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一章 回航

大明舰队 第一章 回航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临近过年了,王新宇把琼州的一切事情都交给方以智打理,再留下艾伯特的英式舰队、王德峰的白人雇佣兵和刘启的南洋公司陆军驻守海南,自己带着郑家军水师二镇和右虎后卫铁甲兵返回厦门岛。

艾伯特和王德峰不需要过年,他们过的是西方的圣诞节。至于留在英式舰队中的汉人炮手,还有刘启的南洋公司陆军,他们只能留在海南岛过年了。

小年临近,琼州岛上热热闹闹的,大伙们购置年货,挑选出肥壮的猪牛,鸡鸭,准备在小年前宰杀。明军解除了清廷规定的海禁之后,渔民们欢天喜地的下海捕鱼,捕捉各种海鲜,除了一部分自己留着过年之外,渔民们指望能让海鲜卖个好价格,过个好年。

尽管这时候海南岛还是缺少官吏,捕快,不过有王进忠的山地镇在当地维持治安,在捕杀了一批作奸犯科之徒后,控制住了琼州的秩序。

抓住的匪徒、杀人犯、抢劫犯等罪大恶极的罪犯,都在年前就开刀问斩,不给这些重犯过年的机会。一大批人头落地,虽然血腥,残忍,而且不给他们过年的机会,这听起来有些没人性,但乱世用重典,杀了一批人,镇住了一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保证了琼州府的治安,让百姓们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

至于一些小偷小摸、地痞流氓、泼皮无赖之流,都被抓了起来,送往吕宋岛。

“想回家过年?门都没有!干了坏事还想回家过年?去吕宋岛过年!”已经换上明军战服的石福狠狠鞭打几名不肯上船的泼皮。

石福每一鞭抽打下去,心中都充满了快意:幸亏啊!我有眼光,参加了王师!除夕还能放假回家去看父母。要是执迷不悟,估计现在就和这些泼皮无赖一样,被送到千里外的吕宋岛服苦役去了,那样父母亲和弟弟妹妹就苦了,过年谁能照顾他们啊!

就在刚才,王进忠亲自给山地镇的官兵们发了军饷,石福领到了三个月九两银子的队官军饷。虽然他加入明军才一个多月,而且前面的二十多天还是当的俘虏炮灰兵,但因为过年的缘故,除了发了一个月的军饷外,还提前发了一月份的军饷,外加过年的一个月发双薪。

九两银子啊!这在以前石福是想都不敢想的!这可是天文数字啊!一两银子,就足够贫穷人家过上一年了!以前他在清军里面当一名土司兵,土兵不属于绿营清军的编制,属于地方团练性质的军队。土兵的军饷,完全是土司说了算,说一个月是一两银子,但经常被吝啬的土司找各种借口拖欠银子。

有了那么多银子,石福可以让家里过个好年了。而且家里还分到了土地,父母亲,弟弟妹妹每个人都有份。无论男女,按照人头算,一个人分了十亩水田和二十亩山地。

山地虽然不能种植水稻小麦,可是山地可以种植番薯,可以种植茶叶,也可以种植果树。这些都是收入。山地除了种植番薯、茶叶和果树之外,王新宇还给了当地人一种名叫辣椒的植物种子,让当地人试种植一批辣椒。据说这种东西可以用来炒菜,味道要比用茱萸炒出来的菜好了不知道多少倍;除了可以炒菜,辣椒还能制成辣椒粉,当成一种武器使用。

石福听那些海边的战友说,他们家里也分到了田地。海边的人一人分到十亩水田和五亩山地,平均十个人分到一条渔船。渔船没那么多,明军就把一部分缴获的清军小船改成渔船,同时还在海里面捞起了被击沉的清军船只,被打散的船板也被捞起来,用来建造渔船。

捞起的沉船修修补补,打散的船板捞起来也能直接造船。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经过晾晒的木材,可以直接造船的。而刚刚从山上砍伐下来的木头是不能造船的。

“还是明军好,不但不拖欠银子,还发钱给弟兄们过年!还给弟兄们家里分田地,分耕牛,分渔船!”石福转头,高兴的对弟兄们说。

原土兵士卒们纷纷欢呼:“明军万胜!”

“万胜!万胜!”土兵改编的明军人人都感到自己血脉贲张,情绪激动。

相比起心情舒畅,情绪激动的明军来,即将被押送去吕宋岛服刑的犯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了。他们看着欢庆的明军,只能垂头丧气的登上船,准备过年期间在异国他乡服苦役。

犯人被押上一艘荷兰式的盖伦船,全部被送到底舱去。

悬挂着大明南洋公司旗帜的盖伦船刚刚开走,又两艘悬挂着大明郑家军旗帜的海沧船来到琼州海口码头停靠下来。

海沧船在码头停靠下来,跳板放下,一队队垂头丧气的俘虏被明军从船上押下来。只见这些俘虏都穿着穿着破破烂烂的清军号衣,每个人都剃了大光头。从面庞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清兵不是汉人,都是满蒙八旗兵。

“我们不是刚刚送走一批俘虏和人犯吗?怎么反而有俘虏往这里送?”石福很疑惑的向他们的千总山娃子询问。

山娃子笑着回答道:“这些是鞑子,是在厦门被抓住的真鞑子,要送来我们这里开铁矿的。我们这里抓住的鞑子熟悉这里,当然不能留在这里。厦门抓住的鞑子,就送来了。反正有我们的人看住,这些鞑子也跑不掉。”

碧海蓝天下,一支由一艘西班牙大帆船、两艘英式战舰、一艘荷兰武装盖伦船、两艘东方式大福船、五瞍海沧船和八艘蜈蚣快船组成的混合船队,劈开了白色的浪花,向东航行。

各船上张灯结彩,挂着大红色灯笼,船舱门上贴着红色对联,船队洋溢着喜庆。

王新宇乘坐的,是一艘船型最大,船上生活设施最好的西班牙大帆船。

“时间过得好快!明天就是小年了!”站在王新宇后面的龚小大感叹的说了句。

李锐说道:“看来,我们的小年只能在船上过了。”

当年从海南岛到厦门岛,快船三天三夜可以到,但船队里面有不少普通船,侧风航行,平均航速大约在八节左右,需要五天四夜的时间。

要在船上过小年,王新宇他们登船的时候,带上了足够的年货。

当年没有冰箱,新鲜蔬菜保存不了几天,但明军把黄豆和绿豆带上船,可以做豆腐,可以在船上种植豆芽和豆苗,就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还有萝卜、芋头、马蹄之类不容易损坏的蔬菜。至于肉食的保存,也有一套办法:除了活的鸡鸭猪带上船外,还有腌肉,腊肉,腊肠之类的。另外还有一种保存肉的办法:桶里面灌入浓盐水,把鲜肉浸泡在里面,可以放很长时间都不会损坏。体积太大,宰杀困难的牛,不适合在船上养,就把牛肉浸泡在浓盐水里面。

“明天就是小年了,虽然我们在海上,但也要让兄弟们好好过个小年!”王新宇说道。

战船上的明军水师官兵和南洋公司商船上的水手们忙忙碌碌,准备一些菜肴的材料。船上的炉子烧得很旺,锅里飘出了香味。

厦门岛上,所有的集市都热闹起来,郑家军的官兵们和当地的匠户、居民,都在采购年货。有郑成功海贸的利润,郑家军的官兵和匠户们过的日子还算不错,年前延平王给兄弟们发了饷银,让大家可以过个好年。

而那些外地来的难民,从沿海拉过来的民壮,虽然他们没有银子去购置年货过个好年,但难民营还是给他们发了少量的大米,面粉,还有一点鱼虾,让他们过年能过得好一点。

鞭炮声声,厦门岛洋溢在过年的喜庆中。

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放鞭炮,尽情的玩耍。对这些孩子来说,过年是最高兴的事情,因为过年了,他们可以吃到平时难以吃到的好东西。

广东海边,距离海岸线十五里的一座小村子。

这里却看不到一丝过年的喜庆,枯瘦的村民们目光呆滞,孩子们的眼中没有童年的欢乐,只有无尽的饥饿。老人躺在床上,为了节约体力,他们一动不动,看起来就像死人一样,这样或许能够多熬一段时间,节省一点食物。

一名村民说道:“年关又要到了,我们都快饿死了,他们还来催高利贷!我们拿什么给他们?这过年,愁人啊!”

这座小村子本来是广东海边一座普通的小渔村,虽然不富裕,但是渔民们辛勤劳动,男人下海捕鱼,女人在海边赶潮,能抓到一些螃蟹,收获牡蛎之类的。从海里捞上来的东西拿去集市上卖了,换回粮食,至少他们的生活还算是过得去。

可是自从清廷颁布了禁海令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小渔村被强行迁移,迁往距离海边十五里甚至三十里的内陆去。不仅如此,而且片帆不得入海,渔民们不仅不能出海捕鱼,就连去海边收贝壳,挖牡蛎都被吴六奇禁止了!更令人愤怒的是,当年的禁海令下得很急,只有三天的时间给渔民们搬迁。

很多人都没有思想准备,听到这个晴天霹雳,这些长期依靠大海生活的渔民们都愣住了。等到如狼似虎的绿营兵来赶人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搬迁,结果清兵无情的挥动屠刀,砍下了一批村民的头颅,逼着大家搬走。

搬到内陆之后,失去了渔船,又没有田地的渔民们只能租地种。人多地少,没有什么种地经验的渔民们种地又比不上原来当地的农民,结果收入还不够交租子的。为了生活,为了交租子,他们只好借高利贷。

利滚利的高利贷,逼得多少村民们举家自杀!

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有不少人冒险偷偷跑去海边捕鱼,结果撞上了狼虎一样的清兵。有的人直接就被清兵当场斩杀,还有的人被送去衙门,以通海罪判处斩立决。

海边的警戒线上,县城内的城门上,高悬着一颗颗人头,似乎在控诉清廷的罪恶。

血腥残暴,让村民们不敢再动出海的念头,他们只好坐在家里,等着饿死。

这座小村子里,不但没有过年的喜庆,却有饿死的尸骨,有在家里等死的人们。苟且偷生活下来的人们,眼中只有麻木,绝望。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也许明天就饿死了,也许一家人都挨不下去了,举家自杀。

“娘,我饿了。”一名瘦得几乎是皮包骨头的小男孩拉着母亲的衣角摇晃着。

可是母亲只能落泪,家里已经是揭不开锅了,哪里有东西给孩子吃?几个女儿已经全部卖掉了,换来的铜板只够交租子和还高利贷的。他们都是渔民出身的,比不上当地的农民。当地农民还懂得种一点番薯,能让一家人活下去。可是渔民们不懂得耕种,收的租子又是白花花的银子,番薯不值钱,种下去卖不了几个钱。就算种下番薯,不懂得耕种的渔民也不知道如何照料,都没什么收成,连租子都交不起了,还怎么活下去?

渔民们都快被逼死了,清兵还把脏水泼到延平王和张煌言他们的头上:“要不是那些海寇,我们的英主会禁海?你们休要怪我们,要怪,就怪那些不服王化的海寇!”

“娘……”孩子已经饿得嚎啕大哭。

就在这时候,家里的男人回来了,背回了一箩筐野菜和草根。

“毛毛,乖,听话!你爹回来了,给你带来好吃的呢!”女人安慰自己的孩子。

男人虽然没流泪,泪水却是往心里去:这样的日子,怎么过下去啊?还让不让人活了?

PS:新人求收藏,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