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631章 认贼作父者不少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631章 认贼作父者不少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51 来源:笔趣阁

“关于北伐军备,眼下粮食已备齐一百八十六万石,草料七十九万石,火药六万四千斤,枪弹五百九十三万发!现已陆续启运。”

“各地募集民夫已有两百八十七万五千余名,船只大小合计三千六十七艘,驿站自恢复驿站制度后已增设天下驿站六百九十六处,官道开建一万零五百七十三里。”

“银元筹集合计有一千四百六十四万元,药材总价合计已采购三百七十四万元,布匹、火油、桐油等物资采集合计花银九十二万一千零五十七元。”

……

蒋德璟向朱由检汇报着目前关于北伐的后勤军需物资筹备情况。

朱由检听后问道:“各类物资离预估需储备的量还差多少?”

蒋德璟回道:“只差一到两成不等,臣建议用将发行北伐劵后集中起来的银元先用一笔用于鼓励各大工厂加大产能各处工人加班劳作的加薪成本,以达到尽快筹集起这些物资的目的。”

朱由检点了点头:“准!”

“只是一旦如此,将来北伐结束,这些工厂的产能要想降下来,可就没那么容易,到时候战争只怕不会因为北伐而结束,毕竟工厂一旦减产,那因为北伐而加大产能所以增招的工人就会失业,因为加班收入提高的工人就会收入降低,而要避免此事,就得继续让工厂这样生产,所以,臣有些担心这样的决策一旦做出就会使得大明一直征战下去。”

蒋德璟继续说道。

朱由检则道:“只要能让帝国之子民越来越富足,一直征战下去也无妨,一旦北伐结束,马放南山,将士解甲归田,会产生很大的治安问题,这些人就会成为骄兵悍将,成为新的权贵,要想不让他们不因为战争结束而开始兼并百姓利益,在国内作威作福,就得让他们有仗打,让他们有事做,甚至最好让他们一直在为帝国开疆辟土的路上,而不是回到故土滋扰百姓!”

“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时期就是例子,君臣因此相悖,太祖高皇帝为庶民百姓之生存,不得不屠戮昔日勋臣,故而这是好事,爱卿当不必过于忧虑。”

朱由检说着就笑了起来。

他也能感受到大明现在的社会模式已经变成了资本帝国主义的模式。

大明唯有不停的扩张,占领更多的市场,才能消耗掉过多的产能,过多的银元。

不然,大明一旦停止扩张,带来的就是非常严重的内卷。

一旦如此,就会继续上演权贵兼并百姓利益,皇帝兼并权贵利益的模式,即上演君杀臣、臣欺民的各种惨剧。

蒋德璟明白朱由检的意思,也就回道:“是!陛下圣明!”

接着,朱由检又问着刚刚调回到枢密院任代枢密使的刘肇基:“军事方面进行的如何?”

在这之前,朱由检已根据枢密院的提议,将整个北伐分成东中西三路大军,其中东路军由周遇吉任大将军,率大军出山东,西路军由黄得功任大将军率大军出湖广,而中路军则由朱由检亲自率领,并以阎应元、李定国二人随扈任正副提督,另外,朱由检还派去了一支特遣军由陈子龙任提督,从四川进汉中北伐。

因此,刘肇基此时便立即拱手回道:“启禀陛下,眼下东路军已至东平州,中路军阎应元所率前军已至虎牢关,西路军已至襄阳,特遣军已进入汉中定军山一带。”

朱由检听后便在地图上仔细看了起来,看了后便问着刘肇基:“以你之见,眼下最先开打的会是何处?”

刘肇基听皇帝如此问,便立即点了点头樊城关即三国时期的樊城之位置:“回陛下,枢密院认为,北伐第一仗当是在樊城关,樊城关驻有清军一个火器营,合计有五千余人,据内线报告,这清军守将陈福,善于屯田练兵,虽是清廷武举出身,非旗人,但此人信奉传统儒家忠孝观念,以谁用其才便忠于谁为理念,故而他对清廷很是忠诚,曾残杀我们派去策反他的人!且对逃亡我大明的北方士民也从不手软!甚至悬挂其首级于城墙以警示他人。”

朱由检听后点了点头:“天下汉人民族意识还不是很强,认贼作父者本来就不少,此事倒也不新鲜,但樊城背靠汉水,易守难攻,务必要提醒黄得功等人,攻打此城务必谨慎!”

“臣遵旨!”

刘肇基立即回了一句。

……

樊城。

清军守军陈福每日必会亲自来城门上巡视。

“对岸可有何动静没有?”

这一日,陈福一来到城门上就询问起了自己麾下一名叫郎钧枢的清军参领。

郎钧枢回道:“启禀大人,目前对岸倒是没有反常动静,只是流匪最近活动比昔日猖獗了些,有不少的流匪已经无视我官军,开始时不时的出现关城之外。”

陈福听后拧了拧眉头:“看样子是他们背后的明军要有所行动,才让他们渐渐地有了胆子!只可恨,我大清现在国力不济,只能坐守坚城,任由这些流匪在四处活动,而不能对其有所抑制。”

陈福所言的现在算是整个满清统治区内的普遍现象。

因为清廷要扩编新兵要巩固汉人士族的忠心,所以,清廷只能加重对北方普通百姓的盘剥。

以致于大量的百姓要么被迫成为权贵士族的佃农要么成为流民。

一旦成为流民只能四处流亡,但又不能去南方。

因为现在清廷的逃人法异常严厉,一旦想离开居住地乃至是逃到南方被发现后就会满门抄斩。

连窝藏流民的人也会被牵连被处斩立决。

所以,除了老实不想起兵作乱的流民被清廷自己杀干净外,不老实的有一颗抗争之心的都加入了各地义军,盘踞于山林乡野之地与清军周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