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十三章 张煌言

大明舰队 第十三章 张煌言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17 来源:笔趣阁

张煌言坐在书房中,翻来覆去看着那支做工精美的英国造,上面刻有BROWNBESS字样的燧发枪。

“不错!真是一种好武器!”张煌言感叹的说。

这支枪不需要火绳,晚上也不会暴露目标,而且这种枪的威力也大,装填也比火绳枪方便多了,装填速度要快得多。火绳枪的装填,还得盖上引火药的药池盖,还需要小心火绳,以免火绳不慎点燃火药。而这种枪,都不需要考虑那么多问题,只要装填就好,装填完毕就能击发。可以说燧发枪比火绳枪好用多了。

可是王新宇却听艾伯特他们说,他们英国人不喜欢这种抢,反而喜欢落后的火绳枪。因为扣动燧发枪所需要的扳机力量比火绳枪要大得多,要很用力去扣动扳机,而且燧发枪也不能保证每次扣动扳机就一定能击发,有时候燧石会打不着。正因为如此,当王新宇向他们要一百支燧发枪的时候,艾伯特很慷慨的把船上所有的燧发枪全部送给王新宇,自己宁可去用老式的火绳枪。

王新宇以一支燧发枪一百五十两白银的价格,卖了五十支燧发枪给张煌言。

“虽然贵了点,但肯定是好枪!”张煌言自言自语的说。

这种武器,可以转手卖给江南那些由士绅支持的反清组织,他们手里还是有点钱的,张煌言可以卖两百两银子一支,这一转手,可以赚到两千五百两白银,很划算的买卖。

其实有不少江南士子和士绅支持张煌言,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外援,就连郑成功都不可能白给他军费的情况下,还能支持二十年。江南大儒黄宗羲,就在暗中支持张煌言,还有那个虽然自称“水太冷,头皮痒”的钱谦益,虽说已经降清,但暗中还是和抗清义军来往,曾经利用他的关系,给浙江抗清义军提供了不少帮助。

张煌言还见到了柳如是,曾经是秦淮八艳的柳如是虽然已经徐娘半老,但还是不减当年的风姿。柳如是和钱谦益还有个女儿,叫钱知玉,今年刚刚十三岁,虽然年龄很小,但有母亲当年的影子,是个小美人胚子。真实历史上,此女后来嫁给赵玉森,人称赵钱氏。

钱谦益虽然也是贰臣,不过他不是洪承畴那种甘心给满清干尽了坏事的贰臣,而是类似于祖大寿那种,投降满清之后就没再做什么恶的贰臣。而且钱谦益告老还乡之后,还帮了义军不少忙。

另外还有一件事,王新宇对张煌言提起,希望自己能帮助浙军训练。王新宇提出的建议是:他的军队留一部分在舟山和浙江沿海,而浙军需要轮流跟他去南洋训练,等到练成之后,再回来浙江,那样军队才有战斗力。

张煌言问,为何要去南洋训练?

王新宇回答说,自己很快会去吕宋岛,打下一块地盘。那里面积大,土地也多,可以养活更多的军队。而且不仅要训练陆师,更重要的是要训练水师。不过王新宇有一句话没说:日后张煌言的水师,将会被改名成大明长江舰队。至于海洋防御,是由王新宇自己来担当。

除了训练外,王新宇还拿出一张设计图,是一种帆桨两用快船的设计图,这种船长七丈,宽一丈,船头一门十二磅红衣大炮,两舷各有八门轻型佛郎机火炮,有四十副桨,可以在江面上行走如飞,还能逆流而上,直抵武昌、重庆。这种船,是长江上的主力舰。而从洋人那边购买来的一百五十吨级和两百吨级私掠船,则充当长江炮舰使用。

另外,王新宇还将会把一批两百九十吨级私掠船和四百吨级五级巡航舰放到浙江沿海,用来扫荡清军水师。

但目前他手里还没有那么多船,所有的计划实施下去,需要到明年。

对于王新宇提出的这些建议,张煌言都同意了,这毕竟是对他有好处的事情。而且王新宇提议之后,张煌言觉得,这王新宇可是比延平王要好说话得多了,延平王不可能那么尽心尽力的帮自己,而且还因为鲁王的事情,两人有隔阂。但这王新宇,却能够尽可能给自己方便。

之后张煌言还试探的问了王新宇,对鲁王的事情如何看待?

王新宇回答说,自己只是延平王麾下的一员部将,对这些大事情,自己无权决定。

至于王新宇准备带回去的陶瓷、丝绸和茶叶等货物,张煌言已经给他准备好了,只要装上船,就能运走。这些货物,都是张煌言通过江南士绅从各地采购来的。有不少人暗中帮助抗清义军,偷偷的运到海边,由浙军的船只运到岛上。

“老爷,该出门了!”侍童杨冠玉上来提醒。

“嗯!”张煌言点了下头。

晚餐是王新宇请客,在军营设下酒宴,宴请浙江军将士们。

王新宇很清楚,张煌言是他和江南士绅联系的一条纽带,要取得江南士绅的帮忙,就需要张煌言。

士绅阶层,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力量。在后世,就连开国元勋中几位重要人物,都是士绅阶层出身,这证明了士绅阶层的威力。尽管江南已经有不少士绅阶层已经倒向了满清,但还是有不少士绅阶层仍然心向故国。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朱国治将会狠狠的屠杀一批士绅。只要让自己的特战队和特工部队能够抓住机会,在朱国治挥动屠刀的一瞬间,先干掉朱国治,救下江南士绅,那么这些侥幸活下来的士绅,不用说都会完全倒向自己这边。

王新宇的军营就设在码头边上,士卒们架起木栅栏,搭起帐篷,摆上桌椅,点燃篝火。

浙军官兵们陆陆续续到来,向王新宇道谢之后,便按照职位的高低入座。

“张大人到!”外面的士卒大喊。

所有人全部站了起来,迎接张煌言。

王新宇亲自走到大营门口,见到张煌言,行了个礼:“张大人请!”

张煌言在上座落座,先是说了几句感谢王大人宴请各位之类的话,随后酒宴就正式开始。

上来的酒菜,都是王新宇从当地渔民手里买来的海鲜,还有从当地收购的一些猪肉,鸡鸭之类的。

酒上桌,王新宇端起酒碗站起来,向左右转了一圈:“各位弟兄们!今日本将军初来乍到,宴请各位,也是为了混个面熟!日后本将军还会常来!本将军承诺,今后会给你们带来精良的火炮,盔甲和各种兵器!还有,今日本将军也和张大人商量过一件事:日后浙军的兄弟们,将会分批随我去南洋训练!本将军也会留人在浙江,帮助各位抵挡鞑子入侵!”

听到王新宇的话,众人纷纷叫好。

浙军的武器实在太差了,士兵也没经过什么训练,能有这样的机会,可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用过酒宴,王新宇把张煌言请到德雷克号上。

“这条船确实好大!和延平王的旗舰有得一比了!”张煌言坐在舰长起居室内,虽然他还不喜欢舰上的西式摆设,也不喜欢洋人因为常年不洗澡留下的一股异味,但对这艘船的巨大,还是十分感叹。

接下来,张煌言又说了句:“王将军,那些泰西人现在是你的麾下了,他们如此不讲卫生,你得纠正他们!”

“泰西人不喜欢洗澡,他们觉得洗澡容易生病。这些,学生可以纠正他们。不过长时间出海,却没办法洗澡,他们在海上一漂就是几个月,船上淡水都不够。”王新宇说道。忽然,王新宇脑中有了个念头:海水淡化器!可以制造那个东西,那样远洋的船上就能有新鲜淡水可以用了,水兵们不需要再用朗姆酒去兑上那发臭的水喝下去。

接着,王新宇说起一件事:“张大人,学生以为,鞑子连遭败绩,他们必然会采取比海禁更加严厉的迁海令来对付我们!”

“迁海令?”张煌言怔了一下。

“对!”王新宇点了点头,“他们可能会把海边居民迁得更里面一点!现在是距离海边十五里以内不许住人,种地。接下来,学生怀疑他们会变本加厉,会迁移到三十到五十里都有可能!”

“他们这样,是为了断绝我们的食物来源吧?”张煌言猛的一拍桌子怒道。

“不错!所以我们要占领东番岛,还要去打南洋!否则我们真的会因为缺少食物被困死!只要我们在外面开拓了土地,鞑子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最终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我们一点影响都没有,反而会导致他们原本应该赚到的贸易利润,都被走私的人赚走了!”

“难怪你和延平王都要向海外开拓那些不毛之地,你们都想好了对付鞑子的对策啊!”

王新宇又说起另外一件事:“张大人,鞑子的迁海令还没那么快下来,希望张大人这段时间能够利用和江南士绅的关系,多弄一些陶瓷、丝绸和茶叶来,这样我们在泰西人那里也不至于断了货。等到迁海令下来的时候,张大人恐怕就没办法搞到这些货物了!而且迁海令一下,这些货物在泰西各国的价格又会上涨不少,我们就能赚更多!”

张煌言反问:“但是现在能弄到多少?弄再多,也有卖完的一天。等卖完了,你还有什么货物可以卖给泰西人赚钱的?如果没了钱,你又如何维持你的水师?”

“请张大人放心!学生早有对策!”

“如何对策?”

“一方面收买鞑子官员,让他们偷偷放开海禁;另外一方面,学生要造大批长江船只,就是为了进入长江内,把货物运出来!鞑子会搞海禁,会搞迁海令,他们总不能再搞江禁,迁江令吧?倘若他们真能那么狠,不惜遮断他们自己的南北交通,那总不能连长江的几条支流都禁了吧?要是全禁了,他们的漕运,南北交通也都全部瘫痪了,那就是他们自取灭亡!”

张煌言笑道:“要是能够攻入长江内,又为何不攻下一两座大城?”

王新宇回答道:“我们就是凭借水师之利,长江两岸的大城,能破则破之,不能破的,也不用管。”

张煌言又提出一个问题:“王将军耗费巨资兴建长江水师,若是鞑子以木排点火,顺江而下,又要如何破之?”

“张大人!学生以为,这个问题不难对付!我军只需多造一些小船。鞑子木排点火下来,用小船就能毁掉他们的木排。”王新宇回道。

张煌言站起来:“本官以为,若能北伐,应尽早北伐,以免寒了那些支持我们的江南士子的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