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托孤

大明舰队 第一百一十七章 托孤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王新宇心中明白陈蟒来到杭州这件事意味着郑经的事情已经败露!也许这时候郑成功都已经知道了郑袭和郑经内讧的事情。

“我得赶快赶到杭州!也许延平王快不行了!”王新宇心中对自己说道。郑成功攻打台湾,还是和真实历史上一样染上了重病,因为永历活了下来,郑经的事情也被自己暂时扣住没有上报,郑成功比真实历史上多活了五个月,但现在看来,估计很难再挺过去了。

亲兵刚刚把陈蟒来杭州的事情向王新宇禀报,郑成功派来的信使也到了,要王新宇马上赶去杭州,去杭州延平郡王府一趟。

“延平王肯定是凶多吉少了!”王新宇把苏州、松江一带筑城的事情交代给了李锐、罗祥、张玉坤和张威等人,自己准备马上动身乘船南下前往杭州。

“也许我这一去,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不能再回江南了!江南这里防务就交给各位了!”王新宇把自己的亲信李锐等人集结起来,“我们在江南大量修筑城堡,就是考虑到新降我们的绿营兵战斗力太差,野战根本打不过鞑子,只能据城固守。但城池防御是被动的,我们的兵力完全龟缩在城内,等于把主动权交给鞑子!所幸我还有你们几位的内河水师可以机动作战!若是鞑子反攻江南,你们利用水师之利,把各个城池联系在一起,可以机动作战,袭扰鞑子,也能为各个城池运送粮草物资!”

毕竟驻守各城的绿营降军野战能力太差,而且那些人的士气不高,军心也不稳,倘若清军反扑,各个击破,一座座城池围困下来,断绝了粮草,很难说这些降军会不会又向清廷投降回去。留下自己的人镇住他们。再用水师机动运输粮草,维持军心稳定,他们就不会再向清廷投降回去。

那些不久前投降过来的各地绿营杂牌军,说实话王新宇根本就看不上他们。他需要的是自己训练出来的精兵。但目前形势危急,人手不足,这些人只能先用起来。等到处理了郑家军内讧,解决了洪承畴,回头再把这些兵调往后方当预备役。把自己的精兵调上来。

“请大帅放心!有我张玉坤在,鞑子在江南休想捞到一点便宜!”张玉坤拱手道。此时王新宇的部将都已经改称他为大帅了。

“好!本将军相信你!”王新宇很相信张玉坤的能力,更相信他的内河战舰可不是吃素的。郑成功病重,郑聪的水师基本上都归王新宇指挥,目前在江南的郑家军水师,其实也成为王新宇的军队。至于浙军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张煌言的水师就是在王新宇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张煌言也信任王新宇,把水师都交给他打理。琼州军、闽军和浙军的内河水师相加,拥有浅水炮舰五十余艘。各种小船上千,水师的大小火炮更是有数千门,还有专门对岸攻击的船载火箭,就这支内河水师,清军都不好对付。

“大帅,若是鞑子来势凶猛,我们无法应付,该如何应对?”李锐问道。

王新宇道:“本将把王先生留下来,你们听他的就好了。”

有王余佑这样的军师在,清军要攻破江南。还真的无能为力。除非是清廷把姚启圣调过来,只有姚启圣才是王余佑的对手。可是这时候姚启圣因为得罪了清廷,被贬回家去种地了,好像得明年才去香山上任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把一切事情都交代完毕之后。王新宇带上亲兵,乘船前往杭州。

船航行了一天一夜,抵达杭州城,从武林门水门进入城内。

已经被改成大明延平郡王府的原清廷杭州巡抚府中,郑成功躺在病榻上,不住咳嗽。

“羽儿怎么还没来?”郑成功努力坐了起来。

“大哥。快躺下!”郑省英连忙扶住郑成功,“卑职两天前已经差遣信使去苏州了,羽儿应该很快就能到杭州。”

郑聪含泪扶住父亲:“父王,您没事的!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聪儿,为父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你们也不用安慰本王了!我郑森同鞑子交战了进二十年,没想到今日却要追随先帝(隆武帝朱聿键)去了!如今北伐尚未成功,我大好河山尚在鞑子手中,待我郑森见到先帝,实在是无颜面对啊!”郑成功留下两行热泪。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来报:“禀报王爷,王将军到了!”

“快!赶快让他进来!”郑成功原本已经发暗的眼睛突然发亮,射出两道光芒。

王新宇走进屋子,见到原本身强力壮,面孔白皙的郑成功如今骨瘦如柴,脸颊凹陷,颧骨突起,脸色发黑,才两个月没见,头发胡子都已经全白了,不由得心如刀割,一下就跪在郑成功的病榻前,痛哭流涕:“伯父!侄儿不孝啊!”

“贤侄啊!你终于来了!”郑成功伸出手,拉住王新宇的手。

“伯父,侄儿担心鞑子随时可能反攻,临安之役结束后,就去各地筑城,安排水师。还有近来晚稻也成熟了,在安排人秋收。”王新宇哭着回道。

“贤侄,男儿流血不流泪!莫哭!”郑成功拉住王新宇的手道,“人终有生老病死,你伯父就要下去见先帝了!当年是我郑森的父亲做了对不起先帝的事情,把鞑子放进福建,这才害死了先帝啊!现在好了,孤就要下去陪伴先帝了!”

“伯父!您不会有事的!”王新宇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说实话,没有郑成功,也就没有王新宇的今天。正因为郑成功一直信任自己,不仅把视为女儿的侄女嫁给了他,还放开手让他自行发展,并不遗余力的提供武器和人手。

虽然后世一些史料说郑成功心胸狭隘,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错过和李定国会师的机会,才导致南明的大好形势付之东流,但这也不能完全怪郑成功,只能说是当年形势过于复杂,郑成功本来就是忠于隆武帝的,虽然也认同了永历。但并不忠于永历,再加上江南士绅支持的鲁王势力,有些事郑成功也是身不由己。

“傻孩子,人总是要死的!看到羽儿已经长大。光复大明有望,孤也可以安心去了!”郑成功干枯的眼中流下眼泪,“如今北伐形势大好,可是伯父那不争气的儿子,却不听王命。竟然残害功臣,挑起内讧!此子罪不可赦!若是他落入贤侄手中,望贤侄不要放过他,务必大义灭亲!”

“伯父!世子毕竟是侄儿的大舅子,他是您的亲儿子啊!”王新宇含泪道。

“那逆畜已经不是孤的儿子了!更不是世子!聪儿才是世子!”郑成功愤怒的大喊起来。可能是过于生气的缘故,突然咳嗽不止,喘不上气来。

“王爷!”张煌言焦急的喊道。

“父王!”郑聪上前哭道。

“大哥!”郑省英哭着上前来,扶住郑成功,轻轻拍着他的背。

郑成功总算是缓了过来,他环视一圈。对周围的人道:“孤有要事交代,聪儿和羽儿留下,其他人都先出去吧!”

众人退了下去,只剩下郑聪和王新宇留在屋内。

郑成功这时候才对郑聪道:“聪儿,你那姐夫乃是中兴大明的希望!为父的离开之后,就让他辅佐你了!聪儿你要记得,你的爷爷是被鞑子杀害的!虽然他是咎由自取,卖国求荣,出卖了先帝,但鞑子还是过河拆桥。杀害了你爷爷!鞑子阴险狡诈,害我汉人无数!这个仇一定要报!今后你就听你姐夫的!”

“父王教诲,孩儿铭记在心!”郑聪含泪道。

郑成功又说:“为父已经向陛下请旨了,废了你大哥的世子。立你为世子!你一定要好好的经营我郑家军,将来北伐中原,夺回京城,就指望你们了!”

“请父王放心!孩儿一定会亲自率兵北伐中原!光复我大明江山!”郑聪掷地有声道。

“记得,你姐夫有旷世之才,对我们郑家又是忠心耿耿。为父走了之后,他就是你的大哥,也是你的老师!”郑成功语重心长的交代道。

“孩儿明白!”郑聪垂泪点头。

“我郑森得国姓,名曰朱成功,此乃先帝恩赐!我们郑家对大明忠心耿耿!为父走了以后,你们千万不可对朝廷有二心!虽然先帝已经先行一步,但现在永历皇帝为正统,你一定要誓死效忠大明朝廷!”郑成功对郑聪说这话的时候,又转头看了王新宇一眼,似乎这话不仅是对郑聪交代的,也是对王新宇交代的。

“孩儿一定对大明忠心耿耿!若有不臣之心,定遭报应!”郑聪发誓道。

郑成功微微点了点头,又对郑聪和王新宇两人道:“那鲁王的监国之位被本王剥夺,苍水先生(张煌言)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如今鲁王已经病入膏肓,他有个妃子有孕数月,若是生下儿子,就立为鲁王,也算是我们给苍水先生一个交代吧,这样我们就没有对不起江南士绅的地方了!鲁王在江南声望极高,我们还是不能亏待了他的后人!”

“孩儿明白!”郑聪拱手道。

王新宇也回道:“请伯父放心!侄儿一定不会亏待了鲁王!张大人对鲁王忠心耿耿,我们不能伤了张大人的心。”

郑成功微笑着点了点头,又对郑聪道:“聪儿,你先出去吧,为父要和你姐夫单独谈几句。”

“孩儿遵命!”郑聪退了出去。

就剩下王新宇一人在里面陪着郑成功的时候,郑成功先仔细打量着王新宇:“羽儿已经长大了!伯父要先行一步了,这光复大明的重担都在你身上啊!”

“请伯父放心!侄儿一定会不负伯父的厚望,率军北伐,光复大明!”王新宇做了保证。

“聪儿年幼,羽儿你有旷世奇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聪儿可辅,汝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郑成功模仿刘备托孤,把郑聪托付给王新宇。

王新宇大哭道:“孩儿一定尽我所能中兴大明,辅佐延平郡王!直到孩儿去追随伯父那一天!”

郑成功感叹一声:“羽儿,伯父知道你对我郑家,对我大明忠心耿耿。但你有大才,虽然你仁心宅厚,却能让王余佑这样的人才都来归顺!也只有你,才能让苍水先生对我郑家放心!说起来也是惭愧,伯父虽然和苍水先生共事,却暗中争斗,只因为各为其主。而你能让苍水先生诚心同我郑军联手,这就是你的才能!这一点,我们都比不上你啊!”

“伯父以不足百人发展至今日,侄儿今生最佩服的人就是伯父您了!侄儿能有今日,全仗伯父鼎力支持!”王新宇由衷的感叹了一句。

郑成功最后又交代道:“经儿那逆畜**败坏,竟然发动内讧,你就率军去替伯父除掉这个逆子吧!记住一点,郑家还有不少人暗中效忠那逆子,你就带你自己的琼州军去!平定内乱之后,就是北伐中原之日!只可惜你伯父看不到那一天了!到了那一天你一定记住,把伯父的墓迁移到京城!伯父要亲眼看着鞑子是怎么灭亡的!”

“伯父!孩儿一定会赶走鞑子!”王新宇痛哭道。

“好了,你也先下去吧,就让你伯父好好歇会。”郑成功像是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样,眼光中充满慈爱看着王新宇。

当天夜里,南明两位顶梁支柱之一,民族英雄郑成功带着未酬的壮志和不甘离开了人世,去追随他一生效忠的隆武帝了。在弥留之际,郑成功大哭道:“先帝啊!臣无能!不能亲自平定中原!所幸有羽儿相助,臣来找您了!”

“王爷!”郑家军和琼州军全军上下哭声一片。

王新宇跪倒在地:“王爷!”

郑成功逝世的消息不久之后就传到贵池,鳌拜得知了此事,气得摔了十几个杯子:“郑逆狗[贼!怎么不早点死!要是你早一两个月死了,我大清也不会丢失大半个江南啊!真是苍天不开眼啊!气煞我也!”

岳乐上前道:“大人,小王觉得,郑逆死去,对海寇士气打击极大!若是此时发兵攻打逆贼,必可一举夺回江南!”(未完待续。)

ps: 跪求月票,感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