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启明1158 > 一千四百四十八 中都观剧狂潮

启明1158 一千四百四十八 中都观剧狂潮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12-04 10:23:50 来源:笔趣阁

为了顺应民众的观剧心愿,赵惜蕊让妇女部的工作人员们协助戏剧团员们,在解放大街的街角处也搭建了同样规模的戏剧台。

一个晚上分成两个表演组,每组表演两次,从两场表演扩充到四场表演。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们还会在一场表演结束之后劝说观剧的观众们离开,将位置让给还没看过的人,以此让更多的人得以享受这出剧目带来的观剧体验。

尽管如此,戏剧团也难以满足更多民众想要看演出的愿望,而且有些人并不满足于只看一遍。

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演员人数不足的问题,演出效率已经不能继续提高了,否则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

肖翠等妇女部工作人员多次开会,得出的结论也只有两个,一个是尽快招募更多的优秀演员加强培训,一个是搭建更多的戏剧表演台,分散观影人群,让人们不用人挤人。

而赵惜蕊则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搭建专门的戏剧院,用票证制度代替种种维持安保的手段的想法。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

当下的难题在于戏剧团的表演一举击中了民众迫切需要新式休闲娱乐项目来满足身心需求的需求,太过于受欢迎,以至于每次开演都要面临人山人海的局面。

于是乎不得不出动中都禁卫军来维持安保秩序,否则表演甚至无法开始。

这种甜蜜的烦恼是大家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的。

就算是赵惜蕊本人也没有想到戏剧表演居然是那么的受欢迎,居然能吸引到那么多人争抢着观看,甚至有人提前一两个时辰到戏剧台周围抢占观剧位置。

毫不夸张地说,《十三将士归玉门》这个剧目是真的被演出了名气。

到五月二十一日往后,中都周边城镇和农村的居民都因为这出剧目的名气慕名而来,纷纷涌入中都城中,想要一睹这个剧目的真面目。

来观剧的人更多了。

戏剧团压力山大,中都禁卫军也是压力陡增,因为好的观剧位置不多,观众们难免会因为这种事情陷入争吵,就会让负责维持秩序的中都禁卫军非常为难。

小商小贩们倒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因为他们的销售额伴随着戏剧团的精彩演出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很多夜市食物商贩的收入都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无论准备多少食材都能被饥肠辘辘的观剧人抢购一空。

赵惜蕊和肖翠等人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

最后还是苏咏霖出手相助,提出了在戏剧表演台周边搭建活动观剧台的方式。

他带着赵惜蕊去看了军队攻城的时候使用的临冲车,那种楼房式多层结构的临冲车可以以固定面积容纳数量更多的观众,不过是楼层高低罢了,并不会占据更多的面积。

苏咏霖建议戏剧团找专业木匠们打造以此为原理的上下层结构的观剧台,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还能让他们都坐着,省的一站站一个时辰腰酸背痛腿抽筋。

赵惜蕊非常喜欢苏咏霖的这个建议,觉得这很有意义。

不仅能防止人们因为站位而产生冲突,还能以此控制观剧人数防止出什么意外,还能更直观的让观剧结束的观众离开,换另一批人来,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观剧**。

赵惜蕊把这个事情在妇女部会议上提出来之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于是立刻给工部下单,要求工部匠人设计满足观剧需求的同时还方便拆卸和带走的观剧座位台。

工部当然乐意帮他们这个忙。

别说中都民众,中都的官吏们还有复兴会其他部门的会员们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喜欢上了这种新型艺术形式,非常喜欢也非常想要在下班之后观剧过瘾,但是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有点难度。

工部的工匠们本身就非常喜欢《十三将士归玉门》这个剧目,现在有机会帮到戏剧团,他们当然拿出浑身解数帮忙。

有了工部高级技工们的帮助,类似山区种地的梯田形式的观剧台就被工匠们设计了出来,并且很快制造出了第一批样品。

当六月份《白毛女》、《半夜鸡叫》、《地主家也没余粮》、《壮丁阿贵》这四个有了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目被拿出来表演的时候,新式的观剧台也被拿出来使用。

同时,在苏咏霖的建议下,虽然戏剧团的表演还是免费观看的,但是想要观看剧目的观众需要提前去复兴会妇女部驻地办公室领取观剧台座位号票,有座位号票的人才可以去观看剧目。

考虑到炎炎夏日,虽然演出基本上都是在晚上,但还是建议没有领到座位号票的民众不要来观看,以免造成中暑等不良后果。

这个最新规定颁布全城之后,妇女部办公室所在地毫无疑问被挤爆了,短时间内扩充无数倍的戏剧迷们纷纷表示他们抢破了头也要搞到一张观剧台的座位号票。

一天四场演出,上午辰时四刻才开始发放座位号票,辰时六刻、七刻就会全部被领走,后面来的人无不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就像是自己错失了一百万钱的超级大奖一样。

而随着四场新剧目的开演,戏剧这一表演形式也更加深入人心。

原先只能在书上看到或者听人讲述的故事,现在可以看到真人演绎,可以看到完整的故事,看到演员们饱含情感的演出,这种体验形式是前所未有且震撼人心的。

越来越多的中都民众向民情咨询室反应不够看、抢不到座位号票之类的事情,这一类的消息也不断的传递到宫中,为人所知。

中都大街小巷街头巷尾,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时间短,不管人们在做什么,总能在任何一个角落里听到对戏剧表演的讨论和赞美。

人们不断分享自己观看到的戏剧表演的感受,乐此不疲的互相交流,相约一起去观看戏剧,想方设法搞座位号票之类的。

这些事情逐渐成为中都民众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而伴随着这种全新艺术表演形式的广为人知,封建旧制度的罪恶和革命斗争的正义性也更加直观的在广大民众群体中形成讨论热潮。

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饰演黄世仁的演员、复兴会员胡强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