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沙俄 > 第八百四十八章 又杠上了

奋斗在沙俄 第八百四十八章 又杠上了

作者:马口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0:38:18 来源:笔趣阁

对拿破仑三世来说,他急切地需要俄国保持中立,这样他才能一门心思地对付奥地利。而帕默斯顿显然不可能支持他这种野望,甚至帕默斯顿还希望干脆利落地关闭俄罗斯朝巴尔干和黑海地区扩张的大门,希望用条约的形式逼迫俄国割让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而帕默斯顿的要求则非常符合奥地利的味口,他们早已对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垂涎三尺,1848年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们才不会放弃这两个公国给俄国。

如今有机会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还能够将本地区一直跟他们抢地盘的俄国三振出局,如果能够成功那奥地利人做梦都要笑醒。

只不过嘛,奥地利人现在只是搅屎棍,可以影响全局但没办法左右全局,一旦法国人强烈反对,他们就只能退避三舍了。

只不过嘛,法国人虽然有求于俄国,但不意味着他们会纵容和放过俄国,毕竟之前的新仇旧恨还是要清算的。顶多法国人也只会给俄国一个稍微体面点的结果罢了。

比如按照瓦莱夫斯基伯爵最初的想法,俄国需要割让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西部地区给奥地利,还要承诺在规定时间内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撤军,还必须保证多瑙河三角洲的非军事化。

这种条件讲实话还是比较苛刻的,也说明了法国人的真实想法。

只不过随着事态发展,法国人渐渐发现这样的条件有点不符合实际,毕竟联军虽然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但那是在克里米亚,而在瓦拉几亚地区联军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连多瑙河都过不去。

这样一来让俄国彻底放弃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就像个笑话了,更何况随着巴里亚京斯基在高加索地区发力,那边的土耳其还溃不成军,这个账就更不好抹平了。

所以一番磋商之后拿破仑三世和瓦莱夫斯基伯爵达成了一致,俄国割让小部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领土“补偿”奥地利,算是用有恩小惠堵上奥地利人的嘴巴。

然后俄国承诺在规定时间内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撤军,除此之外还必须立刻停止高加索地区的侵略,恢复到战前状态,最后黑海舰队将被严格限制,不管是吨位还是战列舰的数量都必须符合英国人的要求。

只不过当瓦莱夫斯基伯爵兴冲冲地跟克拉伦登通报这个最新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新条件的时,英国人又一次不干了,因为帕默斯顿坚持除了上述条件之外俄国还必须完全放弃高加索南部地区,包括切尔克斯、格鲁吉亚、埃里温和纳希切万。

这几乎是要从俄国人手里夺走近二十年来他们在高加索地区扩张的成果,不可谓不苛刻。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英国很关注波斯问题,时刻提防着俄国从伊朗方向经阿富汗向印度扩张。印度可是他们的禁脔,哪怕仅仅只是有这种可能他们也无法接受。

自然的当英国人将这些加入条件中之后俄国人立刻就不干了,导致谈判马上陷入僵局。

这多少让拿破仑三世很是苦恼,一方面他觉得英国人有点过分,换做他是亚历山大二世也不会接受这种条件,另一方面他又必须跟英国人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友好,毕竟法国还没有撇开英国单干的实力,要是跟英国人闹翻了,事情恐怕真的没办法收场了。

如此一来他只能想方设法地去做英国的工作,但是吧那句老话是怎么说的?人走背运的时候喝水都会塞牙缝,这句话放在拿破仑三世身上实在太合适了。

还没等他做通英国的工作,土耳其那边又出事了,原因就是民族和宗教问题。在这方面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亦或者奥地利都对土耳其有很大意见,比如1月份英法盟国代表就在伊斯坦布尔回见了土耳其首相阿里帕夏和坦齐马特改革派代表福阿德帕夏,这两位是苏丹派往巴黎参加和平会议的代表。

在这场会面中,盟国代表要求苏丹必须做出姿态,显示正在给予奥斯曼帝国包括犹太人在内的非***人口完全的宗教和民事平等,还特别强调在这一点上盟国是认真的。

时任英国驻土耳其大使斯特拉特福德.坎宁参加完会谈后给外交部的汇报中很直接地承认了他们对土耳其改革的决心很不看好,认为土耳其人态度模糊而且对外国施压很是不满。

他说土耳其人觉得这种西方强加的改革将削弱奥斯曼帝国的主权,而且他们始终认为基督徒比他们更低一等,让他们跟基督徒平起平坐简直就是羞辱和亵渎。

甚至坎宁直言不讳地说:“土耳其人相信不管苏丹通过什么样的法律都无法改变基督徒更卑贱的事实。”

因此坎宁直接警告说如果继续强迫土耳其改革很可能激化矛盾,让土耳其国内政局陷入动荡。

只不过坎宁的警告并未让帕默斯顿特别重视,于是乎英法继续通过外交渠道向土耳其施加压力,最终在巴黎和平会议之前苏丹被迫发布了《改革诏书》,许诺给非***臣民完全的宗教和法律平等,让非***享有拥有财产以及凭借能力加入奥斯曼帝**队和官员的权力。

对苏丹来说,他的如意算盘是通过承诺进行这些改革防止欧洲国家进一步干涉其内政。特别将《改革诏书》在巴黎和平会议之前颁布,也是向外界宣布巴黎和平会议不能涉及土耳其内政。

只不过这一招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奥尔洛夫伯爵强烈地坚持和平会议必须讨论土耳其改革问题,如果不能在和会上让土耳其白纸黑字将这些写清楚签字画押,那今后谁能保证那个所谓的《改革诏书》真的能实施?

所以他坚持这一点必须放在谈判桌上谈,否则一旦俄国做出让步,那谁能保证土耳其境内基督徒的利益?

可以想象,如此一来俄国和土耳其就又杠上了,让本来就波折不断的和谈变得更加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