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小福女 > 第二百十六章 启发(云起推荐票21.5万的加更)

白老爷请大家到前厅坐下,下人们连忙上茶,管家则下去安排午饭。

说是上门喝水,当然是不可能喝水那么简单,自然要吃吃饭,说说话了。

傅县令习以为常,因为每次下乡,招待他的不是里长,就是各地的乡绅地主,他总不能去条件最差的人家里吃饭不是?

白老爷也很有招待下乡官员的经验,先是问了问其他地方的情况,又问了问县里如今的安排,便表示他一定会配合县里的政策,做好夏收秋收的工作。

说起收获傅县令便头疼,扭头问里长和村长村里地里的情况。

里长便叹息,让村长说。

家里的东西可以造假,但地里的庄稼就长在那里,他就是想说情况很乐观,那也得傅县令相信啊。

他只要往地里一走,就什么都看着了。

而七里村受损最严重的两块区域,有一块就在河边,而刚才他们刚从河的那边走到这边,傅县令是肯定看到了的。

村长见里长叹气,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满宝,便也跟着叹气,开始哭穷。

老周头可不知道村长侄子的花花肠子,他觉得村长说的都对,于是坐在一旁连连点头。

其实七里村的情况比起傅县令之前走过的村镇情况算好的了。

也因此,受灾范围这么大,他才更加发愁。

想了想,他看向白老爷,叹息道:“州府下了命令,让各县收拢流落的灾民,我们罗江县虽地偏,但也涌进了不少流民。且都是益州人,总有投奔过来的亲戚朋友,因此现在城中和辖下收留了不少流民。”

白老爷点头表示理解。

“有的流民带了家资,可以暂时应付日常所耗,但更多的却是空手逃出,洪水不像其他天灾,来得急,又猛,很多人家都没来得及带出东西,所以城中一直在煮赈济粥,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白老爷在雨停后就让人往县衙里送了两担粮食,其他地主也是这么干的,算是支援。

虽然这批捐赠积少成多了,但对罗江县里的流民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所以傅县令暗示,县衙里府库的粮食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了,接下来要赈灾,便只能申请开县中的粮仓了。

各县皆设有粮仓,那便是应付天灾用的,但要开仓放粮必须向上州申请。

如果对象是当地的百姓也就算了,现在需要救济的却是外来的流民,恐怕当地百姓会有意见。

所以傅县令让他们注意村民们的言行态度,最好能够劝服他们,大爱无疆嘛。

当然了,他也不是只管流民,不管本地的百姓,这一次,凡在洪灾中倒塌房屋的,县衙都有一份补助。

刚才那发霉的稻谷和麦子他也看见了,基本上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凡是房屋倒塌的,基本上粮食都受潮发霉了。

虽然理论上这种粮食吃了不会死人,但吃多了也不好。

以目前县衙的能力,也只能补助那些房屋倒塌的人家,想要扩大补助范围,恐怕就得白老爷这样的人帮助了。

白老爷听得出他是暗示他们这些地主再捐一次粮,这一次主要针对的就是当地的百姓。

他沉吟片刻,其实这对他们这些地主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他是七里村的人,他捐出去的粮食多半会发给七里村的村民,这不仅能够帮得到乡邻乡亲,也能给他,给白家积攒德望。

反正本来就是打算再捐一批的,能够捐给家门外的乡亲自然更好,所以白老爷点了点头,应了下来,表示一定会配合县里的政策。

话题打开,白老爷也放开了些,沉吟片刻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秋税的问题。

虽然白家家底厚,但受灾也十分严重。

白家所有的田产可不只有七里村,白马关镇,罗江县的其他村镇,甚至是巴西郡,益州一带他都有田产,也因此,他受灾不均,且受灾范围极广。

好吧,虽然他自家人少,但养的下人不少啊,奴籍也是要交一定税的,受灾如此严重,朝廷的真的不考虑一下减免秋税吗?

傅县令顿了顿,本来想和白老爷私下谈这个话题,但见师爷对他使了一个眼色,傅县令略一思索便明白了。

和白老爷私下说,是保密性质的,在这儿说,却是半公开的,两者都有好处,而后者的好处就是可以给他在乡民间积攒一定的好感与威望。

“益州一带,直接受损的州县是一定可以免税的,“哪怕朝廷政令没下来,傅县令也知道一定可以,不仅仅是因为这次受灾严重,还因为来赈灾的是魏知。

魏知为秘书监,朝中出了名的公正廉洁。

“但其他受灾没那么严重的州县,比如我们罗江县,若是州府那边不上报,想要减免赋税,太难。”

和益州比起来,巴西郡受灾并不是太严重,此时人心惶惶,傅县令猜测刺史为了面上好看,恐怕不会减免秋税。

这个猜测,是傅县令两次到巴西开会,揣摩上意揣摩出来的。

可以说,在政绩要求上,傅县令和王刺史的愿望是正好相反的。

而不巧,王刺史是傅县令的上司。

听到减免赋税这样的话题,便是一直低垂着脑袋的老周头都忍不住精神一振,巴巴的看着傅县令。

如果今年能减免赋税,别家他不知道,他们老周家是一定可以挺过去的,日子不会特别难过。

但听说刺史大人不是很愿意上报,老周头和村长又浮现失望之色。

里长看了一眼啥都放在面上的俩人,没说话。

满宝和白善宝也听得津津有味,她已经知道一些人情世故了,知道傅县令是不可能越过刺史上报这种事的。

她便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白善宝也叹了一口气。

两小儿叹气的声音还不小,傅县令看着可乐,笑问,“你们叹什么气?”

满宝道:“我们换一个刺史大人就好了,换一个和您一样想减免赋税的刺史。”

老周头吓得不轻,伸手去捂她的嘴巴,连连请罪,“大人赎罪,小儿不知天高地厚胡言乱语……”

傅县令也吓了一跳,不过也并不是很在意,笑道:“小孩子家的话不必放在心上。”

白善宝也说她,“换刺史好难的,想着换刺史,还不如想着有一个比他更大的官儿来我们这儿呢,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和他提了。”

满宝扒掉了父亲的手,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县令比刺史小,所以县令要听刺史的,那再来一个比刺史还大的官儿就好啦,官小的要听官大的。”

傅县令和白老爷同时若有所思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