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母子两个转战上石村,精神抖擞。
走到村口时,就见大树下坐了五六个妇人,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聊天。
梁氏挑眉,“好机会。”
她立刻牵着儿子的手蹭蹭蹭的走过去,笑着问道,“你们在聊什么?”
众人看到梁氏,还吓了好大一跳。
偏偏梁氏直接在她们身边坐下,还将背上的背篓‘砰’的一声放在面前的地上。
见到几人下意识的低头看向背篓,她立刻说道,“哦,你们说这菜啊,这是我爹娘哥嫂特地给我摘的。”
不,他们并没有想说菜。
梁氏咯咯咯的笑着,“你们也知道,我们现在住在城里了,一根葱都要花钱买,我爹娘不忍心啊,难得我回去一趟,他们立马就给我摘了这么多菜让我带回县城。不过我也孝顺的,我给他们割了一大块肉。”
众人,“……”
梁氏继续,“爹娘一直夸我,说难得有嫁出去的女儿这么舍得,割了这……么大一块肉回去的,还怪我乱花钱。但是没办法啊,我们家三竹有出息,有个稳定的活计,我也勤快,做点小绣活儿的补贴家用,日子好过了,给爹娘送点肉也是应该的,对吧?”
众人,“……”妈蛋,想走。
几人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就想起身找借口回家。
梁氏都还没吹嘘到自己儿子呢,见状立刻适可而止,转移话题,“对了,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呢?我也好久没回村子了,村里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你们跟我说说。”
上石村的八卦因子一如既往的强悍,尽管在场几位妇人并不喜欢梁氏,但还是兴致勃勃的跟她讲起来。
“我们在说唐家。”
“唐家?唐家咋了?”
“唐秀上个月不是去府城参加乡试了吗?这不,昨儿个回来了。”
梁氏更加有兴趣了,乡试啊,这一部分的常识她不懂。可如今儿子已经上私塾了,将来也是要参加乡试的,所以她得提前了解清楚。
那几个妇人见她感兴趣,立刻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我听说啊,这乡试刚结束几天,那放榜是要等到九月份的,还有个十来天的时间。按理说,这考了科举的考生和家人,肯定是第一时间就想知道高中没有的对吧?我们都以为唐秀才他们至少还要十几天才回来,谁知道昨天就回家了。”
“村长听说的时候,今天一早就去问唐秀才情况,问他考得怎么样,怎么这个时间就回来了。当时我跟着去看的,唐秀才说了一堆话,我听得云里雾里的。但是,我就听出一个意思,唐秀才自己都不确定考得好不好,说要等放榜以后才知道。”
“你说要是自己觉得考得好,肯定在府城等着了,干什么就突然跑回来了?”
“我觉得,要么考得特别差。想想,那唐秀才这个年纪,乡试多难考啊,能高中才稀奇呢。要么,肯定在府城出啥事了。”
“我就是看不光唐家那婆娘的脸色,跟她打听就一副不理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