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小福女 > 第2484章 礼制

农家小福女 第2484章 礼制

作者:郁雨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1:28 来源:笔趣阁

白老爷成功被说服,当即去找老周头商量借宅子办喜宴的事。

老周头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在满宝他们成亲前办一场,来个预演很好呀。

于是他高兴的应下了,还拉着白老爷的手道:“乡里乡亲的,客气什么,正好,我家现在人多,几个孩子这两天也放假,您那边有什么事就吩咐他们去做,不用客气。”

在七里村的时候,办喜宴互相借桌椅碗筷是正常操作,偶尔家里的地方不够大就摆到路上去,要是路上不够平那就摆到兄弟家里去,要是没有兄弟,那就摆到叔伯家里去,再不行就摆到邻居家里,这都是正常操作,很在老周头的理解范围内。

尤其是高中这样的大喜事,周家可以沾喜气,他恨不得天天沾呢,万一有效,他家正在读书的几个孩子来年也能高中了呢?

得了老周家的认同,白老爷立即拿出钱来去准备东西。

高中请宴和别的喜宴不一样,两三天就能准备好,自然要趁着这一股喜气的时候办宴,也就白善他们升官时还一拖再拖。

封家显然也是这个意思。

而好日子都是一样的,因此一挑选就撞在了一起。

不过没关系,人不去,可以礼到,还可以上半天在他家吃,下半天就去他家吃,只要不上班,一天可以赶五场。

赵六郎交友广阔,当然,他也没能赶上五场,他赶了四场,和唐县令一样。

热热闹闹的喜宴办完,公主的亲事就可以提了。

礼部上门来提亲,白老爷精神一振,立即带了两个儿子去商议。

礼部选了个好日子,明年的花朝节是个好日子。

白老爷却眼尖的看到上面还有个日子,二月初八,似乎也很不错,主要是早一些啊。

礼部就道:“这日子定给长豫公主了,长豫公主年长,所以长豫公主先嫁。”

其实皇帝是想两个女儿花朝节时同时出嫁的,但被魏知拒绝了,其他大臣也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不合规制,没办法,皇帝只能退一步,两个闺女相差五天的出嫁。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

定下日子,礼部就带着白家人去看公主府,这将是他们拜堂成亲的地方,当然,里面的东西是礼部和工部来准备,但也可以适当的听取白家的意见。

礼部还特别贴心的指了隔壁道:“那边就是长豫公主府。”

白二郎可以想见以后他们家会很热闹,他点了点头,还是对明达的公主府更感兴趣,若没有意外,以后他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住在这里。

从公主府离开,白老爷就拉着他儿子的手道:“二郎啊,你放心,等回家我就去常青巷那里看看还有没有院子买,再贵也给你买个小院子,将来你要是和公主吵架了就回自己的小院住。”

白二郎:“爹,京城的房子越来越贵了,就是常青巷,现在两进的小院子也上三千两了,您要是心里过意不去,那就把钱给我吧。”

他道:“以后我要是和公主吵架了我可以去周满那里,还能去白善那里,不行还有大哥呢,我多的是地方去。”

白老爷就丢掉他的手,“你都要是驸马了,怎能如此寒酸呢?”

“这不是寒酸,这是节约,”白二郎道:“节约是美德,买了房子我又不住,既是要给我落脚用的,那也不好出租,还得放一房下人在那里料理,多费钱呀。”

白太太都忍不住目瞪口呆,然后就是一脸的心痛,眼泪都快要出来了,“我的儿,你这些年这是吃了多少苦啊,想你以前什么时候把钱财放在心上了?手里有多少就能花多少,现在竟节约成这样……”

白太太心痛不已。

白老爷:“……那是因为花用的不是他的钱,他也就在村里的时候豪横,但七里村有花钱的地方吗?逛庙会,去大梨村赶集,一串铜钱就够他成霸王了,你心痛什么,他秉性就是这样。”

白二郎:“这是秉性纯良,有什么不好的?”

“我看你就是和善宝学的。”

“您刚才还说我秉性如此呢。”

白老爷抬手就揍他,“越发会顶嘴了,回头我告诉你先生,让你先生打你。”

白二郎就不说话了。

白老爷乾纲独断,挥手道:“我说买就买,大宅子我们买不起,小宅子我们还能买不起吗?”

白二郎就特别好奇,“爹,我国子监的同学们总是说京城居大不易,现今还有好多同学住在国子监里或是在外头租房子住的,我们家这么有钱吗,宅子买了一座又一座。”

白老爷有些自豪,微微抬着下巴道:“多的东西没有,但给你和你大哥一人在京城买个院子还是能做到的。”

“可我们家在绵州也有别院……”

“嗨,那些院子不值钱,二三百就能买下三进的院子,而且那也不是你爹我买的,那是你祖父买的……”

白老爷当年是因为在绵州与人意气之争,田产和生意都被人针对,他和当时的绵州刺史也不和,这才搬到七里村居住的。

不过当年那位刺史也没有留很长,他走过没两年就因贪污受贿被贬官去了他处,后来听说被一贬再贬,现在也不知道还当官否。

只是白老爷当时已经在七里村住下,不管是他还是母亲和妻子都觉得乡下的生活还不错,除了出入不便有些无聊外,比在绵州要更惬意,而七里村民风淳朴,他便没有再搬家,实实在在的住下了。

不过他虽然住在七里村里,但家产却不少的。

他不仅是罗江县最大的三个地主之一,嗯,现在是两个了。

在绵州也有不少的田地和铺子,虽然每年赚的钱不是很多,但这二十年来,他花的不多呀。

一直给孩子们存着钱呢。

买两个宅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不仅能买宅子,还能买其他的东西给他小儿子做嫁妆,哦,不,是聘礼。

这一点儿上他和老周头很有共同语言,因为说起聘礼,他最先想到的也是田地。

从小就是地主,一直到现在都是地主的白老爷认为,只要有地,那就有地位,有金钱,还有权利,所以土地是最必须的。

在给白二郎准备聘礼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土地。

当然,他并不是现在才买的,从他上京后他就在京城附近四处打听了,也打听到了雍州,和老周头一样分批的入手一些合适的田地。

嗯,他买的比老周头多多了。

他将这些地契分好,给白二郎看,“看到没有,宅子算什么,那不值多少钱,真正值钱的是这些地。”

白二郎张大了嘴巴看着,忍不住伸手去扒拉这些地契,问道:“爹,这些都是我的?”

白老爷就拍掉他的手,“当然不是,有一半是你大哥的。”

他道:“礼部特意叮嘱过,不让我们准备太多的聘礼,说是要合礼制。”

虽然白老爷不懂为什么娶公主还得要求少聘礼,但礼部既然那么暗示了,他就只能照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