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小福女 > 第五百二十五章 农事

农家小福女 第五百二十五章 农事

作者:郁雨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1:28 来源:笔趣阁

“免了,免了一年。”满宝道:“当时我们县中也有人不欲上书免税,是傅县令奔走,这才能搭着益州的尾巴免税的,不然我们村的日子肯定也难过。”

农夫就拍着大腿道:“哎呀,你们运气可真好,碰上了一个好大人了,我们县别说是免税了,去年还新增了两捐,说是洪水冲垮了道路水利,都得花钱休,花用的钱粮都分派到了我们头上,不然我家也不至于还不上那两袋谷子呀。”

满宝已经不是六七岁的小孩儿了,她如今知道的事情更多,想的也更多,虽然依然牢牢的记着傅县令增加入城费的事,但也想着先生说过的话。

评定一个人,不能只记着他做的一件事,得把他该做的事列出来,再把他做了的事列出来,方能知道那个人怎么样。

傅县令在罗江县多年,却只去过七里村两次,平时劝课农桑从不会走到七里村;

六年的时间,他只加过一次捐;

每年都发劳役修水利和道路,还修过县衙;

收城门费;

上书给他们免了税;

总结下来也只有这么几件事,但因为母亲的缘故,满宝很喜欢道教,这两年也读老庄,慢慢的知道,有时候,不做,就是一种正确。

当然,她更喜欢现在的杨县令。

因为每年劝课农桑他都会走到七里村来,甚至不仅是七里村,罗江县下所有的村庄他都会走过一遍;

几乎每年他都会从县衙中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粮种,农具或耕牛分到各户或各里,扶贫扶弱;

每家若是添丁或是添置产业,里正都会比以前上心一些,有时候不用村民们去找,里正自己就找上门来核对记录,然后向上禀报;

杨和书也会发役令,却会将事情提前,农忙过后十天之内出役,不会像傅县令那样,一年早,一年晚的,不是正好咬着农忙的尾巴,就是正好是天气最冷的时候;

杨和书不收城门费,还约束县城里的帮闲,不准他们找城里小摊贩们的麻烦;

还会帮城里的商户联系外头的商户,将生意扩出去……

所以不仅是这位一看就没显露真实身份的李二郎问,就是一般人问她两个县令如何,她也不能说傅县令不好,只会说自己更喜欢杨县令而已。

李二郎却转移了注意力,专心问起农夫加的捐,以及为何他们县两年前的受灾情况。

但农夫哪知道整个县的事,他能说的也就是他们村和附近几个村的受灾情况。

但这也足够李二郎推断出他们县的情况了。

白善宝也坐了上来,祖母和先生都说过,将来他要是当官,这些都是要了解的。

而且他也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当官的,百姓会怎么说他们。

李二郎问起农事来,“不知去年收成如何,一亩能有多少石?”

“那个倒是没算过,但一亩麦子好的有三袋半,差的也有近三袋,收成还算不错的。”

李二郎蹙眉,想起了什么,扭头问白善宝:“你们是罗江县来的,可知罗江县的收成如何?”

白善宝想了想道:“全县的数据只有县衙才知道,不过我们的小庄子麦子亩产去年秋称重时是五石,水稻差许多,只有三石左右。”

李二郎怀疑的看着他,“小麦的收成能有这么高?”

稻谷的亩产倒是还正常,可这小麦,一般情况下不都只产三石左右,便是有些地肥沃,能收四石都顶田了。

白善宝却笑道:“我们用的新麦种,所以比别的地收成要高一些。”

本来小农庄和老周家用的麦种就是最好的一批,而后每一季收成都会挑选最健壮,麦穗最好的留作麦种。

不知道它们是不是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环境,麦种的优良性能开始慢慢的被激发出来,或是调整过来,反正这两年的收成都还不错。

而且比老周家的亩产还要高。

每年收成的时候,就是满宝的仙子转世的故事更为广为流传的时候。

因为村民们一致认为,满宝他们都没怎么管地里的活儿,每年的收成竟然比他们还高。

那能是什么原因呢?

大岭的那片地他们是知道的,并不是非常的肥沃,所以能有这个收成,只能是神仙保佑了。

村民们这样认为,白善宝却不会这样想,对农庄里的活儿,他们只是不下地干活儿而已,但决策都是他们做的。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每年他们要请多少人来沤肥,每年撒下去的肥料有多少,更知道每年从大渠里挑水浇灌要请去多少人力……

他觉得,这份高收成是应得的,并不是靠神仙保佑。

奈何村民们虽然也听他们说话,却依旧更相信是神仙保佑。

这会儿他说起农事来,便不由多问了农夫几句,“你们只种春小麦吗,抽穗时都能赶上雨水吗?”

“老天爷哪有那么商量,总是会差几天或十来天的,不过问题不大。”

“问题还是很大的,”白善宝道:“若雨水能赶上抽穗时,那不仅麦粒饱满,麦穗也会更长一些。”

“可咱也不能让老天爷下雨就下雨不是?”

白善宝:“所以要浇灌。”

李二郎忍不住看白善宝。

农夫哎呦一声,道:“那么多的地,哪儿浇得过来呀,而且麦子灌浆的时候正是地里草茂盛的时候,这会儿不给地里除草,那收成更没有。”

满宝道:“说到底还是人力的问题,不能精耕细作,若是家里多几头牛就好了。”

“还多几头牛呢,我们村有一头牛的人家满打满算也才一户,”农夫看了眼满宝他们身上的穿着,看着似乎很普通,但看了一眼外头栓着的马,农夫笑道:“小公子和小娘子家中富贵,哪里知道我们外头的苦呀。”

“我知道呀,我家也很穷的。”

农夫才不信呢,“穷人能读得起书?还是个女娃娃。”

“那是因为我们先生好,我读书不要钱,而且女娃娃怎么了,我们家就是我先读的书,我侄子侄女们才去读的。”满宝道:“既然人力一时没有,畜力也不够,那你们就换新麦种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