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684章 畅销产品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684章 畅销产品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4:58 来源:笔趣阁

进入到农业部的农机推广名单以后,拿到各级的农机补贴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国家农业补贴还是很给力的,履带自走旋耕机的出厂价定价是两万九千块钱,国家直接补贴五千块,相当于是打了八折。

除了国家的补贴之外,还有省、市、县区级别的补贴。而且有的时候地方的补贴比国家的补贴还要给力。

履带旋耕机虽然也能在旱地里使用,但主要还是针对水田,客户也是集中在南方的水稻种植区域。

于是乎岳安全开始拜访南方各省份的农业部门,寻求更多的地方农业补贴。

在南方各省份走了一圈,岳安全来向李卫东汇报谈判的情况。

“我说岳总啊,这种事情你自己决定就行了。”李卫东一副懒得管闲事的样子。

“这事情我还真定不了,必须你来决定。”岳安全接着说道:“湘南农业厅愿意给我们九千块的农机补贴,但是他们有个条件,希望我们去当地设厂。”

“设厂?用补贴来招商引资,这倒是打的一个好盘算。”李卫东笑了笑,接着问道:“你怎么看去设厂的事情?”

“如果我们以后要继续生产其他的水稻农机,直接去南方设厂的话,肯定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贴近市场,也有利于控制成本。”岳安全开口答道。

李卫东思量片刻,开口说道;“看来咱们卖履带旋耕机的钱,又要重新投进去了!不过在设厂条件方面,咱们得好好谈谈。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咱们可爹拿足了。”

“这个您放心,我会跟当地谈的,争取到最好的条件。”岳安全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另外杂交水稻研究所那边,咱们还得赞助一批履带旋耕机。”

“送给他们!只要他们肯要,我巴不得多送几台呢!”李卫东接着道;“每年去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学习的人可不少,不光有咱们国家的,还有外国人,若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肯用咱们的农机,比电视上做广告还管用!”

……

刘元承包了五百多亩的水田种植杂交水稻,在当地可是种植大户。

五百亩的水田当然不能只靠人力种植,必须得用上农机,所以刘元也是农机站的常客,除了购买农机之外,更多的是来需求技术指导。

这日,刘元又一次来到了农机站。

农机站的技术员早已经跟刘元相熟,两人见面之后,刘元递上一根烟,便跟技术员闲聊起来。

“张工,我家里那台机耕船也用了快两年了,最开始还可以,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不光是工作的时候变慢了,还变得不稳当了,昨天我用的时候,差点就翻船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刘元开口问道。

张工吐了一口眼圈,而后开口说道;“这是正常现象,这机耕船啊就是越用效率越低,越用越不安全,主要还是品质不过关啊!

前些年机耕船刚出来的时候,质量就是层次不齐,有些大厂的质量还可以,小厂生产的质量就真的不行了,那时候质量好坏还是五五开。

到了最近几年,机耕船的质量是越来越差,现如今质量好的能有两成,质量差差不多得有八成。估计你买到的就是质量差的。”

“为什么会这样啊?”刘元开口问。

“有句话叫劣币驱逐良币,你听说过么?”张工又吐了个烟圈,而后接着说道:“这机耕船的结构比较简单,制作起来很容易,所以企业一窝蜂的上马。

世面上产品多了,竞争的压力就大了,这时候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就会降价,为了降价就只能减少成本,也就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

最终的结果就是,偷工减料的便宜货占据了市场,品质过硬的产品则卖不出去,也只能跟着压低成本做便宜货。

可是这便宜货啊,虽然外观看上起差不多,毕竟只是虚有其表,用上一段时间,等保修期一过,肯定会产生质量问题。”

“对,我的那台机耕船,就是过了保修期了,现在还得花钱修。”刘元赶紧说道。

张工则熄灭了手上的烟,开口说道:“走,我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

张工带着刘元来到后院,指了指一台崭新的履带自走旋耕机,开口说;“看到这东西了么?履带旋耕机,是刚推出的新产品。性能可比机耕船强多了。

这用履带的农机,动力肯定很充足,而且你看后面的旋耕犁,不比机耕船那俩旋耕轮强多了!而且这东西过垄还很容易。

下面两条履带,对水田的泥脚也不会产生损害,不像是拖拉机那样,开过去以后,两条那么深的泥脚,来年都没法插秧了!”

刘元上下打量着履带旋耕机,随后开口问道:“我以前没见过这种农机,这东西靠谱么?”

“不靠谱我能介绍给你!”张工一撇嘴,接着说道:“前两天啊,我去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学习,看到他们用的就是这一款履带旋耕机。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知道不?袁老就在那里,你种的杂交水稻,就是那里研究出来的!而且这款农机已经进入了农业部的推广目录,你就算是不信我,也得信国家吧?”

“那这种新型农机,价格肯定不便宜吧?”刘元开口问。

“这一台是两万九!”张工开口说道。

“这么贵!”刘元摇了摇头,觉得这价格自己承受不了。

张工则接着说道;“两万九是不便宜,但是国家有农机补贴。这款履带旋耕机,各级的补贴加起来,差不多能补贴个一万四吧。”

“补贴一万四?那就是卖一万五?”刘元顿时有些心动,毕竟接近半价的优惠幅度,还是很诱人的。

随后刘元接着问道;“这种履带旋耕机,一天能耕多少亩地?”

“正常使用的话,大约60亩吧!要是耕的细致一些,一天也能耕四五十亩地。”张工开口答道。

刘元立刻开始计算起来:“一天耕60亩地,我那500亩地,八天就能耕完,然后我可以再去耕别家的地。一季水稻的耕地时间大概有二十天,也就是说我还有十二天能去别家干活。

十二乘以六十,就是720,去了零头,也就是能耕700亩地,按照包耕一亩地三十块钱算的话,那就是两万一千块啊!这机子才卖一万五,我这相当于还赚了六千块钱啊!

而且一年能种两季的水稻,那这一台旋耕机,我一年就能挣四万两千块钱,这比我种地赚的还多啊!更何况这东西不光是水田能用,旱田也能用!”

想到这里,刘元马上说道:“张工,这台机器,你给我留着,我马上去取钱!”

……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来不缺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

除了日常来参观学习的人之外,这里每年还会举行很多期的培训班,各地的农业技术人员都会来到这里。

另外还有针对外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班,一来是为了向全世界推广杂交水稻,二来也是帮助贫穷国家摆脱饥饿。因此像是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农业技术人员也会来学习。

一片试验田中,来自江浙一代的参观团正在听取技术人员的讲解。

参观团的赵团长,已然被一台正在作业的履带式旋耕机所吸引。

赵团长是某地农业厅的副职,主抓粮食生产工作,而他所在的省份也是水稻种植大省,所以赵团长对杂交水稻的种植格外的重视。

“这东西一天能耕六十亩的水田?”赵团长一脸吃惊的问。

“履带式水稻旋耕机已经进入到了农业部的农机推广名单,我想农业部肯定不会骗人的。”旁边另一人开口说道。

“我们用牛耕的话,一天顶多是六亩地,这一台旋耕机,顶的上十头牛呢!”赵团长俯下身子,亲自用手蹚了蹚泥浆,接着说道;“而且耕地的效果还比用牛好。”

在北方的旱地,普通的耕牛一天也就是耕三亩地,到了农忙时节,给耕牛吃些好的,耕地面积会多一些,勉强能达到四亩地。

即便是最强壮的耕牛,吃最好的精料,一天也就是耕五亩土地。再多的话牛就累趴下了。

南方的水田,由于常年浸泡在水中,土地较软,耕地的难度要比北方的旱地简单一些。耕地的速度也要更快一些。

但是耕水田时后面扶犁的人,却没有旱地舒服,走在水田里脚下会有羁绊感,所以正常情况下,水田牛耕一天也就是耕五亩多地,顶多是六亩。差不多是北方旱地的两倍。

简单的说就是,旱田耕地,牛虽然很累,但后面扶犁的人要舒服一些,而水田耕地,牛可以轻松一些,但后面扶犁的人则要辛苦一些。

使用机器耕地就不需要考虑牛和人的体力问题,只需要考虑农机动力和旋耕犁的工作效率。

北方旱地使用跟拖拉机拖拽旋耕犁的话,一天能耕三十亩的土地,南方水田土地比较软,履带式旋耕机耕六十亩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若是农忙时期为了赶工,使劲的踩油门,一天能耕到七十亩地,只不过那样比较费机器罢了。

这一台旋耕机,十倍于耕牛的效率,足以让每一个水稻种植户心动。

只听赵团长接着说道:“机械化农业本来就效率高,一天耕六十亩地到不奇怪,关键是我刚才查看过了,这种履带收割机不伤泥脚!这东西比拖拉机强!

可惜啊,这种履带旋耕机肯定也比拖拉机贵不少!别的不说,就那两条履带吧,估摸着就比轮子贵。我记得履带拖拉机就比轮式拖拉机贵不少。

这种高端农机啊,也就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能用的起,人家都是技术人员,硕士、博士、教授全都有,肯定不能像农民那样赶着水牛耕地!”

旁边的手下则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团长,我打听过了,这一台履带旋耕机的售价是两万九千块钱。”

“接近三万块啊,普通农民还真买不起。不过价格也不算贵,毕竟是履带式的嘛,这履带式水稻收割机,价格可比这个贵多了。”赵团长开口说道。

然而手下则接着道:“两万九只是售价,这种履带式旋耕机还能享受到农机补贴。我刚刚找当地人问了一下,在本地买这种履带式旋耕机,所有农机补贴加在一起,差不多能补一万四千块钱。”

“也就是说本地农民只需要花一万五,就能买一台履带式旋耕机?”赵团长小吃一惊,随后开口叹道:“这可比养牛便宜多了!”

养一头牛,每天都得喂饲料,特别是耕地的牛,吃的不好的话就不长膘,瘦巴巴的哪有力气干活。很多农民平日里自己舍不得吃,都要给耕牛吃些好的。农民养一头耕牛的成本也并不低。

对比下来的话,一万五一台的履带旋耕机,显然是更换算的。

只见赵团长眼珠一转,低声问道:“你觉得这种机器,咱们省的农机企业能彷制不?”

那人用同样低的声音回答道:“应该不好彷制,否则的话这种履带式旋耕机,早就被别人造出来了。而且这种产品,肯定都是有专利的。

说不定除了咱们国家的专利,还有国际专利,咱们省的农机企业就算是能彷制出来,也不敢生产,否则的话人家那专利法告咱们,一告一个准!”

“不能彷制,那真是太可惜了!”赵团长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开口说道:“那只能想办法引进了,回去以后跟生产企业谈一谈,争取用一个优惠价,把这款产品引进到咱们那里。”

……

就在不远处,还有另一组人在试验田旁,这些人的外表或者肤色,多少都与中国人有些不一样,他们是国外来参加培训的农业专家。

两位越南的农业专家,也正盯着那台履带式旋耕机。

“我来中国之前,听说中国的农业水平跟咱们差不多,没想到中国人不光有插秧机和收割机,连耕地都有履带式的旋耕机!”

“是啊,中国比我们先进太多了,我之前还觉得,我们的农业水平,要超过东南亚其他国家,放眼整个东亚地区,也就是仅次于日本,没想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也有这种水平。”

“是我们太小看中国了。他们那个杂交水稻的产量,就是我们那里的好几倍,现在还有先进的农机可以用!”

越南专家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仔细观察过,这种农机的效率非常的高,如果能够引进到我们越南的话,一定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农业生产水平。”

“问题是,我们能买得起么?这东西一台要卖三万块人民币呢!”另一位越南农业专家问。

“就算我们买不起,我们也可以彷造啊!”第一位越南农业专家说。

“彷造?我们有技术么?”

提到技术,两位越南的农业专家同时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放在十几年后,越吹们都快把越南吹成了第二个韩国了。然而就工业水平而言,越南在东盟里面都排不上号,更别说跟韩国相提并论了。

韩国好歹有几条比较完整的工业链,而越南,即便是发展最迅速的纺织业,都没有建立起工业链来。机械领域对于越南而言,更是太过的遥远的事情。

履带式旋耕机,越南人买不起,又不会造,就只能苦哈哈的卖力气。

片刻后,其中一人开口说道;“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我们应该想办法,买几台回去,就算是做研究也好。”

“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经费。我们所有的经费加起来,都不够三万块钱,这一次如果不是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包吃住的话,我们连饭都吃不起,到时候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另一人开口说道。

“我们可以先要几台样品嘛!告诉中国人,就说我们后续会有成万台的大订单,但是现在需要几台样品,拿回越南试用一下,中国人为了大订单,肯定千上会把样品发给咱们的!”

“好主意!这样我们一分钱不用花,就能弄到先进的农机,我们就这么办!”

……

“董事长,好消息啊!越南人想要订购咱们的履带式旋耕机!”

电话当中,岳安全的声音充满了惊喜的味道。

“越南人要订多少台?”李卫东开口问。

“说是会有三到五万台的订单。”岳安全开口说道。

“这么少?”李卫东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少?三到五万台,可不少了!这算起来的话,是一千多万的大订单呢!”岳安全开口说道。

“岳总,你没根越南人做过生意,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德行。有句成语叫夜郎自大,你肯定听说过,说的就是越南人。所以越南人的话,你可不能信,得打个折。”李卫东开口答道。

“打几折?”岳安全开口问道。

“这一次,我觉得也就是0.1折吧!”李卫东回答道。

“三万台的0.1折,就是三百台?要真是这样的话,那送过去三十台样品就不划算了!”岳安全开口说道。

“啥?越南人还要三十台样品?”李卫东撇了撇嘴,接着说道;“那不用理他们了,肯定是骗样品的!这样吧,告诉越南人,发样品可以,得先给钱。”

“董事长,万一越南人要是真的诚心要产品呢,咱们这样做的话,岂不是丢了大生意!”岳安全开口说。

“岳总啊,咱们的履带式旋耕机,每台有一万四的农机补助,放在国内可一点儿也不愁卖。”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就算是越南人真的给了三万台订单,咱们也没有那么大的产能。既然咱们产能跟不上,订单又有风险,何必去蹚这一趟浑水!”

------题外话------

腰椎做了三天的拉伸,还是疼,我这老腰是废了。至于颈椎,买了一台新电脑桌,刚到货,能升降的,把显示器抬高了三十公分,我现在天天仰着头码字,多少能缓解一下颈椎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