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小福女 > 第3122章 面见 (补更四)

农家小福女 第3122章 面见 (补更四)

作者:郁雨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1:28 来源:笔趣阁

钱大舅舅点点头,但睡了一觉起来后又拉着周立重念叨起来,“夫妻分开久了不好,虽说在这儿能当吏员有前途,但一家子不能总分开,听说你媳妇也是个官儿?”

蹲在院子里洗脸的周二郎一顿,抬头去看了钱大舅舅一眼,微微皱眉。

等用过早食,周二郎执意把钱大舅舅送到家里去,钱大舅舅一边进门一边念叨,“地里还那么多活儿,我看你就是想偷懒,我又不是不认路,你还非得给我送回到家里。”

周二郎憨笑,伸手将大表哥拉到一旁说悄悄话,“大舅最近的记性是不是不太好,我发现昨晚才跟他说过的话他今天早上就忘了。”

大表哥不在意的道:“人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好,这不是正常的吗?不是要紧的事,他现在转头就忘,要是要紧的事儿,他会反复提起来的,没事儿,多几句嘴的事儿。”

周二郎:“……不是,我听满宝说起过,说健忘也是病。”

“你都说是健忘了,那不得是健健康康的才能忘事儿吗,都健康还有啥病?”

周二郎一时间竟然被说服了,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大表哥的胳膊道:“不对,满宝说了这是病,这就是病。”

钱大郎:“……那要怎么办?”

周二郎:“去看大夫。”

钱大郎瞪眼,“现在?”

“不现在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正好今天大舅忘事儿了,这说不定就是犯病,这会儿把脉应该能把得出来。”

“可这会儿农忙……行行行,去就去吧,不过你得跟我一块儿去跟我爹说,我是不介意抽出一天时间送我爹去看大夫的,但你觉得我爹会去吗?”

钱大舅舅用扫帚把俩人给打出去了,他被烦得不行,都说了自己没病,他要是有病,昨天还能下地帮着老周家收那么多稻谷吗?

钱大郎被扫帚打到了脸上,捂着脸和周二郎道:“都是你,我都多少年没被我爹揍了,刚才我孙子就在一旁看着呢。”

周二郎:“……反正这就是病,等农忙结束,你还是想个办法带大舅去城里找大夫看一看吧。”

“行行行,我知道了。”

周二郎忧心起来,晚上干完活儿回去就和周立重说:“明天就把院子那些稻子脱粒,称一称重量给满宝写信去,顺便告诉满宝,你外公现在忘事忘得厉害,我记得她以前说起过,这是病,你问问她有没有好的药方,开一张回来给你外公喝。”

周立重惊讶,“外公病了?”

周二郎点头,“应该是,就是总忘事的病,反正你这么写满宝一看就懂了。”

周立重连连点头,第二天把稻谷都脱粒后记好数字就把信寄出去了。

他们的信是通过商队寄出去的,得先送去京城再到青州。

商队拿的信要比驿站还要快一点儿,不到十天就到了京城,京城这边庄先生也刚收到大吉送回来的盒子。

周家人把周立重的信拆了,因为上面写了那边新稻种的亩产,钱氏便派人把信送给庄先生拿主意。

看过以后誊抄一份,将手抄的信封了交给大吉,“让人送到青州,你先留在京城,等宫里有了消息再走。”

大吉应下,领了信后退出去。

庄先生看着眼前的折子和信,沉吟许久,还是收了盒子起身,“备车,去魏府。”

大吉亲自驾车送庄先生。

庄先生抚摸着手边的盒子,在下车时终究是叹息一声,然后扯起一个笑容走进了魏府。

魏知近来病情好了一点儿,已经开始上朝,只是身体到底不如以前,所以处理政务减少,面上依旧有病容。

“庄侍讲?”魏知笔顿了一下,立即放下,“快请。”

虽然魏知和白善周满关系不错,和庄先生也有一段旧情,只是因为庄洵是崇文馆侍讲,算是东宫的人,所以魏知私下里与他少有来往。

听说他找上门来,魏知很惊讶。

等拿到盒子里的折子,他更是惊讶,“这样重要的东西庄侍讲为何不递送给太子?”

庄先生笑道:“这是白善的折子,是白善和周家之功,不过是因为他们都不在京城,所以才由下官转递进宫,这是给陛下,给朝廷的东西。”

魏知听明白了,他是他,白善是白善,周家是周家。

魏知目露赞许,连忙去看盒子里的稻穗。

此时稻穗已经干了不少,但稻谷却很饱满,他小心翼翼的拎起来,垂下来的稻穗沉甸甸的。

魏知惊叹,“他们竟然种出来了。”

庄先生笑着点头,他虽然也惊讶,却并不怎么意外,这几年周家很用心的在做这件事,庄子里每年收水稻时情绪都很复杂,种好了高兴,种坏了的又不免失望。

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有所收获是正常的,只是他也没想到收获会那么大。

魏知将白善的折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眼睛发亮的道:“民为天下基,而粮食是民的本,若新稻种果然如此高产,那天下将大变了。”

“亩产六石,而之前的亩产还不足三石……”魏知算着,心情激动。

庄先生道:“这只是其中一块地的收成,在之前,他们在职田里耕种此稻种时,亩产达到了七石,还是晒干的稻谷,这上面的称重还是生稻谷。”

魏知惊讶,“那岂不是减产了?为何区别这么大?”

庄先生这几年没少听他们谈培育稻种的事,他自己也钻研过农书,因此笑道:“环境不同,地肥不同,降雨不同,甚至阳光都不同,产量自然也就不会同。”

他道:“其实早在它们在各个地方种下以后,它们就已经开始不同了,之后也会分化成不同的种子,这就和十多年前的新麦种一样。”

庄先生道:“到现在,新麦种在各个地方都种有,但它们早已经不同于第一批新麦种,彼此间更是不相同。”

“比如北方的麦种更耐旱,南方的麦种更喜水,现在再把已经在南方生长了十几年的新麦种种到北方,和一直在北方种植的麦种相比,肯定有很大的区别。”

魏知点头,“先生说的有理。”

他立即起身,“此事事关重大,我这就进宫去面见陛下,庄侍讲一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