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十四章 贵而不贵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十四章 贵而不贵

作者:金吾不禁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1 08:44:40 来源:笔趣阁

瑞士银行久负盛名,号称世界保险箱。二战期间,瑞士银行不但以匿名账户的方式大量吸纳犹太人的存款,更利用其中立国的身份与**德国进行过无数暗中交易。

二战爆发前,许多犹太人在瑞士银行都有大笔存款,后来这些人大多在德国的集中营里惨遭杀害,其存款账号和密码也随着他们一道化为灰烬。至于这些储户的后代们通常既不知道银行的名称,也不知道账号。有些人仅仅知道他们的父亲有财产并且常到瑞士去。

《银行保密法》使存在瑞士银行里的财富像进了保险箱一般可靠。但是另一个问题随即产生:如果储户在瑞士银行以匿名方式存入一笔巨款,后来突然去世,生前既没有交给银行一份遗嘱,临终时也没有机会把存款密码告诉家里人,那他的这笔存款就将永远呆在瑞士银行里取不出来。

1989年,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埃杰·布朗夫曼亲自到伯尔尼同瑞士银行协会(ASB)交涉,此后ASB确立了一套程序,通过在苏黎世的一个中介机构查找银行里的无主财产,并要求其成员银行提供财产清单。这次查找的结果令人惊讶,一共发现了775个无人认领的账户,存款总计3200万美元世界犹太人大会事先做出的估计,却是几十亿美元。然而,当这段丑闻被揭露出来后,犹太组织坚持要一次性赔偿10亿美元。但瑞士政府和银行只提议建立两项基金,一项是1500万瑞土法郎的大屠杀纪念基金,一项是70亿法郎的团结基金。这两项基金运作后所得利润全部用于补偿种族灭绝的受害者。

二战期间**为自己疯狂掠夺财富。据1945年英国当局的一份报告估计,**战利品的总额大约在545亿到5.5亿美元之间,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46亿美元。但这个数字只包括**从被占领国家中央银行的保险库里盗取的黄金,而被**掠夺的个人财产的确切数字则永远是个谜。

为了掩人耳目,**把掠夺来的大部分黄金重新浇铸成每块近400盎司的金锭。

一部分藏在德国各地和帝国银行,另一部分藏在其他一些中立国的银行。而瑞士银行正是大笔**黄金的理想保险箱。瑞士银行通过隐匿这些来路不明的“**黄金”,在战后着实发了一笔横财。

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比如制造穿甲弹不可缺少的贵金属铬、提高坦克装甲强度的钨。1943年,**经济部长冯克强调说:“如果失去瑞士这个外汇渠道,德国没办法把战争支撑到两个月以上。”而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除去对公交易外,瑞士银行还负责帮助**高官保存私人的产。二战末期,**头目们看出帝国覆亡在即,纷纷把搜刮来的不义之财转移到瑞士银行的保险库里,妄图在战后依赖瑞士《银行保密法》的保护逃脱盟国的追缴。战后人们偶然发现,希持勒的空军元帅戈林、经济部长冯克、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都在瑞士银行开有匿名账户。

二战结束前,瑞士人看到德国气数已尽,就下令冻结了德国的账户。1945年瑞士与盟军签署协定清查所有德国财产,但瑞士坚持在对这笔黄金估价问题上保持独立。由于1946年冷战刚刚开始,盟国不但需要瑞士严守中立,更需要瑞士银行帮助进行战后重建工作,所以美国劝说英国和法国接受了瑞士的立场。结果瑞士最后向英、法、美归还了6000万美元,而按照盟军事先的估计,瑞士银行里共存有大约5亿多美元的**黄金。

“**黄金案”丑闻被全面揭破后,瑞士银行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瑞士经过长期努力才在世界上建立起来的公正、人道的形象,已被完全玷污。瑞士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出现萎缩,许多客户纷纷抽走资金,一些大的退休资金和公共基金不再委托瑞士银行操作。瑞士在与另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美国纽约的竞争中,从信誉和声誉两个方面被打垮。

瑞士银行不可信了,纽约也有可能卷入次贷危机而出现问题,放在自己的保险箱里不安全,放在古灵阁的话就保险多了。

每次战乱都会有很多钱下落不明,黄金和白银在巫师和麻瓜之间是可以互通的,同样古灵阁也和瑞士银行一样保持“中立”,按照巫师和妖精的停战协定,没有继承者的金库里的黄金都会归妖精所有。

西弗勒斯在阿尔巴尼亚的地堡里也藏了一部分**金锭。

对魔药教授来说挣钱根本就不费劲,韦斯莱家那么穷是因为亚瑟的问题,他就是那种拿着魔法部发的那点死工资养家的人,偶尔利用职务之便干点贪赃枉法的事。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往往会选择一个有本事的男人来当自己人生的伴侣。年轻时的西弗勒斯看起来一点都不稳定,按照普通人的想法,他不值得托付终身,他就是那种中长线潜力股,做短线的人没那个耐心,根本就不会在意他,等“明白”过来的时候机会已经错过了,再怎么扼腕痛惜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翻了。

清朝前前后后共和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近二百个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对德、奥宣战后,中国停止支付对这两国的庚子赔款。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俄国的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免除了俄国时期的所有战争掠夺,1924年5月,苏联宣布放弃庚子赔款。1924年底,美国政府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把余下的所有对美赔款全数退还。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国都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并订立协议,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或充作外国银行营业费用和发行内债基金之用,直至赔款支付到1938年时终止,实际共支付赔款六亿五千二百三十七万两白银,各国总计实际退还金额折合一亿零五百八十九万三千美元。

东方文明和西方是截然不同的,停止西化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如果同质太严重就没有多样性,进而东西方文明没有办法各自取长补短了。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货币稳定性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白银很容易贬值,16世纪以前的数百年内,西欧的物价除了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发生短时的波动外一直是稳定的,在新大陆发现后大量白银涌入欧洲造成通货膨胀。

贵重金属输入欧洲,但是各项物资并未增加,加上人口增加,以致商品农产品产量不足,物价急剧上涨,尤其是粮食价格。

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致使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

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

对英法等国家来说,价格革命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因此,在英法等国内经济体系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国家里,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西班牙来说就比较复杂了,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虽然也有所滋长,但封建结构仍相当顽强。面对农产品的价格猛涨,封建贵族只是一味加强封建剥削,城市中的行会继续控制着手工业生产。这就造成西班牙国内工农业生产难以发展,所产粮食不足以养活本国居民,所产羊毛仍然大量输往尼德兰和意大利,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更加高于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加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财富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西班牙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这都造成从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很快就转到其他国家的供货者和债权人手中的局面。

中国是一个缺少贵金属的国家,白银一直以来依赖日本进口,从1562年到江户时代这漫长的400多年时间里,位于日本岛根县大田市的石见银矿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日本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以至于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日本,日本也因此被明朝人称呼为“银群岛”。

在汉唐时期中国一直实行金本位,到了明清时期才开始银本位。

黄金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匮乏,而欧洲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白银,使得中国白银货币相对充足。但有利也有弊,虽然当铺、钱庄、票行、银号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明清经济的发展,但当时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发生,从而导致经济动荡。然而由于中国不具有白银的开采权,实行银本位就迫使人们必须用大量实物去换取白银,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中国百姓辛苦赚来的财富逐渐流向了欧洲。

海禁除了要防倭寇,还要防这些想开所有港口的欧洲商人,避免他们用银元把中国的物资给掠夺走。

1876年因干旱导致德干高原农作物欠收,印度是一个季风国家,农作物的生产完全取决于夏季风到来的时间,夏季风来得早会导致洪涝,来的晚则会发生干旱。但是英国驻印度的殖民地政府经常出口粮食;在饥荒期间,总督监督向英国出口创纪录的640万吨重量的小麦,这削弱了印度南部丰富的食品和经济实力。

总督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举行了6万人的盛大宴会。

粮食商品率是出售的商品粮数量与粮食总产量之比,其高低取决于一个地区内的人地关系,地广人稀的地方粮食商品率高,印度人多地也多,可是1876年那么高的粮食商品率是有问题的,而且印度的土地不只是种粮食,还要种其他经济作物,以前的印度统治者如果一出现饥荒,会迅速采取措施应对灾难。而英国人到来后,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印度的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结果。他们并不关心饥荒导致的严重破坏,唯一关心的是饥荒对税收造成的影响。

首次饥荒发生于1770年,当时情况相当严重。这场大饥荒从1769开始到1773年结束,造成1000万人死亡,比二战屠杀的犹太人还多。

1771年开始大规模的死亡时,东印度公司反而把税增加到60%用以弥补征税人口的减少。劳动人口减少导致产量降低,意味着税收下降。那些在饥荒中幸存下来的农民被迫支付双倍的税收,以确保英国财政部的收入不减少。

在1873到1874年的比哈尔邦饥荒中,通过从缅甸进口大米避免了严重死亡。然而孟加拉政府及其副州长理查德·坦普爵士被批评在慈善救济方面花费过多。

对于1876年再次发生的任何超额指控,印度政府的饥荒专员不仅在粮食贸易方面放任自流,而且还在严格的救济资格标准在更多微薄的救济口粮。覆盖了印度南部的马德拉斯地区,估计有550万人丧生,饥荒最终覆盖面积67万平方公里。

印度人正在饿死,英国却在卖掉他们的粮食,用以保证英国本土的粮食安全。

如果明清时期的平民为了获取白银,将粮食卖给了外国商人,粮食商品率过高,那么就有可能威胁国土安全。

上交的粮食还有给军队吃的,所以银子太多不是好事,以当时的文盲率,他们根本就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有银子怎么会换不到粮食呢?

“闭关锁国”是一种贸易保护,同时也无意间起了封闭港口的作用,至少没听说过黑死病在明清港口城市蔓延。

反倒是1880年沿着贸易线传播开来了。

1946年的这场饥荒不是由自然灾害引起,也不是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或敌人的封锁造成,这场饥荒完全是可以预见和避免的。

每天成千上万的人饿死在拥挤的街道,英国人依然不允许报纸对饥荒进行报道,更不允许报纸上出现显示饥荒的恐怖照片。尽管在加尔各答大街上早已经是尸横遍野,但上流社会的人们生活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他们在舞会和宴会上依然玩得很开心,炫耀着自己的财富,过着奢华的生活。

从1943年3月至7月,因为抢夺粮食,死在军队手里的人数高达30万人。到处都是倒毙的尸体,成为了野狗、胡狼和秃鹫的食物。

当时英国负责调查饥荒原因的政务委员会成员艾克罗伊德在回忆录中写道:“1943年8月,在从马德拉斯前往加尔各答的铁路上。我原本怀着好心情离开车厢,准备前往餐车享受丰盛的早餐,发现站台上挤满了憔悴的饥民,所有的人都无力的坐在站台上。他们原本是想搭车前往加尔各答。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就无力再站起来,我能听到他们在那里嗷嗷叫着发出最后绝望的恳求。听到他们的叫声,我的喉咙难以下咽,我回到了车厢。”

那个战胜了邪恶的轴心国的丘吉尔在内阁会议上说:“有没有饥荒,印度人都会像兔子一样繁殖,所以他们饥饿不饥饿又有什么不同呢?”

他继续无情的从印度榨取食物,将这些粮食送给英**队和希腊平民并说“饥饿造成的营养不良在孟加拉并不严重,他们忍饥挨饿的能力比希腊人强。”

所以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白银是一场赌博,能以小博大,市面价格剧烈波动,加之体重价低不适合巨额支付,因而不同国家先后放弃银本位制,但次贷危机爆发后白银是最大的资本逃跑的方向。

多读点书真的有用,这次华人黑帮就吃了个暗亏,图了一时爽,那么多银锭放在投资市场能多挣多少钱。

有计划地开支很有必要,子弹要节约,也幸好西弗勒斯没打算延迟交货,从集市回家后他又开始干活了。

他是个有良心的“坏人”,因此最后差点死了,好人不长命,看来有良心的坏人好像也是如此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