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681章 分封与下西洋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681章 分封与下西洋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51 来源:笔趣阁

蒋德璟自不必说,大明现在内政第一人,在统筹钱粮与安定人心方面为大明中兴留下了不朽功勋,自然当得起郡王之封。

而周遇吉更不必说,乃大明第一大将,也是第一个甘愿放弃家业护君南下,并且拆掉自己的兵马组成皇帝亲军的军镇,是大明近卫军的开创者之一,自然也当得起郡王之封。

黄得功立下抗击左良玉与阿济格部和北上阻击祖大寿等部以及北伐中平定关中等功勋,且也自拆自己的兵马组成近卫军的骑兵力量,自然也当得起郡王之封。

除了这三位郡王外,朱由检还加封了十位国公。

这些国公分别是叶彪、刘理顺、阎应元、翁之琪、秦荣镇、代腾远、张煌言、陈子龙、赖继光、刘恺希十人、

而侯爵则有近六十人,以杨朝庚为首。

伯爵则上百人,以邓知远为首。

而这些人也都组成了大明最新的勋贵集团,也都被封在全球除中央帝国所辖区外的各个地区。

不过,因为一些地区还未被大明占领,所以,有些勋臣还不能离开中央帝国去就藩。

当然,除了勋臣,大明的一些宗室也被分封到了中央帝国直辖区以外的地区。

比如福王朱由菘就被封在了今天的新西兰。

而现在该地被朱由检赐名为郑国。

因为福王已被朱由检改封为郑王。

福王因此不得不开始前往新西兰就藩。

因为大洋洲的西洋殖民者基本上已经被明军赶跑。

当然,朱由菘不可能一人前往新西兰。

作为亲王,朱由校允许他自己招募三千人的护卫和聘请一定要求的属官以及招募一定要求以下的百姓数量以及采购一些被允许采购的兵械战舰去大洋洲郑国岛就藩。

最终朱由菘招募了三百来名退伍近卫军和两千多名罪犯组成了自己的三千护卫,然后又忽悠了自己的七百多户佃户跟着自己一起去了大洋洲郑国岛,至于属官,他找到的是也是一批屡试不中的落魄士子。

唐王朱聿键也被朱由检封到了今天的堪培拉一带担任新唐洲的唐国国王。

朱聿键倒是比朱由菘厉害了一点,竟然说动了黄宗羲担任自己的长史官,并跟着自己一起去新唐洲替自己主持内政。

虽然朱聿键为朱由检的大明中兴事业立下了很多功勋,但他内心里其实还是比较尊儒的,也希望还是建立一个纯粹的以传统儒家理学为治国理念的政权。

所以,朱聿键支持黄宗羲在自己的新唐洲开设学堂,教授当地人学习汉字、学习儒家经典。

事实上,所有就藩的宗室勋贵都被朱由检赋予了他们宣传汉文明归化当地土著学习程朱理学的使命。

西洋番被驱赶走后,整个南洋、东洋和大洋洲地区都在疯狂接受儒学教育,汉语系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朱由检并不满足于此。

张煌言被朱由检封为了卫国公,而法国南部地区被朱由检封给了他,且要求他率领远洋舰队在沿途建立殖民区后就去法国就藩。

张煌言因此不得不率领西洋舰队向西洋进发。

最终,张煌言先到了印度,在这里他将不得不与英吉利与法兰西争夺殖民利益。

事实上殖民硬度的英吉利、法兰西、荷兰、葡萄牙等西洋番在这之前就对大明在南洋地区吞并他们的殖民地与对他们收取高额关税而感到不满,而且这四个本来彼此水火不容的西洋番国也因此不得不联合起来向大明宣战。

但最终这四国皆败于大明之手,被大明轰掉了四艘战舰。

而这四国最后不得不亲自派大使向大明皇帝朱由检下跪道歉,并签订赔款协议书后才被大明皇帝允准他们继续来大明南洋进行贸易。

不过,这四国没想到大明帝国会突然来到印度,而且突然照会他们,要求他们立即离开印度。

“这是为什么,印度一直是我们的殖民地,你们凭什么让我们离开!”

英吉利的东印度公司总督福伯伦因此愤怒地质问起张煌言来。

张煌言则摆出了自己的大明新式左轮手铳:“就凭这个!就凭我大明帝国比你们强大,如果你们不想迎接我们的炮火,且不想葬身于大海的话,就乖乖离开!”

“你们实在是太霸道了,这里是我们经营已久的殖民地,凭什么说让我们离开就离开!我们不答应!”

法兰西的总督萨利亚也大声说了起来,显得特别愤怒。

张煌言则冷声道:“那你们就等着我们的炮火吧!”

于是,张煌言便将这四国总督驱赶离了自己的蒸汽战舰,并当即下令进攻印度的英属殖民区。

交战不到半日,大明西洋舰队的陆战兵便在蒸汽战舰强大炮火掩盖下登陆印度,并利用米尼枪与线膛炮将英军和帮助他们的阿三军全部击溃,逼其投降。

张煌言当即下令将这些阿三与英军全部杀掉,且堆京观于海岸边,以此来震慑其他在这里殖民的西洋番国。

最终,荷兰和葡萄牙因此不得不灰溜溜的离开。

而法兰西则不甘心,悍然带着舰队偷袭大明的舰队,结果被大明的西洋舰队用蒸汽动力战舰揍得全部沉入海里。

大明因此正式获得整个印度。

而张煌言也立即宣布大明皇帝旨意,将这里作为分为三个布政司,并正式纳入大明版图。

朱由检也在得知张煌言占据印度后就立即着大都督府和吏部开始往印度派遣总督。

而张煌言则要在大明中央朝廷派遣官员过来之前,立即在这里建立殖民秩序。

首先张煌言开始在这里勒令所有土人易发易俗,同时清除掉这里所有的非汉文字,而不遵从的自然是直接让其消失。

其次,张煌言在这里开始开设儒家学堂,要求所有人开始入学学习汉文。

但因为印度种姓制度缘故,张煌言不得不开设不同等级的儒家学堂。

接着,张煌言继续向西进发,开始吞并西洋诸番在沿途的所有殖民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