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朝当皇帝 > 第62章 赈济流民

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62章 赈济流民

作者:少司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51 来源:笔趣阁

“陛下说的对!我们不能让他们祸害河南了!这些建奴真是畜生!他们要是敢来河南祸害我乡民,我红娘子饶不了他们!”

红娘子更是先说了一句。

朱由检看了她一眼,他也是在前几天才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农民军女将领。

不过,朱由检不得不承认,这红娘子英姿飒爽的样子倒是挺适合穿越到后世做女团,主要是腿长腰细却偏偏还长了一张瓜子脸,只是略微高了些,比她丈夫李岩都还高出半个头。

“犹如陛下所言,如今建奴欲奴我汉人,屠我汉人,我们当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不管他以前是官军还是流贼,是士绅还是庶民,是文臣还是武将,是男还是女,都应该精诚团结,一致抗清!”

李岩这时候忙回了一句。

朱由检这才点了点头,对李岩吩咐道:“你现在是河南巡抚,主要负责的是河南西部,即河南府、南阳府、开封府这三府的防御,建奴随时渡河来攻,你灭虏军准备好防御没有?”

李岩拱手回道:“启禀陛下,灭虏军已经准备妥当,龙门、虎牢关、南阳府城三处要地皆布置有灭虏军重兵,尤其是虎牢关,因其为建奴多铎部首攻之地,故由臣亲自把守!”

“现在这三处要地,哪处防守最为薄弱?”

朱由检问着李岩。

李岩忙回道:“龙门,灭虏军有一万守虎牢关,八千分守南阳,五千分守龙门。”

朱由检点了点头,就看向周遇吉:“调近卫军第一镇一个营去龙门!加强龙门的防御,统一由李岩指挥。”

“遵旨!”

周遇吉回了一句。

朱由检说后就又看向福王朱由菘:“河南地区番薯和土豆推广种植情况如何,现在已收获多少?”

朱由菘忙回答道:“回陛下,臣雇了七万多流民种植这些番薯和土豆,现在已收获一千零二十四万石番薯,六百九十二万石土豆。”

朱由菘这么一说,在场的人皆笑了起来。

毕竟是上千万石的粮食!

谁都不敢相信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能在这河南局部区域收获如此多的粮食。

“有了这么多粮食,养活逃难的流民是没问题了。”

朱由检说着就又看向了李岩:“李岩,你是河南巡抚,所以你的职责不仅仅是与红娘子一起组织灭虏军抵抗建奴,还有募集流民且组织起来暂编为民兵的任务,这些逃难而来的流民大多对建奴有血海深仇,我们得利用他们这份仇恨,让其成为我大明最敢战的战士。”

“臣明白!臣已经这样做了,另外臣也学习了近卫军的动员方式,请北方逃来的百姓向灭虏军们讲建奴的罪恶,就是诉苦,让人灭虏军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打建奴。”

李岩回了一句。

“很好,抓紧去办,多铎一旦渡河后,灭虏军与近卫军就得与建奴决战,到时候我们能抵挡住建奴多久,就看我们现在准备的有多充分!”

朱由检说后就继续批阅奏疏起来。

对于他这个皇帝而言,他需要做决策的不仅仅是一个河南府的事情,还有左良玉、李自成残部以及山东刘泽清部和内部东林党复社和阉党矛盾等问题。

所以,朱由检依旧每天是需要批阅大量奏疏来对相应事务做出决策的。

而河南的事,他现在也就基本上交给李岩、张凤翔、袁枢这三人,他没打算再亲自去负责这些事。

朱由检之所以来了战争即将发生的前线,而不是待在淮安,则是因为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他不能只待在淮安坐等消息然后再做出决策,尤其是在这种战争局势瞬息万变的时候。

……

而李岩和红娘子等则开始认真准备起在河南府一带对抗建奴的事来。

首先是募兵训练和募民修筑工事。

从陕西和山西等黄河以北沦陷区的汉家流民越来越多。

几乎每天都有上万人从虎牢关过境。

所以,兵源和民工倒也不缺。

最重要的是得有粮食养活这些源源不断而来的饥民。

而稻麦这类粮食受限于产量与高成本,整个大明帝国本身就很缺这些粮食,自然也养不了很多流民。

正因为此,朱由检才让福王朱由菘来河南组织民众种更高产且收获期短的番薯和土豆。

不过,朱由检也没打算让自己的大明官府收下这些流民后只让他们吃番薯和土豆。

作为后世的人。

朱由检可是很清楚番薯和土豆虽然很顶饿,但营养成分只有碳水化合物,没有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所以,如果让汉人长期这东西会导致整个汉人身高与智商发育会降低的,甚至会影响整个汉人基因进化的速度。

朱由检不是满清皇帝,只把汉人当奴隶,只需要喂饱这些汉人百姓就行,他还得对整个民族的未来负责,谁让他是汉人呢,所以,他要求各地官府不纯用番薯和土豆喂食这些流民,而是以煮番薯粥或土豆粥的方式,让这些流民适当进些少量米粥,尤其是小孩。

这关系的一个民族的未来。

因而。

此时的虎牢关外官道两旁已堆满了煮熟的番薯和土豆和大米。

犹如两道绵延数里的小山一般。

基本上每条要道上都会堆积着一排番薯和土豆山以及数石大米,以准备给饥民做番薯或土豆粥吃。

只要有流民经过,就会有明廷组织的官吏雇佣民夫煮番薯或土豆粥,让这些饥民吃,并在筛查后招募这些人先去诉苦然后再问其从军还是做工干活。

其中,诉苦表达方面有天赋的会被特别安排到归德、淮安乃至南京等地宣讲建奴的罪恶。

而因为朱由检让福王朱由菘和李岩提前在河南准备了大量的番薯和土豆,所以,使得这些逃来河南的流民皆没有因此饿死,从而为大明将来抵抗建奴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这天下缘何至此,又到这胡人乱我中华时,可叹我秦人昔日曾扫**,北却匈奴,如今也不得不再次离乡背井!”

陕西人焦琏长叹一声,说后就看了一眼西边,最终还是往虎牢关走了而来。

但一想到自己家乡被建奴如此荼毒,又见一路上如此多同乡流民,他依旧不由得想捏紧铁拳。

但焦琏实则是饿的不行,一时也没有力气再握紧拳头。

从陕西一路过来,他家乃至几乎所有陕西百姓的粮食早已被建奴抢光,而因为之前陕西灾荒不断,野菜树皮乃至观音土皆已被之前的流民吃光,所以,他和大多数也开始逃难的陕西百姓一样只能忍饥挨饿,强撑着一路到河南。

不过,就在焦琏到达虎牢关一带时,却闻到久违的粥香味,他展眼一看,却见官道两旁有许久未见的大明官军在发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瓜果,而且已经有无数流民蹲在地上吃了起来。

甚至,焦琏听到有人正喊道:“来自北方的同胞们!大明皇帝陛下知道你们不容易,知道建奴占了你们的家园,逼得你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别怕,我们陛下没有忘记你们,现在,有饿肚子的快来领粥,土豆粥和番薯粥可以选其一,每人一顿限一碗粥!烤番薯与烤土豆管够!”

“同胞们!建奴强盗来了,占了你们的家,别怕,先吃点东西,早晚会跟着陛下一起打回陕西去!打回山西去!打回北直隶去!早晚回到家乡,赶走建奴的!”

在大明官吏的呐喊声中,焦琏跟着人群和循着粥香味走了过来。

“排队!”

“排队!”

“他娘的,非得要老子打你们几鞭,才知道什么是排队吗?”

在维持秩序的一大明官军打骂下,焦琏和其他流民们总算是知道了什么是排队,也总算是领到了一碗粥。

一时他端了一碗热腾腾的番薯粥出来喝着,热泪盈眶起来。

他不知道这番薯粥是什么好粥,喝起来如此香甜。

但他知道这种香甜的粥肯定不便宜,尤其是在这乱世。

他不得不因此而感动。

还是我大明皇上好啊。

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汉人,还会拿这么好的粮食来赈济我们,呜呜!

焦琏不得不承认他一七尺男儿在这一刻还是忍不住哭了。

尤其是在听到这些朝廷官吏说大明皇上要带他们赶走建奴收复家园后。

焦琏恨不得现在就走到前面的招兵处去参军。

但焦琏摸了摸肚子,还是先走到了领番薯和土豆的地方,排着队,等他排到后就忙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问:“那个,我也想吃几个,这个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吃!你刚才喝的粥里的番薯就是这个番薯!”

一民吏说着就把一烤番薯递到了焦琏手里:“小心烫!”

焦琏一接过来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哈着气:“真的好吃,很甜!”

“喂,不是让你连皮都吃下去,把上面那层皮撕掉!”

这民吏这时候忙说了一句。

焦琏没有理会,只包着嘴,摊出手来:“我还能再要几个吗,刚才你们说是管够的,对吧?”

“真是饿死鬼投胎!吃这么快,给你两个烤土豆,两个烤番薯!”

这民吏给焦琏后就忙让焦琏到一边去,然后喊道:“下一位!”

而焦琏吃饱后的第二天就来到了招兵处排队,待排到他后,就拱手道:“草民焦琏!”

“籍贯?”

“陕西三原!”

“可有特长,如骑马、行医、识字、射箭、操作火器等?”

“骑射皆会,略通笔墨。”

“很好,这是你的制服,恭喜你直接进入近卫军军官预备考察班!”

【作者题外话】:崇祯后宫日常生活:帝:朕已曰,爱妃放心,朕不会有事!建奴大军压境,流民日益增多,天下存亡之际,然朕仍然大明不会亡,爱妃相信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