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明1158 > 一千五百六十二 这帮泥腿子啥时候手里有余钱了?

过去,襄阳城内青楼的大部分资源就来自于周边的这些农村。

这些老鸨子和周边农庄的一些地主豪绅有暗地里的联系。

正常情况下,青楼不会缺少资源,官老爷们和小吏们自然会充作老鸨子的天然帮手,为了搞钱而“帮”老鸨子把不少农家搞到家破人亡,老鸨子就能用相当低廉的成本获取资源。

可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偶尔遇到一些青天大老爷良心未泯,会主动约束官员和吏员的行为,不搞农民了,那几年间青楼就会缺少资源。

老鸨子们缺少资源的时候,就会主动出击,和当地地主豪绅里应外合,挤兑被看中的“优质资源”所属农家破产,从而逼良为娼。

获取“资源”之后,青楼会给协助他们的地主豪绅一些好处费,地主豪绅还能获得一些土地,大家各取所需,双赢。

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能够拯救农民的,是官府。

但是很可惜,过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官府的职责都不是拯救农民,而是充当那个迫害农民迫害的最凶狠的角色,地主和青楼在他们面前都要喊一声老爷。

就算偶尔出现一两个青天大老爷迫害农民迫害的不那么凶狠,也不会主动拯救农民。

青天大老爷们一般是不会和这些地主豪绅把关系搞僵的,地方上是流水的县官铁打的豪绅,青天大老爷们虽然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能做的事情也十分有限。

青天大老爷们一般一任三四年,没必要在这三四年的任期内为了一群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泥腿子把自己和地方的关系搞僵了。

维持一个好一点的关系,地方上还能主动配合青天大老爷们搞一搞水利工程当政绩,传播一下名望,以至于【吏民悦之】之类的。

等青天大老爷离任的时候,他们还能买一群水军佯装不忍拉着他的车子不让他走,给青天老爷一个践行礼物。

这样,青天大老爷一任的周期就圆满了,坐等升官。

寒窗苦读为了啥?

难道是为了给泥腿子主持公道?

所以,为了前途着想,个人品德还算不错的青天大老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搞得太过分,搞到人尽皆知,青天大老爷也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两个农家破产实在是太正常了,一两户农家满门死绝也太正常了,豪绅们也会主动控制局面,不会让这些事情影响到青天大老爷的政绩。

大家维持着一个微妙的默契。

等三年四年之后,青天大老爷拍拍屁股走人了,一切照旧,大家继续欺负农民,你好我好大家好。

真正为民请命保护泥腿子的官员只能是海瑞那样的。

海笔架是怎么为民请命的?

他一任某地,富户豪强闻风丧胆,骂骂咧咧全部逃走,泥腿子们直起腰杆子,对着豪强们骂娘。

两相比较,高下立现。

但是洪武八年之后,时代变了。

明国强势介入江南,破天荒的在襄阳地区大搞土地革命。

复兴会员们摇旗呐喊带头冲锋,泥腿子们山呼海啸一拥而上,把本地的豪强士绅们全给吊死了。

对于豪强士绅们来说,这都不是青天大老爷,这是活祖宗来了。

豪强士绅们被吊死之后,复兴会组织集合一系列的村庄结束了旧有的生产模式,建立起集体农庄,搞起了集体经济,农业生产局势一片大好。

因为民众生活条件日益提高,且明国关于人口的法律制度十分严格,严禁人口买卖,对非法产业投入大力气强势打击,于是很多非法行业为此凋零破产,无以为继。

诸多青楼一开始发现上等人老爷们都被干掉了,继续搞高价销售难以存活,于是便降价销售,倒也是迎来了一批新客人,吊住了一口气。

但是很快,老鸨子们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青楼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了。

青楼里原有的姑娘们一天一天的老去,一天一天的失去行业竞争力和吸引力,青楼急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来增强本身的实力。

但是还真就没有什么人再来卖女儿或者卖自己了。

青楼行业从业者外出调研,惊讶地发现往日里穷的当裤子的农民们开始变得有钱、能吃饱肚子了,这让他们感到错愕。

这帮泥腿子啥时候手里有余钱了?

谁家菩萨那么发善心,居然能让这群人都有余钱?

他们进一步调查,才发现城外的农户们那是家家户户都加入了什么集体农庄里。

集体耕种土地,轮流外出做工,一个人赚两份钱。

他们给官府修水利、修道路、修城墙、修房屋,干的是力气活,赚的是辛苦钱,累是挺累的,但还真别说,赚的钱还真不少。

与此同时,襄阳城外还建立了一座座手工工场,规模之大远超他们的想象。

很多工人不靠土地,只是在工场里干活挣工资,靠工场吃饭,也有钱赚,在城里买房子买家具,一个三口四口五口的小家庭过得还真挺惬意的。

他们有钱了,青楼里的生意其实在一段时间里迎来了一波小爆发,客源是增加了不少,这一点老鸨子们还是挺高兴的。

但是老鸨子们很清楚,这是不可持续的。

青楼若要生存,必须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必须要持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不断地捧起属于一个时期的花魁做门面招牌,大量吸金。

否则客人们迟早会腻歪。

然而他们原先的合作者都被明政府干掉了,坟头草都三米多高了,原先最高效的手段失效了。

明政府官员也从没有过挤兑农民破产的事情,反而想方设法给农民们安家发福利。

这……

他们还真是无法想象为什么真的会有官府给泥腿子们发福利,让泥腿子们的日子变得好起来,这真的好奇怪啊!

农民们手上有钱了,卖儿鬻女的动力没了,他们又不能强迫,又等不来自愿,无奈之下只能亲自上门劝说,试图用高价诱惑农民把自家尚有些姿色的女儿卖掉给他们。

结果曾经有过合作的农民对老鸨子冷眼相待,闭门不见。

而没有合作的农民一听老鸨子的身份和来意便勃然变色,抄起家伙就劈头盖脸一顿痛打,接着把老鸨子押送到集体农庄复兴会办公室。

柜门集体农庄复兴会得知此事,从上到下非常重视此事,将这名老鸨子移交给襄阳府司法分局。

司法分局根据明律,把这个老鸨子判了刑,然后取缔了这家青楼,还对整个襄阳的青楼进行严控,洪武十一年试点取缔青楼的时候,襄阳就被列入了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之中,全面取缔青楼。

到洪武十二年苏咏霖南下山东的时候,整个襄阳府的范围内都没有了青楼的存在。

官府和复兴会组织鼓励民众揭发任何与青楼相关的产业存在,一经查实,必然给予丰厚的奖励。

六座城市之中,原先的青楼从业人员们的都被抓了起来,根据明律,问罪的问罪,纳入劳动改造特别学习班的就去进行特别学习。

而取得的效果也是相当的好,充分证明了【问罪——改造——新生活】模式的有效性。

所以在这一时期,明政府就算强制取缔全国范围内的青楼,也不会在民间掀起什么太大的波澜。

大家其实已经在心底里默认了青楼的最终结局。

苏咏霖于是决定回去之后就正式宣布取缔全国青楼。

从此以后,大明律法将明令禁止青楼重开,将这一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延续至今的社会毒瘤彻底取缔,从法律意义上第一次将其彻底打入非法的深渊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