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小福女 > 第1102章 调查

农家小福女 第1102章 调查

作者:郁雨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1:28 来源:笔趣阁

尚姑姑将满宝送出宫,回到立政殿时,皇后也才让人把两个女儿送走。

她重新拿了一本氏族志,靠在榻上

尚姑姑轻手轻脚的去给她添水。

皇后目光从书上移开,问道:“周小大夫送出去了?”

“是。”尚姑姑躬身应了一声,细细禀报给她听。

皇后微微点头,沉吟片刻道:“长豫年纪也不小了,陛下正打算给她说亲呢,可我总觉得这孩子的脾气很跟个孩子一样,哪里就能嫁人了?”

尚姑姑笑道:“女孩子嫁了人就长大了,娘娘不也是十三岁便嫁给陛下了吗?”

皇后微微摇头,笑道:“不一样了,我们那会儿天下动荡不安,现在国泰民安的,也不用孩子为这个天下做什么,不如等她们再长长。”

她道:“现在外面的人家不也是等孩子及笄后才说亲准备嫁人吗?”

她掩嘴咳嗽两声,接过睡喝了一口,咽下咳嗽后才道:“以前我总担心我走了以后她们的亲事不好定,所以想早早的给他们都定好,可现在看周满,突然间觉得晚一点嫁人也好,她们是公主,是皇子,便是受再大的委屈亲事上也不会被亏待的。”

尚姑姑低着头不敢说话。

“让孩子们再长长,自己有本事,倒比我给他们安排得妥妥帖帖的要好。”

尚姑姑柔声道:“娘娘也是一片慈母心。”

皇后笑了笑,低头喝水。

尚姑姑笑着换了一个安全一点儿的话题,“娘娘似乎很喜欢周小大夫。”

皇后点了点头,叹息道:“那也是个可怜孩子,从小没了父母,年纪小小便承受了这么多,可看着还是那么开朗高兴。”

也正是因为看见了她,皇后才突然觉得,孩子其实没了母亲,自己也是可以过得很好的。

尚姑姑是宫中除了古忠外第四个知道白善和周满事的人,闻言低下头去。

“对了,你去找一趟古忠,让他去查一查周满的先生,我隐约在陛下那里看到过,似乎是姓庄,”皇后笑道:“能教出白善周满这样弟子的先生必定差不到哪里去,就算运气差点儿,只要想出仕,不至于一直出不了,让他去查一查是怎么回事。”

尚姑姑低头应下。

而此时,隔了两天的虞县公终于叫人打听到了一些东西,他的长随就坐在虞县公身边的一个小凳子上回道:“……绵州人,来了京城后很少出门,出去过几次后就和姜先生等人交上了朋友,和户部郎中陈福林是同乡和同窗。”

虞县公一边剥菱角,一边道:“让你查他的当年啊,你怎么尽查的是现在的事?”

他的长随没好气的道:“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他又不是长住在京城的人,这一时半会儿的让小人上哪儿查去?”

虞县公被怼了一句,便低头默默地剥菱角吃。

长随继续道:“不过,还是查到了一点儿东西的,中秋那天庄洵和陈福林在莫会园碰面,场面就不是很好看,大家私底下说他们可能有些恩怨。”

“重阳那天,他们又在青华山遇上了,庄先生的两个弟子很护师,虽然彼此言语间还算客气,但在场的人都觉得他们说话绵中带刀,还是有矛盾。”

“那你有没有查出他们有什么矛盾啊?”

长随一拍大腿道:“本来没查出来的,但小人去打听陈福林时听到了一件稀奇事。”

长随摇头晃脑的念了一首诗,笑道:“老太爷,您那天回来的时候念的诗,您还记得吗?”

虞县公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废话,我念的诗我能记不住吗?你是不是要说这首诗是陈福林作的呀。”

长随一愣,“老太爷怎么知道?”

虞县公就幽幽一叹道:“人呐,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太好了,我只隐约记得当年写这首诗的人闹了一出丑闻,似乎是因为诗抄了别人的,却怎么也记不住那个别人是谁了。”

长随:“……那您让小人去查的时候怎么没告诉小人?”

虞县公:“忘了!”

长随气得白胡子都飞起来了。

虞县公问,“你刚才说那陈福林是什么官职来着?”

长随本不想理他的,但还是忍不住道:“户部郎中。”

“户部郎中怎么了?”虞侍郎从门外进来,先给父亲行了一礼,然后冲着长随行了半礼,叫道:“全叔。”

长随立即从小凳子起身和虞侍郎行礼,“拜见三老爷。”

虞侍郎连忙伸手扶住他,这才问道:“户部郎中怎么了?”

虞县公就掀起眼皮来看他,幽幽地道:“户部郎中陈福林呀。”

虞侍郎等了一会儿见父亲只说这么一句话,便道:“他怎么了?父亲知道他要调到工部来了?”

“嗯?”虞县公微微有了点儿兴趣,“他要调到工部去了?去做什么?右侍郎吗?”

虞侍郎笑道:“不是,是左侍郎,儿子要调为右侍郎。”

虽然左右侍郎都是侍郎,官阶一样,但右为尊,将来晋升尚书时,还是右侍郎更有优势。

虞县公便问,“怎么,他是唯一人选?”

“这倒不是,只是他资历最深而已,”虞侍郎道:“他在郎中上面干了有九年了,是六部目前资历最深的,我们工部事情素来繁杂,他又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所以尚书大人考察一番后便选定了他。”

虞县公就冷哼一声,“如今选官看的不是才能,而是不是老好人了?”

虞侍郎低着头不说话。

虞县公便指了他道:“那你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虞侍郎笑道:“倒真是个老好人,不过他才华也有,我打听过他,他在户部的时候也做了好几件实事的,就是可惜,其中他提的好几个田亩计算的办法都不错,就是一有人反对,他就放弃了。”

虞县公喷了一口气道:“你们尚书就是看重他这一点了?难怪要把你右迁,这样的人放在右侍郎的位置上,难道还指望他将来做一部尚书。”

“这是各人的脾性,父亲今儿怎么这么大的火气?”

虞县公脑海中便闪过庄先生的谦逊有礼,没有证据,他是不会武断的相信某一个人的,可白善和周满两个孩子性格还不错,才能也不赖,加之庄先生又处于劣势,虞县公便忍不住多想了点儿。

这一多想,便有了侧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