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小福女 > 番外 走偏的番外4

农家小福女 番外 走偏的番外4

作者:郁雨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1:28 来源:笔趣阁

周满好歹还有理论知识,明达和殷或那是连理论知识也没有,就在一旁帮忙递个东西都能出错。

所以官兵们到时,见到的就是五人蹲在厨房里一脸灰的样子。

殿中省的内侍只当看不见,上前恭敬的行礼,“下官拜见公主殿下、驸马爷、栎阳郡主、上河郡公、安宁伯。”

里长已经面无表情了。

白善并不知道自己脸上沾了黑色的灰,直起身来笑问,“你们殿中省的人怎么到这儿来了?”

内侍努力让自己忽视白善脸上的灰,垂下眼眸回道:“陛下给郡公写了回信,还有公主府给捎带了一些东西来。”

他顿了顿后继续道:“陛下心系公主和诸位大人,特意从岭南今年进贡的瓜果中分出一部分来,给公主和大人们尝尝鲜。”

说罢,他朝身后挥手,身后的人就把箱子抬上来。

他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里面叠着不少匣子,他打开来给他们看,“这是蜜桔,岭南特有的,送到京城去多少有些不新鲜,公主和大人们这会儿正好可以尝尝新鲜的。”

明达从匣子里拿了一个在手里,笑道:“的确比送进京城的好,要硬一些。”

她顿了顿,好奇的问白善,“奇怪,我们来这儿也有一段时日了,并不见这里有蜜桔卖呀。。”

里长连忙道:“哎呀,这金贵东西我们这儿可没有……”

说完才反应过来他这是和谁说话,忙捂住嘴巴。

内侍也瞪了里长一眼。

明达便笑道:“不要紧,让他回话。”

里长见她亲和,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声道:“这东西金贵,我们也只听说过,很少见到的,更不要说吃和种了。”

周满一听,立即丢下手中的烧火棍跑过来,“我看看。”

内侍忙将匣子奉上,周满拿起来看过后兴奋的问科科,“你收不收?”

科科:“百科馆需要的是可培育的植株。”

周满便问内侍,“这附近哪儿有种?我们也去长长见识。”

内侍:“……柳州就有。”

周满就决定了,和老伙伴们道:“我们过两天去柳州玩吧。”

白善和殷或自然没意见,明达和白二郎正好在这儿玩够了,于是一口应下,“好呀。”

内侍:……

明达他们这才翻看其他东西。

京城不少人给他们寄了东西来,本来是托公主府的人捎带送的,谁知道皇帝突然接手,东西自然就由殿中省的内侍和宫里的侍卫一起送过来了。

内侍从怀里拿出两封特别的信,一封交给白善,“这是陛下给郡公的。”

又把一封交给明达,“这是小郡公从安西寄回来的。”

明达看到信封上白二郎的大名,便知道二儿子这是不想她知道,连父亲都不称呼了。

她瞥了着急的白二郎一眼,伸手接过。

白善拆开信来看。

他因开通漕运之功被封为上河郡公,在主持了赋税改革成功后,皇帝有意封他为秦国公,不过白善坚持拒绝了。

因为赋税改革,他已经很遭人恨了,当初杨和书被贬官,除了主持的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提出了赋税改革和土地改革。

其实,这是白善和周满,以及唐鹤等人和杨和书一起的想法。

地方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地,而一年比一年的出生率让均田制难以继续下去。

因为医署制度,各地孩童的夭折率大大下降,这就让人口增长得更快了。

当下因为粮食产量增高,粮价大幅下降,普通百姓虽然人均土地在减少,但日子是在缓慢的变好,所以没人发觉不对。

加之因为漕运开通,天下安定,商贸越加的活跃,很多人不靠土地也能活下去,更不会有人发觉其中暗藏的危险了。

但白善不一样,他不仅自己智商在线,还从小看周满带出来的那些杂书,他看到潜藏在后面的危险。

若是放任农民失地,土地一点一点的汇聚在豪族权贵手中,不出百年,大晋必乱。

杨和书作为当时的左相,自然也看到了。

所以他们在反复的论证过后便决定改革。

首先要做的便是说服皇帝。

皇帝一开始是不答应的。

变动太大了,一旦如此改,安定没几年的天下只怕要乱起来,他可不想做乱国之君。

不过皇帝喜欢往外跑,白善和周满趁着秋收之事,拐着皇帝从雍州一路去了洛州,路上见到了不少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土地的百姓,也见到了因为人口太多,土地变少而成年后也分不到土地的青年们反过来要和兄弟们争夺父亲微薄的永业田。

当时白善就问皇帝,“陛下,人口增长是好事,前朝因为战乱,百姓十不存三,先帝励精图治,让百姓休养生息二十多年,又有您努力了这么久,到现在才有现在的户数和人口。”

“难道您能忍心看战乱再起吗?”他道:“现在还不显,但人口越来越多,尤其是关中一带,地少人多,除非朝廷强制百姓迁徙,不然再过二十年,又一批新生儿长成,他们分不到土地,无以为继,那就只能当流民。”

皇帝皱眉:“商事……”

“商事也安顿不下这么多人啊。”

皇帝便沉吟起来,“但你和杨长博的提议太过冒险,朕如何且不论,进退朕都有理由,但你和杨长博,一旦提出,若不能进行下去,必死无疑。”

他道:“不仅你们死,连你们的家人都有可以……”

白善立即道:“臣知道,臣和杨相也不是要一蹴而就,我们可以徐徐图之。”

皇帝就问:“那先来哪一条?”

一旁的周满插嘴道:“先从合适的婚龄开始吧。”

她道:“汉朝时,朝廷为了人丁,强制压低了婚龄,但这其实是不合理的,《黄帝内经》有云……”

“你直接说多少岁合适吧?”皇帝打断她的话,生怕她收不住话,又是长篇大论。

周满惋惜的收住话道:“要不您把单身税取消了吧,男子小于二十岁,女子小于十八岁不得成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