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十八章 赵良栋撤军

大明舰队 第三十八章 赵良栋撤军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石弹如雨,砸得清军炮手血肉横飞。

天女散花般落下的碎石头中夹杂着数块西瓜般大小的大石头,其中有的大石头刚好击中了虎蹲炮,从高空落下的大石头砸在炮身上,把虎蹲炮砸得从地上飞了起来,炮管也被砸扁了。就算是那些一斤重的石头砸在虎蹲炮上,也能砸坏火炮。

忽然一块石头不偏不倚刚好砸中了一个火药桶,强大的撞击力产生的热量瞬间引爆火药桶,只见火光一闪,火药桶顿时变成了一团烈焰,在空气中骤然膨胀、爆裂,冲击波把周围几名清军炮手吹得倒飞起来。

残存的清军炮手丢下虎蹲炮,纷纷转身逃离炮兵阵地。

投石机本来是比火炮要落后的武器,但在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居高临下发射的投石机却有着比虎蹲炮这种小炮更远的射程,而且威力更大。清军的虎蹲炮还没来得及发挥威力,就被明军的七梢炮连续发射的几轮弹雨打得落败而逃。

铺天盖地砸下来的石头落在清军人群中,盾车纷纷翻倒,成片的辅兵变成血肉模糊的尸体,一些来不及躲闪开的战兵也被砸得稀巴烂。

就在清军硬着头皮往前推进的时候,后阵响起鸣金声。

听到鸣金声,清兵如释重负,纷纷转身就跑,飞快的撤回到自己阵上。

这一仗,吴三桂还没正式开始攻城,被明军的七梢炮一通乱砸,清军就在城下折损了五百多人,还被摧毁了十多门虎蹲炮。

亲眼看到虎蹲炮居然被远落后于这个时代的古老投石机所摧毁,吴三桂十分震惊,他知道地形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兵器上的劣势,但只能弥补一部分劣势,若是相差太大了,地形优势也无法弥补兵器劣势。于是吴三桂下令道:“把三斤将军炮调上来!”

吴军的三斤将军炮,炮重约五百斤,装药量一斤八两。能把三斤重的炮弹射出五百到六百步之外,射程超过明军的投石机。

三斤将军炮虽然也算是一种轻型火炮,但毕竟有五百斤重,平时行军的时候不像是虎蹲炮那样跟着中军前进。而是和红衣大炮一样,都是跟着辎重队一起走的。

爱星阿却冷笑道:“将军炮尚在三十里外,要送到这里至少得两日两夜的时间!平南王爷又想拖延两日时间?”

“回平西将军大人!”吴三桂冲着爱星阿拱了拱手道,“您也看到了,这贼人的投石机厉害。若是现在强攻,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弟兄性命进去!还是请平西将军耐心等候两日吧!等到将军炮一到,本王立即发动强攻,一举破城!”

“好!那本将军就再等你两日!若是两日之后继续借口推脱,那就休怪本将军上奏朝廷降旨责罚王爷了!”爱星阿以略带威胁的口气道。他对吴三桂的拖拖拉拉早有不满,自从一年半之前的磨盘山血战后,南明军损失惨重,爱星阿就多次督促吴三桂出兵,务必一举剿灭李定国和白文选,可是吴三桂找借口拖延到现在。现在缅甸发动咒水之难。吴三桂实在推脱不过去了,才勉强答应出兵。可是遇见一点挫折,吴三桂又在拖延时间。

见清军没有再进攻,王新宇下令,让辅兵拆解开七梢炮,往高处搬运。

白文选见状大为不解的问道:“为何王将军要把投石机往后山搬运?这样鞑子攻城的时候,我们不是无法用投石机攻击第一道土城外面的鞑子了?”

王新宇回道:“王爷,这吴贼又停止了攻城,想必是想要等到大将军炮或者是红衣大炮之类的大炮运上来!如果我们的投石机放的位置低了,就会被吴贼的大炮摧毁。搬到更高的地方去。贼人的红夷炮还是将军炮都没有那么高的仰角,他们打不到我们,而我们却可以在他们攻山的时候,用投石机打得到他们!”

白文选道:“这样外围的第一道城墙不是白白丢给了鞑子?”

王新宇笑道:“王爷。这外围的第一道土城,本来就是打算用来放弃的!这外围的第一道土城也是依山坡而建,鞑子要炮击轰毁,需要费一番周折。等他们轰塌了第一道城墙,爬上来的时候,我们第二道城墙上的火力可以打击鞑子!鞑子再用炮轰掉我们的第二道城墙。我们还有修筑在山上的第三道城墙防御!我们这样一步步后缩,把鞑子往高处引!这样我们就能发挥我们投石机的威力!”

白文选赞叹道:“想不到贤侄擅长防守,确实是令本王十分佩服!”

李定国的根据地八莫,江边码头上,一艘艘悬挂着南洋明军大旗的船只靠上岸,大批的民壮和辅兵从船上搬下一袋袋的粮食和武器。

“这种是什么炮?怎么如此怪异?”见明军从船上搬下一种炮身十分粗短,炮口朝天,重量又不是很重的怪炮,赵得胜十分疑惑的问了一句。

龚小大回答道:“这种是臼炮,这是小口径的臼炮,十二磅臼炮。炮弹虽有十二磅,但炮的重量却很轻,只有两百斤左右。”

“这种怪模怪样的炮,有什么用呢?炮管那么短,射程肯定不远吧。”

“对,射程是远比不上红夷炮,但这种炮特别适合在山区使用!我们王将军让末将送来这种炮,就是专门对付吴三桂老贼的!”龚小大拱了一下手回道。

数百里外的木邦,吴三桂派去的信使已经见到了赵良栋,信使告诉赵良栋,李定国已经有准备,让赵良栋谨慎行事,最好是从木邦撤军,赶到南路同吴三桂会师。

赵良栋问道:“不知道中路的王将军那边如何?”

“王将军那边没有消息,我们派遣的信使也没找到王将军部,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信使回道。

赵良栋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来开口道:“本将军同王将军共事多年,对他的性格十分了解,这王将军天性喜欢冒险,擅长出其不意发起袭击。他很有可能钻山沟绕小路去了李逆的腹地!倘若我军就此撤离,会陷王将军于险地!不行,我们得想个法子!”

之后赵良栋就安排下去,他让王辅臣留下五千人马虚张声势,稳步撤离,自己却带着四万多人的主力部队在夜间悄悄撤离,赶完南路同吴三桂会师。

留下的王辅臣仍然打出赵良栋的旗号,并保留了营帐数量,制造疑兵来迷惑李嗣兴。

等到天亮之后,留在木邦一带虚张声势的王辅臣才当着明军的面,大张旗鼓的开始稳步撤军,而且还留下一支部队断后路,同时让几十名骑兵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在树林后面的大道上策马疾驰,制造出滚滚烟尘。

“鞑子好像在开始撤军了!我军是否追击?”亲兵向李嗣兴禀报。

李嗣兴却严格遵守他父亲的教诲:“父王说过,不管敌人如何挑衅,引诱,我军坚守不出!此乃鞑子诱敌之计!我们不可上当!”

等到下午,王辅臣的“主力大军”撤退得远了一些后,李嗣兴才下令派出斥候,去检查清军大营留下的灶,李嗣兴的斥候兵发现,清军在中午的时候仍然是搭起了五万人的炉灶。

“这鞑子不敢攻击关城,他们稳步撤退,很明显是要引诱我军出击!哼!本公子就偏不上当!”李嗣兴得到了斥候的回报,冷笑一声道。

到了次日,王辅臣仍然布置疑兵,造成赵良栋的主力还在的假象,让李嗣兴不敢出击。

等到了三日之后,王新宇派出的夜不收发现了赵良栋主力早已撤走,正在向南面吴三桂的主力方向靠拢,回来向李嗣兴汇报了情况,李嗣兴才知道自己上了赵良栋的当。

“我们中了赵良栋狗贼的奸计了!若是不出兵灭了这王辅臣,本公子难解心头之恨!”李嗣兴气得破口大骂。

一员部将劝阻道:“小王爷,这王辅臣也非等闲之辈,有小吕布之称,我军若是贸然出击,恐怕占不到一点便宜。应该等五千琼州兵抵达,我军有一万精锐再去打王辅臣。”

“贼人正撤军,士气不高,若是我军此时出击才是最佳时机!等到五千琼州兵到了,我军已经错失良机了!”

李嗣兴不听劝阻,下令明军开关出击,去追赶留下断后的王辅臣。可是这李嗣兴根本不是王辅臣的对手,结果一出击,就中了清军埋伏,李嗣兴就被王辅臣打了一个大败而归,狼狈逃回关城。所幸的是,王辅臣没有趁胜追击,而是收兵,去追赶赵良栋去了。不过就算是王辅臣追赶过来,也无法拿下关城,因为五千南洋军刚好赶到,假如王辅臣回头追杀李嗣兴,遭遇这五千装备精良的南洋军,王辅臣那点兵力必败无疑。

这时候李定国的主力正在向木邦方向赶来,半路上有人来报:“禀报王爷!鞑子主力已经从木邦撤军,正往怒江峡谷赶去!”

李定国长叹一声:“这吴贼果然识破了本王的计谋!可惜了!要不此战必灭赵良栋!”

“王爷,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是好?”马九功问道。

“去增援巩昌王!必须把吴三桂堵住!只要堵住鞑子一段时间,琼州军就有机会救出陛下!”李定国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