拖到了大清“王师”的增援过来,平定了这李成栋和金声桓的“叛乱”,为朝廷稳定南方奠定了基础。

后来“名将”高进库被调去琼州平叛,在琼州被王新宇用酷刑残忍杀害。而吉安这座原来的军事要地,也因为大陆上的“贼寇叛军”被肃清而失去了原来的军事意义。

这时候的吉安城,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府城。驻扎了一个营的清军。

一个营的绿营清军有一千余人,但吃空饷的缘故,吉安绿营只有六百多人,但因为吉安还算比较重要,绿营军官是营守备,而不是营千总。

虽说知府和营守备相信这是一支清军,但他们对客军的恐惧使得他们紧闭上城门,只让人下来问话。

“回去禀告你们大人,我们湖南兵不进城。只是迷了路,要来你们这里讨要一点粮饷,我们要的也不多,只要粮食两百石。纹银千两即可。”江志平让人告诉出来的绿营兵。既然是府城,江志平的开价就略高了一点。

“小人这就回去禀报大人!”

过了不多时,城内的人又出来回话了:“我们吉安穷乡僻壤的,实在是拿不出粮饷来供给各位军爷。你们还是去别的地方讨吧!”

江志平勃然大怒,拔出刀架在那人的脖子上:“把我们湖南兵看成叫花子了?就算打发叫花子,也得拿点钱出来吧!你们大人居然一毛不拔就想打发我们走?”

那人吓得跪在地上连连告饶:“大人饶命啊!小人只是传话的……”

江志平一刀砍下了这名清兵的头颅。带着血的刀尖向吉安城门的方向一指:“弟兄们!吉安的狗官欺人太甚!他们不给我们粮饷,我们自己进去拿!”

永新军立即开始攻城,城门下的士卒们用木头狠撞城门,城下的士卒们抛出绳索爪钩,飞上城头,随即就士卒们开始攀着绳索登上城墙。

吉安城内的清兵根本就没料到“客军”居然会动粗,城门内没有用重物堵住,被撞击了几下门栓就被撞开;城头上的清兵也毫无防备,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客军”爬上城头,挥着刀向自己头上砍下。

“贼人造反了!他们攻城了!”这时候清兵才明白过来,在城头奔跑,大呼小叫。

“杀!”江志平一声大吼,带着亲兵冲入城内。

城内的清兵反应过来,拿起武器抵抗。可是他们根本多年没打仗了,根本就不是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对手。转眼之间,反抗的清兵全部被杀,没死的清兵都跪在地上投降。

城外江对面,留在树林中埋伏的永新军士卒们也冒了出来,划着木筏过了江。

永宁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吉安城,吉安绿营守备死在乱军之中,知府李兴元被永新军活捉。

“你若是大方一点,今天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了!”江志平手中的刀指着李兴元冷笑道,“本来我们不打算攻城的,只想讨要点粮饷,谁知道竟然你一毛不拔!这怨不得本官!”

“反贼!”李兴元大吼道,“吾乃朝廷命官,又是汉军镶黄旗人!贼人安敢对我无礼!若是识相的,赶快放了本官,自缚了向朝廷自首!本官还能保你不死!若是一意孤行,看朝廷不灭了你的九族!”

“好!”江志平冷笑一声道,“今天就让你死个明白!老子可不是鞑子的绿营军官!老子是明军游击将军!来人,把这个狗官拉出去斩了!”

两名明军士卒上来,把李兴元拉了出去,在城门外一刀斩落人头。之后明军又贴出告示,宣称自己并非是山贼匪徒,而是大明官军,要当地士绅支持汉人朝廷,支持明军,共同努力为推翻鞑子朝廷贡献一份力量。

可是江西被清廷经营了十多年,除了少数心怀故国的士绅外,大部分的士绅都不敢站出来。对那些胆小怕事的士绅,江志平倒也没有痛下杀手,而是让人去调查那些为虎作伥,主动给清廷做事的人。

很快,一大批主动投靠清军,帮着清廷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就被人揭发出来。

对那些主动投敌的士绅,江志平当然不会客气。随着一声令下,几十颗人头滚滚落地。这些当年为了保住一家大小xing命而主动投靠清廷,为清廷卖命的士绅,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正义的惩罚,他们的家产也全部被充公。

“各位乡亲父老们,我们也不为难你们了!用不了多久,清廷就会知道我们攻占了吉安!为了不连累你们,我们决定主动离开吉安!如果你们愿意跟我们去永宁的,就跟我们走;不愿意走的,就继续留在这里!等鞑子来了,你们可以告诉他们,吉安遭到贼匪洗劫,贼匪已经逃窜去了永宁山区!这样方可保住你们的命!”江志平对士绅和百姓们说道。

主动放弃吉安,并让那些百姓告诉清军自己的去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永新军根本守不住吉安,倘若留下兵力硬守城,一旦清军破城,城中百姓必然遭到屠杀!

为了避免无辜百姓遭到清军屠杀,永新军只能主动放弃吉安,并让吉安百姓“不必通匪”,告诉清军永宁军的去向。

除了少数百姓和极少数士绅,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跟着永新军一起离开吉安去永宁山区,而是选择留在吉安。

永新军离开吉安,进入永新的永岗山山区,也就是后世的井冈山山区。

到了宁冈山,江志平才惊喜的发现,宁岗山周围的几个县水田密布,方便军队筹粮。山区地势险要,森林茂密,是一座天然的要塞。而且这里离大城较远,交通不便,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几千人马往山里一守,上万大军都攻不进来。

“真是一个好地方啊!我们的大帅简直就是神了!”江志平感叹道。

王新宇:我哪里是什么神啊!这是后世一位伟人教我的。

“到了宁岗山,把那里改名成井冈山。”江志平想起了临行之前王新宇的教诲,于是把永岗山改名成井冈山。

永新营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控制了周围的三个县,杀了一批和满清合作的士绅地主,开设了大明的县衙,在清廷的腹地埋下一枚棋子。

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