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沙俄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说服

奋斗在沙俄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说服

作者:马口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5:29 来源:笔趣阁

这还是用纯铁建造龙骨肋骨和船壳的舰船,如果用更坚韧的钢铁来建造,船舶的结构重量还有优化的空间。单单从这个角度说,钢铁船舶就比传统木船优越得多。

不光如此,从材料本身的角度来看,钢铁取代木材也是必然的趋势。从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算起,欧洲广泛使用柚木、橡木造船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

如此长的时间基本上将欧美范围内能找到的大型树木采伐得干干净净了。以至于到了9世纪初,各国为了继续建造大型船舶不得不挖空心思的搜罗树木。

最初还能用整棵的大型树木,然后用小点的质量还过得去的树木拼接,最后到了40年代,连稍大点的合格木材都没有了,只能继续用散碎木头一点点儿的拼凑。

如果不是工业革命让造船技术有了进步,让铁制辅助材料性能提高,没有合适木材将直接导致欧洲造不出大船了。

正是因此,用这种方式拼凑出来的船舶不可避免要付出惨重的结构重量代价。毕竟整段的材料和拼起来的材料结构强度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必须有辅材加强,而辅材必然要增加更多的重量。

而钢铁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本来就比木材更坚固更有韧性,而且只要有大型的钢厂,能生产出你想要的几乎任何长度的结构部件,完全不存在缺少材料的风险。

甚至钢铁船舶的建造费用和维护保养加起来比木质船舶还要经济。根据4年英国人的对比研究,多佛尔号铁船船体造价是46英镑,仅比同等排水量的木船赤颈凫号略高。但是铁船头年的年平均养护费用是每年5英镑,而后者则高达3英镑。

这还是在铁造船舶很少的40年代的数据,越是钢铁产业发达,铁船的建造成本就越低,而木船只会显得越来越贵。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必须要有发达的钢铁产业基础上的。如果像俄国这个鸟样子,那还是洗洗睡吧,别说铁船了木头船都造得不怎么样。

“所以,当前最优先的工业是发展钢铁冶金工业,没有足够多足够便宜的钢铁,什么都是空谈,我们未来长久的国策应该是以钢为纲!”

李骁不容置疑地就下了这么一个结论,将拉扎列夫和别林斯高晋震得有些头晕脑胀——咱们这不是在讨论造船的问题么?怎么都上升到国策的基础上了?这合适吗?

“当然合适!”李骁重重地挥了一下手,“钢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后造船需要大量的钢铁,纯粹的钢铁船舶需要数以千吨的钢铁,而我国如今一年的铁产量能造几艘?”

不等拉扎列夫和别林斯高晋回答,他又道:“还有铁路,这也将极大的改变战争的形态,同样的它也需要大量的钢铁。甚至未来我们的步枪、我们的大炮都需要钢铁,没有足够发达的钢铁产业,如何能支撑这一切呢?”

拉扎列夫和别林斯高晋陷入了沉思。确实,钢铁越来越重要了,就像李骁所言,以前的火炮都是铜炮,但是现在他们去英国考察的时候发现,英国人正在更多的使用铁炮。

英国人的铁炮炮管壁可以更薄,重量可以更轻,但却可以容纳更多的发射药发射更重的炮弹。这些无不说明,钢铁确实越来越重要了。

拉扎列夫问道:“大公阁下,您想让我们做什么呢?”

老头这话算一针见血,李骁跟他们说这些肯定是有目的的,而李骁的目的也很简单:“阁下,钢铁实在太重要了。但是我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国内根本就没有现代化的钢铁厂可言,而我们的对手却在飞快的进步,将来会把我们甩得越拉越远!”

“我也曾疾呼过这个问题,但是人微言轻,根本没能引起任何重视。您二位声望显赫一言九鼎,如果你们能就此发言,必然能引起陆军部和海军部以及陛下的重视……”

拉扎列夫和别林斯高晋都点点头,在这方面他们确实比李骁天然的有优势,也愿意推动这一点。

“近期我们会向陛下建言,建议大建铁厂!”

这让李骁松了口气,他还真担心俄国的工业化重担完全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那他真心是扛不动。有了拉扎列夫和别林斯高晋帮忙说话,多少能起点作用,至少比他一个人唱独角戏好多了。

“大公阁下,我听说您反对康斯坦丁大公的海军革新计划,尤其反对他扩大建造蒸汽船舶?这是为什么?我看得出您不是很支持蒸汽船吗?为什么要反对呢?”

面对别林斯高晋的忽然提问,李骁苦笑了一声,将自己的顾虑全部讲了出来。

“从各个方面看,盲目扩大建造蒸汽船,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尤其是在我国各项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这么蛮干建造出的船舶会存在大量的隐患,而这些隐患一旦爆发,必然给反对蒸汽船的人诸多口实,那样的话……”

拉扎列夫顿时吸了一口凉气,赶紧问道:“康斯坦丁大公的厂子真的那么不堪?”

李骁只能道:“您要是不相信,亲自去看看就知道了。恕我直言,很不乐观!”

拉扎列夫和别林斯高晋对视了一眼,基本算是信了李骁的话。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康斯坦丁大公的计划就太坑爹了,会让他们老哥两个晚节不保一世英名全部断送。

“我们近期去考察一下,如果确实如此,那他的计划确实有必要重新评估了,不宜盲动!”

聊到这儿,双方都比较满意。要不是两老头还要去冬宫面圣,都有心抓住李骁秉烛夜谈了,临别的时候拉扎列夫还依依不舍地交代道:

“大公阁下,尽快将您的意见整理成册,我要详细审阅。另外,您之前说的防锈漆试验的问题,也尽快着手拿出成品来。有我们老两个在,海军部没人敢拦你,找几艘铁质船舶做对比实验是小菜一碟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