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大召唤 > 一千九百九十四章:修建长城

战国大召唤 一千九百九十四章:修建长城

作者:黑白隐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3:46 来源:笔趣阁

八月,眼下正是炎热的天气,周天子思来想去,为表达诚意,在长安城外十里地的地方下了马车,手捧着竹简,在韩思忠一杆武将的保护下,徒步向长安走去,沿途的百姓听得周天子要禅让,纷纷驻足观望,韩毅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当即不敢托大,急忙出了长安城,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随便造谣生事便可让韩毅三个月的努力化为泡影,韩毅黑色一张脸,面色有些难堪,暗叫韩思忠胡来,竟然不阻止周天子。

出了宫门,高力士来到早已准备好的马车上,道:”大王请上马车!”

“上个屁!”韩毅没好气的蹦出这三个字,随后带人大步向着城门外走去,半晌韩毅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身后的高力士道:“去!将韩凰给我带过来!”

“诺!”高力士当即应了一声,带着几个小太监,直接小跑了过去,足足半刻钟的功夫,高力士背着手里着拿着拨浪鼓的韩凰跑来,韩晨听闻周天子亲自来城门,当即顾不得许多,放下手中的毛笔,紧随着高力士身后跑了过来,得到消息的自然不止是韩晨一人,韩枫、韩宁、韩冥、韩武等人也是应声而来,只有韩彻远在成皋,怕是赶不上这次盛会了。

“父王!”几个孩子匆匆赶来,对着韩毅弯腰行了一礼,韩毅看向几人,半晌点了点头,背手而立,看向高力士背上的韩凰,韩毅伸手将韩凰接了下来,拍了拍他的小脑袋道:“来!随爷爷出城去!好不好!”

“好!”韩凰两个小眼睛,笑成了月牙状,后面的韩枫等人皆是暗自摇头,他们知道自己是与王位彻底无缘了,韩枫的无奈,韩宁的不甘与憎恶,韩冥的无所谓,韩武不动声色,心宽体胖,认为这样也没什么。

“走!”韩毅直接拉着韩凰的小手向着长安城外走去,两边的黑甲兵士纷纷站立在两边,怒喝道:“王驾出行,百姓跪首!”

原本热闹的平安街瞬间静音,百姓纷纷跪伏在地,韩毅当即快步向前道:“快!”

韩毅等人急步而行,韩凰两个小短腿边走边跑,这才勉强能跟得上众人的步伐,看的好生的滑稽。

出了城门,韩毅一眼便是看到了周赧王,双手捧着竹简,双手捧着竹简,慢步向着韩毅的长安城走去,地面上所铺设的路面皆是青石,韩毅上前驻足拱手道:“王臣韩毅拜见天子!”

“吾等拜见天子!”众人皆是一拜,韩毅极其身后的百姓皆是一拜,神色恭敬道。

“韩王德深而望威,有周王文武二帝之典范,束百年纷乱,寡人不及也,寡人愿退位让贤,今三辞三让,还望韩王不要推辞”周王说完放下竹简,摘下王冕,退掉王袍,跪伏在地,周边的百姓一听韩毅要当天子,纷纷跪拜在地道:“请韩王登基!”

韩晨等人也就地叩拜,只有韩凰一人,傻傻的和韩毅站在一块,韩毅虎目扫荡着四周,看着前方的周赧王随后道:“天子之命,不可忤逆之,而今天子让位,孤自感身有不足,但孤实放百姓苍生于己,不忍百姓再受战乱之纷扰,而今羞愧登位,如未让民之富庶,免受天地战乱之苦楚,孤愿以死告慰天地!天地共鉴,妖神仙魔共听之!”

韩毅的声音传遍大地,百姓一听浑然颤抖,纷纷跪拜扣首,周王一声白衣,亲自为韩毅带上王冕,穿上王袍。

自此,周王八百年基业到此结束,韩毅抚摸着胡须,看向周赧王,深吸一口长气道:“周公姬延大义,今封为安乐公,赏赐封地于中南半岛景城,望周公安乐晚年!”

“臣!多谢天子!”姬延无力的垂落下了头颅,像他这样的末代君王,能够得到善终,是对他们最后的宽慰了,毕竟有许多的末代君王,还不如他。

韩毅看着旁边的韩凰,抚摸着他的头颅,将其抱在怀中,看向周边的众人道:“传寡人之令,而今登位,赋税减半三年,百姓共庆之!”

“大王宽容!大王宽仁啊!”百姓眼看着得到实惠的好东西,纷纷跪拜在地,为韩毅歌功颂德。

韩毅环顾四周,扫了一眼下面跪地的周公,笑道:“周王!随我赴宴!”

“臣遵旨!”姬延无力的垂落下头颅,老老实实的跟随在韩毅身后,大气都不敢喘。

韩凰一双黑色眼睛打量着韩毅头顶上的王冕,伸手抓着韩毅前面的冕珠,发问道:“爷爷!这是什么啊!“

“这是冕!好看吗?”韩毅今日心情不错,挑逗了一下这个小家伙。

韩凰看着眼前的小珠子,傻呵呵的笑道:“好看!能送给小凤凰吗”

韩晨一听,身子一惊,当即黑着脸道:“凰儿不得胡闹!”

韩凰被韩晨教训一顿,也只能气鼓鼓的低下了头,韩毅抱着韩凰,哈哈一笑道:“好!等你能担得起大任,这个王冕迟早是你的!”

“谢谢爷爷!”韩凰开心的拍了拍手,随后向韩晨做了一个鬼脸,伸着粉嫩的小舌头,韩晨也是无奈,但韩宁的心却是沉到了谷底,这是彻底没机会了吗?

宫内设宴款待周王姬延,韩毅为了让他乐不思蜀,将在秦国俘虏的美女送于他三百,让他安享晚年,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眼下不过是接受禅位,事后还要泰山封禅,一番酒肉过后,周公也是被带下去休息了,为了避免刺客,给韩毅的民声填上污点,韩毅直接下令让天机派遣大量人手保护姬延,甚至于调拨三百狼影,将姬延保护的密不透风。

随后韩毅一指诏书废除了燕王喜,原本燕国的王族反抗异常激烈,但在卫青和徐庶文武两人的碾压下,这些人根本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直接被盖过去了,燕王喜直接被扣押,运送长安等候韩毅的发落。

当然韩毅也没有亏待他,将他的封地封赏在南方鸟不拉屎的地方,眼下天下大定,不易大肆屠杀,要施恩于天下,安定民心。

当燕国被按住后,韩琦也象征性的递交了归属书,吴国也正式落入韩毅的手中,虽然早就落在了韩毅的手里,但名义上不是,现在不过是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罢了。

韩毅看着眼下国内的开支,眉头紧锁了起来,虽然国内的税收总体而言是增加的,但开支同样是不小,比如军队的养护,以及对秦军士兵的安置,毕竟他们刚刚投降,各地的文化不同,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摩擦,为了消除这种隔阂,韩毅将镇北军、以及韩擒虎、曹操的兵马混编,重新整编,踢出里面的老弱病残,以及没有参与过征战的子弟兵,让他们回家务农,同时国内的兵马进行整编,在保证战斗力的同时,也让民间得到大量的劳动力,一来是恢复生产,二来开拓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谁会嫌弃自己家的钱少,随着食盐的需求量增加,盐场也增加了许多,还有茶叶,以及对外贸易,以晋阳为主,派遣商人去草原购买牛羊,并将中原的茶叶和食盐出售给草原,以此来换取巨大的利润,同时国内的耕牛稀少,在商人买牛回来的时候,直接被国家收购,并发放给百姓,虽然这是一笔赔钱的项目,但商人的税收,直接弥补了这个空缺,还获得了巨大利润。

眼看着国家欣欣向荣,韩毅又将目光瞄准了蜀国的丝绸,毕竟和麻衣粗布相比较,丝绸简直是利器,这其中的厉害关系,韩毅也是拎得清的,直接派遣妇好负责此事,在蜀国搞到丝绸,并且扩大产量,丝绸一经问世,直接被许多大臣的败家娘们全部抢购一空,甚至于有价无市,眼见有利可图,韩毅又是如法炮制,将其设置为国有,商人追风逐利,也开始打起来丝绸的主意,不远千里将丝绸运送到域外。

这一笔暴利,在加上茶叶,瞬间韩毅可谓是如鱼得水,乘着这个空隙的时间,韩毅又捣鼓出了瓷器,毕竟这个玩意在宋明清时候,可是个暴利,韩毅自然也没有放弃,让工匠不停的研发,虽然制作工艺很粗糙,但进步却是非常明显,新出来的瓷器直接被抢完了,韩毅也乐在其中。

用时士兵的盔甲和兵器也在不断的研发和改进,装备的治理也在不断的提升,虽然不能穷兵黩武,但也不能重文轻武啊,韩毅可不想自己以后的朝代,被草原打的缩在长城,不敢北上,这可不是韩毅想见到的。

书房内的灯火不断变换,韩毅揉了揉自己的脑壳,还是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但北方却是不安定了,随着茶叶、食盐、丝绸这些东西的流入,草原突然意识到中原富庶的可怕,毕竟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李世民此刻也开始蠢蠢不安了,修养了五六年,让他雄心壮志,看着眼前的茶叶,李世民只感觉食不知味,虽然国内的人口大大增加,但每年都会有不少百姓饿死,甚至于冻死,毕竟他这里实在是太冷了,同事李世民也了解了中原的富庶,不由自主的垂涎三尺。

当然李世民也不敢掉以轻心,看向手中的竹简,扫了一眼身下的长孙无忌半晌道:“无忌!你怎么看!”

“眼下为了安抚百姓!军队一直在扩招!但军粮一直是个问题,这么多兵咱们不好养,为今之计就是联合努尔哈赤,大举南下攻打中原,虽然不能一举将其灭掉,但掠夺来的财富能够让百姓过一个好年啊”长孙无忌、面色凝重,寒风一吹冻的他瑟瑟发抖,李世民执政以来,国家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原先的茅草屋变成了现在的石屋,可一但到冬天饿死的冻死的的不计其数啊。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代替我走一趟草原!”李世民叹息了一口长气,深色凝重道。

“明白”长孙无忌也是没有办法,直接带领着队伍出使着草原。

同时成吉思汗也是按耐不住了,草原日夜温差巨大,白天热的要死,晚上冷的要死,而且草原的水源非常匮乏,每年还要迁移,在加上中原传入的好东西,让这些饿狼垂涎欲滴啊。

终于,堪比上一次草原大战的战况终于是要爆发了,李世民派遣的使者抵达了努尔哈赤的草地,两边达成了协议,开始筹备军饷,于明年的冬天南下入侵中原,而铁木真似乎也和他们搅和到一块,集结了二十万蹄铁骑,十万奴隶准备在此南下。

韩毅一统中原之后,自然开始要为之后的战斗做准备,毕竟草原这个邻居可不是很友善,韩毅也开始积极修建长城,将燕长城和赵国的长城连在一块,当然这件宏伟的建筑也是劳民伤财。

仔细的算一下,嬴政动用了二百万人都修建了十年的时间,而韩毅不过聚集了六十万囚犯进行修建,这其中的差距自然是可想而知,仔细换算一下,大约需要四十年的时间。

韩毅为此也是头疼不已,索性有鲁班弟子进行帮衬,这才让工期快了很多,但随着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犯罪的概率也是越来越低,囚犯刑满释放,这六十万人可谓是越来越少,韩毅也在为此苦恼,无奈的韩毅最终决定招纳工人,在百姓农闲的时候,让他们修建长城,但毕竟不是无尝的,而是每人管饱餐两顿,每日工钱五个铜板,不是韩毅抠门,实在是国家没有那么多预算。

当然百姓也不会在乎钱多钱少,他们真正在意的是管饭,毕竟农闲的时候没有活干,而韩毅管饭还给钱,这谁不愿意啊,每年的夏冬两季节,修建长城的速度便是快了不少,而长城也逐渐有了模样,原以为这样安逸的日子会持续下去,但总是有人不安分,或者说为了有限的利益,发动无限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