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舰队 > 第三百零七章 江南行之下

大明舰队 第三百零七章 江南行之下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06 来源:笔趣阁

这辆车抵达目的地停了下来,伴随着一阵蒸汽机的轰鸣声,车厢前面延伸出来的吊臂缓缓升起,升高到最高的时候,车厢和底盘连接处的转盘开始缓缓转动,带动整个车厢转动一个角度,吊臂下面的滑轮组转动,挂钩缓缓垂落下来。随后就有工人把放在地面已经捆好的配件挂在挂钩上。

“这是绞车吧?”李嗣兴问道。

“是吊车,也就是绞车的升级版,以蒸汽机为动力,不需要人力拉动,能拉起几千斤重的重物。”王羽解释道。

李嗣兴的使团参观了造船厂,王羽又带着他们去参观钢铁厂、蒸汽机厂、冶炼厂和化工厂等重工业工厂,唯独没有让他们去参观枪炮厂,这是因为枪炮厂内的金属弹壳子弹生产车间目前还是严格保密,研究机枪和机关炮的研究所更是绝密。所有在枪炮厂内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与世隔绝,不得随意出入。

使团在上海住了五日,白天参观银行、商业区和工厂,晚上住在黄浦江边上最豪华的上海大厦内,这是一栋十二层楼高的高楼,是目前最高的建筑物。这个时代还没有电梯,这栋大厦刚刚完工的时候,使用毛驴牵引的升降机,蒸汽机大量投产之后,又把牵引升降机的动力换成蒸汽机。这种升降梯带有安全装置,一旦升降梯的牵引缆绳断裂,升降机上的安全钳就能卡住导轨,防止升降机坠毁。

上海大厦因为靠近江边,楼层又高,房间通风十分良好,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住在这里面的人们也不会热。若是到了最热的季节,还能使用冰块降温。

李嗣兴一行人在上海居住了五日,随后登上一艘开往武昌的班船。

这是一艘内河飞剪船,同海里航行的飞剪船相比,这种内河飞剪船吃水浅,吨位较小,不过船的体积不小,宽度也比海里的飞剪船宽,自然航速也慢了。因为吃水浅的缘故,必须增加船的宽度,否则容易翻船。

内河飞剪船以十节的航速逆流而上,从上海到武汉长江航线距离两千两百多里,内河飞剪船航行了一天一夜,先是在安庆停泊。

“先在安庆参观一下,安庆虽然不属于湖广,不过安庆也是粮仓。”王羽向李嗣兴和使团的官员们介绍道。

安庆一带,丘陵和湖泊交错,在这里的农田有水田、旱田和山林等类型。自从王羽采取了农庄改革制度之后,当地的大地主和士绅把土地打包成批的出租,租给善于经营土地的小地主和富农,原本租种土地的贫穷佃户都被退了佃。使用上新式农具的小地主和富农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土地,进行不同的开发,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靠近江边和湖泊的低洼地,农场主们把这些低洼地挖低了,改成鱼塘,在里面养殖鱼虾鳖之类的水产品,也养鸭和鹅。挖掘出来的泥土来填高另一部分的低洼地,把那些原本水草丛生的低洼地改成水稻田。加上原有的水稻田,安庆一带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一倍,水稻产量大幅度提升。

地势较高的旱地,被用来种植蔬菜、瓜果和豆类等农作物,当然也种植了大量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同时也养殖猪羊牛鸡之类的动物。

丘陵上的山地,用来种植棉花、茶树、桑树、果树等。一些地势高的山林,种植竹子、树木之类的,能生产竹笋、木材和蘑菇等。

因地制宜的开发方式,使得这里的农场主都发了财。至于那些被人退了佃的佃户,他们之所以被退佃,就是本来技术就不高,家境贫困。这些人被人从土地上赶走,赶到城里变成了工人,或者是移民去了海外。

“九江和南昌一带,其实和安庆的模式差不多,都是因地制宜开发,这样就能用更少的人种地,养活更多的人,留在农村专门种田的人们也发了财。”上了船之后,王羽又继续向使团的官员们介绍道。

船在武昌停下,王羽和使团的官员们换乘湘江内河船,逆流而上,前往湖南腹地的产粮区参观。

湖广一带号称天下粮仓,这里不像安庆那样,水稻田被丘陵和湖泊分割,大部分都是连绵成片的大片水稻田,因此在湖广一带,除了少量的水产养殖之外,几乎所有的农田都种上了水稻,形成一望无际的水稻田。不过湖南东部也有不少丘陵,在那些地方种植番薯等高产作物,也有养殖猪牛羊鸡之类的。

水牛养得多了,种地的效率提高许多,用身强力壮的大水牛拉着新式农具耕种,一户人家就能种植原本需要十多户人家才能种得完的土地。

“看来,说什么南方注重工商,不重视粮食生产,都是一些人信口开河啊!”参观了湖广一带的农场运作模式,使团的人感叹道。

王羽笑着道:“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还不是被退佃的农户太多了?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变成了难民,涌入城市,或者是来到江边谋求出海。这些事被某些文官看在眼里,就变成了南方不重视农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若是真的不重视粮食生产,本藩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养活全国人口?只是物尽所用,人也是各尽其才,本来就不适合留在田里种地的那些人,还不如干脆断了他们的种田之路,让他们谋求别的生路。”

“湖广士绅就愿意把佃户赶走?”一名官员问道。

当年的家族势力十分强大,其实很多佃户和当地士绅也都是同宗同族的亲戚。若是说收他们的租子,给他们放高利贷,士绅们还能做得到。可是赶走村民,这样的做法有些过了,不管哪个朝代,都极少发生退佃的事情。

王羽冷笑一声:“观念不同了,如今南方是资本的社会,在资本面前,什么亲情都比不上白花花的银子重要。士绅们把地租给一般的佃户,收成并不怎么样。他们受到工商业的影响,发现租地给农民耕种都没多少收入,所以也改变了方法,干脆把地集中租给那些擅长经营土地的人们耕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